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电话采访当中,他就直接跟叶梓提出了这个想法。叶梓受宠若惊,当即就跟欧鼎玉约好了时间。对于这位香江歌坛久负盛名的金牌监制,叶梓已经闻名几十年了啊。
这样的机会,他是不可能错过的。(。)8
第五百五十九章 热闹()
当晚节目结束之后,林立明亲自向叶梓和澹台文慧出邀请,一起出去宵夜庆祝。网
在沉寂了三个多月、逐步陷入收视率开始下滑的窘境之后,今晚的这次直播异军突起,最高收视率最终停步在了19点,这个数据一举打破了《香江娱乐追踪》最高17。5的收视率历史纪录,甚至差一点就同时打破了无线台近三年来19。3的最高纪录。姚总监在节目播出之后立刻打来了祝贺电话,林立明和她的节目组行情看涨。
于情于理,林立明都要大肆庆祝一番,叶梓这个本次直播的关键人物她当然要邀请。经过最后这一段录像重播和评委电话采访之后,林立明早已存下了结交的念头,恰好叶梓的经纪人澹台文慧又是她的密友之一,这样的好机会林立明当然是不会放过的。就算跟叶梓无法真正结交,林立明也希望借着宵夜的时机跟叶梓和澹台文慧聊一下,节目直播当中的有些事情她希望能够取得他们的谅解。
毕竟在节目当中,她可是故意“陷害”过叶梓,当然,朱汉文被她害得更惨。
对于这一点,叶梓和澹台文慧虽然心里生气,但是还真不好多说些什么。林立明也是为了她的这个节目着想,从出点上来看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叶梓不喜的只是林立明那种不择手段和毫无底线的作风。不过这是香江电视传媒一贯的风格,只要还有收视率指标这个考核内容存在,这种事情就是永远避免不了的,叶梓还能怎么样呢?从此再也不上香江这里的电视节目吗?
这当然不可能。
就是以后的华夏大6电视媒体,也会渐渐向着这个方向靠拢,叶梓要在歌坛、乐坛一步一步向前走那就离不开电视媒体帮着宣传。
叶梓能做的不是远离媒体,而是更加小心的跟林立明这样的传媒人物进行接触,进行周旋,在达到宣传目的的同时,尽可能不让自己掉进他们设下的圈套和陷阱当中。
这是叶梓一路向上必须承受的代价。
林立明这样的著名主持和《香江娱乐追踪》这样的王牌节目,对于现在的叶梓还是不可或缺的,今天的节目有惊无险,叶梓还大赚了一笔,他和澹台文慧当然不可能对着林立明横眉冷对。双方的利益有很多交融的地方,合作当然要比对抗来得更加合适。
不过这就是澹台文慧和林立明之间的交锋了,叶梓只管吃饱自己的肚子,有了经纪人就是这一点最好了。据澹台文慧后来告诉叶梓,她们俩谈得非常不错,在叶梓的专辑行前后,林立明答应再让叶梓上两次节目,而且都将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
这两次节目,叶梓这里只要象征性的付一点钱就可以了,不过一千香江币,意思意思就成。不像这一次的节目,叶梓这边足足付出了两万香江币的高价,还只能拿到一半的访谈机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叫叶梓还没有在香江成名呢?是让这个节目是目前最火的娱乐节目呢?等到有一天叶梓真正在香江歌坛成了气候,那时林立明再想邀请叶梓参加这个《香江娱乐追踪》,那就轮到林立明反过来花钱、花大钱了。
娱乐圈,就是这么现实的一个圈子。
……
从第二天开始连续一周,香江大大小小报刊杂志的娱乐版面上,自半年前三地歌手决赛之后再一次铺满了叶梓的新闻。
对于叶梓,这一次的舆论没有形成一面倒的不好倾向,主流的观点还是比较中立客观的,这对于叶梓的专辑宣传就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开局形势不错。
昨晚,叶梓比较遭人诟病的无非就是对前辈不恭。事实上叶梓昨晚就想到了这一点,他已经非常克制了,从头到尾没出恶言,只是到了后面反击的时候没有再像一开始那么毕恭毕敬。就是这样,他的行为仍然被几乎所有的记者挑了刺。记者们普遍认为叶梓这样一个刚刚出道的新人,就算前辈完全做错了,他也应该客客气气的以礼相待,好言规劝,而不应该像昨晚这样直接冲突。
这种屁话叶梓看过就算,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有些观点就让人不爽了。
部分记者完全赞同朱汉文的观点,认为“华夏大6歌手向香江歌坛大肆进军”非常不利,应该予以坚决的阻击,不能让叶梓这样的华夏大6歌手在香江歌坛横冲直撞。
还有部分记者就更加恶劣。
他们无视叶梓的演唱实力以及电话采访中评委们对于叶梓的美言夸赞,仍然坚持认为叶梓半年前的获奖“很有问题”,甚至断言“华夏大6的歌手就不可能在香江得奖,除非使用了不正常的手段”等等,“香江歌手优势论”的嘴脸显露无遗。
这样的观点同样有人赞同,当然也有不少人反对。
一时间每家报刊都在纷纷表自己的意见,因为观点不同而引**战的也不在少数,香江娱乐圈因为这场“叶朱事件”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
在这样的热闹中,事件另一位主角朱汉文肯定也是逃不了的。很多报刊“用心险恶”,他们将“叶朱事件”故意戏称为“野猪事件”,这对于朱汉文的羞辱意味极其浓郁。当然叶梓的“野”字同样也不是什么好说法,只是相对于朱汉文的“猪”字,那可就要好太多了。
除此之外,很多报刊都截取了朱汉文匆忙离开时的尴尬表情作为报道的配图,标题也是一个比一个夸张。
《诚报》娱乐版的标题是《副总编因何尴尬?》,这还算好的。跟朱汉文关系密切的《菠萝周刊》,这一次的题目是《狼奔豕突,副总编溃不成军》,这就已经有点落井下石了。
还有更过分的,《“野猪事件”真相释疑》、《佳人有约,朱汉文狼狈离开的真正原因》、《寡人有疾,朱汉文不得不走》、《丢人现眼的副总编》……等等等等,这些标题就有点……太那个啥了。文章的内容更是百花缭乱,记者们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甚至随意想象,完全没有证据的瞎说一通。
朱汉文供职的《名报》对于此次事件态度不明,第二天的文娱版上只有一篇有关报道,秉持的是力ting朱汉文的态度。这篇报道的侧重点就放在“华夏大6歌手威胁论”上面,对于叶梓的获奖等等只字未提。与此同时,澹台文慧接到电话,《名报周刊》的那篇专访因为种种原因将“暂时”搁置,留待合适的时机再来表。
堂堂香江大报的气度,由此可见一斑。
司马明辉同样给澹台文慧打来了电话,不过跟《名报周刊》的态度不同,《诚报》娱乐版因为这次事件提高了对叶梓的重视程度,特意委派司马明辉跟澹台文慧商量。
第一,昨天的那篇专访如果按照既定时间今日表,将会完全淹没在这些乱七八糟的报道里,起不到最佳效果,所以《诚报》希望延期几天,等到这次事件的温度稍稍下降一点再出来,这样就能派上大用处了。
第二,《诚报》娱乐版希望能够获得叶梓在香江的独家报道权,时限暂定为一个月,今后拥有优先续约的权利。作为回报,他们给出的条件是每周一篇长篇报道,撰写者将是叶梓的歌迷——司马明辉。
澹台文慧的作用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
第一件事情她当即就答应了下来,但是第二件事情她认为《诚报》的条件不够。澹台文慧亲自拜访了《诚报》娱乐版的总编,经过双方磋商达成协议。时限延长至三个月,这是叶梓的专辑行之后做出成绩需要的时间,优先权当然还是给了《诚报》。此外,叶梓的所有消息《诚报》娱乐版都要第一时间进行详细报道,同时,报道口径需要跟澹台文慧协商来定,不能任意挥。
这是一份对于叶梓的宣传非常有利的协议。
虽然《诚报》并不以报道娱乐新闻见长,但这毕竟是一份大名鼎鼎的香江大报,影响力非常广泛。协议中报道口径上的规定极其难得,这就等于让《诚报》娱乐版充当了叶梓的“官方”喉舌,这也是整个协议当中最难达成的一个部分,澹台文慧的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真正的体现。
这,才有一点以前a金牌经纪人的风范,叶梓对此非常满意。
……
媒体上连续热炒“叶朱事件”,澹台文慧这里收到了很多报刊杂志的采访请求,以及无线、亚视各个娱乐节目来的邀请,叶梓这个来自华夏大6的新晋歌手在这一周内风头一时无两,盖过了很多香江知名的艺人,名气直追大腕明星。
不过,所有的采访要求和节目邀请都被澹台文慧推掉了。对于这个决定,叶梓、蔡清德以及孙云都非常认同。
这些采访要求和节目邀请都是想趁机搭便车,彻底掘这起事件的所有潜力,根本就没有考虑会不会对叶梓造成不好的影响。同时,这些临时加出来的事情还会打破叶梓既定的宣传节奏,对于叶梓专辑的宣传完全没有好处。现在报刊上的吵吵嚷嚷已经足够维持叶梓目前需要的热度,过犹不及。
这就像挖矿一样,这些人是想把叶梓这个矿藏彻底挖干净,等他们挖完之后原地只会留下一片狼藉。而被这些死命挖掘透支的叶梓,风头一过,他的跌落将是光,搞不好就会从此无人问津,最好的结果也会对专辑的宣传破坏很大。
澹台文慧怎么可能答应这样的傻事。(。)8
第五百六十章 训练、宣传和歌迷()
纸媒上的纷纷扰扰并不会对叶梓造成很大的困惑,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关心这些。网
澹台文慧给他布置了很多“功课”,需要他在宣传的空隙当中短时间内训练完成。比如正常面对摄像镜头的时候,叶梓应该向左侧转22度左右,嘴角微弯并不露齿,眼神要温和平静,这个角度加上这样的表情拍摄出来的叶梓最帅最暖心。如果叶梓需要让自己显得更酷更刚毅一点,那就要在左转28度的基础上,抿紧嘴唇微微低头,等等等等。这种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角度和神态特征训练,就已经让叶梓疲于奔命了。
叶梓想逃,澹台文慧坚决不许,每天化身“恶魔”等待着他,让叶梓练得苦不堪言。还好叶梓的身材虽然不高,但是十几年每日不辍的练功让他的身姿壁立ding拔,极具男性的阳刚之气,这就不需要额外再练体型了。
对此,叶梓举手拍额,庆幸不已。
还有,面对媒体的提问,叶梓应该如何来回答。澹台文慧召集了文慧娱乐的工作人员来假扮记者,有时候她也亲自下场,叶梓则由温文这个助理陪同,在公司里每天都要开一场15分钟到3分钟时长的记者招待会,而且每天的记者招待会侧重点都不相同,所有问题全都出自澹台文慧之手,极尽刁钻。
这还不是全部。
不同的场合叶梓应该穿什么样的服装,不同的目的下叶梓应该演唱什么样的歌曲等等,甚至细节到叶梓每天出去应不应该化妆,化什么样的妆,身上要不要喷点男士香水。对于这一点叶梓抵死不从,绝不化妆绝不喷香水,澹台文慧最后也没有办法,只能很不情愿的放了叶梓一马。
叶梓这才松了一口气,后背冷汗直冒,犹如刚刚闯过了一道鬼门关一样。从此以后,澹台文慧在叶梓心里就跟“恶魔”之间划上了一个等号。
……
叶梓的训练一直在抽空进行,澹台文慧亲自负责,与此同时他的宣传当然也没有停下。
报纸上一直在吵个不停,叶梓却转移了阵地,从电视媒体转向了电台节目。《香江娱乐追踪》之后,叶梓只参加了一次电视节目露了个小脸,保持自己的热度不会下跌,随后就一头扎进了香江各大电台的直播间里。
这其中,93电台当然是重中之重。
因为《香江娱乐追踪》再次播放了叶梓参赛的录像,最近几天叶梓那几歌曲的点播率直线上升。《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版再次杀入了点播总榜的前十名,《江南路上》的成绩也大幅上升,目前已经升到了歌曲点歌榜的第七名,就是一直不受香江歌迷喜欢的那《涛声依旧》,最近也有了一点上升的趋势,只是比起其他几歌曲的涨势来说,很不起眼。
一个星期以来,叶梓每天穿梭在电台、电视台、公司、潜水湾蔡府以及各家咖啡馆之间。咖啡馆当然就是叶梓接受记者采访的地方,不过这个星期里面,除了跟司马明辉连续接触以外,叶梓没有答应任何一位其他记者的采访要求。
这,同样也是澹台文慧决定的。
一个星期下来,叶梓在香江歌坛的知名度已经逐步打开。走在街上的时候,围拢上来要求签名、要求合影的歌迷越来越多,偶尔还会出现街道拥堵的现象。这是因为叶梓对于歌迷来者不拒,澹台文慧建议他现阶段多与歌迷互动,塑造自己“亲切、和善”的良好形象。
当然澹台文慧同时也建议他及早备好墨镜、围巾这些化装圣品,将来肯定会用得上的。
对此,叶梓深以为然,于是美滋滋的请温文带着他去商场挑选了一副Ray…Ban的墨镜,足足花了三千多香江币,这让温文连着几天都在骂他骚包。叶梓还跟别的歌手不一样,每天一到公司就带上墨镜,一出门就摘下来。
温文问他这是为什么?叶梓回答说澹台文慧不是让他现阶段多跟歌迷接触吗,所以跑到外面就不能带着墨镜,免得歌迷认不出他。到了公司才戴上墨镜,那当然就是过瘾来的。
温文绝倒。
……
5月31日,星期天,下午。
叶梓在经纪人澹台文慧和助理温文的陪同下,出现在香江齐德机场候机大厅,准备返回申城参加6月6日举行的《瓦伦丁作品音乐会》专场演出。
为了不让先期宣传的声势因为叶梓离开香江一下子掉落,澹台文慧跟《诚报》方面做好了协调。过几天,司马明辉将以香江《诚报》特派记者的身份来到申城,直接采访报道叶梓的演出情况。
流行歌手参加一场古典音乐会的演出,而且担任器乐主奏,这同样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卖点。艹作得当,叶梓这位流行歌手的格局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于叶梓第一张专辑的宣传,同样也会从侧面来做一个有益的补充。
“你是……你是那个华夏大6来的歌手叶梓吧?”
看见叶梓一行站定,一个十六七岁、穿着校服有点胖乎乎的可爱女生走过来小心的问了一句。
叶梓点了点头。
“太好了!”女生握着拳头雀跃了一下,连忙问道:“叶梓,可以给我签个名吗?我可喜欢你唱的歌了,特别是那《我等到花儿也谢了》,每次我都会听哭,你唱的版比陈义臣的粤语版好听多了。”
说着,女生快的从包里拿出本子和钢笔递给叶梓,眼神中带着强烈的期盼。
“谢谢你的夸奖,ethan的粤语版也很棒的。”叶梓微笑着接过本子和钢笔,翻开扉页,问道:“就写在这儿吗?”
“不是不是,”女生吐了一下舌头,上来翻开本子,一张一张往后翻。叶梓注意了一下,每一页上都有一个大大的签名,有的还写着一两句话。
眼前的这位,应该是一个“专业”歌迷了,要不然她的本子上不可能积攒了这么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