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惊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惊雷-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水渠;道旁,则是农户家的水车在叮当响动,在大水渠里的水抽进自家地里。

    野地里,有几个小孩子,提着拍网正起劲的追赶一只虎不拉鸟儿,欢声笑语不断传了过来。

    赵雨柔看着这一切,转脸对杨天风笑道:“看到这些,是不是感到欣慰,都是你的功劳呢!”

    杨天风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欣慰是欣慰,要说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就太过了,多少人抛洒热血,奋勇厮杀,这是大家的努力。”

    你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有很多人会说就是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的,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不仅没有白费,而且有了很不错的成果,是人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此时,杨天风就是这样的心情,开心而快乐,甚至连那迎面吹来的风都带着醉人的芬芳。

    穿越到这个战火纷飞,中华民族最苦难的时候,只是本能的凭着对日本鬼子的憎恨,还有重生后活着就是赚了的心理,一步步打熬出现在这个局面,虽不说是惊天动地,却也能聊以自慰了。

    而且,家里有温柔的老婆,外面还有这么纯洁可爱的女孩

    “想什么呢?笑得这样,这样坏。”赵雨柔歪头看着杨天风,瞪了他一眼。

    “哦,我正在思考国家大事,正在思考国际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杨天风一本正经的说道。

    “才怪呢!”赵雨柔撇了撇嘴。

    “呵呵,看前面,好象是个瓜园。最近大家都辛苦了,买些瓜慰劳慰劳。”杨天风伸手一指,岔开了话题。

    走近了道旁边的园子,那里已经搭起一个新窝棚,一对年轻的夫妻,并排坐在上面,把光着的脚板垂下来,共同看守着他们的甜瓜。

    “开园了吗?”赵雨柔望着他们笑道。

    看着两人的装束,夫妻俩知道不是寻常人物,从窝棚里跳了出来,男的显得有木讷,女的倒很闯实,答道:“还没有,瓜是熟好了,就等一个有福分的人了!”

    “你还没有福分吗?”杨天风笑着说道:“看你乐得都快飞到云彩儿里去了。”

    那丈夫轻轻推了媳妇一下,那媳妇就笑着弯腰摘下躺在垄沟边上的一个大甜瓜,跑到赵雨柔跟前说道:“今年算赶上吉幸了,看你的模样儿顶有福,就请你给我们开园!”

    “我有什么福呀?”赵雨柔开玩笑的说道。

    “我看准了。”那小媳妇儿说道:“这一大片地方就属你有福气了,你吃了我们这瓜,管保我们今年能做好买卖。瓜园里,不涝不旱,不闹地羊,不出虫子!”

    “好吧,恭喜你小两口儿发财,不过我们可是要买很多瓜的。”杨天风笑道:“地羊虫子是你们管着,我只管尽量不叫日本鬼子来糟蹋你们的瓜就行了!”

    “嗯,他说话可是算数的啊!”赵雨柔美滋滋地接过瓜,冲着杨天风举了举。

    “我说你们是最有用,最能给我们带来福气的人么!”小媳妇儿招呼一声,高兴的找出两个大筐,和丈夫在地里挑起瓜来。

    “带钱了吗?”杨天风突然想起件很要紧的事情来。

    “带了,象你,从来都是白吃白喝。”赵雨柔做了个怪相,奚落道。

    “呵呵,确实没养成习惯,反正有人给我付钱。”杨天风不在乎的说道,伸手向后边的卫兵指了指。

    (。)

第一百七十六章 赵雨柔;看你往哪跑?() 
天还没黑,两盏大汽灯就在煤化厂的大院里挂起来了。

    抬桌子,搬椅子,点篝火,西南慰问团的青年们忙活着,把大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摆得整整齐齐,又在桌上放上切好的甜瓜,还有瓜子、花生、枣子、茶水,欢声笑语,火热的响成了一片。

    慰问团嘛,自然有些节目,但却比不了专业的文艺团体。所以,今晚是两个团体联合的表演,而根据地文工团是主角。

    外面很热闹,在实验室里却很安静,杨天风刷刷点点地把脑中的资料记录到纸上。

    实验室从建成到现在,从只有简单的试剂,现在人员已经增加到二十多人,连购买带自制,试剂的品种已经很多,能做的实验研究也更多更广。

    这当然离不开杨天风的大力指导,科学展的道路有很多条,有的直接快捷,有的迂回绕去要很多年才能得到成功。而杨天风无疑是最知道如何走捷径奔向成功的。

    异烟肼,氯喹,虽然没有现代化分析研究的仪器,但杨天风已经列出了分子式,并写出了合成方法。军用、民生,还有以药生钱。总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杨天风要搞出这些药物,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专注的神情,思索的样子,赵雨柔边看着写完的资料,边偷眼看着杨天风,觉得这个时候他才是最可爱、最让人放心的。

    印象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好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赵雨柔现在并不排斥和杨天风在一起,甚至还觉得挺好。但这恐怕连赵雨柔都没有感觉到,或者故意不想承认这一点。

    “河南的确山、肖河有沸石,制造沸石止血敷料应该没有问题吧?”杨天风停下笔,思路又转到了军队,有些跑偏了。

    “听说云南白药的效果很好啊!”赵雨柔突然暗自松了口气,为自己能插上话而感到舒畅。

    云南白药救死扶伤的神奇功效,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尤为突出。一九三七年九月五日,国民革命军6军第六十军四万多名将士,开赴抗日前线。这一天,昆明万人空巷,人们走上街头,欢送云南第一支出省抗击日寇的军队。曲焕章一大早也带领药房的全部伙计来到街上。当部队经过时,向每个人的手中塞上了一瓶曲焕章万应百宝丹。

    一九三八年四月初,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六十军将士负伤,外敷内服白药后继续拼杀。以致日本报纸惊呼:“自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猛烈冲锋,实为罕见。”

    而在战争这个伤多于病的年代,云南伤骨神医曲焕章和他的白药被人们越传越神奇。将士出征,百姓行脚,都以能够随身携带一小瓶白药为最大安慰,比干粮还珍贵。

    哦,杨天风愣了一下,转头看着赵雨柔,半晌才苦笑一声,说道:“路途遥远,白药的产量又有限,难以满足需要啊!”

    “你,又该说我什么也不懂了。”赵雨柔自失地一笑,自嘲却并不恼怒,沉默了那么久,就想和杨天风说会儿话。

    “术业有专攻,什么都懂那不成神仙了。”杨天风用力伸展了下胳膊,晃了晃酸痛的脖子,笑道:“好吧,我以后尽量不这样说你了。以前说的,你就忘了吧!”

    “喝点水,今天就写到这吧!”赵雨柔给杨天风倒上茶水,顺手还抓了一把核桃,“等我找锤子,吃了补补脑。”

    “哪有那么麻烦。”杨天风微微一笑,抓起核桃,用力一捏,“给你,吃吧!”

    “呵呵,要知道能这样,我和佳琪就不用那么费劲了,还差点砸了手。”赵雨柔笑着说道。

    “不要硬砸,顺着缝磕,能吃囫囵个儿。”杨天风手上不停,嘴里嚼着。

    哦,赵雨柔应了一声,犹豫着轻声说道:“还有件事情,是一会儿要进行的联欢会的。”

    “联欢会呀,是为了和那些新来的学生、青年拉近关系,也排解一下他们离家的情绪,还能让辛苦的煤化厂工作人员放松放松。”杨天风奇怪的问道:“有什么不合适的吗?”

    “倒不是不合适。”赵雨柔期期艾艾的说道:“文工团,慰问团,都有节目。煤化厂呢,人少,会表演的就更少。厂长就非要我出一个,还要切合现在的抗战形势的。所以,所以,我就让文工团编了个短剧,角色嘛,想请你客串一个。”

    “演戏呀?”杨天风挠了挠脑袋,有些为难的说道:“你先简单说说,我演什么,你演什么?”

    “我演一个机智勇敢的女兵,到鬼子占领的镇子里侦察敌情。出镇的时候被一个鬼子兵盯上了,这个家伙见色那个啊,就偷偷的跟着出了镇子,最后被我用智慧和勇敢击败,缴了他的枪,押回了部队,你,你就演那个日本鬼子。”赵雨柔偷看着杨天风的脸色,简单讲述着剧情。

    “有没有搞错,你见过我这样高大威猛、英俊潇洒的日本鬼子吗?”杨天风失笑道:“我还见色起意,嘴里喊着‘花姑娘,花姑娘’的去追你,竟然,竟然还失手了。”

    “这不是演戏吗!”赵雨柔垂下眼帘,可怜兮兮的说道:“那你倒是演不演呀,怕有损你的光辉形象吗?”

    “我哪有什么光辉形象。”杨天风看着赵雨柔那幽怨的样子,柔柔的声音传来,不禁心一软,脑袋一热,“演,不就是演鬼子抓你吗,太轻松了。”

    “不是真的抓,是想抓没抓着。”赵雨柔抬起头,脸上云开雾散,笑着解释道:“你要真抓,我哪里跑得掉?”

    “嗯,这你倒是有自知之明。那你看,我是迈小碎步好呢,还是用慢动作来配合你。”杨天风笑得挺得意。

    “慢动作是怎么样的?”赵雨柔不解的问道。

    “你没看过电影里的吗?”杨天风站起身,“看好了,这就是慢动作。”说着,他在原地慢慢的做着跑的动作,两只手缓缓的做着抓挠的姿势,嘴里还低声叫道:“花姑娘的,别跑,赵雨柔,看你往哪跑。”8

第一百七十七章 联欢会;飞机翱翔() 
感谢就是铁血,摩人,gfg81343。。。,徐小明1,双修天下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万事顺意。

    *******************************************************************

    赵雨柔愣愣的瞅着杨天风象摸鱼似的动作,眨了眨眼睛,噗卟一声笑了起来。紧接着是大笑,笑得倒在椅子上,捧着肚子,眼泪都掉出来了。

    “你看,我就知道这样不行,太搞笑了。”杨天风丧气的坐了下来,“不如改唱歌吧,你唱首歌,就算完事。”

    好半天,赵雨柔喘着气坐直了身子,抹了抹眼睛,笑着说道:“唱,唱歌也行,我唱,唱什么,歌呀!”

    “要体现爱国情操,还要简单易学的。嗯,让我想想。”杨天风摸着下巴开始思考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教唱了几遍后,赵雨柔心满意足,拿着操着歌词的纸,一遍遍的哼唱着回了宿舍,准备收拾一下就去参加联欢会。

    门一开,郝佳琪皱着眉走了进来,手轻抚着肚子,好象很不舒服的样子。

    “佳琪,你怎么了,肚子不舒服?”赵雨柔关切的问道。

    “嗯,刚才憋得久了,肚子有点痛。”郝佳琪呲牙咧嘴的却笑了起来。

    “肚子痛还笑。”赵雨柔赶紧去倒热水。

    “花姑娘的,别跑,赵雨柔,看你往哪跑!”郝佳琪突然张牙舞爪的学起了杨天风的动作,嘴里鬼叫道:“天作被,地作床,明年生个胖娃娃。雨柔,你就从了我吧!”

    赵雨柔呆了一下,脸色涨红,恼羞成怒,上前扑打,“臭佳琪,烂佳琪,偷听别人说话,偷看人家演戏。”

    “哈哈哈哈,打吧,打吧,憋坏了,不行了,让我笑个够,乐死我了,哈哈哈哈”郝佳琪用双手抱住脑袋,倒在椅子上笑得这个痛快。

    河南人对豫剧自然是情有独钟,尽管没有梆子戏台上的角儿的深厚功底,唱不出家乡戏的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可是浸染多年,每人随口也能哼唱上几句,自我感觉挺美。

    在物质极度缺乏的时代,文化生活似乎远远胜于温饱的需求。喜庆节日、庙会、赶集,都少不了“唱大戏”的热闹情景。

    文工团现在已经摆脱了唱传统戏的束缚,又增加了一些演员,节目也算是丰富多彩,使人感到新奇。这里有河南梆子、山东琴书、山西梆子、河北老调、东北秧歌,不一而足,充分显示了来自祖国各地的斑斓色彩,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军队里士兵来自天南海北的需求。

    年轻人们有时兴奋激动地热烈鼓掌,有时又不禁纵情大笑,精神上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

    别的节目也很精彩,赵雨柔的大中国和赵雨情的长城谣更是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姐妹俩长得都好看,嗓子也好,杨天风坐在首排,心中做着评价。

    联欢会接近了尾声,最后的压轴节目是大合唱精忠报国。

    “中华历史千百年,英雄豪杰万万千,代代人忠肝义胆,精忠报国万古流传。”男演员先是用低沉用力的声音朗诵,然后激昂洪亮的歌声飘扬而出。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再唱一遍,再唱一遍。”赵雨情等青年却是头一次听见这首歌,他们的文化水平更容易产生共鸣,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噪着,声音有些激动得变调。

    歌声再起,所有人都已经站了起来,鼓着掌,激动、振奋、流泪、慨然嘴一张一合在笨拙的跟着哼唱。

    在这一刻,杨天风感到巨大的音流与激情在他的血液中涌动着,他也跟着唱了起来。让日本鬼子在雄混壮烈的歌声中战栗吧,在中国人的血肉长城下嚎哭吧,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跟着千千万万的人在为国献身拼搏!

    在很多年以后,曾有参加过这次娱乐会的青年在提到这个令他们永生难忘的联欢会时,这样写道:当时,我觉得血液都冲到了脑袋上,浑身发热,似乎只有猛喊狂唱,才能将所有的激情发泄出来。我们手拉着手围着火堆跳舞,唱歌,然后又举着燃烧的木棍,进行火把游行第二天,很少有说话正常的人,都是一副公鸭嗓对着傻笑。

    蓝天白云,天气晴朗,两架飞机在空中翱翔。

    杨天风放下望远镜,又伸手把架在额头的墨镜放下,微笑着和旁边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交流。

    回顾历史可以看出,中国航空工业起步并不算晚。1911年,中国就拥有国人自制的飞机,比俄、德等国都早,仅在美、英、法三国之后。中国在1914年就制成第一架飞机,当时,世界上能造飞机的国家也屈指可数。

    这是因为在美国、欧洲的掌握了航空工程技术的中国专家纷纷回国效力,使中国制造飞机能越过最初的探索阶段,有较高的起点。像冯如、潘世忠、巴玉藻。王助、杨仙逸等都是从美、英、法等国家归国的第一流专门人才。

    随后,在“航空救国”的推动下,中国航空工程教育,在民国时期,从无到有,发展较快。1934年,国民政府召开航空技术会议,决定协助各大学设立航空工程系。同年,上海交通大学创办航空工程系,清华大学在机械工程系设航空组。1935年,中央大学、北洋大学也设立航空工程系,其后,又有浙江大学等多所大学设立航空工程系。

    大批青年学生怀着“航空救国”的理想,踊跃报考航空工程系。中国的大学培养出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沈元、吴仲华、陆士嘉等优秀的航空科技人才,成为国家宝贵的财富。

    尽管如此,在民国时期,中国的航空工业在二三十年里,基本上处在试制或小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