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三国志-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建安十七年(212),正月,马超潼关之战失败不久,就迅速兼并陇上诸郡县(陇西、南安、汉阳、永阳等地),当时阎温以凉州别驾的职衔担任上邽令。马超逃亡来到上邽,郡中任养等人率众迎接,阎温想阻止任养,但没有成功,便骑马回到州城。

    之后张鲁也遣大将杨昂相助马超,共集结万余人,围攻凉州刺史韦康于凉州治所冀城。当时杨阜率领官员和宗族子弟中能打仗的千余人,又让从弟杨岳在城上修筑偃月营,与马超苦战。从正月到八月,死守城关,救兵不至。州刺史韦康派阎温沿水路逃出求援,向夏侯渊告急。但第二天,敌人发现他的踪迹,派人追踪拦截,在显亲界内追上他,捉住他来见马超。

    马超解开他的捆绑,对他说:“现在胜败已经分明,您为了孤城请救兵却被人捉到这儿,怎么施展大义呢?如果听我的话,告诉城里,东方不会有救兵来了,这是转祸为福的计策,不然,现在就把你杀掉。”阎温假装答应了,马超便用车着他来到城下。阎温朝着城内大声喊:“大军不出三天就会来,努力呀!”城中都为他哭泣,祝祷他万岁。

    马超恼怒地责问他:“你不要命了吗?”。阎温不回答。当时马超久攻不下,所以慢慢引诱阎温,盼他回心转意。又对他说:“城里的朋友,有想跟我同心合力的吗?”。阎温又不理睬,马超便严厉地责怪他。阎温说:“事君之道只有一死,您却要让长者说出不义的话,我难道是苟且偷生的人吗?”。马超最终选择杀害了他。

    在得知马超包围冀城后,曹操同年将在邺城的包括父亲马腾,兄弟马休,马铁等人在内全族抓捕,然后全部斩杀。除此之外,韩遂的亲人也没能逃过一劫。随后曹操派夏侯渊等人支援韦康。

    在同年八月,韦康等人看到阎温丧命,援军就就不来后,逐渐丧失了反抗的信念,开始考虑向马超投降,当时杨阜流泪劝谏说:“我率父兄子弟以节义相鼓励,死守不降,田单死守,还没有如此坚固呢!而今放弃马上就要建立的功名,给自己蒙上不义的罪名,我愿以死相守。”于是号啕大哭。

    但经过长久的坚持还是没有等到援军,刺史韦康、太守最终还是派人求降,打开城门让马超进来。马超进城后,把偃月营首领杨岳抓起来,又让张鲁部下杨昂杀死刺史韦康和当地太守。

    后夏侯渊率兵来援,进兵至距冀城两百余里时,马超领兵前来进攻,夏侯渊的军队与其交战不利。祸不单行,百顷氐王杨千万与兴国氐王阿贵也起兵响应马超,率军屯于兴国,夏侯渊于是撤军回长安。

    马超以凉州治所冀城为根据地,割据陇上,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历史上马超在渭南惨败之后能很快入主凉州,重新夺取一处根据地,首先不得不承认其勇武,统兵有方,而马超家族亦是在凉州早有威望,根基深厚。在包围冀城的作战中,马超及时抓住了韦康的使者阎温,为自己也拖延到了足够的时间。

    除此之外,当时张鲁对于马超的援助也是其能很快东山再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马超最终能成功攻克冀城,还是和夏侯渊救援不及时有着很大关系,毕竟韦康等人不是被围一、两个月才投降的,他们是整整被围了八个月才最终放弃的,

    当时夏侯渊就在长安,离凉州治所冀城谈不上多远,马超就算再怎么封锁消息,夏侯渊也不应该在八个月的时间内都带兵赶不到,凉州的沦陷和曹操军对于冀城救援不及时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第015章 败退汉中() 
马超割据陇西之后,并没有能在此长期驻扎下去,很快,因为其部下的叛乱,马超再次被曹操军所击败,不得已逃往汉中,投靠张鲁。

    马超后企图借助张鲁的力量反攻凉州,但遭遇失利,他在汉中又遭到了张鲁部下的排挤,遂离开汉中逃入氐中,最终被刘备所拉拢。

    【败退汉中】

    姜叙的母亲很感慨,敦促姜叙听从杨阜的劝说。定下计谋后,又与同乡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等联络结盟,共同讨伐马超。又派从弟谟到冀城告诉杨岳内情,并联络了安定的梁宽,南安的赵衢、庞恭等。

    他们盟誓以后,于建安十七年(212)九月,杨阜和姜叙在卤城起兵。马超闻讯后亲自率兵出击。赵衢、庞恭等救出杨岳,关闭冀城大门,抓住马超妻儿,并将他们杀害。马超则袭击历城,抓住姜叙的母亲。姜叙母亲骂道:“你是个背叛父亲的逆子,你是杀害君长的叛贼,天地不容,还不早死,还有什么脸见人!”马超大怒,杀死姜叙母亲。

    后杨阜与马超作战,五处受伤,宗族兄弟死了七人。马超失去了根据地,进退狼狈,不得已南逃,投奔张鲁。

    陇右平定后,曹操封赏讨伐马超的功臣,封侯者十一人。杨阜为关内侯。杨阜推辞说:“我杨阜没有保护好州君性命,他们死后,我也没有尽节报孝。在道义上我应被罢黜,在法律上我应被诛杀。马超又没被杀死。我实无权再受爵禄。”曹操说:“你与君臣共创大功,西部百姓至今挂在嘴边,作为美谈。子贡辞让封赏,孔子认为不妥。你尽心报国可嘉。姜叙的母亲劝姜叙早日起兵,实在是明智之举,杨敞的妻子也不过如此。实在贤能!实在贤能!有良史记录忠义,是不会忘记你们的节义的。”

    【再战凉州】

    马超退到汉中之后,虽然受到了张鲁的重用,但他仍然希望复仇重新夺取凉州,当时马超的亲族已经基本离去,他的父亲马腾和兄弟们在邺城被曹操所杀,妻子和儿子则在冀城因为部下叛变而丧命。

    建安十九年(214)春,马超从张鲁处求兵,北取凉州,还围祁山。姜叙等急向夏侯渊求救,诸将认为应当听从曹操调度,而夏侯渊吸取了冀城沦陷的教训,对部下们说到:“主公在邺县,往来反复四千里,路程遥远,等收到曹公指令,姜叙等人必败,故此举不适合救急。”

    夏侯渊在商议结束后即刻出兵,他先派张郃率步骑兵五千人为先锋,抄近路由陈仓小道进兵,自己则督运粮草随后出发。当张郃兵至渭水时,马超率氐、羌数千前来进攻。但双方未交锋马超不战而退(一说马超战败而走),张郃于后收整马超军遗留器械。当夏侯渊军到时,诸县都已投降平定。

    据《典略》记载,马超在投靠汉中后,被张鲁重用,任命为五斗米道中地位仅次于他的都讲祭酒,还打算把自己女儿嫁给马超做妻子,但是在部下的劝谏下,张鲁最终放弃。后马超妾董氏的弟弟董种来向马超恭贺新年,马超捶胸吐血而说:“家门百口余人,全部被杀害,如今我们两个还有什么好相庆祝的?”

    【投奔刘备】

    马超投靠张鲁之后,骤得高位,又领兵失利,又是被汉中部分将领所排斥,当时杨白等因为害怕马超的才能,想要加害于他,于是马超辞兵逃入氐中。恰逢刘备此时率兵入川,马超知道张鲁不是干大事业的人,于是写密信给刘备,请求归附,刘备派李恢结好马超,马超遂归降刘备。

    【凄凉的马孟起】

    渭南之战可以说是马超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战前马超是关中的半个主人,甚至周瑜都曾经计划联合马超对抗曹操。

    而这一战后,马超则成为了丧家之犬,相继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兄弟、妻子和子女,几乎沦落为孤家寡人,并且还背负上了叛国,叛父的名声,为万人所唾弃。

    马超在战前对于韩遂说的那一句:“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则成为马超弃父的铁一般的证据。然而马超也不是真的想害死自己的父亲,不要忘了当年可就是韩遂杀死了马腾的妻子和儿子,马家和韩遂关系曾经也是敌对数年的。

    只不过在利益的面前,以往的仇恨和血浓于水的亲情也只能让步,为了对抗曹操,马超没有其他的选择,他总不能坐视曹操消灭自己吧。而且马腾能成为卫尉,并不是因为他给国家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当年马腾可是叛变的逆贼首领之一啊,他被朝廷看重说穿了就是因为马超手里还有着一只强兵,还占据着不小的地盘,没有这些力量之后,他们也未必会有好下场。

    所以马超决心一战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他们打赢了,证明了自己,那么曹操为了安抚他们,马腾等人反而不会有事的,但马超打输了,曹操觉得马腾没用了,这个时候马腾的命运就已经无法改变了,马腾死的时候也未必会恨自己的儿子马超,或许他在恨自己,当年为什么会听张既的花言巧语入朝啊。

第016章 夏侯渊平西凉() 
在马超败退汉中后,凉州还存在着韩遂、宋建等反叛势力,但后来他们被夏侯渊逐一平定击败,之后韩遂病死,凉州再无人能对抗夏侯渊,遂平。

    【压制韩遂】

    据《魏略》记载,曹操将韩遂在京师的子孙全部诛杀之后,亲自写了信给阎行,说明了阎行的父亲正被关押,并威胁阎行。韩遂听说阎行的父亲还活着,想要让他一同遇害,以此来坚定阎行的意志,于是强行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阎行,阎行不得已而娶韩遂女。曹操果然因此怀疑阎行,但最终还是没有加害阎行的父亲。

    于是夏侯渊留下负责监查的部将守卫辎重,自己亲率精锐步骑突袭焚毁长离羌屯,斩首颇多。听闻消息的韩遂军中羌兵纷纷回援各自的部落,韩遂不得已,果然率军来救,而与夏侯渊对阵。诸部将眼看韩遂军力庞大,非常头痛,准备扎营挖堑做持久战。夏侯渊又鼓励大家说:“我军转战千里,如果当时就扎营挖沟,那么士卒们就会士气低落无法坚持作战,敌人虽然军力庞大,但很容易对付。”于是击鼓进兵,大破韩遂军,得到了其帅旗等一干物品。

    回到略阳,再次出兵围攻兴国,氐王投奔了马超,其余人皆降。转而进攻高平、屠各,那里的守军纷纷逃走,夏侯渊尽收那里的军用物资。此战后,以战功卓越,夏侯渊获假节。

    据《魏略》记载,当时兴国氐王阿贵、百项氐王千万各有部落万余,建安十六年(211),他们随从马超作乱。马超被打败之后,阿贵为夏侯渊所攻灭,千万西南入蜀,其余没能去的部落则皆降。

    【平定宋建】

    宋建在王国活着的时候就已经于凉州掀起叛乱,他自称河首平汉王,聚集部下于枹罕,改元,置百官,长达三十余年。

    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命夏侯渊率张郃、张既等讨伐宋建,夏侯渊遂自兴国出兵,迅速进军并围攻枹罕,以弱势兵力仅一月余,就大破拥有数万彪悍兵马、几度为朝廷讨伐而未果的宋建,并且宋建起如丞相等所置官员一概斩首。

    此外,夏侯渊又派张郃等人率兵平定河关,渡河深入小湟中,河西诸羌部全部相继投降,自此,长期为祸的陇右被平定。而夏侯渊因此大功,为曹操褒奖,当时曹操感慨地说:“宋建制造,违逆犯上三十余年,夏侯渊一举消灭了他,并像猛虎般威武地纵横于关右,所向无敌。就像仲尼曾说的:‘我不如你啊!’”

    【韩遂之死】

    建安十九年(214)末,阎行背叛韩遂,韩遂因此事极受打击,遂准备入蜀,但在成公英的劝说下最终放弃。

    据《魏略》记载,成公英,复姓成公,名英。东汉末金城(治今甘肃永靖西北)人。中平末,从韩遂为其心腹。建安中,韩遂兵败华阴还湟中,部众散去,唯他相随。

    据《典略》记载,当时韩遂在湟中,其女婿阎行纠集他的部曲欲杀韩遂投降,响应夏侯渊,乘夜攻击韩遂不下。韩遂因此极为失意,向成公英表示自己打算从羌中撤退至蜀地,依附刘备。成公英反对,认为韩遂兴军数十年,如今虽然失败了。但是不应该丢弃自己在西州建立的威信而转投他地,向韩遂献计先躲入羌氐部落中重新招揽部众,等待机会卷土重来。韩遂从计,连同数千名追随者退走羌中,由于韩遂曾经有恩于羌人,所以得到羌人的保护。

    建安二十年(215年),夏侯渊回汉中,留下阎行,韩遂结集羌胡数万兵众攻破阎行。不久,韩遂便病死,田乐、阳逵、麴演、蒋石等于是斩下韩遂头颅送于曹操(一说被部下所杀害),享年七十余岁。

    关于韩遂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说其被部下所杀,一说其病死,其中关于其被杀的资料较多,包括《三国志.武帝纪》、《三国志?董卓传》、《后汉书?董卓列传》和《续汉书》均有记载。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二十年)三月,公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郃、朱灵等攻破之。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西平、金城诸将麴演、蒋石等共斩送韩遂首。

    《三国志?董卓传》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及遂等反,太祖征破之。语在《武纪》。遂奔金城,为其将所杀。

    《后汉书?董卓列传》十九年,天水人杨阜破超,超奔汉中,降刘备。韩遂走金城羌中,为其帐下所杀。

    《续汉书》曹公遣偏将击凉州。十九年,获宋建,韩遂逃于羌中,被杀。

    而关于韩遂病死的记载只有《魏略》上有,具体如下:

    郭宪字幼简,西平人,为其郡右姓。建安中为郡功曹,州辟不就,以仁笃为一郡所归。至十七年,韩约失众,从羌中还,依宪。众人多欲取约以徼功,而宪皆责怒之,言:「人穷来归我,云何欲危之?」遂拥护厚遇之。其后约病死,而田乐、阳逵等就斩约头。

    当送之,逵等欲条疏宪名,宪不肯在名中,言我尚不忍生图之,岂忍取死人以要功乎?逵等乃止。时太祖方攻汉中,在武都,而逵等送约首到。太祖宿闻宪名,及视条疏,怪不在中,以问逵等,逵具以情对。太祖叹其志义,乃并表列与逵等并赐爵关内侯,由是名震陇右。黄初元年病亡。正始初,国家追嘉其事,复赐其子爵关内侯。

    简单来看《魏略》的记载是一个孤证,但事实上,关于韩遂之死只有《魏略》的记载是最详细的,而田乐、阳逵等人向曹操邀功的时候,就算韩遂是病死的,他们也不可能说韩遂是病死之后才被斩下头颅后,他们明面上绝对会说韩遂是他们杀的,而曹操就算知道韩遂是病死的,也会假装不知道,这样以来官方上韩遂就是被他人所杀,而不是病死的了,所以说历史上韩遂晚年病死的可能性并不小。

    韩遂死后,其部下成公英归顺朝廷,关中、关西最强的马、韩两大诸侯就此均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017章 西凉之狐—韩文约() 
可以说韩遂本人的历史就是东汉末年凉州的历史,他参与了最开始的北宫之乱,也见证了夏侯渊荡平凉州,韩遂死后,凉州的割据势力大为衰落,凉州也基本落入了曹操手中。

    纵观其一生,称其为“西凉之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西凉之狐】

    韩遂在早先也是一个标准的大汉官员,光和元年(178)九月,金城太守殷华在任上去世。,韩遂因为是殷华的故吏,于是与江英等追送殷华的遗体到遐邱,刊石纪念其功勋。

    中平元年(184),韩遂前往京师洛阳办理公务,大将军何进久闻其名,特与他相见,韩遂劝说何进诛灭宦官,何进没有听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