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627崛起南海- 第6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芝龙所说的“崇祯四年”,是指这年当中双方第一次爆发了直接冲突,即1631年五月海汉使团在漳州城遭遇十八芝组织的刺杀行动,随后使团船队便协同福建官军,攻破了十八芝在福建海岸线上的重要据点南日岛,双方到这个时候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交锋。而在此之前,海汉一直没有亲自下场,都只是通过福建明军这个代理人在与十八芝交手。郑芝龙认为王汤姆所说的那些模糊的借口,统统都是托辞而已。他可以面对因为实力不济而导致的失败,但却很难接受对手如此敷衍自己。

    王汤姆道:“我们想要的不只是福建海峡的控制权和商贸机会而已,十八芝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必须要消除的威胁。”

    “但我们已经让出了地盘!”郑芝龙很是悲愤地反驳道。

    “你们让出的只是福建海峡而已。”王汤姆的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但我们现在需要台湾至琉球的航道,对我们来说,十八芝依然是必须除掉的绊脚石。至于一定要用武力手段解决你们的原因,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这是从最开始就定下来的事情,不管你们怎么做,都不会改变我们的打算。”

    说来说去,郑芝龙还是没有听到王汤姆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第914章 战后清点() 
十八芝被赶到宫古岛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在这里自然无法再像以前在福建海峡那样便捷地获得各种补给,岛上的猪牛羊养得不多,平时就连郑芝龙自己都舍不得杀来吃,留着以备不时只需。不过此时十八芝已经定下了第二天便向海汉人投降,这些补给留着也只是白白留给海汉人,倒不如自己临走之前先吃个痛快。等明天成了海汉人的战俘,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吃得到荤腥了。

    让海盗们有点遗憾的是当时从澎湖和台湾撤出时太过仓促,没能运走多少酒水,带到这边的美酒也早就消耗完了,现在这散伙饭只有拿略带酸涩的米酒和水果酒充数,未免不够尽兴。

    席间有人悄悄来到郑芝龙身边向他报告,有小头目自行带了一帮人离开了营地,不知所踪。郑芝龙得知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淡然说了一句随他们去吧,并没有任何要追究的意思。

    郑芝龙拍板做主向海汉人投降,这个决定在十八芝内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服从,仍有不少人希望能跟海汉硬刚到底,只是在多数人都选择了投降保命的这种形势下,极少数主战派即便跳出来也于事无补了。而选择在投降前夕出走,也是他们在最后一刻表明自己态度的唯一手段,即便以郑芝龙为首的十八芝降了,他们仍然不会就此服输。

    但郑芝龙却知道这种挣扎很徒劳,他上午去海汉营中谈判与王汤姆谈判,也是第一次在近距离上见识了海汉民团军的真容。过去郑芝龙认为十八芝屡次败在兵力不如己方的海汉民团手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的武器装备性能差距太大,但他在参观过海汉军营和海汉军的日常出操训练之后,却发现自己过去真是错得厉害,这海汉民团军容军纪远非他过去所遇过的武装所能相比,不管是大明还是西方番鬼,其武装部队的状况都远不及这自称民团的海汉武装。相比之下,海汉这民团倒更像是职业军队,而那大明的官军反而像是业余性质的民间武装。

    郑芝龙自己带兵多年,自然知道要训练出这种高水平的军容军纪有多大的难度,而拥有这些素质的军队在战场上会有怎样的表现,他已经不止一次切身体会过了。而且海汉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营地门口一溜烟排开了数十门大大小小的火炮,光是这个阵势就已经让郑芝龙在谈判之前心凉了半截。这样一支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职业军队,加上火力强大的武器装备,的确不是今时今日的十八芝能够抗衡的对象了。

    在这种形势下,那些指望依靠小股武装继续反抗海汉的顽固分子,郑芝龙只会将其视作自寻死路了。人各有命,能够从海汉手中保下大多数人,他也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这些人既然一心赴死,郑芝龙也不想再费心去挽回他们了,到时候自会有海汉民团出手教他们做人。

    翌日,已经被压缩到宫古岛南部的十八芝余党在各路头目的组织下,离开据点集中到一起,然后向预定的受降地点进发。虽然经过前几日的大战之后,十八芝已经有不少人在战斗中被俘被杀,但此番组织起来集体投降的人员仍然超过了三千人。当然这些人并不都是作战人员,其中一多半只是妇孺老幼而已。十八芝真正有战斗力的组成部分,至少有一半在去年的交战中被留在了福建海峡,没能撤到宫古岛来。即便郑芝龙不降,靠剩下这点力量也顶不住海汉太长的时间了。

    受降地点是在岛南平原的一大片空旷的田地上。今年夏天收割了一季水稻之后,这片地区便空着没有进行耕种,面积足有四五百亩之大。海汉军在昨天便派出了部分武装人员部署在这里,今天更是加上了数门火炮,而且都是布置在十分显眼的地方,以确保来这里投降的人都能看到其存在,避免有些人事到临头还想搞点小动作。

    海汉民团一营参加过多次海外作战和大规模行动,对于处理战事进程中数量庞大的战俘群体有着比较丰富的操作经验,在此之前已经准备好了各种锁链、绳索、扎带等工具,并预先划分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十八芝的人群抵达这里之后,首先便按照青壮和老弱妇孺进行了区分,让其进入划定的范围中等待下一步安排。

    这两处区域之间隔离开来,中间相隔数丈之遥。这样做的原因是海汉军中没有足够多的女兵来对投降的妇孺一一搜身,为了避免十八芝利用妇孺将武器携带到战俘营中,就将其与临时羁押青壮俘虏的区域隔离开来,稍后再慢慢处理。而这种布置也能让俘虏们能够实时看到自己家人的状况,避免他们因为担心家人的人身安全而出现某些过激的反应。

    海汉对付青壮俘虏的方式就没这么友好了,所有人必须先排队接受搜身,然后进入等候区,在那里有另一队士兵专门负责给俘虏们带上链式镣铐,每十人串成一队,以限制其行动能力。而小头目和各级头领则是单独收押,有专人将其押送往下一个地点。这些青壮俘虏会在稍后装船,然后运往千里之外的不同服刑地。而老弱妇孺则会在鉴别身份之后,拆分送去海汉的各个海外殖民地安置。

    十八芝这些人的身份虽然不怎么干净,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汉人,对于海汉在海外特别是南洋地区的殖民地来说,这些人还是具备了一定的价值,至少比那些从南洋甚至更遥远的中东和黑非洲运来的奴隶好使多了,也更符合执委会建立以汉人为主体的殖民地构想。不过这些人因为出身比较特殊,日后想要转化身份加入归化籍,可能所需的考察时间更长,考核条件也更为苛刻,或许其中一部分人永远都不会有获得海汉籍的机会。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十八芝被赶到宫古岛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在这里自然无法再像以前在福建海峡那样便捷地获得各种补给,岛上的猪牛羊养得不多,平时就连郑芝龙自己都舍不得杀来吃,留着以备不时只需。不过此时十八芝已经定下了第二天便向海汉人投降,这些补给留着也只是白白留给海汉人,倒不如自己临走之前先吃个痛快。等明天成了海汉人的战俘,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吃得到荤腥了。

    让海盗们有点遗憾的是当时从澎湖和台湾撤出时太过仓促,没能运走多少酒水,带到这边的美酒也早就消耗完了,现在这散伙饭只有拿略带酸涩的米酒和水果酒充数,未免不够尽兴。

    席间有人悄悄来到郑芝龙身边向他报告,有小头目自行带了一帮人离开了营地,不知所踪。郑芝龙得知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淡然说了一句随他们去吧,并没有任何要追究的意思。

    郑芝龙拍板做主向海汉人投降,这个决定在十八芝内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服从,仍有不少人希望能跟海汉硬刚到底,只是在多数人都选择了投降保命的这种形势下,极少数主战派即便跳出来也于事无补了。而选择在投降前夕出走,也是他们在最后一刻表明自己态度的唯一手段,即便以郑芝龙为首的十八芝降了,他们仍然不会就此服输。

    但郑芝龙却知道这种挣扎很徒劳,他上午去海汉营中谈判与王汤姆谈判,也是第一次在近距离上见识了海汉民团军的真容。过去郑芝龙认为十八芝屡次败在兵力不如己方的海汉民团手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的武器装备性能差距太大,但他在参观过海汉军营和海汉军的日常出操训练之后,却发现自己过去真是错得厉害,这海汉民团军容军纪远非他过去所遇过的武装所能相比,不管是大明还是西方番鬼,其武装部队的状况都远不及这自称民团的海汉武装。相比之下,海汉这民团倒更像是职业军队,而那大明的官军反而像是业余性质的民间武装。

    郑芝龙自己带兵多年,自然知道要训练出这种高水平的军容军纪有多大的难度,而拥有这些素质的军队在战场上会有怎样的表现,他已经不止一次切身体会过了。而且海汉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营地门口一溜烟排开了数十门大大小小的火炮,光是这个阵势就已经让郑芝龙在谈判之前心凉了半截。这样一支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职业军队,加上火力强大的武器装备,的确不是今时今日的十八芝能够抗衡的对象了。

    在这种形势下,那些指望依靠小股武装继续反抗海汉的顽固分子,郑芝龙只会将其视作自寻死路了。人各有命,能够从海汉手中保下大多数人,他也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这些人既然一心赴死,郑芝龙也不想再费心去挽回他们了,到时候自会有海汉民团出手教他们做人。

    翌日,已经被压缩到宫古岛南部的十八芝余党在各路头目的组织下,离开据点集中到一起,然后向预定的受降地点进发。虽然经过前几日的大战之后,十八芝已经有不少人在战斗中被俘被杀,但此番组织起来集体投降的人员仍然超过了三千人。当然这些人并不都是作战人员,其中一多半只是妇孺老幼而已。十八芝真正有战斗力的组成部分,至少有一半在去年的交战中被留在了福建海峡,没能撤到宫古岛来。即便郑芝龙不降,靠剩下这点力量也顶不住海汉太长的时间了。

    受降地点是在岛南平原的一大片空旷的田地上。今年夏天收割了一季水稻之后,这片地区便空着没有进行耕种,面积足有四五百亩之大。海汉军在昨天便派出了部分武装人员部署在这里,今天更是加上了数门火炮,而且都是布置在十分显眼的地方,以确保来这里投降的人都能看到其存在,避免有些人事到临头还想搞点小动作。

    海汉民团一营参加过多次海外作战和大规模行动,对于处理战事进程中数量庞大的战俘群体有着比较丰富的操作经验,在此之前已经准备好了各种锁链、绳索、扎带等工具,并预先划分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十八芝的人群抵达这里之后,首先便按照青壮和老弱妇孺进行了区分,让其进入划定的范围中等待下一步安排。

    这两处区域之间隔离开来,中间相隔数丈之遥。这样做的原因是海汉军中没有足够多的女兵来对投降的妇孺一一搜身,为了避免十八芝利用妇孺将武器携带到战俘营中,就将其与临时羁押青壮俘虏的区域隔离开来,稍后再慢慢处理。而这种布置也能让俘虏们能够实时看到自己家人的状况,避免他们因为担心家人的人身安全而出现某些过激的反应。

    海汉对付青壮俘虏的方式就没这么友好了,所有人必须先排队接受搜身,然后进入等候区,在那里有另一队士兵专门负责给俘虏们带上链式镣铐,每十人串成一队,以限制其行动能力。而小头目和各级头领则是单独收押,有专人将其押送往下一个地点。这些青壮俘虏会在稍后装船,然后运往千里之外的不同服刑地。而老弱妇孺则会在鉴别身份之后,拆分送去海汉的各个海外殖民地安置。

    十八芝这些人的身份虽然不怎么干净,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汉人,对于海汉在海外特别是南洋地区的殖民地来说,这些人还是具备了一定的价值,至少比那些从南洋甚至更遥远的中东和黑非洲运来的奴隶好使多了,也更符合执委会建立以汉人为主体的殖民地构想。不过这些人因为出身比较特殊,日后想要转化身份加入归化籍,可能所需的考察时间更长,考核条件也更为苛刻,或许其中一部分人永远都不会有获得海汉籍的机会。

第915章 第一桶金() 
海汉民团每次在海外完成作战之后,就轮到临时雇佣和征用的民船登场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需要在短期内运回海汉控制区,光靠海军的舰船是远远不够的,而为了保证事前不会走漏风声,这些民船往往都是在开战后才在就近的港口征集。因为海汉军方对于战时征用的船只和人员一向都会给出不错的报酬,而且是按天计费,因此民间也会有嗅觉灵敏的人,在开战之前就将自己名下的船集中到战区附近的港口,等着海军来征用,以此来获取丰厚的短期收益。

    台北鸡笼港的李毛仔、刘七爷、齐船匠等人,便是抱着这样的念头,在开战之前从福州组织了几艘福船,并在当地招募了一些移民运到鸡笼港,抵达之后便正好赶上了王汤姆率领的舰队到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被临时征用的对象。不过李毛仔和齐船匠在鸡笼港都有公职在身,并不能参与到船队的运作中,一切都只有交给海商刘七爷来操办。

    对于身在体制内,但却心向经商的李毛仔等人来说,这大概就是他们掘到第一桶金的最佳时机了。这交战期短短的数天中,他们组织的船队在鸡笼港与宫古岛之间跑了两个来回,交战结束之后,岛上的诸多人员和物资还需要他们的船队至少参与三次到四次的运输才行。

    虽然还没有与海汉海运部结算最终的费用,但刘七爷和齐船匠都是相关从业人员,对这种战时征调民船的报酬标准也比较清楚。根据他们所计算出来的收入,这段时间跑下来的收入分到每个合伙人头上,大概还能有两三千元之多。以齐船匠和李毛仔目前的年收入水平来衡量,这约莫要相当于他们五六年的收入了。

    趁着刘七爷返回鸡笼港卸货补给的时间,三人约了在港区的小饭馆碰头吃饭,商量一下后续的事宜。不过由于近期大量苦役和移民到港,李毛仔除了自己本身在及建设部的公职之外,又被移民部借调去帮忙处理劳力分配的事宜,而齐船匠更是忙于给宫古岛返回的战船做维护维修,两人都是忙得脚不沾地。结果刘七爷在小饭馆一直等到天黑之后,这两人才收工赶到饭馆与他碰头。

    “抱歉抱歉,两位久等!”李毛仔是最后到场的人,没坐下来便连声道歉。

    “坐坐坐,忙到这个时候,应该还没吃上晚饭吧?”刘七爷倒是很理解李毛仔的状况,当下叫了小二过来,又点了几道热菜。

    “没办法,眼看着要放工了,码头上又拉回来一船人,只能帮干部把人员清点完了才撤。”李毛仔叹了口气道:“开战这段时间每天都在加班,早出晚归的,想请个假也请不到,劳烦两位久候了。”

    刘七爷道:“大部队还在后面呢!那宫古岛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