话没说,当即就打电话回电台,为叶梓预定好了下周六每周新歌推荐的主打位置。也就是说下周六之前,叶梓必须完成这同桌的你的录制工作,将歌曲样碟交到电台。
虽然是苦着脸答应了下来,不过叶梓心里还是蛮感动的。以陈子墨老师电台节目部主任这样的身份地位,能够为了区区一新歌亲自过问节目的安排,叶梓不能不领情,也不能不全力以赴去做好这一陈老师寄予厚望的作品。
只不过……刚刚休闲了还没几天,这一下又要开始忙了。
好在谢云的专辑最晚明天就能录制完毕,时间上倒是来得及的,就是后期制作的时间要赶一赶了。
当天下午,申城晚报在文体版面显著的位置刊登了一条简讯,报道了叶梓新歌即将推出的消息。随后从第二天开始,针对叶梓这新歌的各种报道就在申城各大报刊6续刊登出来,同桌的你尚未开始录制,消息已经漫天飞舞。电台的几部热线电话一下子忙了起来,歌迷们纷纷致电询问消息。
好在陈子墨老师对此已有安排,接线员们倒也不虞无法应对歌迷们的追问,夏宁这位每周新歌推荐的主持人更是早早的开始了准备工作,只等叶梓的样碟送到电台。
当天晚上,闻讯之后的澹台文慧打来了电话,说是过两天就会返回申城,她希望叶梓能将录制这同桌的你的时间安排在在她赶到之后。
这个要求叶梓当然答应,没有任何理由不答应。
……
9月14日,星期一。
接了陈子墨老师下达的限期“任务”之后,叶梓不得不再次向学校请假。本周内谢云新专辑的后期制作和母带处理都要全部完成,这同桌的你同样也要完成录音和制作,而且一定要精心制作,光靠晚上的那几个小时时间肯定是不够用的。
叶梓也不希望在制作后期和重要歌曲的时候,还要分心在其他事情上面,这次索性请了一周的假期,专心做好手里的这些事情。等到周末去甬城完成预定的一场演出任务之后,下周再安安心心的返校上课不迟。
星期一下午,谢云的新专辑完成了最后一歌曲的演唱录制。
从录音室里出来,谢云一把抱住叶梓就开始无声的流泪,随即转变成了嚎啕大哭,一个大男人哭得像个孩子一样。叶梓怎么劝都劝不住,只能由他泄一通。
谢云的激动叶梓感同身受,完全能够理解。
能够从常年混迹于夜场的底层歌手,在半年的时间里转变成一个在申城歌坛占据了一定地位,并且刚刚完成了一张新专辑录制工作的签约歌手,真正达成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没有谁能平静无波,一点儿都不激动的。
谢云做不到,在他之前的张磊做不到,叶梓自己同
样也做不到。
这是人之常情,男人……一样也是有泪的。
痛快的哭了一场之后,谢云的精神就彻底亢奋了起来。这里面不仅有完成了专辑的录制达成了心愿这个原因,也有自己的作品受到好评的原因在里面。
上周六,就在叶梓参加新生文艺汇演的同时,谢云和曾纯演唱的那那么爱你为什么作为主打推荐曲目,出现在周六晚间播出的每周新歌推荐栏目。节目播出之后,从周日开始就不断有听众打来电话询问这新作的各种情况,同时预定这歌曲的点歌播出。
这样的情况在电台推歌的历史上并不常见,近年来也只有叶梓在涛声依旧获得成功之后,他的接下去的那几作品才获得了听众这样的对待。而获得听众如此关注的新歌,9o以上都获得了极其优异的成绩,排行榜上的名次至少也能杀进前三。
这,当然是个极好的令人振奋的消息。
这个消息,也是陈子墨老师昨天来访的时候特意告诉叶梓,叶梓在录制完成之后再转告谢云的。想象着自己的作品能够杀进前三甚至一举夺冠,谢云如何能不激动!
晚饭的时候,谢云死活拉着叶梓出去好好吃了一顿,不去怎么都不行。没办法,叶梓只能拉着崔正光一起前往。只可惜张磊还要再过几天才能返回申城,不过谢云当即表示,等张磊回来之后大家再聚,还是他来请客。
当晚的饭桌上,兴奋的谢云跟叶梓和崔正光连连碰杯开怀畅饮,最终喝得酩酊大醉。对于极擅控制自己情绪的谢云来说,今晚的他真的是难得的失控了。
不过……可以理解。
晚饭之后,崔正光负责开车将谢云送回家里,叶梓则匆匆装扮之后打车赶回了别墅,等待黄智健的光临。
对于这同桌的你,叶梓有一些特别的想法要跟黄智健好好商量一下。
第八百十五章 全真乐队录制()
♂,
叶梓回到别墅的时候,黄智健已经到了。
道了声歉,叶梓邀请黄智健去到控制室。
“老黄,你说……我要是想搞一张全真乐队录制的专辑,你觉得有没有这个必要?”泡上茶递了过去,叶梓顺势坐到了黄智健身边,开口问道。
这个想法,在他将第二张专辑的风格定位为偏向民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现在他是想征询一下别人的意见。不过哪怕不是整张专辑都这样制作,为了保证歌曲的质量,这首《同桌的你》叶梓是一定会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制作的。
“全真乐队录制?”刚刚轻啜了一口茶水便听到叶梓提出这样的问题,黄智健有点惊讶。
“小叶子,现在好像……很少还会有人动用全真乐队来录制歌曲了吧,你做的不都是pop类型的流行歌曲吗,干嘛这样大动干戈?”
黄智健的惊讶很有道理。
放到二三十年以前(以1992年计算),基本上就没有midi制作这样的说法,那个时候全部都是动用真乐器真人来录制歌曲,这也就是叶梓所说的全真乐队录制。不过从70年代末8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子合成器的出现让电声乐队能够拥有比以往更加丰富的音色效果,midi制作的频繁运用也让真乐器真人录制专辑渐渐的变得越来越少。到了90年代以后,这种二三十年以前最正常的录音手段,现在已经变成了难得一见的歌曲制作方式。
举个例子来说,谭校长、哥哥章国荣、梅姐他们这一批歌手在80年代早期出版的专辑基本上还都是使用的真乐队来进行录制,跟叶梓交厚的“亚洲鼓王”唐奴。埃斯利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扬名香江歌坛的,当时,这些大牌歌手的专辑几乎都会邀请他去录鼓。然而十年过去,现在他们的新专辑基本上就是以midi制作打底,再辅以电吉他、小提琴、萨克斯等等真乐器这样的一种常规方式了。
叶梓现在反而要录制全真乐队,黄智健当然会感到非常惊讶。
……
实际上,使用全真乐队制作专辑这种录制方式渐渐失宠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一点,录制全真乐队需要花费的成本大大超过了使用midi制作,其间的相差不是一点点,从商业角度来说没有哪一家唱片公司的老板会对此视而不见。这是运营成本的降低,说得直接一点这就是老板可以更多赚取的利润。
有哪一个商人不是逐利而行的吗?
没有。
因此,低价的midi制作取代昂贵的全真乐队录制实属必然。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另外,除了上述商业上的考虑之外,全真乐队录制之所以会被midi制作逐步取代,在录音制作的具体方面还有其他原因存在。
一方面全真乐队的音色比不上midi制作来得丰富,前文就曾提到过,类似于《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前奏当中使用的音色就是合成器采样合成的音色,现实世界并没有这种乐器,这是全真乐队做不到的。
另一方面,全真乐队的录制难度也要远远大于使用midi制作。
使用midi制作,在录制的时候只要通过音源选择好合适的音色,再将midi分轨导入录音设备就OK了,艹作起来非常方便。而动用全真乐队就必须一样乐器一样乐器分别进行录制,非常繁琐复杂。不说别的,光是一个各种乐器之间节奏同步的问题就会让录音师大伤脑筋,人和机器相比,在这一方面肯定没有机器精确。
这只是举个例子,当然还有其他难点。
而且全真乐队的录制必须至少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录音师要有足够高的水平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录音情况,随时能够解决录制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二是参与录制的乐手在自身的演奏水平高超之外还要拥有丰富的录音经验,如果有长期乐队合作的经历那就更好。
这两个条件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
叶梓点了点头:“老黄,我这次是想做民谣。”
“民谣啊?”黄智健同样点了点头:“那就难怪了,你要是做民谣的话那还真要动用全真乐队,midi做不出民谣的那种味道和特点。不过……那你可就要准备多花钱了。”
黄智健这话,一语道破叶梓决定使用全真乐队来录制这张专辑的最主要原因。
在唱片业,全真乐队录制的确已经失宠,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消失也绝不可能消失。在midi制作已经成为录制专辑的普遍手段之后,全真乐队录制摇身一变,反而变成了唱片业高端形态的一种。
就像叶梓这一次,他想花大价钱精心制作一张专辑或是一首歌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全真乐队录制。
这样的情况看起来很有点搞笑,其实不然,同样是有原因的。
虽然midi已经在专辑制作当中普及使用,到了后世,各种电脑上使用的宿主软件的出现使得midi制作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稍微了解一点音乐方面的知识就能尝试着进行编曲制作,无限拉低了音乐制作的准入门槛儿,midi更是在音乐制作当中无处不在,但是真乐器的录制始终还是必不可少的。至少像吉他、小提琴、大提琴、以及民乐等等基本上就没有人会使用合成器或是音源、音色库里的拟真音色,即使是采样音色也不行。哪怕到了后世,音色库里的音色跟真乐器的音色已经毫无二致,也没有几个音乐人会完全摒弃真乐器的使用。
这是因为midi制作纵有千般好处万般优点,但是有一样东西它是始终比不上全真乐队的,那就是真人使用真乐器进行演奏的那种“真实”的感觉。而这种“真实”的感觉对于音乐本身来说,那是无可替代的东西,拟真的midi使用越多,这种“真实”就显得越发珍贵,越发高端。
还是举个例子来说。
比如吉他,后世的midi制作不仅可以将乐谱和指法制作得分毫不差,甚至可以通过对每一个音符的前后位置、音量大小、音色变化、节奏转变等等的微调,来模拟乐手真实的演奏情况。
这已经很厉害了吧?
但是……模拟得再像,使用midi制作出来的吉他演奏仍然还是假的,仍然带着一种明显的电子味道、数码味道,就是没有真人演奏出来的吉他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毫无破绽(这里仅指真假之间的感觉,而非演奏技巧)。它绝不会像真人演奏的时候出现那么多“意外”情况,即使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可以稍微模糊一点这两者之间的那条界限,不过资深的歌手、乐手、音乐人、录音师等等还是能够一听就听出来,它只能“欺骗”一下普通人的耳朵。就算是没有经过正规声乐、器乐训练的普通人,如果是热爱音乐常听各种不同种类歌曲乐曲的话,他们同样也能分辨出来,只是有可能无法分辨得那么清楚而已。
这样的区别放在常见的pop歌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流行歌曲当中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大量midi的使用已经成为这种歌曲类型最常见的制作方法,这种类型也需要使用midi来更加丰富歌曲的色彩,同时简化制作程序和步骤,这是歌曲工业化商品化生产的必然需要。但是放在民谣、摇滚、爵士这些类型的歌曲当中,过多的大量的midi使用就是一种有百害无一益的事情了。
拿民谣来说,作为一种极其讲究“纯粹、自然”的歌曲类型,大量使用midi制作这种拟真的快捷手段,那就完全无法体现民谣的这种特点。
所以一听到叶梓说要做民谣,黄智健马上就反应了过来。不过随即,黄智健更加疑惑了。
“小叶子,你上一张专辑做的那种pop类型不是很好嘛,歌迷们都很喜欢,专辑卖得也这么好,怎么突然想起来要做民谣了?小叶子,在华夏做民谣这可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华夏的民谣氛围……啧啧,难说得很啊。”
黄智健说的是事实。
叶梓并没有详细解释,只是反问了一句。
“老黄,那你为什么一直盯着摇滚不放呢?不要告诉我你写不了唱不了我那种pop歌曲。你是怎么想的,我就是怎么想的。”
这一次,黄智健笑了,极其开心的笑了。
“行,你既然这样说那我肯定支持你,你是想找我们帮你录制全真乐队是吧?什么时候进棚你随时通知我,这活儿我们乐队接了。”拍了拍叶梓的肩膀,黄智健很干脆的说道。
“可能明天就要开始,先录一首。”叶梓也不客气。
“好,那我们明天一早就过来,你把谱子什么的都准备好,我们争取一天搞定。”黄智健点了点头。
“不过小叶子,我这里有一个条件你也得答应我才行。”(。)
第八百十六章 黄智健的条件()
♂,
黄智健提出的条件并不算高,他希望叶梓能够抽出时间为他们录制一张专辑,同时和他一起担任这张专辑的监制。作为回报或者说交换条件,黄智健当场作出承诺,“白玉兰乐队”愿意免费承担叶梓第二张专辑里所有全真乐队的录制工作。
这对叶梓当然是件好事,按照两者之间的价差,黄智健明显是吃亏了的。这里是申城而不是香江,叶梓的录音和监制叫不起那么高的价格,但是“白玉兰乐队”的每一位成员在录音棚里的叫价却都是申城最高的等级,尤其是黄智健的电吉他,叫价至少1000一轨,核算下来怎么算都是叶梓占了大便宜。不过对于黄智健来说,他非常愿意用这样的优惠条件换来叶梓的出手相助,而且这个决定是他们“白玉兰乐队”所有成员集体同意的。
以黄智健为首的“白玉兰乐队”成立至今已有三年时间,在此之前的雏形阶段还有两年,主音吉他手兼主唱黄智健是唯一一位从乐队雏形时期留到现在的“老人”,他对这支乐队的感情很深。五年来,乐队已经陆陆续续创作发表了六七首作品,每一首都受到了申城歌迷的喜爱和欢迎,乐队的知名度也日渐提升。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乐队的整体风格已经完全确立并且稳定了下来,的确也是到了应该出版一张专辑的时候了。
为了这个目的,黄智健和几位乐队成员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了专辑的准备工作。
目前,十五首备选曲目已经准备完毕,最终会挑选十首歌曲组成这张专辑;15万元资金也已经全部筹集到位,他们准备花费10万元在专辑录制方面,5万元在MTV拍摄方面,宣传资金将会另行筹募。为了这次专辑的录制,黄智健和乐队键盘手“小铃铛”都是“大开杀戒”,他们俩都将自己的编曲费用提高了一倍,黄智健更是将自己的作曲费用直接飙升了两倍有余,这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全部筹集录制这张专辑所需的资金。
……
万事俱备之后,他们想到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