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一已经被歌迷认可的歌曲拉出来批判,雷米。金绝对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他可是聪明着呢。
经过前面的精心分析,叶梓的这张专辑被他冠以“极其可惜”这样的评语。雷米。金做出自己的总结,他认为叶梓是一个极其出色极其合格的音乐制作人,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出色演唱才华的歌手,他“极其可惜”的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而且这张专辑也将“极其可惜”的成为一张演唱制作方面出色之极,但是整体构思一团糟糕、经不起推敲的“半成品”。
通篇文章当中,雷米。金没有具体预测叶梓新专辑的销量,只是用“不容乐观”、“信心不足”、“无法估算”、“没有先例”这样的词语进行暗示,这同样是非常高明的招数。
文章的最后,雷米。金信誓旦旦的认为他和叶梓的这次对赌已经赢定了。作为前辈他很愿意网开一面,不需要叶梓真正离开香江歌坛,而是希望他能留在香江歌坛挥他在歌曲创作和制作方面的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幕后音乐人。
雷米。金的这篇文章“有理有据”,一经表便得到了很多乐评家的赞同。随后几天,6续就有其他乐评人士对此表看法,支持雷米。金对于叶梓新专辑的评论和判断。经过他们的一番折腾,香江乐评界普遍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叶梓的新专辑想要在两个月的热销期内突破万张销量的大关都非常艰难,要想达到两万五千张的金唱片指标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雷米。金需要的大势就此形成。
香江乐评界当然不可能由雷米。金一手掌控,随后的这几天里,表文章支持叶梓的乐评人士同样也有,不过相对于支持雷米。金的声音,雷明教授、司马明辉等人的声音就明显弱了很多。
6月25日,星期四,距离叶梓新专辑行只剩三天。
香江各大媒体针对叶梓新专辑的辩论仍然方兴未艾,恰在此时,香江天文台在电台和电视台布了八号风球警报,今年第二号台风即将来袭。按照香江天文台的监测,今年第二号台风正以每小时63公里的度沿着西北方向向着香江袭来,预计将于27日夜里到28日白天抵达香江沿海海面,届时风力将会达到7级大风,最大风力有可能达到8级。天文台呼吁市民们做好防风措施,停止一切水上活动,尽量减少出行,以免造成重大损失等等。
这个消息一出,所有支持叶梓的乐评人士全都哑口。再看好叶梓的人,也在这样的消息面前摇头无语了。
天地之威,岂是人力能够抗衡的?
叶梓,真的是很不走运啊!(。)8
第六百二十五章 支持()
以雷米。金为的“倒叶派”这下可就起劲了。≯
他们纷纷撰文在报刊上面表,除了重复自己不看好叶梓新专辑的观点之外,这次的八号风球也被他们拿出来当为证据。你看就连老天爷都不看好叶梓的专辑,否则怎么会这么巧,八号风球就在叶梓专辑行的当天“光临”香江呢?
这明显就是叶梓要输的节奏啊!
在极其迷信风水玄学的香江,这样的说法拥有相当大的市场,支持叶梓的乐评家和记者们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就在“ting叶派”觉得沮丧的时候,6月26日一早行的《诚报》娱乐版上,刊登了一位叶梓想都没有想到的香江歌坛著名人士撰写的署名评论《时代强音——我眼中的叶梓新专辑》,这篇评论正是来自跟叶梓有过一面之缘、后来一直想跟叶梓好好聊一下的香江著名金牌监制欧鼎玉先生。
欧先生的文章一上来就说了以下这么一段话。
来自华夏申城的年轻歌手叶梓先生的新专辑将于28日正式出版行,不过根据天文台的预测,八号风球也将在28日那天影响香江,这可真是天公不作美啊!但是我已经决定哪怕当天就是狂风暴雨侵袭香江,我也会出现在叶梓先生新专辑的签售现场,为他送上我的一份祝福。
这是作为一个纯粹音乐人的我,对另一个纯粹的音乐人叶梓先生的致敬。
这样的文章开头,立刻旗帜鲜明的表明了欧鼎玉先生力ting叶梓的那种态度。
这篇文章并没有针对雷米。金的四大论点逐一辩论,而是直接瞄准了雷米。金那篇文章中对于叶梓这张专辑整体构建方面的批判,这是雷米。金那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欧先生站在一位优秀监制的角度,为读者们具体分析了叶梓这张专辑的整体构思。
文章中说道。
这张专辑的样碟至今我已听过不下十遍,叶梓先生成熟而又完美的演唱实力、歌曲制作方面的精益求精我相信大家都已知道,在此我就不再一一赘述。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张专辑的整体建构,几乎每听一次我都会为叶梓先生对于专辑的精巧构思击节叫好,这些都很值得我们这些从业者学习借鉴。太过专业的东西我就不说了,下面我就从叶梓先生这张新专辑的构思大框架,也就是十一歌曲的前后安排顺序这一点上来为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专辑中的第一支歌曲出人意料,并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国语版,而是一歌词方面极富韵味、旋律创作流畅悦耳的《涛声依旧》,随后紧接着的第二支歌曲《晚秋》依然延续了那种浓郁的华夏古典韵味。这样的开篇别出机杼,非常吸引我的关注。第三支歌曲才是大家熟悉的《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国语版,在两支带有华夏古典韵味的歌曲之后,这样一热门歌曲的出现完全迎合了听众已经被前两支歌曲吊起的胃口。在这里,叶梓先生选用的是电声版配器,我注意到他在编曲的时候特别加重了一点鼓的音色,让鼓声带上了更多震撼的低音,配合着叶梓先生完美而又具有爆力的演唱,让这歌曲听上去异常过瘾。
有人说这三支歌曲捏不到一起,是这样吗?
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这三支歌曲的旋律倾向的确明显不同,前两支歌曲的古韵更加浓郁一点,第三支歌曲就更富有现代感。但是剥去前两支歌曲的古韵外衣来看,这三支歌曲其实都是很典型的现代情歌,在旋律上都是一种融合型的创作,前后串联听下来完全没有不协和的那种感觉。叶梓先生在编曲的时候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这三支歌曲的编曲思路相当一致,这样一脉传承下来,作为听众的我当然不会觉得这三支歌曲捏不到一起。相反,我认为这三支歌曲放在专辑的前三集中推出,足够让购买专辑的歌迷第一时间就喜欢上这张专辑。
这样的先声夺人做得非常出色,前三支歌曲就已经奠定了这张专辑的整个基调和成功的基础。在我看来,有了前三歌曲之后,这张专辑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随后的两支歌曲依然是现代情歌的范畴,但是在歌曲的格局上就属于那种“小歌”,而且歌曲的味道比较恬淡,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旋律和节奏。这正像吃过了大鱼大肉之后不需要继续再吃大荤一样,这种恬淡的小歌正是大餐之后的甜点。
用在专辑里面,这就是极为合适的过渡,这样的过渡用来舒缓一下听歌的节奏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过渡之后肯定就要掀起另一波高ha,第六歌曲,叶梓先生选择的是这张专辑里风格最为独特的一作品《江南路上》,说实话我个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它!三拍子的节奏、微微摇晃的爵士钢琴、行进中带着跳跃的旋律、丝绸一般柔顺光滑的两把小提琴……歌词与旋律之间、演唱与配器之间的结合都极尽巧妙,在我的观点中这是一无与伦比的杰作!
对于一张专辑来讲,在听完五韵味不同的情歌之后,突然之间的歌曲风格转换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这样的风格变换也能为专辑吸引到更多的歌迷关注。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一直听pp/sng的,爵士乐的爱好者在香江绝对不在少数,比如我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安排,有了这样精心的设计,这张专辑在我心里的档次立刻提升了不止一层。
接下去的几支歌曲就属于常规安排,叶梓先生选择的这些作品质量也全都在水准之上,放在其他歌手那里完全可以当成主打歌曲,但是在这张专辑里就不算非常起眼了。
专辑最后的这unp1ugged版本《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在我听来就像是晚餐之后送上的一杯黑咖啡,前面刚刚吃下去的所有“油腻”都在这杯黑咖啡当中彻底消除。
一张构思精巧、设计合理的个人演唱专辑就好比写一篇文章,同样需要做到龙头、猪肚、凤尾才是上佳。我认为叶梓先生这张即将出版的个人专辑,就是这样的一张专辑。
除了上述专辑构思上的巧妙安排,叶梓先生这张专辑的格调是令它有别于其他专辑的最特别之处。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张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以气势取胜的专辑,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偶尔会有浪花的翻涌,更多的时候它只是静静地流淌,静静地把你带入它的世界。听一张这样的专辑并不会让你心潮起伏、激动万分甚至泪流满面,但是渗透在骨子里的那种古典气质和优雅格调,如果你能细细品味的话,它将能陪伴你的一生。
这一点,正是这张专辑最吸引我的地方。
……
欧鼎玉先生的文章一经表,立刻就在香江读者中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相对于雷米。金这样的乐评家,欧先生这篇带着明显个人倾向的评论文章获得了读者们极大的肯定和支持,原因就在“专业”二字上面。雷米。金虽然算是专业的乐评家,但是欧鼎玉先生可是香江歌坛大名鼎鼎的金牌监制之一,手底下曾经捧红了包括陈惠娴、雪友哥在内众多香江歌星。
人家做的就是这一行,对于香江读者们来说这才是真正的专业,他的观点哪怕带着明显的个人倾向,那也是极其令人信服的。欧先生这篇文章表之后,叶梓在乐评家和记者们那里没能找回的场子,反而在香江读者们中间找回来了。(。)8
第六百二十六章 歌迷会成立()
媒体上的喧嚷都跟叶梓毫无关系,不过欧鼎玉先生这份拔刀相助的情谊叶梓完全心领了。≥≥
到了现在这样的时候,别人说些什么已经不再吸引叶梓和澹台文慧的注意力,他们完全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专辑即将行,剩下的一些事情还要一件一件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样才能保证专辑行的进展情况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控制当中。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6月26日的叶梓香江歌迷会成立以及小型演唱会。为了这件事情,叶梓、澹台文慧、司马明辉这个歌迷会任会长以及他组建起来的团队已经聚在一起商量了三天,终于理顺了所有事情,同时制定出了叶梓香江歌迷会的章程并且印制好了会员申请表格。在这期间,叶梓依然保持着预定的节奏,按部就班的参加电视台、电台上的各种宣传活动。
只是在最近的这些宣传活动当中,节目的预定内容往往会被主持人引导到叶梓新专辑的前景展望,同时他跟雷米。金之间的赌约内容也是主持人最为关心的一个方面。
这样的转变让叶梓心里非常失望,不过好处也有,那就是叶梓在香江歌坛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了许多。虽然叶梓知道只要他在两个月后输掉了这场赌局,现在这样有点虚高的知名度一下子就会彻底溃散,但是在专辑即将行的形势下,更高的知名度当然是对叶梓有利的事情。
另一方面,如果两个月之后叶梓能用自己的成绩狠狠的煽雷米。金一个耳光,这些暂时虚高的知名度就会慢慢沉淀下来,真正转变成叶梓在香江歌坛实实在在的人气。
这就是事情的两面性,就看叶梓如何来正确对待,是不是有这个能力把事情向着更好的方向转化了。
……
6月26日下午一点,叶梓香江歌迷会成立大会正式召开,接近22位歌迷涌入了文慧娱乐租借的大礼堂。这样的时候,花星的四个排练厅可就完全不够用了。
在这之前,已经有一千六百多位歌迷填写了会员申请表格,正式成为了叶梓香江歌迷会的会员,司马明辉和他的团队工作效率极高,这一点完全出乎了叶梓和澹台文慧的预料。虽然这样的成绩还远远比不上陈义臣歌迷会成立时3多名会员的一流数据,但是对于叶梓这个“异乡客”来说这个数字已经极其鼓舞他的士气,如果再加上歌迷会召开当天临时加入的那些会员,不说三千多人吧,两千人以上的会员数量那是绝对有把握的。
这个数字绝对不少,在专辑正式行之前,歌迷会吸收会员一事初战告捷。
当天下午,司马明辉和他的团队在叶梓和澹台文慧的介绍下走上舞台,跟所有的歌迷们见面。随后,他以歌迷会任会长的身份向在场所有歌迷介绍了他组建的团队和他们各自的职责,并且宣读了叶梓香江歌迷会的章程。
在这之前,澹台文慧以文慧娱乐总裁和叶梓经纪人的双重身份当众任命了司马明辉这个任会长和他的团队。不过与此同时,澹台文慧也向在场的歌迷们说明了情况,因为对于歌迷情况不够了解,所以任会长和团队成员都是由叶梓和文慧娱乐直接指定,但是司马明辉他们都只有短短半年的任期,只在今年之内临时承担歌迷会的组织和运作工作。1993年1月1日,叶梓香江歌迷会将进行第一次投票重组,重新选出会长以及所有团队成员。司马明辉等人要想继续留任,那就要看他们在这半年里的表现了。
对于叶梓和文慧娱乐做出的这种安排,今天到场的歌迷们都能理解并且表示支持。
司马明辉宣读的歌迷会章程同样得到了歌迷们的认可和支持。这份章程采纳了很多叶梓参考前世经验提出的建议,澹台文慧认为对于目前的香江歌坛来说,这已经算是比较完善的一份歌迷会建设纲领性文件。
叶梓的歌迷会采用双线三级结构。
双线是会务与财政分离的双线并行设置,双方的业务没有交叉,它们都直接接受文慧娱乐的领导。会务这条线由歌迷会会长负责,财政这条线则是由文慧娱乐派人负责,他们会在需要的时候向会务这条线提供财政方面的支持。
有了这样会务与财政各自独立的双线并行设置之后,在会务这条线下则采用了三级结构。
第一级就是歌迷会会长,他(她)将负责对于歌迷会的所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领导,同时还要专职负责跟叶梓和文慧娱乐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形象一点来说,他(她)(目前来说就是司马明辉)就是歌迷会和叶梓之间的一座桥梁。
这个任务的重要性甚至要大于他对整个歌迷会的掌控和领导,叶梓这位歌星与司马明辉这个会长之间的沟通越是顺畅,歌迷会与叶梓之间的联系也就越紧密。在双方紧密的联系下,通过歌迷会组织、叶梓积极参与的一系列活动,歌迷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都将会大大上升,而歌迷会对于叶梓的助推作用也将更加放大。一位歌星的歌迷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看这一点。
歌迷会会长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第二级则是会长之下设立的三个部门,它们分别是活动部门、后勤保障部门以及宣传部门。这三个部门的负责人今后也将由歌迷们公开选出,他们将接受会长的直接领导。
在这三个部门下面,又有第三级结构,负责歌迷会的一些具体工作。比如宣传部门下设报刊组、电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