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把我给放了。我保证从此以后离开大明,绝不再在大明出现。”
江夏沉默了一下,刚准备开口说话时。突然一旁的俞大猷大喝了一声:“呔!你个胆敢冒充先帝的贼子,在当今皇上面前竟然也敢胡言乱语,看我不取你狗命!”
说完,俞大猷五指成爪,直接对着苗仁虎的喉咙抓过去。苗仁虎尖叫一声,立刻闭上了眼睛。俞大猷五根手指头已经接触到了苗仁虎的喉咙,但是却无法再往前推进半寸。
再一看,江夏正用右手握着他的手腕。那模样,就好像钳住俞大猷右手的,不是一只手,而是一只钢爪一般。
俞大猷看向江夏,江夏恰好也看向他。俞大猷忍不住叫了一声:“皇上,三思啊!”
江夏看着俞大猷,微微笑着问道:“我若真是一个欺凌兄弟遗孤,拥权自重的乱臣贼子,你俞大猷还愿意跟着我?”
“愿意!”俞大猷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俞大猷早已经把自己的这条命交给了皇上,无论皇上是要行如何大逆不道之事,俞大猷都无怨无悔,死命追随。况且皇上,此刻作何决定才是于天下有利,于百姓有利,于追随您的每一个人有利,您应明断啊。”
江夏叹息一声,摇头道:“皇上曾经说过,他视我为亲父。”
就这一句话,直接把俞大猷给说愣住了。他这才明白江夏对于朱载江的情怀。一个他从小就看着、保护着、培养着长大的人。他对他早已经不是臣与君,也不是兄长对于兄弟临终前的托孤,而是一种类似与父与子的情怀。
俞大猷手上的力道一下松开,标志着他不再去想杀苗仁虎。江夏也送开了他的手,然后对俞大猷说道:“走吧,先随我进府内沐浴更衣,然后我再命人准备晚膳为你洗尘。”
说完,江夏亲手拉着苗仁虎,道:“你跟我走。如果你真的能恢复他的容貌,我答应饶你一命。但若是你敢骗我,我会让你明白什么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是是是……我一定能恢复他的容貌,虽然步骤有些复杂,但我的确是有这个本事的……”
山东济南的济阳县。
由于马云龙带着十万大军敢达京师,京师兵力大增,于是直接带着大军从京师迎了出来。萧清不得不带着自己麾下的兵马节节后退,此刻一直退到了济阳县这边。
再往后撤,不是去山西就是去浙江。萧清都感觉有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他已经开始让萧家那边转移财产,同时为他寻觅一个相似的替身,以便让他金蝉脱壳。
而就在济阳县暂时停留的这第五日,朱载江到了。与朱载江前后脚到的,还有江彬。
三人在济阳县县衙后院的正厅里面相会,不知道是出于何种计较,江彬见到朱载江以后,还颇为客气地对朱载江抱拳行礼道:“江彬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朱载江有些惊讶。
江彬淡淡地说道:“实则江彬从未忘记过,先帝当年知遇之恩。”
第六二三章 效仿宋之开国君主如何?
第六二三章
苗仁虎被俞大猷从南京带到了太原,这代表着南京留都,已经被俞大猷所破。
被破的过程,并没有过多的详述。其原因乃是因为南京被破的太容易,容易到俞大猷十万大军刚到,南京连基本的抵抗都没有组织起来,就已经被几个想要投降的将领打开了城门。紧接着不过三个时辰的时间,整个南京就已经被俞大猷彻底控制。
俞大猷既然能够从南京来到山西,那即代表着,从南京到山西的这一条路,基本都已经被他给打通。细数江夏称帝路上的阻碍,其实南京留都这边就是一个结。只要破了这个结,整个大明也就再也找不出能阻止江夏称帝的人了。
为何这样说?原因很简单。一来南京留都是除了京师以外,唯一一个有整套行政班子的地方,只需要皇上入驻,这里就算是大明第二个朝廷。第二,江南无论是物产还是文化,都不输于京师。盘踞江南,抗衡京师,这绝对是可行。至于第三嘛,无论苗仁虎究竟是真皇帝还是假皇帝。在朱载江无法证明自己身份之前,苗仁虎就是世人眼中的真皇帝,是大明正统。
所有只有南京留都被破了,苗仁虎这个“大明正统”没了,大明土地上才不可能组织起一股完全能够抗衡江夏的势力。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这东西名字叫做“大义”。
京师钟彬那边也派人传了飞鸽传书给江夏,萧清带去的数万大军,在他和马云龙的追击下,已经全数溃败。另外琅琊王家的老阀主王风扬亲自带着他钦定的王家下一代阀主接班人王金进了京。信上特别提到,王风扬用荆条从宣阳门活生生把王金打到了午门门口,然后就命王金跪在了那里,说是任由江夏处置。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江夏并未觉得那王阀家的老阀主有多么有诚意,反而是感受到了王风扬对王金的宠溺。门阀参与到江山政权的争夺当中,并且还失败了。作为一阀之主,正确的做法应该自己杀了王金,然后带着人头到京师请罪。
请罪时的态度都不应该有过多的奢望,而是应该祈求江夏给他们王家留下一条根。但现在仅仅只是当着众人的面鞭打王金一顿,无疑这是王风扬对王金的一种回护。
同时也是王风扬在赌,他赌江夏还未完全掌控天下大局,所以不敢对他们王家下死手。只要自己真心投诚,王家对于江夏来说,还是有很大利用价值的。
不过王风扬很明显没有好好了解过江夏的性格,京师保卫战的时候,雪如沁和杨一清双双受伤。这标志着王家、萧家,已经和江夏结下了死仇。这样的死仇,绝不是用什么金钱,地盘就能化解的。唯一化解的方式,除了流血,就还是流血。
江夏看完钟彬传来的数封飞鸽传书以后,整个人似乎轻松了很多。说实话,在俞大猷和马云龙回来之前,他虽然并不害怕和萧家、王家、袁家这些门阀大族对上,但总归心里面还是有些紧张的。因为他输不起,他不怕输了以后自己丧命,而是怕自己输了以后,有太多他在乎的人会悲惨了过着下半生。
如今一切事都还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他基本已经赢了全局。所以压在他心中石头,在这一刻终于完全落下了。
“接下来只要小心处理好京师的事,就一切圆满了。”江夏低声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抬起头来看了俞大猷、袁寒秋、张猛等人一眼,说道:“着人准备一下吧,我们班师回朝。”
俞大猷和张猛对视了一眼,二人微微笑了笑。俞大猷当先起身对着江夏抱拳行礼道:“启禀皇上,水师已经准备完毕,准时可以启程。”
俞大猷刚刚说完,张猛也立刻站起身来,道:“皇上,我们这次从京师带出来的人也完全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启程。”
江夏一听,顿时失笑。这两个家伙恐怕是早就想回京师了,所以每天命人准备好启程的各种事宜。他摇摇头,扭头看了一眼袁寒秋道:“寒秋如何?是否已经准备好?”
袁寒秋道:“皇上放心,齐王麾下所有兵马都已经接受了张将军的整编。如今寒秋孑然一身,随时可以随皇上启程。”
江夏点了点头,道:“那好,我们即刻启程吧。寒秋安排人先暂任山西总督,处理一下山西的善后事宜。至于应该怎么做,你告诉他,学学太原府近半年来的做法就行了。”
“是!”袁寒秋尽量压制着情绪应承下来,但他的声线最终还是没能忍住颤抖了一下。于是他内心的激动,也随之暴露了出来。
山西总督,这可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江夏直接就让他安排人选了,这如何能让袁寒秋不激动?毕竟这代表着江夏对他的信任,在眼下这个江夏控制全局,即将清算以前一切的时候,这样的信任正是他所需要的。
江夏见袁寒秋那么激动忍不住笑了笑,他伸手拍了拍袁寒秋的肩膀,说道:“辛苦你了,替我好好挑个人。”
“是!”袁寒秋再度应了一声,心里面立刻开始考虑了起来,山西总督这个位置应该让谁来坐比较好。袁家的人里面,究竟何人最适合来坐这个位置呢?
嗯。不对,不能找袁家的人。否则就成了假公济私了。江夏第一次交如此重任给自己,自己就任人唯亲,那以后如何还能取信于他?不选袁家的人,那应该选谁?
想了好几个人,袁寒秋这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一个美差。相反,其实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山西总督,地位不低。自己一来不能选和自己太亲近的人,二来还得选一个真正能给山西局势善后的人。并且江夏还说了,山西的善后,要以太原府为标准。
如今的太原府可以说是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若不是太原府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恐怕太原府早已经人满为患。能够把民生治理的如此井井有条的人,袁寒秋记忆中,除了江夏还真没遇到过第二个。
把山西的善后事宜,直接一股脑丢给袁寒秋以后,江夏直接启程往京师赶去。
山西和京师相隔并不远,启程的当日,张猛就让人用飞鸽传书通知了京师,告诉了京师那边的人,江夏大概的一个回归时间。
在发飞鸽传书的时候,江夏特地嘱咐俞大猷,不要太过张扬。毕竟现在局势有变,自己不能让自己皇帝的形象太深入人心,所以从现在起,江夏决定要低调一点。
对于江夏的嘱咐,俞大猷自然也不敢违逆,飞鸽传书上他写下了一句:“帝不欲声张,虽着锦衣,但愿夜行。”
这封飞哥传书传到京师,立刻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尤其是那一句,“虽着锦衣,但愿夜行。”
相信“锦衣夜行”这个典故,不必多说。当年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咸阳,可他却思念家乡,急于东归。项羽当时就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项羽那句话,无疑是告诉了众人,他要天下人都知道,他项羽即将成为天下之主。俞大猷借古喻今,一句话就告诉了京师里的众人,江夏没有称帝的意愿。
京师逍遥山庄的翠竹苑中,翠竹苑是逍遥山庄里面,千绝行等人的居住之地。杨一清、王守仁、钟彬、海大有、布缙云、千绝行……基本上跟随江夏多年的核心人物,但凡是留在京师的,此刻全都在此。
房间里没有一个人说话,甚至大家连眼神交流都没有,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最终大家都把目光看向杨一清和王守仁,他们二人一个是江夏的岳父,一个是当代大儒。都属于德高望重,并且深有见地之人。所以在座众人,虽然心里都想的是同一件事,但具体说,还是得他们二人来说。
杨一清其实也是沉默了老大半天,最终他叹息了一声,张张嘴刚想说话。王守仁却拉了一把他的衣袖,然后抢先开口道:“相信今日我等相聚于此,所谓何事,大家心中都很清楚。若诸位没有异议,那老夫就先说说自己的看法,以起抛砖引玉之效,如何?”
“这当然是再好不过了,阳明先生乃当代大儒,您的看法,必定能为我等起到指点迷津之效。”黄飞跃说道,众人也是连连点头。
王守仁微微吸了一口气吐出,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言语以后,这才一脸慎重地说道:“我主江夏,乃千古罕见之明君,人中之龙凤。他爱民如子,精于权术。又善理民生,通晓社稷。若他为天下之主,当是天下之福也。然则我主乃是守信重义之人,他当初称帝,诸位皆知乃是权宜之计。如今天下局势已被我主掌控,我主当君临天下方为上策。但我主却为信义所拖累,意欲还政。阳明以为,我等当效仿宋之开国君主麾下良臣,助我主黄袍加身,君临天下如何?”
第六二四章 回京
“助我主黄袍加身,君临天下如何?”这句话从王守仁这个当代大儒的口中说出来,似乎显得更加的激奋人心。那么余下的众人在这个时刻还有什么说的?他们心中所思所想,不也正是想要江夏黄袍加身,真正的君临天下吗?
其实并不是他们对朱载江有什么意见,而是他们都很清楚,皇帝之位,没有人比江夏更适宜坐在上面。江夏如今为忠义所累,他们作为跟随江夏多年,真心对他忠心耿耿的人,自然有义务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替他解决此事。
嘉靖十年五月初八。这一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百花绽放。就连路边的野草,也显得格外葱葱郁郁,也不知道它们是不是也晓得今天是江夏抵达京师的日子。
按照原本的进程来说,今天正午江夏他们就应该先到京畿驿站的。这是江夏为了方便外出打仗的兵马归来安顿,特地修建的一个驿站,与入京师宣阳门的路程,大约相隔小半天。
如今是按照正常行程,那江夏就该是正午到驿站,黄昏入京师。这个入京师的时间不太引人注目,正符合江夏的心意。
可是路途上,俞大猷突然向江夏禀报,说是有一百多个士兵上吐下泻,身体状况很差。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一百多个士兵上吐下泻,最大的可能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食物中毒。而食物中毒的本身,究竟是食物的问题,还是有人在下毒,这就值得商榷了。
所以全军停下来,把所有的粮草都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以后,大军这才继续前行。这样一耽搁,江夏他们到京畿驿站的时间,则变成了黄昏时刻。
到京畿驿站时,俞大猷向江夏建议。既然天都已经快黑,干脆就地扎营,等天亮了再入京师。
按照江夏的意愿,他自然是想要趁夜直入京师的。不过考虑到士兵们的身体,江夏最终还是答应下来,在驿站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就启程入京。
这次跟随江夏一起回京的兵马共有三万余人,其余剩下的人都被江夏留在了山西,以及沿路上几个以往未被完全控制的地方。此刻宣布安营,三万大军立刻在驿站完的空地上准备安营扎寨。那些身体不舒服的士兵,则被安排在了驿站里面。
到了天色已经黑尽的时刻,突然十数匹快马赶达。六识敏锐的江夏,远远的就听见了马蹄声。他从房间的窗户翻出,轻飘飘地落到地面上,然后远远地朝着驿站门口看过去。
虽然是黑夜,但江夏依旧一眼就辨认出来,前来的十二个人乃是萧杀、布缙云、尹人面、黄飞跃、海大有、于忍等人。
十二人刚刚靠近驿站的入口,立刻就被两队士兵举着长矛拦住,并且大声喝问道:“来者何人?此地不可擅闯!”
“放他们进来吧,自己人。”江夏高声说道。
门口的士兵听到江夏的命令以后,立刻撤开长矛。萧杀等人翻身下马,走进驿站之中。令江夏有些无语的是,他们十二个人,竟然人手一大坛子酒,明显这是有意来找自己在酒桌上厮杀一番啊。
最先走到江夏面前的是萧杀,他单手掂了掂手上至少是二十斤装的大酒坛子,对着江夏说道:“明日一入京,你就等于是神仙归位了。从此你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再想找和你一起喝酒的机会,恐怕难咯。所以我们一众兄弟今天特地赶过来,就是想找你好好喝两杯。大家事先说好,今天晚上没有什么皇帝、大人。有的,只是多年以来出生入死,不离不弃的好兄弟。”
从萧杀嘴里说出这么长一番话来,若说江夏心中一点感动都没有,那肯定是骗人的。他笑着摇了摇头道:“谁说以后我们没机会一起喝酒的?放心好了,今天晚上我能陪你们喝,以后只要你们有兴致,我一样能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