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警官- 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处,要不您直接来局里吧,到我们分局听汇报。”

    一些领导不看尸体,不去现场,不旁听审讯,坐在会议室里看材料研究案情,韩博从未把自己当多大领导,也破不了那样的“神仙案”,怎么可能先去分局听汇报。

    “杨局,我还是先去现场。死亡四人,影响恶劣,这样的案件必须快侦快破,请你们尽快安排法医对四具尸体进行检验,需要省厅提供哪方面支持尽管开口。”

    “是!”

    省厅的副处级侦查员,居然真把自己当侦查员。现场勘查有技术民警,术业有专攻,你去有用吗?

    一遇到大案,杨国盛就羡慕那些边远区县的刑侦副局长。

    “天高皇帝远”,自己辖区的案子自己办,需要技术支持再跟上级开口。

    省会城市就不一样了,不光离市局近,离省厅也近,一有点事省市两级公安机关领导都知道,市局刑侦支队领导刚到,省厅刑侦总队又要来人,既要破案又要接待上级,想想就头疼。

    不过这些话只能放在心里。

    上级来人是对这个案子的重视,你敢发个牢骚试试?

    杨国盛挂断手机,把韩博手机号码存上,把死者家地址用短信发过去,快步走到死者家门口,看着正在里面忙碌的技术民警,低声问:“王支队,刑侦总队的副处级侦查员韩博您熟不熟悉?”

    “以前有一个副处级侦查员,已经退休了。”

    “这位没退休,刚通过电话,听口音不太像我们贵省人。”

    总队要来人,王新磊支队长的处境有那么点尴尬,同样是指导侦破,到底是你指导还是他指导?

    夹在中间的滋味儿不好受,王支队摸摸鼻子,掏出手机:“我打听打听。”

    里面在勘查,现场不能被破坏,领导站在外面暂时不能进去,杨国盛回头看看围观的小区居民,走进楼道给分局局长打起电话。

    二人跟约好似的,打了三四分钟再次聚到一起。

    王支队背对着围观的群众点上烟,低声道:“打听到了,来头不小,非常年轻。”

    “来头不小?”

    “从江省调过来的,在省政法委干过一段时间,后来空降到雨山担任副县长兼公安局长,紧接着是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前段时间凤仪县发生一起特大诈骗案,涉案金额上亿,省委把他从雨山任上紧急抽调进省委省政府调查组,既是调查组成员也是专案组长……”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

    杨国盛把烟头扔到脚下,踩了一脚,将信将疑问:“王支队,您是说他去香港追赃?”

    “而且追回来了。”

    都是干这一行的,而这一行恰恰是凭本事吃饭的,王支队打听得很清楚,也很服气:“人家调过来之前就是江省公安系统的刑侦专家,公大北大双硕士学位,干过刑警、技侦、禁毒支队长,到现在依然是公大特聘教官,好像还是二级英模。”

    “这样的人江省公安厅怎么舍得放?”

    “林书记亲自挖的,施局交代别看人年轻就不把人放在眼里,上级就是上级,对上级要尊重。”

    施局不只是市公安局长,更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市领导都知道这个侦查员,来头确实不小!

    杨国盛不再有乱七八糟的想法,反而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希望早点见到极可能成为全省公安刑侦系统的“明日之星”。

    韩博赶到新阳已是下午6点多,先把妻子送到雨山县驻省办,按照导航提示连晚饭都顾不上吃,马不停蹄赶到死者家。

    勘查三个多小时,大部队已经撤了。

    小区门口没警车,不像下午一样有交警疏导交通,有治安民警维持秩序,看热闹的群众渐渐散去,只有小区物业的保安和一个民警在门口。

    这是一个依山而建的高档小区,周围绿化搞得很好,里面全是高层,全是电梯房,甚至有地下停车场。

    管理很严,外来车辆不能进。

    韩博把车停到左边一个尚未租出去的商铺门口,打开后备箱取出一副手套,锁好车走到民警面前。

    “你好,省厅刑侦总队韩博,麻烦带我去现场看看。”

    韩博出示去香港前省厅紧急办理的警官证,照片是ps的,头像是本人,身体不是,一身白衬衫,肩上佩戴三级警监警衔,工作单位是公安厅。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太年轻,怎么可能是三级警监,只要对公安系统有点了解的人就会觉得有问题,生怕省城同行以为自己是假警察,韩博又撩起呢大衣,亮出腰间的配枪。

    在大门口等半天,就是等刑侦总队的韩处长。

    民警果然很惊讶,不敢相信省厅居然有这么年轻的三级警监,急忙立正敬礼:“报告韩处,我是石岩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民警冯威,现场在6号楼1单元102室,我们市局王支队和我们分局杨副局长正在物业办公室等您。”

    “先带我去现场,有对讲机,可以跟你们领导汇报一下。”

    “是!”

    年轻的总队领导挺和气,刚才说“你好”,现在不仅握手,还露出笑容,冯威楞了一下,连忙一边陪韩博往3号楼走去,一边用对讲机向同样等了一下午的领导汇报。

    物业办公室就在第一排,刚走出几十步,市局刑侦支队长和分局刑侦副局长到了。

    公安没全走,仍有小区居民在看热闹,现在不是客套的时候,三人相互介绍,简单寒暄几句,一起来到6号楼1单元门洞。

    “韩处,这就是死者家,说是一层,其实是二层,这一层是大车库,上面住人。车库门朝南,死者家把车库装修过,本打算让老人住的,老人觉得寂寞,搬过来之后一直住在楼上。”

    韩博四处观察了下环境,走进楼道问:“杨局,这套房子不便宜吧?”

    “不便宜,全区最贵,他家是四室两厅,150多平米,车库60多平米,车库好像卖得比房子还贵,一平米顶楼上两平米。”

    人家问的不是这些!

    王支队发现电梯一时半会下不来,干脆招呼二人走楼道,边走边补充道:“韩处,孩子爸爸叫谭兴涛,高中文化,以前承包过工程,赚不少钱,后来在开发区建了一个搞钢结构和彩钢板的厂,经济条件不错,资金估计上千万。”

第608章 缜密分析() 
户主以前是搞工程的,现在开厂其实一样是搞工程,社会关系复杂,极可能存在经济纠纷、劳资纠纷甚至工伤事故处理不好引发的纠纷。

    韩博点点头,同市县两级刑侦一把手一起走进死者家。

    果然很有钱,家里装修的非常漂亮,不仅漂亮而且很时尚,绝对是找专业设计师设计,专业装修公司装修的。

    一进门,韩博先嗅了嗅,回头看看南北通透的窗户,下意识问:“杨局,窗户谁打开的?”

    “小冯,窗户怎么回事?”勘查时技术民警先进来的,这个情况杨国盛真不清楚。

    “报告杨局,现场保持原样,技术中队进来时就是这样的,考虑到有没有可能是嫌犯通过北边窗户往厨房里投毒,我进来时问过他们,还绕到后面花坛看过有没有踩踏痕迹,后面的落水管有没有攀爬痕迹。”

    厨房有抽油烟机,与餐厅之间有一扇移门,用不着因为做饭开窗通风。

    王支队同样奇怪,盯着窗户沉吟道:“寒冬腊月,窗户怎么都开着?”

    “报告三位领导,我们开始也觉得奇怪,后来发现四个死者全呕吐过,老人房间的呕吐物都没来得及清理,分析他们当时是觉得呕吐物气味难闻,于是打开窗户通风的。”

    这个解释说得过去,由此可见破案终究是靠办案民警,他们掌握第一手情况,不像领导需要听汇报,需要看材料。

    韩博没再问什么,发现客厅里非常干净,门边又有一个鞋柜,鞋柜上的盒子里有脚套,习惯性脱下皮鞋,套上鞋套,跟技术民警一样开始勘查。

    先简单看看客厅,再走进厨房。

    厨房是重点,炒锅、电饭锅、微波炉挨个打开来看看,闻闻里面的味道,完了检查调味品,再打开冰箱,甚至打开水龙头放放水,打开煤气灶点着火,最后蹲下身打开柜子,仔仔细细检查柜子里的东西。

    王支队和杨副局长很尴尬,他们一样想跟韩博这样勘查,关键对刑事技术不是很在行。

    “杨局,这些食材、饮料和调味品,技术民警有没有取样?”

    “取过,我交代过他们,不会有遗漏。”

    韩博趴在窗户边朝外面看看,确认不太可能有人从窗外往厨房投毒,转身走出厨房,问道:“冯威同志,请你描述一下死者舅舅进来时看的情景。”

    支队长和分局副局长全在这儿,您怎么问我!

    冯威可不敢越级汇报,而且是越两级,一时间竟犹豫住了。

    想了解第一手情况当然要问最了解情况的民警,王支队到分局指导案件侦破时同样如此,没觉得韩博是不给面子,眉头一皱,“韩处问你呢,汇报啊!”

    “哦,是!”

    冯威缓过神,急忙道:“报告韩处,付立清,也就是死者舅舅,进来时发现谭兴涛说头疼,孩子妈妈刘梅正趴在洗手间马桶上呕吐,老人趴在卧室的床上呕吐,孩子已经神志不清了,急忙用这部电话打120求救的。”

    “付立清开得门?”

    “是的,付立清当时也正准备打120。”

    韩博走进主卧,看着墙上的婚纱照问:“孩子妈妈姓刘,孩子舅舅姓付,这么说谭兴涛离过婚,刘梅是孩子的后妈,付立清的姐姐是谭兴涛的前妻?”

    “报告韩处,谭兴涛确实是二婚,一年前与前妻付立琴离异。负责这条线的同志询问过一些知情人,发现二人离婚前闹得很厉害。付立清不服气,觉得姐姐被欺负了,曾跟谭兴涛动过手,110为此出过警。”

    “他们二人关系并不好?”

    “不好,跟仇人差不多,昨晚付立清是漏进小区的。声称谭兴涛虽然跟他姐姐离了婚,但在财产分割上还有纠纷,这些情况我们正在核实。”

    “韩处,我们觉得这个付立清很可疑,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昨晚来,用巧合解释不过去。”杨国盛跟王支队对视了一眼,低声补充道。

    医生和法医怀疑是氰…化…物中毒,氰…化…物跟砒霜一样尽人皆知,电影电视里经常出现,但一般人想搞到氰…化…物可没那么容易。

    没有证据,韩博绝不会下定论。

    走进孩子的房间看了看,转身问:“杨局,付立清的背景调查过没有,什么文化程度,做什么工作的,有没有机会接触到剧毒化学品?”

    “正在查,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他文化程度并不高,才小学毕业。在姐姐与谭兴涛离异之前,他一直跟在谭兴涛后面干。谭兴涛开始让他干轻活儿,后来做大了让他当小工头,管几个工人。”

    “有没有前科?”

    “没有。”

    “有没有跟别人声称要报复?”

    谭兴涛喜新厌旧,抛弃糟糠之妻,作为小舅子怎可能不生气,说几句气话,很正常,难道能把几句气话作为他投毒杀人的证据。韩家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没太大必要问,但为了搞清案情依然问了。

    “这个真有,我们民警发现他不止一次扬言要让谭兴涛好看。”杨国盛点点头。

    付立清越是可疑,韩博越担心,生怕他们先入为主。

    走进老人房间端起垃圾桶,屏住呼吸看看里面的呕吐物,请分局刑警冯威去厨房拿来一双筷子,伸到里面拨弄检查了两三分钟,突然站起身:“王支队,杨局,您二位是前辈,经验丰富,相信该查的都安排人去查了,接下来能做的就是等消息。厅领导赶鸭子上架,让我过来指导侦破,想想真没什么好指导的,可又不能什么都不做。

    刚才冯威同志介绍四名死者都呕吐过,看看这个垃圾桶就知道吐得有多厉害,过来勘查的技术民警肯定取过样,里面有没有氰…化…物等毒物应该很快能检验出来。如果里面确实含有毒物质,说明四名死者吃过或喝过同样的食物或饮料。

    现在的问题是四名死者吐得很厉害,到医院之后医护人员又极可能采取过洗胃等急救措施。换言之,胃里可能空空如也,法医病理检验提取胃内容,估计很难提取到。

    我建议专案组最好查查四名死者的饮食习惯,孩子挑食,一些食物很难消化老人不太喜欢吃,脂肪太高太油腻的食物女同志不喜欢,再结合厨房垃圾桶里的烂菜叶,冰箱里的剩饭剩菜,分析分析到底是什么东西含有毒物质,进而追查毒物来源。”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

    下午光忙着查谭兴涛的社会关系,查付立清的情况,这些真没有考虑到。

    杨国盛副局长正准备开口,韩博接着道:“这么冷的天,把窗户打开来通风,如果只有一个人中毒,一个人呕吐,解释得过去,很合理。现在的问题是一家人同时中毒,全在呕吐,他们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什么,我不认为他们难受成那样会首先考虑空气环境,这是一个疑点。”

    “人都死了,窗户全仔仔细细勘查过,没发现付立清的指纹,这个疑点怎么解开?”王支队想了想,下意识问。

    韩博转身指指老人呕吐过的垃圾桶,凝重地说:“王支队,我们要考虑到呕吐物里检不出有毒物质的可能性。”

    “韩处,你是说凶手的投毒方式?”

    “从几位描述的症状看,死者一家应该是重度中毒,在家里摄入有毒物质的可能性较大,要是这些呕吐物里检不出有毒成分,那么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全家人一起出去过,在外面中得毒,所以他们生前的活动一定要搞清楚,第二种就比较可怕了。”

    看看现场,听听介绍,问几个问题,就能想到这么多。

    杨国盛发现年轻的副处级侦查员有点水平,禁不住问:“韩处,还能有什么可能?”

    “杨局,剧毒物质的形态多种多样,有可溶解的固体、粉末,有液体,一样存在剧毒气体!毒气一样能杀人,且杀人于无形,如果凶手是施放有毒气体,那么窗户之所以打开就好解释了。大多有毒气体带有刺激性气味,死者生前觉得难闻,但没想到是毒气,于是打开窗户通风,结果他们已经嗅入很多,通风根本来不及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毒气杀人,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王支队和杨副局长愣住了,不敢相信有这种可能性。

    听起来确实匪夷所思,这种可能性确实不大,但作为省厅派过来指导侦破的副处级侦查员,韩博认为应该把所有可能性都考虑到。

    他拉开防盗门,指指对面:“我建议再安排几个同志,询问小区居民,尤其这栋楼的居民,昨晚有没有闻到过异味。来时我注意过周围,没发现化工厂,小区门口道路有明显的限行标志,大车不让进,运输危化品的车辆更不许进。

    并且天气这么冷,白天打开窗户通风,晒晒被子正常,晚上打开窗户很不正常。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小区,住在小区里的居民上千,基本可排除剧毒化学品泄露的可能。所以呕吐物里要是检不出毒物,死者一家昨天要是没集体出去过,那么几乎可以判定是毒气杀人!”

第609章 案情分析() 
ps:加更两章,感谢“yuo421”书友的连续万币打赏,感谢“有关单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