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兵无法,只好跟着她往郡赶去!
待到了郡,离城还有五六里,金德曼便不再走了,吃过一次苦头,哪还会笨得再去吃第二次!她派出机灵的新罗兵,去打探郡的消息,想看看这里是不是有大批的难民,如果有,那就离得远点,宁可再饿几天,也别过去招惹了!
这回倒是顺利,没过多久,那名打探消息的新罗兵就回来了,冲金德曼道:“殿下,城外并无暴民,但青壮劳力却是不少,好象是在修补城墙,我还看到有隋兵驻扎在周围!”
金德曼总算长舒了口气,只要有官兵就好,她进城后就能得到给养,说不定还会得到官兵的保护,保护她南下去找杨广!大隋虽然现在战火遍地,但必竟国力强盛,她相信不会乱多久,皇帝总能镇压下叛乱的!
新罗兵整队,兵将们都把军服整理好,不管有多狼狈,但面子还是要的,不能在天朝上国的官员面前丢份儿,否则被人轻视,没准儿会少提供给养。连金德曼都理理了鬓边的乱发,她本就生得极美,这么一整理,更是艳光四射,见者无不为之倾倒!
兴冲冲地向城下走去,离城一里之地,隋兵便发现了这支新罗军队,官兵们一顿乱吵,驱赶修补城墙的民壮进城,士兵则列阵,慢慢向新罗兵开来!
金德曼急忙派出使者,告知对方自己新罗女太子,是来向大隋求救的,不要起什么误会!使者一过去,隋军果然停下了脚步,远远的与新罗军对峙,但却没有放使者回来,也没有派人过来和金德曼说话,似乎是派人进了城里,他们在等上官的指示!
过了好半天,足足有半个多时辰,等到金德曼不想再装淑女的时候,城里奔出一队人马,对城外的隋兵们说了几句话,隋兵立即再次向新罗兵开来!
离得好远,就听那个新罗使者叫道:“快逃,快逃,这些隋军要抓你们当苦力……”话还没喊完,就被隋兵用刀背砍倒,拖到了后面!
金德曼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看着将近三千名隋兵向自己平推过来,她知道对方不怀好意,极有可能这支隋军是叛军,也在造杨广的反!她对于中原错综复杂的情况不了解,不敢冒险,当即下令逃走,新罗兵策马狂奔,再次向南边逃去!隋军一看他们逃了,跟着便出五百名骑兵从后追赶!
五百隋兵追着超过一千五百的新罗兵,一口气奔出二十里地,新罗军兵马疲惫,哪跑得过隋兵,竟然被追上了,新罗军后队已被隋军衔尾!
金德曼看向路边,见有一片树林,叫道:“快点进树林,大家分散开,能逃走多少就逃走多少!”
新罗兵一往林子里跑不要紧,把树林里的一队人马惊了起来,这队人马足足有五千余人,正在林子里休息,服色各异,明显是一支起义军!
林外望风的义军跑进树林,叫道:“罗将军,官军来了!”
一名穿着银盔银甲的青年将军跃起身,喝道:“官军不是在修补城墙吗?怎么会突然跑到这里来!”
这名青年将军相貌出众,英俊非常,不是别人,正是少保罗成!
第三百一十五章 各怀心思
成跟随李世民投靠了瓦岗的翟让,一开始不是怎么太上李世民身上有伤,也只能做做幕僚的工作。但李世民是何等人物,他岂能长时间的居于人下,他领一队瓦岗兵离了翟让,独自在官兵的控制地上行动!
一开始瓦岗兵不信任这个刚刚投靠过来豪门子弟,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指挥起来不是那么太顺手,除了李元霸、罗成、和阿史那思摩外,竟没有人把李世民放在眼里,都认为他充其量是个有点小聪明的贵族子弟罢了!
瓦岗军里也有一些贵族子弟,但都是家族失势,顶多算是破落户,只有贵族称号而已,要不然也不可能跟着翟让造反,所以李世民的到来,让这些破落贵族很是嫉妒,不听李世民的命令!
李世民经过大难之后,为人变得沉稳了许多,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喜怒不形与色,就算别人当面辱骂,他也毫不在意,明知别人在背后议论他,也不辩解,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
头一回领兵作战,他故意装出懦弱的姿态,让那些自认为是勇猛的瓦岗将领上前!结果那些看不起他的猛将几乎全军覆没,必竟隋军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也没到一看见造反的瓦岗军就逃跑的地步!相反,隋军以少击多,打得瓦岗军落荒而逃!
一场战斗,李世民手下的兵将损失了一半,那些不服从他的将官十个里面死了九个。等到第二场战斗开始,李世继续装胆小,领着服从他的三百名瓦岗兵留在后面,把其余军队全部派了上去!
隋军前一次打败瓦岗军,第二次自然不怕,冲锋过后,差一点全歼接战的瓦岗兵,当瓦岗兵们拖住隋军主力时,李世民绕道而走。突入隋军后方,偷袭得手,夺得隋军大营,一通大火后,成功带领三百勇士离开,不但把隋军吸引回来,救了那些战败的瓦岗军,还把隋军的给养全部毁掉。以至于隋军不得不撤退!
一战成名,李世民以少击多,打败了强大的隋军,排除了异己。完全掌握了这支瓦岗军,而后他又带着军队跟在撤退的隋军后面。失了给养的隋军没心情和后面的李世民找气生,只是不停地在沿途各村庄搜刮粮食!
北方靠近高句丽战场,百姓被朝廷征发粮草。本就贫苦异常,又被撤退地隋军一抢,连种子粮都被抢走了,生活没有着落。只好背景离乡,打算到外地讨饭过活!
李世民紧跟在隋军的后面,遇到这种事。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向老百姓大讲造反的好处。还发下种种誓言,说只要老百姓跟着瓦岗军。就能有吃有喝,而由他李世民带领的这支义军,正要去攻打一个叫兴洛仓的地方,那里有粮草上千万石,足够吃的了!
兴洛仓就是洛口仓,只不过在民间更为流行的叫法是洛口仓,而兴洛仓则是官方的叫法,李世民接触地流民多了,也知道了这两个称呼的区别,以前他只知道兴洛仓这种叫法!
他直接混淆这两个称呼,把兴洛仓形容的和洛口仓一样囤积着无数的粮草。洛口仓实在太有名了,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这个大隋朝最大地粮仓,听闻兴洛仓和洛口仓一样巨大,自然就跟着李世民一起南下!
对于只知土里刨食的普通百姓来讲,没本事知道这个大粮仓具体在哪里,对于他们来讲,进个城就了不得了,如果超出二百里,那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
当李世民骗他们说,兴洛仓就在前面二百里远时,老百姓就傻傻地跟着他走了,一路上跟着李世民打劫官府,好歹也能混个饿不死!二百里过后,李世民又说还得再走二百里,新加入的饥民不知上当,可原来的老百姓就知道上了大当,然而,他们已经离不开李世民了,跟着李老大走,别地不说,起码能活命,现在中原北方正值春荒,就算回去种地,等不到收割,也得饿死,除了造反抢粮食外,他们竟是无路可走!
就这样象滚雪球一样,李世民周围的难民越来越多,竟然达到了十万以上,虽然每天都有人饿死,可每天却又有新的人加入,新加入的人远远超过饿死地!实力增强以后,李世民连续攻下关口和城池,补充到粮食和武器,结果他的难民军团越发的大了,不少人慕,投到他地手下报效!
从难民中挑出两万青壮,将这些青壮武装起来,每人地头上都缠上一条红布,李世民给自己地军队起名为红巾军,而他自号为红巾大将军,正式成为一路豪杰!各处义军都称呼他为李红巾!
翟让的瓦岗军离李世民也不是很远,但招兵地效果却远不如李世民,最肥的肉都被李红巾给吃了,只剩下汤给他,不过翟让倒是不介意,反正大家都是瓦岗一员嘛,而且李世民看起来也没脱离瓦岗大旗,也就没打算跑去和李世民抢军队,但不少瓦岗将领却深有不满,时常说李世民的坏话,只有王伯当至始至终地赞扬他的李兄弟!
瓦岗大军一路转战,可越走越是艰难,因为杨广回来了,大队的隋军一路路的开回中原。
隋军绝对不是被腐化到没有战斗力的清朝军队,从隋朝建立到隋朝灭亡,这支军队都没有丧失过战斗力,在高句丽吃败仗是因为杨广的错误指挥,可不是因为隋兵不会打仗,而隋朝最后被推翻,也不是骁果们打不过义军,而是上层的权力变更太快了,快到军队都不知道该给谁打仗了,最后粮草一断,大军才土崩瓦解,一个新的王朝才得以建立!
瓦岗军要想在这时候打败隋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头脑上来讲,李世民胜过翟让百倍,他一见战事不妙,当机立断,不再为前锋,而是给翟让送信,他愿意断后!这么一来,招集难民的工作就要由翟让来做了,李世民很“忠诚”地交出了那十来万难民,把抢来的粮食也留下,全都交给翟让,他只带走两万名青壮红巾军!
李世民能够主动交出人口和粮食,还要求承担最然险的任务,这无疑是在向翟让表忠心。翟让为人很讲义气,他不愿让这么仗义的部属送死,不答应李世民的请求。
但他手下的其他将领却非要翟让答应不可,由于瓦岗军扩展得太快,军队中成员的出身越来越复杂,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紧紧抱成一团的义军了,不少别有企图的人混进了军中,甚至还有隋军的细作!
一个人说得尽快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否则会有后患,翟让不信,两个这么说,他也可以不信,但人人都这么说,他就没办法不信了,也许李世民确实是在试探他呢!
最后翟让还是让李世民交出了难民团,并让李世民断后,除了王伯当外,别的将领都挺高兴,总算摆平了一个“心有不轨”的家伙!就连李元霸等人也认为李世民这次忠心没表好,人家当真答应接收了,结果弄得红巾军实力削弱,还得去和隋军打硬战!
谁知李世民却一点不在乎,和难民们说清楚了经过,还拿出一部份粮食分给了难民。难民们无不称赞他是个好人,洒泪与他告别。青壮们见李世民对自己的亲人这么好,都是感激,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走!
结果就是,翟让得了大批的难民和粮食,可却没得到难民中的青壮,而粮食也只能够难民吃上一段时间,等吃完了,他还得为这些难民的粮食发愁!
而李世民呢,甩掉了难民的包袱,还得到了两万多铁杆部下,至于说到断后,他只说断后,可没说和隋军打仗,什么迎战啥的,那都是瓦岗将领们自己想的,他可没说过!
李世民带着红巾军找了个地方一藏,等追击的隋军过去了,他才出来。此时隋军着急去灭杨玄感,最不济也是要打目标巨大的翟让,哪有功夫和红巾军浪费时间。结果大军一过去,北方几乎成了真空,红巾军想怎么抢,就怎么抢!
李世民打下城池,倒也不是占住了就不走,而是先抢光粮食,杀光官兵,然后告诉百姓,大隋朝要亡了,你们还是各寻生路吧,如果想要粮食,就去找瓦岗军,他们就在前面,而百姓中的青壮,则发给他们粮食,骗诱他们加入红巾军!
这样一来,李世民的实力越来越强,已经有了进攻洲郡的能力,而翟让虽也势力强大,却不但有难民为负担,还要和隋军交战,此消彼长,等新罗兵来到时,瓦岗和红巾的实力几乎差不多了!一
第三百一十六章 狐狸精
管李世民没有现代知识,但他却好象天生就明白一些越危险的地方就越安全,这句话没人告诉过他,可他偏偏就明白!
按照他自己设定的行军路线,本来红巾军都已经进了雁门关,但当他主动要求为翟让断后之后,不但不向南继续走,而是绕了个小弯,又跑出了雁门关外!
在其他瓦岗将领的眼中,雁门关外面太危险了,那就是官军回师的必经之路,几十万的官军啊,有皇帝亲自指挥,朝中名将尽皆跟随,随便拿出哪一个,都不是瓦岗军这样的起义军能对付得了的!在瓦岗将领,包括翟让的眼中,他们顶多也就是能趁杨玄感起兵造反的机会,捞点汤水喝喝,就算是有夺取天下的念头,也得等官兵和杨玄感的叛兵斗个两败俱伤时,才能开始进行,现在就和官兵硬碰硬,实在太早了些!
“正常人”对现在局势的理解是这样的,如果不这样,那就是不正常,会被人耻笑!可“正常人”往往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什么足迹,更没称王称霸的本事,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大英雄大豪杰,那些建立大事业者,基本上都和正常人不一样,别人不敢做的事,他们偏偏敢做,远的不说,就说眼前的这位红巾大将军!
李世民不象其他人那样,带兵远离,相反还主动凑了上去,在别人眼里,这种行为情同自杀,红巾军中对他信心不足的士兵,在听到军队要去攻打郡,都吓得不行,认为李世民找死,是个大白痴!不少士兵开始逃亡,脱离了红军巾!
宽宏大量似乎离李世民远去了,他变得铁血强硬,他可以背叛翟让,但却不允许别人背叛他。在对待逃兵的态度上,异常强硬!谁逃,就砍谁的脑袋!他命令阿史那思摩去追捕逃兵,抓回来足足五百多人,把五百名逃兵往大营前一按,全部砍头,一个都没留!
红巾军原本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只因为生活艰难。活不下去了,才跟着李世民造反,胆小怕事是士兵们的普遍特征,见到这种血流遍地的情景。无不心惊肉跳,再也不敢起逃跑的念头了!
李世民出身豪门,自然知道官府的做法,对待造反的人。往往是只诛首恶,从者释放,而对于大规模地造反,有时连首恶都不杀。招安了事!他是铁了心地要推翻隋朝了,要想使士兵跟着自己干到底,就得让他们人人手上沾血。让官府恨红巾军恨到骨头里。不存在招安的想法。免得打着打着,朝廷来了句赦免从犯。手下的士兵把自己抓了去,献给杨广,那他岂不是白忙活了!
是以出了雁门关后,红巾军所遇城池,一旦占领,李世民便下令大开杀戒,把当地官兵全都处死,尸体吊在城墙上,而城中守官则是扒皮填草,把皮草人挂在衙门口!
而且李世民不禁抢劫,允许红巾军去抢城中富户,把富户的子女财帛全都赏给士兵,他则分文不取!在没有时间训练军队,没有完整的政治纲领的情况下,这种手段是极好使的,可以让士兵们对他忠诚,而且逃跑投敌的事儿也能少发生,不好之处就是这种军队只要领头地人一死,就会崩溃,成不了大气候,可李世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万一他要是死了,他辛苦拉起的队伍,才不想便宜别人呢!
一路朝北,红巾军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开战必胜,一场败仗没吃过,连小小地失利都没有。他的判断正确,最危险的地方果然是最安全的,隋军可没有想过,会有一支流寇队伍,敢返回身攻打郡周边,所以这里没有府兵,都是郡兵驻守,大多数还都是老弱病残,哪里打得过红巾军?现调南下地府兵回来,时间上也不及了,而且府兵的将军们才不会把流寇放在心上呢,他们要对付的是杨玄感的叛军!
对于红巾兵来讲,连胜之下,还有破城之乐,大笔地银钱到手,这使得那些一年到头不见几个铜钱的穷苦农民,都把李世民当成了神,而且这些原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士兵一见到了血腥,就再也止不住脚步,他们心里也明白,这辈子只能跟着李世民一路走到黑了,没机会回头了,官府是绝对不会放过红巾军地,只能打到底,要么杀光官兵,要么被官兵杀光!
从战斗力上来讲,李世民这已经可以和正规地府兵一拼了,普通郡兵已不是他们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