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知难而退;下坡路()
感谢天龙之战,钟1315545。。。,读书的人,山外还是伤,摩人,64634641。。。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万事顺意。
***********************************************************************************
停顿了一下,孙殿英苦笑起来,继续说道:“几十年的烟*瘾,我是戒不掉啦,也不想留下来犯了瘾,让个年轻后辈笑话。所以,我走,去重庆,去洛阳,去西安,谋个闲职,倒也安全自在。”
“孙总走,我也走。”康祥附和道:“从现在看来,杨天风是不会重视外来人的,与其在他手下受气受冷落,不如找个舒心的地方,落个清闲。”
孙殿英犹豫了一会儿,无奈地点了点头,但随即伸手指了指刑肇棠,说道:“肇棠不要走,我向战区请示,把这个副军长的位置给你。新五军虽然没了,但那些老弟兄也不能不管,有你在,他们也有个诉苦的地方。有副军长的名义,杨天风也不能太过份。”
“可是——”刑肇棠心中愿意,但总要推辞一下,显示恋主的意思。
“没有什么可是。”孙殿英摆了摆手,说道:“为了老弟兄,你要忍辱负重,难为你了。”
“后面那些人怎么办?”康祥问道:“要不要通知他们共进退?”
“不,不。”孙殿英摇了摇头,说道:“他们留下,别让肇棠孤掌难鸣。嗯,就这么定了,你们下去安排吧!”
。
夜色已深,杨天风懒洋洋地坐在椅中,正与梁末青等人商议着事情。刚刚离开为孙殿英举行的欢迎宴会,虽然没有喝太多的酒,但他连日费心劳神,多少都显得有些疲惫。
“孙殿英能把几十年的鸦x片x瘾戒了?”梁末青不相信地连连摇头,笑道:“军座这一手高明,让他自己主动退去。”
“新七军不容许吸鸦x片,这是一直以来的纪律和军法。”杨天风淡淡一笑,说道:“我不能因为他而开这个先例,倒不是故意要逼走他。嗯,我说得还够含蓄吧,也得让人听得懂吧?”
“够含蓄,也绝对能听懂。”梁末青暗暗撇了撇嘴,岔开话题,说到了军事方面的问题。
“招兵扩充比较顺利,从目前的进度看,应该能够超额完成。再加上收编的新五军,数量将会有一个很大的跃升。不知道军座有没有上限的要求,还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豫东平原,不仅是粮仓,人烟稠密也为招兵买马提供了条件。加上黄泛区不断的逃难人群,超额完成并不意外。
正规军,游击队,联防队。梯次的军事组织已经成形,只要不遭到太过沉重的打击,后备兵员也是可以迅速补充部队的。
杨天风沉思半晌,根据专员公署提供的各项数据,他简单计算着根据地能够供养部队的规模。
“今年年底前,我军以不超过三万六千人为准。”杨天风缓缓说出了一个数字,“这样的话,三个师就基本齐装满员了。从根据地的粮食,以及兵工厂的产量,这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除非我军能占领更多的地盘,夺取更多的缴获。”梁末青补充了一句,“并继续扩大兵工厂的规模。”
“地盘会有的。”杨天风看向墙上的地图,却不知道他又看上了哪里,“关键还是要保持战斗力,扩充得太猛,物资消耗大了,战力却要下降了。”
“军队的训练抓得很紧。”梁末青想了想,说道:“只是北面的形势不算乐观,八路军恐怕抵挡不住鬼子的筑路蚕食。新乡的鬼子也对豫西形成压力,第二、三集团军要支援我军,还是有困难的。何况第二集团军要被调走,兵力上并不占优。”
“我的参谋长,你不要光看到兵力上的对比嘛!”杨天风淡淡一笑,说道:“咱们的武器可没断了支援第二、三集团军,如果他们能勤加训练,与鬼子的战力对比还会是原来那样吗?况且,因为光复开封有功,军委会不是给了第三集团军一个暂编师的番号来安置宋克宾所部嘛!至于第二集团军,虽然调走,但76军不是能补上缺嘛!”
“集团军换成一个军,嘿嘿,不算乐观啊!”梁末青苦笑摇头。
光复开封,孙连仲又立一功,蒋委员长不能不应付一下,便决定把孙调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作为李宗仁的副手。因为李宗仁是个老将,让孙连仲做他的副手,比做“后起之秀”卫立煌的副手在面子上要好看些。同时蒋还把第六十八军刘汝明部编入孙的第二集团军的序列,使孙的第二集团军有了五个师和两个独立旅。
而七十六军原来下辖第8师、第24师、第196师,为了弥补第二集团军调走的空缺,并基本保持兵力不变,卫立煌又将暂编第57师调至郑州,作为后备。
这样一番调动后,从表面上看,豫西的国*军数量并没有减少,反倒象是增多了。按番号计算,共是六个步兵师,两个暂编师,还有休整中的骑一师和骑十四旅作为预备兵力。
但番号是番号,由于各部队的人数并不一样,实际上,豫西的兵力确实是减少了。
同样,新乡的日军也不是一个师团了。多田骏是借着换防的空当,得到了双重配置的短暂时间。反攻豫西受挫后,第十四师团奉命调走,第三十五师团只好抽调出一个旅团,化整为零,分散驻扎,承担起地方守护的任务。
这样一番调整布置之后,敌我双方又处于一个平衡的对峙态势。
但在杨天风看来,这种军事上的平衡总是要被打破的,不是日军抽调出兵力进攻,便是国*军的实力增长之后再展攻势。
“往前看,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乐观可能还言之过早,悲观却是极为错误。”杨天风微微一笑,说道:“鬼子在走下坡路呢,我的参谋长,你没有看出来吗?”
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特点来分析,以武汉会战作为顶峰,以后,日军的素质和战斗力在整体上是逐步下滑的状态,毕竟历经数次会战,伤亡很大,特别是老兵,那可是日军的中坚。
短期内灭亡中国的幻想破灭,迫使侵华日军拉长战线,分散兵力。在旷日持久的全民抗战中,侵华日军战前累积的高素质兵员和军需物资逐渐被消耗掉,导致其战斗力逐步下降。
直接的表现便是一九三八年以后,日军开始大量编成负责后方警备任务的独立混成旅团。这些部队以征召的预备役军人为主体,不仅编制装备比现役师团差,战斗力也与现役野战师团有相当差距。
在战争初期,日军士兵中百分之九以上为现役兵或预备、后备兵,年龄多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并经过较充分的军事训练,动作机敏、射击技术良好,身体也健壮。
但从一九三八年四月起,日军中开始大量编入军事、身体素质较差的“补充兵”,以补充部队减员。补充兵一般仅经三个月左右的训练,军事技能较差,身体素质也远远不如原先的现役兵和后备兵。
战争初期,新兵入伍体检非常严格,其后逐年放宽。一九三八年,侵华日军新兵平均身高1。66米,体重56公斤;一九三九年分别降至1。58米,52。5公斤;一九四零年又分别降为1。5米,50。6公斤;一九四一年分别降到1。49米、50公斤;到了一九四三年,则分别降至1。46米和47公斤。
而到了四三年,入伍的新兵按抗战初期标准,合格率仅为百分之十。甚至连许多跛子、近视、独眼、花柳病患者也被征入伍。特别是在华北地区,日军于一九四零年以后,还补充了许多十六、十七岁的“娃娃兵”。这些“娃娃兵”行军就掉队、上战场就后退,仅能担任警戒等一般任务。
按照正常编制,日军的步兵中队人数应在一百八十至二百人之间。但因战死、伤残、疾病等因素,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编制人数逐年下降,甚至在后期只有一百二十多人。所以,就侵华日军同一战斗单位而言,因兵力减少,在不同时期,战斗力则有很大差别。
据冈村宁次回忆,至一九四一年前后,日军中“老兵所剩无几,只有现役兵和年青的补充兵”;被称为中国派遣军“王牌部队”的第3师团与第13师团,一九四四年时“再无钢筋铁骨之威”,而“其他兵团的装备、战斗力等均较前明显降低。全军建制已感力不从心。”
到了四四、四五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对日军发动反攻的时候,情况就非常明显了。抗战初期、中期,往往是三四个中国兵才能够压住一个日本兵,现在则变成一个八路军一把刺刀,能够压住三个日本补充兵动弹不得。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产生疑问。既然日军的素质逐年下降,为什么还能始终压住中国x军队打,四四年还能发动“一号作战”呢?为什么就没人注意到鬼子不行了,要提前发动反攻呢?
这个问题很复杂,抗战后期“保存实力等胜利”的消极思想自然很关键,而中国x军队未能提前发动反攻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实力上的差距。(。)
第二百四十五章 矛盾的解决;故人相逢()
战争连绵,鬼子固然在走下坡路,而中国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和伤害。经济濒于崩溃,物资匮乏,到抗战中后期,武器装备和后勤供应也没有多大的改善,很多国x军部队甚至成了“叫化子”军。
而八路军、新四军呢,行动迅速,攻击精神也顽强,但弱点也明显,武器装备差,供给也困难,无法与日军大部队正面作战抗衡。
这些都是历史的还原,但杨天风却另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没错,抗战的持续,消耗国力,越来越艰难。战争就是这样嘛,英国佬在德国的压制下,不也实行配给制,不也度过相当长的艰苦时期?关键是如何应对,并争取加以改变。
如果能解决这个困难,并保持旺盛的斗志,中国x军队经过战争的锤炼,作战技巧会越来越成熟,会越战越强。这样才能与越战越弱的鬼子形成对比,形成反差。要是都在衰弱,那自然看不太出来鬼子在走下坡路了。而即便看出来了,自己却没有力量反击,也是无济于事。
所以,侵华日军官兵军事素质在逐年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杨天风却已经开始立足长远,筹谋以待。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在战争弥补消耗和发展壮大的问题。这看似矛盾,但却有成功的例子。比如苏联,在二战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美援固然重要,自身的潜力爆发,也不容忽视。
而在这场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英勇的民族抗争、坚强的民族组织、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既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杨天风实现设想的关键性支撑。
。
天空是清水一般的澄清,秋风把地面刮得很干净,田野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只留下已经发黄的秸杆。
杨虎召,杨家的远房亲戚,随着杨天风在涡阳起事,又杀到永城,因伤残而退役,现在是永城陈集镇的联防队队长。
站在地里,杨虎召看着已经挖好的沤肥池,轻轻揉着弯曲不能伸直的左臂。从他高卷着的袖子裤筒的粗手赤脚和剃光晒黑的头来看,他现在就象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原来当兵时的略带凌厉的目光现在已经变得和善并满足。
“该回家了,老婆肯定已经做好饭菜等着自己呢,还有儿子,一会儿不见,不听见他叫就觉得不舒服。”杨虎召看了看天色,扛起铁锹悠闲的向镇里走去,嘴里还哼着小戏。
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杨虎召停下了脚步,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不知他是否想起了以前那金戈铁马的岁月。
杨天风和几十个警卫都是风尘仆仆,加紧赶路。只是因为马力的关系,休息了一夜,眼看着天黑之前便能赶到兵工厂了。
前面路旁的身影出现在杨天风的眼里,似乎有点熟悉,他不由得放慢了马速,仔细观看。
“少爷,真的是少爷。”杨虎召终于认出了一身军装的杨天风,惊喜把锄头一扔,使劲的招着手。
“杨虎召?”杨天风也认了出来,哈哈大笑,勒停了战马,翻身跳下,走上两步,用力拍了拍杨虎召的肩膀。
“啧,啧,啧。”杨虎召退后一步,仔细打量着杨天风,嘴里发出赞叹的声音,“厉害,少爷就是厉害,这都当上大将军了。”
“马马虎虎。”杨天风笑道:“哪比得上你,躲在这里过小日子美呀,听说连儿子都有了?”
“呵呵,臭小子还不到一岁呢!”杨虎召满脸的自豪。
“时间过得真快!”杨天风感叹道:“自从你因伤退役,我就再没见过你。”
“可是,连我成亲您都没来喝喜酒。”杨虎召略有抱怨的说道:“少爷,今儿从家门口过,一定要补上,顺便认认家门。”
“我还有事情,着急赶路。”杨天风推辞道:“等忙完了,回去时一定去认门。”
“少爷,这马上就晌午了,到哪不得吃饭?”杨虎召执拗的说道:“吃过饭再走不晚,走,进村,弟兄们在镇公所吃,您就到我家去。”说着,拉起杨天风就不松手。
杨天风想了想,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说道:“好吧,就去你家。”
杨虎召先将警卫领到镇公所,安排人做饭喂马,然后领着杨天风和几个警卫回到了家里。这里离兵工厂已经不远,属于杨天风划定的保密区域,戒备很严,一般人是过不来的,所以安全应该不成问题。
一进院门,杨虎召便高声喊道:“家里的,来贵客了,快把鸡杀了炖上,再去打两斤酒。”
门一开,女人背着孩子走了出来,看脸色似乎对杨虎召的大嗓门很不满意,等看到一身军服的杨天风,不由得愣了一下,也就没对杨虎召发火。
“不认识吗?”杨虎召骄傲的介绍道:“杨少爷,现在的司令,咱们这里最大的官儿,还不快去做饭。”
杨家嫂子仔细看了看,立刻满脸笑容,“以前远远地见过,现在可比以前更精神了,这可是最大的官儿,怪不得我早上听到喜鹊叫呢,快请进,快请进。”
“嫂子,不用客气,我来得突然,可是打扰了。”杨天风笑着说道,按照辈份,他还真得管杨虎召叫声哥。
“这是什么说的,您这样的贵人,我们是请也请不到的。”杨家嫂子伸手让着,瞪了杨虎召一眼,“你也是,不提早让人捎个信儿,弄得手忙脚乱的。”
“忘了,忘了。”看情形,杨虎召这么条汉子,倒是个惧内的主儿。
“不要麻烦,也不用做饭,我已经让人去买了。这主要是和召哥长时间没见,聊聊天。”杨天风赶紧客气道。
“那怎么行,快请进,坐着先说话,饭马上就好。”杨家嫂子将杨天风让进屋里,马上又出去忙乎饭了。
“倒是个利索人呢!”杨天风笑着环视了下屋里的摆设,虽然没什么贵重东西,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第二百四十六章 长远的忧虑()
“也是个穷苦人出身,没那娇懒的毛病。”杨虎召不无感慨的说道:“我呢,算是个逃兵,弟兄们在前面跟日本鬼子玩命,我却猫在这里享福,想起来真有些脸红。”
“别这么想,弟兄们打死打活也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吗!”杨天风宽慰道:“而且有人拿枪,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