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再次庆幸自己转变得快:“小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选日子不如撞日子,明日小弟在醉风楼设宴,给两位局长赔罪。”
“这……”肖彦梁有些迟疑。
“彦梁啊,看在老哥的面子上,答应了吧。”赵广文劝说道。
“好,明日我一定赴会。”肖彦梁想了想,答应了曹荣发的请求。
“不知老弟这是……”说完了闲话,赵广文见肖彦梁的意思准备去见大介洋三,心里“突”地一下,不知道为什么,一丝酸酸的妒忌涌上心头。
“唉,上次我那亲戚的药房不是出了点事吗?”肖彦梁故意叹了口气说道:“多亏太君同情,给药房批了点西药,我这是去道谢。人总不能忘本,是不是?”
大介洋三竟然同意让同济药房经营西药!赵广文心里的妒忌越来越大了。谁不知道现在战争时期,西药的黑市利润有多高。
同样的曹荣发心里也是震惊不已。那个很厉害的宪兵队长真的是和肖彦梁关系不一般。
和皇协军分手,肖彦梁走进了大介洋三的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肖彦梁就看见大介洋三正在关保险柜。
“坐。”大介洋三指了指椅子,说道。
得知肖彦梁的来意,大介洋三笑着把大洋放进抽屉里,说道:“这点小事还要肖君亲自来一趟。怎么样,药房恢复得如何?”
“谢太君关心,已经可以营业了。”肖彦梁小心地回答道。
“警察局的情绪还稳定吧?”大介洋三玩着铅笔,随口问道。
“还可以。”肖彦梁点点头说道:“大家对皇协军跟着皇军冒着枪林弹雨,还是很佩服的,对于那些发生的事,也表示理解。”
“那就好。”大介洋三把铅笔插进笔筒,说道:“那个皇协军的大队长,我已经命令他跟随皇军押运一批物资到前线。”
“那就太好了,皇协军多和皇军一起行动,以后的配合也就越默契,太君真是高明。”肖彦梁大拍马屁。
“哈哈,肖君真会说话。”大介洋三正要往下说,桌上的电话响了。
“那么,太君,你先忙,在下就告退了。”肖彦梁趁机提出告辞。
“好的。”大介洋三点点头,拿起电话。
走出办公室,肖彦梁心里苦笑了一下,还以为能探出点什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砰!”
“哎哟!”
“八嘎!”
肖彦梁正自顾自想着,不料却在楼梯转角处迎面和一个急匆匆赶路的日军撞在了一起。那日军摔倒在地,手里拿的东西也散落一地。
“对不起,太君,对不起,太君。”肖彦梁顾不上胸口的疼痛,赶紧道歉。不过他立刻被眼前散落地上的东西吸引住了。
那些是几十分文件,其中又几份写着“绝密”两个汉字日语。
小心地扶起摔倒的日军,一看,竟然自己还哦认识,是宪兵队里的河谷涩边。河谷涩边也同时发现撞倒自己的支那人是肖彦梁,想发火,却发不出来。这个支那人平时对自己这些宪兵队的人可是恭敬有加,不仅烟酒随时侍侯着,还是不是请出去喝酒吃肉。
河谷涩边揉揉胸口想站起来,肖彦梁赶紧说道:“河谷太君,您先坐一会休息一下,这些东西我来替你拣。”
说话,掏出香烟给河谷涩边点上,那边听到动静赶过来的日军见是一件很普通的意外,也没在意,又离开了。
肖彦梁一边拾掇文件,一边努力想记住上面写的内容。他不懂日语,可是那些日本字中,有些单个的其实就是汉字,汉字他认识,至于是不是那个意思,连在一起又是怎么回事,他就完全不清楚了。所以对肖彦梁来讲,他只有努力记住那些他认识的汉字,回去发给总部,让总部的人去翻译。
一言不发赶到同济药房,肖彦梁把戴安平赶出房门,自己拿起笔,开始拼命回忆着刚才自己看到的文件标题的写法。那些文件的内容他是没法看的,他只能把自己能记住的标题写下来,对于不是汉字的,他只能凭记忆描画出来。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日军的文件,也不知道把这些文件标题发给总部有没有用,他这是完全在凭感觉做事。
戴安平接过肖彦梁写的东西,大吃一惊:“什么?日本鬼子竟然用这种东西?”
“安平兄,你认识日本字?”肖彦梁同样是大吃了一惊。
“当年家父就说,日本人狼子野心,对我中华窥视日久,将来必有一战。所以我除了英语以外,同时还进修了日语。这也是总部派我来的原因之一。”戴安平解释了一下,然后指着一个文件标题说:“这个文件标题是说‘关于在支那化学武器的使用’”
肖彦梁顺着戴安平的手指,果然看见上面写着“化学”二个汉字,后面又有“使用”两个汉字。
正文 第一百章 新开布店
肖彦梁看着这些标题,忽然笑了。
“你笑什么笑?”戴安平十分不解:“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思笑,真是的。”
肖彦梁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安平兄,我只是奇怪,这鬼子文字怎么好多都和我们汉字一样。”
“废话,当年日本根本就没有文字,全是从汉语中剽窃的。”戴安平哭笑不得,顿了顿,说道:“彦梁,这回你可是立了大功啊。”
“立功?”肖彦梁一愣,随即收起笑容,好奇地问道:“安平兄,这‘化学武器’是什么东西,你这么着急?”
“你不知道什么是‘化学武器’?”戴安平反问了一句,问完便明白自己白问了。肖彦梁只是一个警察,他哪能明白这么多东西。
“化学武器,呃,就是在战场上使用有毒的东西的武器。平时我们常说的‘毒气’,就是对化学武器的一个统称。”
“原来是毒气。”肖彦梁恍然大悟。这时他也同样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你赶紧把这些翻译过来发出去。”
戴安平点点头,立刻坐下翻译,肖彦梁走到门口替他望风。
当初在南京,他也曾听一些老兵讲在上海国军和日军打仗的时候,本来守得住的阵地,愣是让日军用毒气攻下来了。那些老兵一说道鬼子的毒气,脸色都变了。
今天遇到的那些文件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也许,自己以后有时间要学习一些日语了。抬起头看看天,梅雨季节已经过去了,天气开始炎热起来。现在中日双方在武汉大战,一旦日军大规模使用毒气,对于国军的防守,将是非常致命的。
不知道文川大哥什么时候回来,有他在,对于这个问题一定可以解决。
肖彦梁忽然觉得很无助,关于毒气这个话题,让他心里压抑的慌。
第二天,戴安平把张旭约到肖彦梁家里,在安排好德贵和雷浩守门以后,戴安平把一封电报交给肖彦梁。
不一会,肖彦梁把电报翻译完毕,脸色沉重地交给几个人。
相互流传完,戴安平问道:“总部非常重视这件事,你们有没有办法把文件给偷出来?”
张旭皱了皱眉头,说道:“想不到彦梁老弟这次遇上了这么件要命的事。妈的,不仅有化学武器,还有鬼子军队的下一步调动计划。可是这些文件,十有八九都是放在大介洋三办公室的保险柜里,偷保险柜倒是问题不大,电报里说了要派一个人过来,可就是怎么样进去却是一个难题。”
戴安平接着说道:“张局长说得对,宪兵队戒备森严,关键就是怎么样进去。”
这个问题把大家都难住了。当初肖彦梁他们也是无疑中利用以前的地道进入过宪兵队一次,可是那地道在他们的刻意安排下已经让日本人发现并毁掉了,现在怎么才能进去呢?
“你们看藏在汽车底下如何?”肖彦梁眼睛一转问道。
“可以是可以,但是你怎么知道大街上哪辆汽车会在什么时候进入宪兵队?”张旭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妈的,以前那里哪有这些鬼东西,都是那该死的小日本,拉个电网吧,还他妈的拉那么高。”见大家都不说话,张旭想到宪兵队的布置,尤其是那个电网,骂咧咧地说道。
“就是。如果宪兵队墙上没有电网,我倒是可以进去。”肖彦梁沉吟了半天说道。
“电网,哈哈,我们怎么会想不到电网!”戴安平一下子站起来,兴奋地说道:“如果我们可以找到电网的电源接入,我们就可以拉闸把电网的电断掉。”
“安平老弟的意思是……”张旭一时没反映过来。
“张大哥刚才也说了,这鬼子的宪兵队以前没有电网,都是鬼子来了以后拉起来的。”戴安平笑着解释说:“照明电的电压是不能够支撑那么大需要的电网,所以这个电网一定是另外供应的电源。只要我们找到这个电源,设法破坏掉,就可以翻墙过去了。”
什么照明电源,什么电压,这些名词张旭、肖彦梁两个人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听戴安平说的一大堆新词,应该是有道理的吧。
“我看这样,反正上面派过来的人也要过些日子才到,我们就利用这段时间看看那电网从什么地方接的电源。”肖彦梁首先给自己分配了任务。
“好的,那我就利用晚上巡逻的时间看看日本哨兵和游动哨的规律。”张旭接着说道。
这时,德贵匆匆跑进来,满脸古怪,小声说道:“局长,那个余先生来了。”
余先生?余鸿春?余鸿春回来了?
几个人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家都知道这个来客的身份。
“我看虽然大家都是中国人,不过政见不同,这事还是不要对余先生说。你们看呢?”戴安平首先提议道。
“好。我同意,人多嘴杂,本来也和他没关的。”张旭附和说道。
“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见,那就请余先生进来吧。”肖彦梁原本也是这个意思,他是怕文川或总部知道了不高兴。
“呵呵,原来两位局长都在这里,鸿春打搅各位了。”一会儿,身着一袭长褂,带着礼帽的余鸿春笑着走了进来。
“余先生,你怎么又回来了?你们不是撤到苏北去了吗?”肖彦梁又惊又喜,上前拉住余鸿春的手问道。
“这位是……”余鸿春没有回答,而是警惕地看着戴安平。
“哦,瞧我这人。”肖彦梁笑着一拍自己的脑瓜,指着戴安平说道:“这位是上面派来的报务员,公开的身份是同济药房的掌柜。是从南洋回国参加抗战的华侨。”
“幸会,幸会。”余鸿春向戴安平抱拳说道。听到眼前这个陌生人竟然是归国的华侨,余鸿春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敬意。
“哪里,贵军的情况在下也听肖局长说过。小弟不才,听说贵军缺少西药,我这里想办法积攒了一些,正想怎么给你们送过去。”戴安平也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共产党”,表情有些兴奋。
“啊!”余鸿春张大了嘴,随即再次拱手说道:“谢谢你,也谢谢两位局长。我们的西药实在太缺乏了。想不到我刚到这里就听到了这件好消息。”
“都是中国人,都是为了抗战胜利。”张旭笑着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来,请坐下说话。不知道那几个孩子怎么样了,我那口子可一直在想他们。”
对倒茶的肖彦梁说了声谢谢,余鸿春说道:“孩子们都还好,我回去的时候很顺利。现在孩子们都在随军学校,生活都还习惯。”
“那就好了。嫂子可是三天两头挂念着呢。”肖彦梁笑着说道。
“现在我们的行动已经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所以主力已经转移到了苏北。”余鸿春喝了口茶,接着说道:“我这次来,就是准备在城里开一家布匹店,到开业的时候,还要请几位赏光,日后多多照应。”
“没问题。”张旭顺手给余鸿春倒上茶水:“我那口子可以常去你那里,也有个掩护。”
“想不到余先生也改行当起了老板。”肖彦梁看了戴安平一眼,对余鸿春说道。
“不,我只是个伙计,老板另有其人。”说完掏出两份请柬,递给张旭、肖彦梁:“我们是前天进的城,十天后开业。戴先生,你的请柬我过几天给你送去。”
“不着急,你不送请柬我可要当不速之客的。”戴安平开着玩笑。
“那好。你们先忙,我先告辞了。”余鸿春早已发现几个人正在商量什么,也不好问。反正目的已经达到,便起身告辞了。
“这共产党真是大胆,开个联络站也要告诉我们。”张旭有些惊讶余鸿春的举动。
肖彦梁笑着解释道:“反正大家都认识,早说可以省掉好多麻烦,再说了,有你我二人罩着这个布店,出了日本人,又有哪个吃了豹子胆敢去惹事?”
“呵呵,看起来这城里是越来越热闹了。”戴安平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当天晚上,肖彦梁指挥德贵等人,把楼小平装入麻袋交给余鸿春,并笑着说这时作为他们对布店开张的贺礼。
送礼物的时候,肖彦梁见到了余鸿春说的那个“老板”――姜佑行。
这是一个相当沉稳的人,一眼看过去,并不能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映像。笑着请几个人坐下,姜佑行对肖彦梁感激地说道:“谢谢肖局长的‘礼物’。在下早就对几位的大名如雷贯耳,想不到一进城,就见到了。”
“哪里,姜老板过誉了。”肖彦梁笑着拱手回礼:“对于贵党贵军不顾自身劣势的装备,奋不顾身地杀敌,肖某也是佩服得很。一点礼物,不成敬意。”
“肖局长过谦了。”姜佑行掏出香烟递过去:“中华大地上有肖局长这样的汉子,说明中国的抗日事业就有胜利的基础。不过现在国民政府对我们防范甚严,肖局长这么做,不怕……”姜佑行担心地问道。
“呵呵,肖某以前虽然是国民政府的警察,但是肖某也不是不分轻重缓急的人。管他国民党,共产党,只要是他打日本人,我就支持他。谁叫我是中国人呢?”肖彦梁解释道。接着又问:“不知姜老板是否知道现在前线的情况如何,还需要我们做什么?”
“都是中国人。说得好!”姜佑行冲肖彦梁竖了竖大拇指:“眼下国军防范日军进攻武汉的战斗非常激烈,至7月26日九江沦陷,国军的海军基本上已经损失殆尽了,长江河道,现在是被日本人控制了。目前,日军分几路向武汉挺进,国军也是分几路抵抗。我们的任务,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重点打击日军的补给线,给国军的防守争取更多的时间。”
海军损失殆尽了?肖彦梁心里难过得差点落下泪来。对于国民政府海军得历史他并不清楚,但是他知道以前的中日甲午海战,他知道从那时起到国民政府建立,中国好不容易才重新建立了海军。他还记得几年前,他作为维持治安的警察,和南京的人们一起参加了海军几艘军舰的欢迎仪式。
空军完了,海军完了,只有陆军的血肉之躯还在抵当着日军的疯狂进攻。
“肖局长也不要难过了,”看得出肖彦梁情绪的低落,姜佑行安慰道:“海军将士们和空军将士们一样,都是为中华民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都无愧于中国人这个称号。好在这次武汉防御战,国民政府没有再象以前那样死守一地,而是灵活地在运动中打击日寇。看来日军也到了强弩之末。”
“嗯。”肖彦梁心不在焉地答了一声,心里却在不停地盘算,是不是把几天后皇协军运送物资的消息告诉对方。
“姜老板,”主意拿定,肖彦梁抬起头说道:“这里是日军的一个物资补给站,前阵子我们的空军炸了他一下,现在似乎已经恢复过来了。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资运往前线。据我所知,过几天,皇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