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警官-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矮个子小偷反铐上。

    谁也不知道车厢有没有其同党,韩博直起身,脚踩在左边的座椅上,一手扶着行李架,一手掀开衣角亮出枪。

    “大家不要慌,我们是公安!解放军同志,穿夹克的小伙子,你们帮帮忙,守好洗手间这个门。这边几位师傅,也帮帮忙,守好开水间,顺便叫一下列车员,未经允许谁也不许走动,公安办案,一会儿就好,请大家配合一下。”

    公安抓小偷,旅客们松下口气,该让的让,该帮忙的帮忙。

    几个小伙子很积极,门边的帮助守门,靠这边的蹲下帮助控制嫌犯。解放军小战士更不用说了,站在顶头的走道中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有人帮忙可以腾出手,陈猛从矮个子小偷外套里袋摸出两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身份证,不过身份证不是他的,再摸摸他裤袋,摸出一刮胡刀片,冷冷地问:“这钱包谁的,这刀片干什么用的?”

    人赃俱获,矮个子嫌犯趴地板上一声不吭。

    小任摁着高个子嫌犯脖颈,朝一个年龄较大的旅客喊道:“大爷,帮我叫叫你身那位,还睡,身上被划那么大口子,钱包丟了都不知道。”

    “哦。”

    老大爷捅捅钱包失窃的旅客,中年旅客抬起胳膊看看自己外套,再摸摸口袋,顿时大惊失色:“我的,钱包是我的!”

    要不是小任警惕性高,估计要到天亮你才知道。

    只搜出两个钱包,谁知道有没有第三个事主,韩博拍拍手:“同志们,检查检查各自的财物,相互提下醒,把身边人全叫起来,下一站快到了,赶快检查!”

    闹这么大动静,旅客们全醒了。

    见俩小偷被警察抓着,不约而同鼓掌叫好。刚才抱的小家伙,更是兴高采烈喊道:“妈妈,妈妈,叔叔是警察,叔叔是警察,叔叔抓两个大坏蛋!”

    原来是警察,妇女嘴角边勾起会心的笑容。

    高个子小偷急了,被压得上气不及下气地说:“我……我不是小偷,他……他偷……东西抓我……抓我干嘛,跟我没关系……”

    “有没有关系跟乘警说,列车员同志,愣住干什么,用对讲机请乘警过来。”

    “好的,马上。”

    列车员刚刚在他的小值班室里打盹,对车厢里发生的事一无所知,直到看见站在座位上的人亮出枪,才反应过来才拿着对讲机呼起乘警。

    这节车厢抓到俩小偷,前后两节车厢旅客全跑来想看热闹,被几位“治安积极分子”堵住走道两头过不来。通道比之前更堵,乘警长和一个年轻乘警挤三四分钟才过来,挤得满头大汗。

    “思岗县公安局韩博,出差的,这俩小子正好被我们撞上了。”

    “东海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一大队陈道平,工作没做好,劳驾你们动手,不好意思。”

    “举手之劳,谈不上不好意思,你们压力挺大的,这么多旅客,这么多节车厢,哪照应得过来。”

    “理解万岁。”

    出示证件,敬礼握手,相互介绍完,开始办正事。

    要确认多少旅客丢了东西,缴获到的钱包就两个,丢钱物的旅客却有四个,赃物不是被转移了就是被藏在什么地方,车上极可能有其同伙。

    乘警就两个人,离下一站只剩二十几分钟,必须争分夺秒审嫌犯。

    搜捕列车上有可能隐藏的嫌犯,寻找另外两个旅客丢失钱物的工作,只能请韩博等地方公安部门同志协助列车员进行。

    列车长带着几个列车员来了,立即分工,一队人搜查死角,一队人查票查身份证。

    两个嫌犯是什么地方人,买的从哪儿到哪儿的票已确定,只要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并购买同一区间火车票的人就有嫌疑。韩博陈猛和小任不用一个一个查,只要亮出枪和手铐,起到个威慑作用。

    “列车长,韩警官,找到了,藏在这个编织袋里!”

    靠近门边的一排座椅下,有一个编织袋没人认领,肯定要打开检查,另外俩失窃旅客丢失的黑色公文包和一个钱包果然在里面,列车员举高高的,满面笑容。

    小偷落网,被窃的财物全部找到,列车长和乘警长很高兴,邀请四人去在列车员休息的车厢睡觉,不要加钱补卧铺票。

    第二天一早,乘警长请吃早饭。

    没买到卧铺有卧铺睡,有人请吃饭,有伸张正义的成就感,这趟旅途很愉快。

    立功?

    开什么玩笑,公安是做什么的,如果抓两个小毛贼就要评功评奖,政治处岂不要忙死。

    只是一个小插曲,不值一提。

    下午3点,列车晚点40多分钟抵达津门火车站。

    三大直辖市之一,北方最重要的港口,距首都很近,没成为直辖市之前属于北河省,从这里去顾新贵最后一次露面的林坊市比从北河省会去近。

    “常参谋长,我们到了,正在出站,不好意思,麻烦您亲自来,好的好的,我留意接亲友的牌子……”

    有手机是方便,不过长途加漫游可不便宜。

    长话短说,挂断电话,背着行李跟随人流来到出站口,老远看见一个志愿兵举着牌子,上面写着“思岗韩博”四个大字,身边站着一位器宇轩昂的陆军大校,国字脸,浓眉大眼,不穿军服都能感觉出他是军人。

    “首长好,我就是韩博。”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里只有老乡,没首长。”

    常援建,BJ军区驻林坊某师参谋长,良庄乡柳中村走出来的副师级部队首长。

    听到乡音,看到这么多家乡人,常参谋长非常高兴,一点架子没有,挨个儿握手。更难得的是居然认识老米,关系似乎不错,竟紧握着他手笑问道:“老二多大了,有没有上小学。”

    “下半年上小学,现在幼儿园。”

    初中同学,人家在部队当首长,自己混成这样,米金龙尴尬不已。

    村支书带头生二胎,影响恶劣,一直惊动到县里。因为他,老卢等主要乡领导一人背一处分。常援建平均两年回老家探一次亲,每次回去要请老卢喝酒,这件事想不知道都不行。

    “儿女双全,挺好,我们拼死拼活为什么,不就是为孩子。”

    常援建拍拍他胳膊,转身笑道:“小韩,卢书记说了,你们到这我负责安排。先去林坊,军分区司令员跟你五百年前是一家,正好姓韩。他帮我约好了市公安局领导,晚上一起吃饭。在津门帮不上忙,在林坊好说,我们跟地方党政领导关系一直不错。”

    军分区司令员是市委常委,把这么大领导搬出来,韩博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

    担心人多坐不下,来两辆军车。

    一辆三菱帕杰罗,一辆猎豹越野车,全迷彩涂装。

    在良庄籍军官中,他级别不是最高的,有一位已经是省军区政委,去年晋升的少将。

    以前只知道良庄出人才,到底出过什么样的人才却不知道,天天呆在良庄也没什么感觉。直到此时此刻,面对如此豪爽的常参谋长,终于真正意识到什么叫良庄出人才,意识良庄人为什么那么重视教育。

第72章 家乡观念() 
林坊市距津门不到一百公里,距首都也差不多,地理位置优越。

    可惜既不属于津门,也不归首都管辖,距离自己的省会近三百公里,经济不是很发达。农村不如思岗,看不见几栋小洋楼。市区不如南港,城市规模相当于南州那样的县级市。

    部队驻地距市区较远,来回不方便,常援建把远道而来的家乡人带市区的“八一宾馆”。

    对外称宾馆,其实是招待所,林坊市军分区招待所。

    常援建对这里很熟,直接登记拿房卡,住宿费签字,不用支付现金。

    宾馆今天有会议,大堂里许多军官,客气来客气去不太好。

    乘电梯上四楼,走进房间,韩博放下行李说:“常参谋长,我们出差费用报销。您亲自去津门接,我们已经很过意不去了,哪能让您再给我们掏住宿费。”

    在常援建心目中,新特派员跟老特派员差不多。

    乡干部,大事小事全要听卢书记的。出来要管乡财政所预支经费,回去要贴发票请卢书记签字再找财政所报销。

    出差不可能没经费,但报销绝对有标准。

    “八一宾馆”名气不大,消费不低,乡财政那么紧张,住这样的宾馆你们回去肯定报不掉。

    常援建既不好说这发票我好解决,又不忍伤小伙子自尊心,干脆顺手带上房门,一脸感慨地说:“小韩,我来这边到现在整整20年,从普通士兵干到师参谋长。这期间,包括你们在内,乡里一共来找过我两次。第一次是建筑站汪经理,大前年来的,同两个项目经理一起。想请我帮帮忙,看能不能在部队或驻地周边承揽点工程。

    野战部队,没什么基建工程。就算有,我又不负责后勤,不太好插手。跟地方党政领导关系虽然不错,一旦涉及到工程,人家不可能买我账。地方管不了部队,部队一样管不了地方,我们师长政委出面都没用,只能让他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大忙帮不上,这点小忙再不帮,我常援建有脸回去么。老书记给我打电话,我很高兴,说明乡里记得我常援建,看得起我常援建,把我常援建大小当个人物。再说我跟老米什么关系,老同学,十几年没见的老同学,我们上学时关系好着呢。”

    良庄人性格更像新庵人,事实上许多年之前,良庄和新庵全归柳下管。

    与思岗其它乡镇不同,良庄人在外面非常团结。这次是出公差,要是因为私事找他一样管吃管住。

    米金龙习以为常,笑道:“韩特派,客随主便,到了这儿我们全听参谋长的。”

    “好吧,有情后补,参谋长,下次回去探亲,一定要通知我,一定去我们警务室坐坐。”

    “没问题,其实每次探亲我都要去乡政府转转。”

    参谋长一样有大哥大,打了几个电话,坐下来边等客人边聊天。

    家乡人自然聊家乡事,主要是撤乡建镇。

    对县里要把良庄并入丁湖,参谋长极其不满,根本想不通为什么要并,从经济说到历史。

    良庄为什么叫良庄?

    当年乾隆下江南,车驾快到柳下县衙时外面下起倾盆大雨,便到一个村庄暂避。

    庄里百姓淳朴,两位老儒满腹经纶,出来伺候的几个女眷温良贤淑,小孩儿聪明伶俐,考校他们四书五经背起来朗朗上口,皇帝龙心大悦,御笔写下“良庄”二字。

    丁湖是什么地方,直到解放后很多年,那里还是一片荒地。

    跟江南的沙家浜差不多,一片芦苇荡。

    之所以能够成为镇,是新四军在那儿打游击,设立区委,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区委在那儿一直没搬。

    典故一个接着一个,话里言间能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感情。

    正聊得兴起,手机响了。

    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在楼下大堂,公安局领导马上到。

    不能让人家久等,常参谋长带大家下楼,别人不介绍,只介绍韩博一个。

    果然五百年前是一家,韩司令员原来是常参谋长的战友,一个部队的,副师长调到省军区,再调到林坊市出任军分区司令员。

    司令员同样没架子,开了几句玩笑,门前来了两辆O字牌照警车。

    两个正师职一个副师职,其中一位是市委常委!

    他们请客,他们站在大门口等,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政治部主任和一个调研员受宠若惊,一下车便快步过来敬礼问好。

    晚饭就安排在八一宾馆,摆两桌。

    领导坐包厢里,韩博进去作陪。陈猛、米金龙、小任坐大厅,同几个司机一起吃。不是慢待他们,是一个地方编,一个学员和一个联防队员,实在上不了台面。

    市局领导,在思岗根本见不着。

    常参谋长一介绍完,韩博立即挨个敬礼问好。

    从江省来一个公安民警,小伙子看上去挺精干,难道想往市局调,路副局长忍不住打听起来意。在家乡部队首长的鼓励下,韩博简明扼要地汇报了下情况。

    韩司令员和军分区赵政委是自己人,用不着客套,常援建等韩博帮三位局领导斟完酒,端起杯子说:“路局,杨局,杜主任,小韩同志没想过来找我,是我听到消息去津门火车站截来的。人不能忘本,当年我参军,父亲身体不好,家里全靠母亲一个人,下面还有两个妹妹。

    困难啊,真吃不饱,真没衣服穿,我小妹快十岁时还光着屁股跑。

    村里,乡里,当时是公社,给了很多帮助。拥军优属那些该落实的从没打过折扣。当时村里和公社一样困难,当兵的太多……当兵20年,家乡人就来过林坊两次,小韩同志这是第二次,全不是私事,全是因为公事。作为一个从偏僻农村走出来的军官,我常援建能坐视不理?”

    改革开放才多少年,坐在这个包厢里的谁没吃过苦。

    韩司令员感同身受,赵政委连连点头,路副局长深受感动,举起杯子道:“天下公安是一家,协助兄弟公安部门抓捕逃犯是我们的分内事。常参谋长,您放心,小韩同志的事交给我们。明天,不,现在,现在就联系YH县局的同志,请他们连夜组织摸排。”

    军分区司令员是市委常委,虽然没下什么指示,但能坐在这里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杜主任起身道:“三十一岁,身高一米七五左右,圆脸,南方口音,右嘴角有点痣留下的疤痕,体貌特征和口音明显,只要在我们辖区,保准跑不掉。”

    杨副局长(其实是调研员)更是掏出手机,提议道:“路局,要不我出去安排一下。”

    “杨局,先喝酒,逃犯潜逃好几年,不在乎这一会儿。”

    “常参谋长,韩司令,赵政委,你们先开始,我去打个电话就回来,很快的。”

    杨副局长办事雷厉风行,拉开包厢门就出去了。

    市局领导去打电话布置摸排,韩博可不能跟领导似的坐在里面等,急忙打了个招呼跟出来,掏出顾新贵年轻时的照片。

    有照片更好。

    宾馆有复印机和传真机,复印一份,直接传给YH县公安局。

    一切安排妥当,杨副局长接过介绍信、警官证、逮捕证和案件材料,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帮忙归帮忙,该看的手续一样要看,你们来我辖区抓人,万一抓错怎么办。

    局领导虽“酒精考验”,但哪里是三位战斗力更强的现役军官对手。

    何况级别全比他们高,其中一位甚至是市委常委,敬你你必须喝,喝完还得回敬。当韩博跟着杨副局长回到包厢时,两位局领导已经快站不稳了。

第73章 抓捕(一)() 
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参谋一带长,那就是部队首长之一。

    在军政主官及其副职领导下开展并负责司令部工作,拟定作战训练计划并检查实施,对所属部队进行行政管理等任务,战时为部队主官下定决心提供可靠的情报和参考意见……

    从实践上看,许多参谋长不需要经过副职阶段就能直接出任部队长,位高职重,常援建不能总呆在市里,吃完晚饭回驻地,让有什么事给他打电话。

    他前脚刚走,老卢拜托的另一位家乡干部到了。

    说是在附近,其实一点不近,人家是从首都一个郊县赶来的。

    地方干部,正处级,因为工作地点相距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