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三国志-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圆懿僬庵侄嘁傻木鞫杂诩众际潜A籼纫簿秃苷A恕

    所以贾诩虽然在历史上已经表现出了一个顶级谋士的风采,但实际上他本人因为受到忌惮有所保留的缘故,贾诩还谈不上全力以赴。

    【身后之事】

    黄初四年六月甲申日(223年8月11日)贾诩七十七岁时逝世,谥号肃侯。他的儿子贾穆继承爵位,做过太守。贾穆死后,其子贾模继承爵位。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还曾经为《吴起兵法》校注。

    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贾诩筹谋策算、贾逵忠诚勇敢、张既民政才能、程昱智勇双全、顾雍缜密持重、王浑风度气量、刘惔看人能力、庾翼的志向规略,被尊称为“魏晋八君子”,出自《唐会要》,其中以贾诩为首。

    【历史上的贾诩】

    姓名:贾诩

    属性:谋略(a+)贾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正奇相合大成的谋士

    统率(?)贾诩原来在西凉军军中担任校尉,出身军伍

    总评(a)这个评价低于贾诩的实际能力,和其在曹魏集团中地位长期不高有关系

    别名(称号):贾文和

    性别:男

    民族:汉

    官职:太尉

    职业:谋士、将领

    谥号:肃侯

    爵位:都亭侯、寿乡侯

    家庭出身:未知,可能是士族出身

    生卒:》出生地:凉州姑臧

    主要社会关系:儿子(贾穆、贾访、贾玑)

    主要经历:

    年投身于西凉军中,先后为董卓、李傕、段煨、张绣等人效命,曾经帮助献帝东迁,帮助张绣联合刘表对抗曹操

    年同张绣归顺曹操,为其出谋划策,帮助其击败袁绍、马超、韩遂等人

    年曹丕上位后,贾诩因为帮助得位而得到重用,被拜为太尉,不久去世

    总结:在三国时期,在谋略方面贾诩除了没有类似“隆中对”这种战略宏图,已经基本达到了谋士的顶点。

    ;

第096章 甘宁甘兴霸() 
甘宁是孙权麾下大将之一,孙权曾经将其与张辽一同评价,说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可见对其评价之高。

    不过和法正类似,甘宁的作风并不是很好,有多次卖主求荣的记录,最后都是幸得明主,才能在后世有着莫大的荣誉。

    【卖主求荣】

    历史上甘宁在投靠孙权之前,先后在益州、荆州分别为刘焉、刘璋、刘表、黄祖等人效命,在刘焉死后,暗弱的刘璋上台,甘宁和沈弥、娄发等将领勾结荆州牧刘表,被刘璋派遣赵韪所击败,甘宁也就因此投靠了刘表。

    不过甘宁在黄祖麾下依然得不到重用,甚至在甘宁帮助黄祖射杀孙权麾下大将淩操之后,黄祖依然没有什么表示,于是甘宁越想离开黄祖,最后甘宁在苏飞的帮助下得以离开江夏,投奔江东,在那里甘宁得到了周瑜、吕蒙等人的共同推荐,被孙权所看重,甘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劝孙权袭取江夏,夺取荆州,后孙权听从其意见,再次发兵攻打江夏,终于击溃黄祖,将其斩杀。

    【作风恶劣】

    历史上甘宁在性格方面也不是很好,说好听点就是比较有特色,说不好听点就是嗜杀。

    甘宁在年轻时就已经武艺非凡,于是他招集一批轻薄少年,成为他们的头领,他们结伙成群形成一大阵,持弓弩带箭羽,骑着系有铃铛的马,作恶颇多。当时他所在的城中官吏,隆重接待他的人,他才与之结交欢娱,否则,他就放任所带的轻薄哥儿们强夺其人财产。

    据《吴书》记载,甘宁曾经杀过人,逃往郡中,因此闻名,并且还爱露富炫耀。

    投靠孙权之后,甘宁嗜杀的性格也没有得到改变,曾经其厨房下一小童犯了过失,逃到吕蒙那里,求得起庇佑,甘宁后来拜访吕蒙,答应了其不杀小童,结果回去后甘宁亲自挽弓将小童射死了。吕蒙因此极为愤怒,后来因为老母亲的从中劝谏此事才罢休。

    甘宁虽然很嗜杀,但他也重情重义,苏飞曾经帮过他,所以在孙权消灭黄祖时,准备将苏飞处死,是甘宁以身做保,救下了苏飞。

    【战功赫赫】

    尽管甘宁卖主求荣、作风恶劣,但不可否认的是甘宁的军事能力相当突出,战功卓越!为孙权打天下有着汗马功劳。

    甘宁在投靠孙权后,帮助其讨伐黄祖,取胜后,孙权让其屯兵当口,之后曹操大举南下,甘宁随周瑜等参战,先是在赤壁击溃曹操,后进军江陵,周瑜派甘宁进攻夷陵,甘宁一举夺城,曹仁派出军队来战,甘宁镇定自若,等到了周瑜的支援,将曹仁部队击退。

    后来甘宁随鲁肃镇守益阳,抗拒关羽。关羽号称有三万兵马,他亲自挑选精锐兵卒五千人,投物堵住上游十多里的浅水地带,说要夜里涉水渡河。鲁肃与各位将领商议对策。甘宁当时有兵三百人,于是说:“能否再给我增添五百人,我前去对付他,保证关羽一听到我咳唾之声,就不敢渡河,如他敢渡过来就要被我擒获。”

    鲁肃当下选一千人给他。甘宁连夜赶到上游设防。关羽闻甘宁来,见对方有了准备便放弃了渡河计划,而在岸上捆扎柴木作为军营。后人则把此地称为“关羽濑”。孙权嘉奖甘宁的功劳,拜为西陵太守,统阳新、下雉两县。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率领大军攻打濡须口,孙权派甘宁夜袭曹营,甘宁激励部下作战成功,事后孙权大喜,赏甘宁绢一千匹,战刀一百口,并增兵二千。

    次年,孙权在吕蒙的建议下出兵攻打皖城,甘宁为升城督。攻城时,吕蒙亲自擂响战鼓助威。甘宁手持练索,身先土卒,攀缘上城,最终攻下皖城,俘获庐江太守朱光。战后评功,甘宁功居第二,仅次于吕蒙,被拜为折冲将军。

    过了一年后,孙权再次出兵攻打合肥,结果被张辽击败,自身都差点被曹军俘虏,多亏甘宁等将领奋力作战,孙权才逃过一劫。

    【结怨凌统】

    历史上甘宁和凌统有着杀父之仇,所以二人结怨不休,甘宁因而也防备凌统,尽量避免和他见面。孙权命令凌统,不得与甘宁为仇。

    据《吴书》记载,一次,甘宁、凌统在吕蒙那里聚会饮酒,酒酣耳热,凌统起立舞刀,甘宁也站起来说:“我能舞双戟!”吕蒙见二人有相斗之意,便隔在中间,说道:“甘宁虽能舞,还是不如我舞得精妙。”于是,操刀挟盾,将二人分开。后来,孙权知道凌统不能忘却父仇,就让甘宁率兵改驻半州地方。

    除了凌统外,甘宁还曾经与孙权宗亲名将孙皎因为喝醉酒言语上有过节,有人劝他道歉,甘宁说:“大臣应该是平等的,孙皎虽是宗亲但怎么可以侮辱人!我遇上明主应当以力量和性命报答,但不能因世俗委曲求全。”于是孙权写信给孙皎叫他向甘宁道歉,于是两人结为好友。

    【身后之事】

    甘宁去世的具体时间,在《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在夷陵之战和曹丕南伐时已经没有了关于甘宁的记载。

    甘宁死后,孙权十分痛惜。甘宁的儿子甘瑰,因犯罪迁居会稽,不久死去。

    【历史上的甘兴霸】

    姓名:甘宁

    属性:武力(a)甘宁年少就以武力出名,其后还有着射杀淩操、夜袭曹营等战绩

    统率(b)相对个人武功而言,甘宁在军事上的较为一般

    总评(b+)甘宁是孙权的一员猛将,但还远远谈不上为帅

    别名(称号):锦帆贼、字兴霸

    性别:男

    民族:汉

    官职: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职业:将领

    家庭出身:未知

    生卒:——

    出生地:巴郡临江

    主要社会关系:儿子(甘瑰、甘述)

    主要经历:

    年-208年先后为刘焉、刘璋、刘表、黄祖效命,最终归顺明主孙权

    208年-年为孙权南征北战,拒关羽,夜袭曹营,战功赫赫

    总结:文臣中的法正,武将中的甘宁!

第097章 山阴贺公苗() 
在吴国将领之中,贺齐名声并不显,但实际上他本人战绩极为出色,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良将之一。

    【诸多战功】

    贺齐早先从孙策,孙策死后追随孙权,他在江东平定山越,讨平叛乱无数,对抗曹魏,身经百战,是当时孙氏麾下有数的大将之一。

    早先策经过观察后,察举贺齐为孝廉。当时王朗逃奔东冶,侯官县县长商升助王朗发兵反叛。孙策派遣永宁县县长韩晏兼任南部都尉,带兵讨伐商升,以贺齐为永宁县县长。结果韩晏为商升所败,孙策又委任贺齐为南部都尉,带兵挺进福建。

    商升畏惧贺齐威名,准备投降,但叛军头领张雅、詹强等人不愿商升投降,反而一起杀死商升,张雅自称无上将军,詹强自称会稽太守。贺齐诱其二人内斗,最终将这次叛乱平定。后在此设立了“建安”、“汉兴”、“南平”三县。

    建安八年(203),会稽郡南部建安、汉兴、南平等地的强族首领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起兵反对孙权,并且率先出兵。孙权命南部都尉贺齐往讨,传命各县出兵五千兵卒,由县令、县长率领,统归贺齐指挥。贺齐部署一部份兵力留守后方,然后亲率主力攻打洪明等部,连连大败洪明等将,并临阵斩杀洪明,迫使洪进、吴免、苑御、华当四将全部投降。贺齐又乘胜率军打败驻扎在盖竹的吴五,然后,军锋又转向大潭打败山越军,迫吴五、邹临也投降。

    这一仗讨平东冶地,共斩杀山越军六千人,并且俘获了山越全部名将,收编精兵万余,恢复了原设县邑,稳定了统治秩序。孙权因此拜贺齐为平东校尉。

    建安十年(205),贺齐率军又转讨上饶,并分建安之桐乡地,设立建平县。建安十三年(208),贺齐迁威武中郎将。这一年,孙权以周瑜为主帅在赤壁对抗曹操,自身北伐合肥。

    然而当时东吴境内丹阳郡的黟县、歙县不断发生地方强族反吴起事。于是孙权便派贺齐率部前往镇压,此战贺齐出奇制胜,大破贼军。平定丹阳后,贺齐再次上表分析歙县为新定、黎阳、休阳三县,连同黟、歙共六县,孙权于是分出六县为新都郡,以贺齐为郡太守,郡治所在始新县,加授贺齐为偏将军。

    建安十六年(211),吴郡余杭县百姓郎稚纠集宗族叛乱作寇,随即又有数千人加入其中,贺齐出兵征讨,很快又大败郎稚。

    两年后,豫章郡东部百姓彭材、李玉、王海等起兵作贼叛乱,聚众万余人。贺齐讨伐平定,并诛杀首恶者,其余叛贼全部降服。贺齐挑选其中精健者加入自己的部队,差一些的就安置他们为本县编民。贺齐被升任为奋武将军。

    建安二十年(215),孙权第二次讨伐合肥失利,差点被张辽所袭杀,辛亏贺齐率三千人在逍遥津南接应,孙权才侥幸得免。

    次年,鄱阳百姓尤突接受曹操所赐印绶,引导百姓作寇,陵阳、始安、泾县都与尤突相呼应。贺齐与陆逊征讨击败尤突,斩杀几千人,剩余贼众震慑归服,丹杨三县的寇贼全都投降,贺齐从中选择得精兵八千人。贺齐被授予安东将军,封爵山阴侯,出任镇守长江江面上的防护,督扶州以上直到皖城的水域。

    黄武元年(222),曹魏大军三路南下大举伐吴,东线以曹休为首攻洞浦,吴国以吕范为主帅抵御,然而吴军运气不好,遭遇大风,损失惨重,多亏贺齐因路远而后到,作为后援,及时挡住了曹军,诸将才得以保全。

    因为贺齐生性奢侈华丽,尤其喜好军事,所以麾下兵甲器械都极为精良漂亮,曹休忌惮不已于是引军退还。贺齐因此被升任为后将军、假节,兼任徐州牧。

    原吴戏口守将晋宗率军叛吴投魏后,魏文帝曹丕封其为蕲春太守,令其还镇蕲春(,防守边界,不时渡江袭扰吴边境城邑乐安等地。孙权引以为耻。黄武二年(223)六月,时值酷暑,通常不利出军,孙权令贺齐指挥麋芳、刘邵等部,出其不意,突袭蕲春,俘虏晋宗,并收回蕲春郡之地。

    黄武六年(227),贺齐去世。他的儿子贺达和弟弟贺景都有良好声誉,为军中良将。

    【幸运大将】

    在东吴将领之中贺齐名声并不显,但他本人的能力实际上很强的,平乱是一打一个准,参与军事行动的胜率也非常可观。

    用兵方面贺齐也非常有一手,当年平定丹阳逆贼时,对方据险而守,临高下石,贺齐官兵久攻不下,军中震荡,贺齐于是观察地势,夜间从隐蔽缘道袭击,最终大获全胜。

    不仅如此,贺齐也颇受幸运女神的待见,在当年曹休南下时,吕范所率领的水军因为一场大风损失惨重,贺齐因为来的晚,不仅逃过一劫,后来还成为了吴军的支柱,最终因此被升任为后将军,兼任徐州牧。

    不过相对而言,贺齐并没有重量级的功勋,只是消灭的杂鱼很多,这也是后来贺齐名声地位不高的直接原因。

    【山阴贺公苗】

    姓名:贺齐

    属性:武力(b+)贺齐作为江东宿将,率兵先锋,武力并不低

    统率(b+)贺齐的军事能力是很不错的,胜率相当高,只是没有重量级的战绩

    总评(b+)江东诸将之中,贺齐有着一席之地

    别名(称号):贺公苗

    性别:男

    民族:汉

    爵位:山阴侯

    官职:后将军、假节、徐州牧

    职业:将领

    家庭出身:未知

    生卒:》出生地:会稽山阴

    主要社会关系:儿子(贺达、贺景)

    主要经历:

    年-203年贺齐先后追随孙策、孙权兄弟,平定张雅、詹强以及洪明、洪进等人的叛乱,讨伐山越,升为平东校尉

    年讨伐上饶,平定叛乱,先后担任威武中郎将、偏将军、奋武将军

    年对抗曹魏,数有战功,升任安东将军乃至后将军

    总结:平乱高手,稳定江东功不可没。

    ;

第098章 其余江东将领 上() 
除了甘宁、贺齐之外,孙权麾下不少将领也都在这一段时间内去世了,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孙皎、孙瑜、孙桓、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朱治等人。

    【孙皎】

    孙皎,字叔朗,是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起初被任命为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其时曹操多次出兵攻濡须,孙皎常常赶赴抵御,号称精锐。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替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和孙皎哥哥孙瑜去世后,孙皎合并了他们的部队。后受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封地,自己设官置吏。

    孙皎轻财物好施舍,善于结朋交友,与诸葛瑾关系最为友好。他委任庐江人刘靖负责下属得失的处理,江夏人李允负责一般人事的安排,广陵人吴硕、河南人张梁负责军旅大事的布置,对他们倾心相待,他们都竭心尽力。孙皎曾派兵伺机抓获魏国边境守将官吏及美女,让他们把这些人送到自己这儿来,然后让这些人更换衣服并送他们回去,同时下令说:“今日所要诛讨的是曹氏,他的百姓有什么罪?自今以后,不许攻击魏国的老弱百姓。”由是江淮一带归附他的人很多。

    他曾因为小事与甘宁争吵负气,后被孙权责备,上疏表示谢罪,反悔后与甘宁结下深厚交情。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