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一的早饭没有去后院吃,一家人弄了几个菜,吃的很开心,以前去后院吃;都不敢多吃;多吃一点;大娘的脸色就不开心了;老爸还做了几个肉菜;我们一家人;每个人都吃得很饱;老爸和老妈还开心的喝了一点酒,也不错。
吃完早饭,我们要去后院拜年,老妈买了点布料;还给王赫买了点;很早之前已经送过去了,张奶奶的手巧;做出来的衣服很漂亮;给我们家每人做了一件衣服,我已经很久没穿新衣服了;一家人早早的把新衣服穿上;就准备去后院拜年了;到了后院;我在门口就喊道“奶奶;我妈妈和老爸来给你和爷爷拜年了;我妈还买了点布料呢。”
早上很多人都要拜年;所以外面走动的人很多;
即使前段时间刚吵过架;我们也不能让别人说出什么。奶奶很快就出来了,脸色不怎么好,进屋之后;一家人都没给我们好脸色,韩鹏拿着老妈拿过来的布料就开始翻。
“这都是什么颜色;怎么没有我的。”韩鹏对着老妈喊道,语气一点都不客气,“我家的钱不是都给你买肉了吗;哪里还有钱给你买布料阿!”我看不惯韩鹏的语气,马上开始反击,本来就没打算给他们面子啊,现在这是怎么样,得了便宜还卖乖吗,我的语气也不是很好。
“你们家什么时候有钱了;我怎么不知道你给我买肉了;”韩鹏有点疑惑的说道,毕竟还是个小孩子,我本来也没有打算和他一般见识,不过他对我妈不客气,我就有点忍不了。“呵呵;你们家欠的钱;不是都给你买肉了吗;欠钱不给;
结果我们家一年吃不到肉;你们家天天吃肉;
没见过这样的。”我直白的说道。
“你这死丫头;说谁呢。”大娘听到我的话,当时就翻脸了,我今天本来就没有打算和他们客客气气的,不然还以为我们是来给他们道歉的呢,那样估计以后会更加的过分,我本来也没有打算不孝顺爷爷奶奶,可是一切都要有一个底线,至少不能把我们的付出,都当作地所应当的,什么事情都要有来有往,如果爷爷奶奶可以和老妈好好相处,可以知道心疼老爸,我也会客客气气的。
“呵呵;我说错了吗;
不要脸都是夸你们;拿着别人家的钱也能花得心安理得;
要钱不给还有脸哭;我爸是不是你们捡来的啊!”我生气地说着,看来爷爷奶奶还是没有任何的改变,那天发生的事情,还是觉得是我们的错误,不然大娘也不敢直接和我们对上,既然没有任何转变,面子上的客气也没有必要了。
“你们赶紧给我滚出去;以后都别来了。”爷爷生气地说道,“当谁想来呢;就怕那不要脸的还去我家借钱。”我听完爷爷的话,直接说道,我是个孩子,也没有什么,主要我是怕等老爸走后,他们又来欺负老妈,老妈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如果他们没有任何改变,及时面子上变得好了,他们还会贴过来的,老爸不在家还好,但是老妈又要受委屈了,还不如直接撕破脸,老爸老妈都愣在了那里;从来没有听过我说这些话。
“二;你别听你爸的;
他就是说气话。”奶奶赶紧劝道,“奶奶;
我知道你对我们好;可是我家里也没有钱;
你可以不要去我家借钱了吗;当我大哥因为一块肉打我的时候;
您不是也没有拦着吗;既然你管不了;
就不要连累我们家了;”我很直白的对着奶奶说着,其实这些话,我很早以前就想说了。
奶奶看着我;愣在了那里;眼力还闪着泪花;我知道这样说可能有些过分;可是没有办法;
不然他们就像吸血鬼一样;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既然他们没有任何改变,我想和他们撕破脸面,我以后还会想办法彻底远离他们。
爷爷听完我的话,直接把我们赶了出来,可是很可笑,东西还是留在了那里,看来也没有很生气,奶奶应该是有点伤心,也没有继续拦着,老爸和老妈领我回到了家里;一路上,他们也没有对我说什么,我还以为他们会打我一顿呢,毕竟我刚刚真的很过分,其实我也没想真的不管他们,不过升米恩,斗米仇,我只是不想让他们把我家的付出当作理所应当。
甚至觉得我们家好欺负,以后侵占我们家的财产,当一切不容易得到,如果我们在付出,他们也至少会慢慢的学会感恩,慢慢的开始对老妈客气,对老爸好,如果没有这样,那也没有必要理会了,毕竟不知道感恩的人,也没有必要对他们好。
回来之后老爸只是发呆;并没有说什么,老妈也直接出门了,看来想给我们爷俩一点空间,其实老爸的脾气一直都不太好,至少我长大后还是打过我的,可是这次老爸什么都没有做,难道是因为我还小的缘故吗,老爸看着有点伤心;也想了很多;我怕老爸难受,想了一下说道,
“老爸;我只是不想让他们没事就来闹;
而且您也不用和我解释;我觉得即使是陌生人也不会因为一块肉毒打我;
而且一家人都没人拦着;爷爷奶奶我们可以孝顺;
但是我不希望我们还要养着大爷一家;我们不欠他们什么,即时现在怎么样,以后如果爷爷奶奶需要我们养着,我也会对他们好的”
“嗯;爸知道;
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也知道你这么做的原因,可是爸就是有一点伤心,虽然你爷爷奶奶对我一直没有你大爷那么好,可是毕竟是爸的父母,爸从来没有觉得你是一个女孩子不好,但是爷爷他们无论有什么错误,爸都不希望你会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他们现在只是没有看明白,以后看明白就好了”老爸说完,欣慰地摸了摸我的头。
正月()
很快就到了初二,初二有不杀狗的习俗,正月初二需要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村里每一家需要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就是把买来的印刷品焚化了,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因为家里今年没有和后院一起过年,所以老爸单独弄了一个祭台,家里现在买不起鱼肉和羊肉,老爸就用猪腿肉和老妈蒸的笑开口的白馒头用来祭祀,祭祀之后的祭品是可以吃的,而且都说吃掉对身体好,而且祭祀用的都是好东西,村里人都是留着之后一家人一起吃的,是不会扔掉的。
正月初二还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岳母拜年,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的家,因为姥姥家离得远,所以老爸和老妈商量了一下,就准备不回去了,等到过完正月十五一起回去一趟,那时候家里没有什么活,老妈可以去姥姥家多呆几天,老爸就直接留在那里干活,我们一家还特地到村上给老舅姥姥打电话拜年。
初二祭祀之后,老妈晚上把祭品拿回来,叫了张奶奶一起过来吃饭,张奶奶和王赫来的时候,王赫手里也端了两个盘子,看来也是贡品,自从老妈认了干妈,张奶奶和我们家的关系越来越亲近了,两家人也经常一起吃饭,老妈和张奶奶也越来越像母女,张奶奶因为一辈子都没有孩子,对老妈也很亲近。
初三不杀猪,正月初三要烧门神纸,把年节时的对联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而且因为初一初二的时候是不可以往外面倒水和垃圾的,初三烧完门神纸就可以了,正月初三还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不能吃米饭的,每家早上起来就开始吃面条,而且因为年前没有时间做,老妈和张奶奶今天还要做正月吃的粘豆包。
面条有两种白面和玉米面的,因为现在白面太贵,所以白面面条很少,玉米面的多,老妈早上就开始准备了,面粉内加些盐搅拌均匀,稍微加了点泡打粉,现在没有酵母,面粉中间挖个坑,倒入适量的温水,开始搅拌面粉和水,筷子搅拌成略散的絮状,同时不停的揉和,面团一定要硬,俗话说,软面饺子硬面汤,要把面团弄得硬一点。
然后换手揉成一个粗糙的面团,从盆里取出面团,稍微用力慢慢的揉,开始会很粗糙,只要一直坚持揉就好,往和面的小盆里倒入面粉,当面团和好的时候,盆边也几乎是光溜溜的,因为做面条水份要少于包子或馒头
所以会比较难揉,然后将面团用湿布盖上,醒一会儿,差不多20分钟后开始揉搓面团,取出的面团就好揉了。
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圆形,在面圆两面都抹上一些干淀粉,待会儿擀面的时候才不会粘在一起,将面圆一层层包裹在擀面杖上,不停地滚动擀面杖,在一次次的滚动下,面圆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薄,有薄厚不均的地方,再用擀面杖加加工,用擀面杖将面饼卷起,将擀面杖抽出,将面片一正一反叠起来,用刀将面片切成一公分左右宽,抖搂散开,面条就做好了。
白面面条做好了,就开始做玉米面的面条,大约不到半斤面,加些盐用水和好,放一晚30分钟,第二天接了盆水去洗,在水里搓揉,不结实时可加些盐可使结实,很快水变得白白的像奶一样,换第二盆水就已经很清了,一共也就换了三遍水,灰灰的、有弹力的面筋就有啦,加了等量玉米面,和面的时候,两样东西有点不是很和群,加了点温水让它们抱成了团儿:盖上盖儿在那里醒完后,发现和面时的水水儿居然渗出来了些,不过面团仍旧很结实,用玉米面做面布儿,撖成了片儿,这回这个面片很结实,很放心的把它撖的薄薄的,切成条儿。
两种面条都做好了,张奶奶开始煮面条了,现在的面条都只有这一种吃法,方便还不费油,煮面条的水中加入少许盐,煮的时候不会粘连。一次吃不完的面条,就用凉水拔一下,这样也是会防止粘连,而且把面条放到外面直接可以冻上,留着以后吃。
老妈做的面条很劲道,因为吃面条,老妈还特地拿了两个鸭蛋,做酱卤子,鸡蛋打散,放到碗,搅拌,小葱切碎待用,把家里做的大酱放到碗里,加水,因为酱很咸,要多加点水,把锅烧热后倒入底油,油热后放入鸭蛋,此时火可以小些意,蛋入锅后,勤奋地搅拌之,使其成碎花状,鸡蛋成碎花状后,放入葱丝、姜,待飘出葱花香味后放入花椒面
4、向锅中倒入碗中稀释后的酱,略微搅拌,就可以了。
吃完早饭,老妈和张奶奶就开始做粘豆包了,将红小豆加清水放入水里浸泡一夜,加四倍以上的水大火煮开,小火煮约一个半小时;煮至红小豆软烂时,如果锅中还有水分可以倒出来,加入足量的糖晶,将稀出的水分继续煮干,再放一小勺盐,沿一个方向搅拌至豆子软烂,锅底变干;黄米面和玉米面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泡打粉加温水稀释,一点点倒入面粉中,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混合均匀,混合到面团可以粘合又不粘手为合适;将面团用手揣平,盖上湿布,放到炕头酵两个小时。
两小时之后,揪一小块面团在掌心压扁,揣平时,一般是握拳用手指背揣平,放入小块豆馅,一手拖住面团,一手用拇指和食指慢慢向上推面团至合拢;将面团收口向下,两手将面团旋转团圆即可,做粘豆包时,有的喜欢团成尖状,即使不团成尖状,团的时候也要团得细长一些,因为蒸的时候会蹋下来一点儿锅中水开后,放入包好的粘豆包,蒸十五分钟左右即可,蒸粘豆包的时候,要在下面垫上秋天晒好的干苏子叶,火不要太多,蒸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粘豆包容易裂开。
面食()
初三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
四川有人来串门;因为我有个姑奶在四川;
和爷爷的感情也很好,前世的时候大爷他们一家在四川呆了很多年;但是这是在我上高中之后;这次一定要让后院都去,
不能向前世一样,把爷爷奶奶扔下,每天都是事,吃个饭都能说出老妈无数个错,不叫他们吃饭也四处说老妈的不是;
看病什么的都没人管;就和我们养着他们一样;而且很讽刺他们最后回来了;爷爷奶奶又和他们一起住了;没人说我们家那几年的好;全都是大爷孝顺;在四川混不下去了;这也是孝顺。
我决定要想一个办法;让他们赶紧离开;所以我开始和小伙伴们说了一些城市很好,而且赚钱还多,后院他们这次有可能是要一起过去过好日子了;后院要是过去;一定会带上爷爷奶奶阿;这可是好日子啊;
还能把老人仍在家里;
慢慢的这些话就传开了;因为大家一直都觉得去城市里生活有多好,所以很多人都去后院打听了;后院也开始动心了,不得不承认大爷的脑子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很虚荣;所以我觉得很有戏阿,
我和老妈简单的说了一下,“老妈我们过完年去看看姥姥吧;我都很久没看到姥姥了;”
老妈想了一下;就和老爸说了;所以我们家提前出发了,初五准备离开,走之前,我特地和小朋友们打招呼;说“我可能以后就不回来了;因为姥姥那面生活好,”还有两天,流言已经基本传开了,都是一些小孩子,估计大人还没有注意到,但是小孩子也是很有说服力的,我们离开之后,估计事情就可以有所进展了。
正月初四羊日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要吃“水饺子”五天,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村里家家都是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因为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破五这一天不能做事,否则到来的这一年里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正月初五“送穷”,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了,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初七不行刑,正月初七摊煎饼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东北大煎饼是很出名的,真的是特别特别的好吃,大大薄薄的一张,入口即化,味道醇香,让人吃了念念不忘的味道,吃了还想吃。
玉米面经过淘洗、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糊状物,群众叫“煎饼糊子”,在磨糊子前,放入1/3或一半的熟料,称为“对半子”,这样磨出来的糊子好烙,烙出来的煎饼也柔软好吃,磨糊子是很费功夫的事,二三十斤粮食一般要两三个小时才能磨好,因为磨快了,糊子过粗,烙出来的煎饼自然就不好吃,磨的时候,添料必须是有经验的老手,要勤添少添,磨出来的糊子才细腻均匀,张奶奶这门手艺是一绝,所以老妈都负责打下手,张奶奶负责主要工作。
张奶奶给我和王赫讲,煎饼的历史“旧社会的时候,一个家庭,常常是能抱得动磨棍的就去推磨,大半宿才能磨完二三十斤粮食,有钱的富裕人家才用得起牲口推磨,有了磨糊机,也可将处理干净的粮食粉碎成面粉,再用水拌成糊子,”我觉得现在做的煎饼才是真正的手工艺,不像是前世5块钱一张的煎饼,张奶奶做的时候,我和王赫就眼巴巴的看着,因为味道特别的香甜,颜色看上去也很好看。
东北煎饼有两种,第二种是,把麦子、高梁、玉米、谷子、地瓜干等原料淘洗、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