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回合肥,结果因为魏军未退,攻城不克,不得不退兵而还。
在这种情况下,孙吴再次使用了之前对付曹休的计策,准备再次派出麾下诈降,再行伏击对方。
次年,太和五年231),东吴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求降,说:“因为路途遥远不能前来致意,特请派兵前来迎接。”扬州刺史王凌将孙布信传到满宠手里,请求派兵马前去迎接。满宠认为此必有诈,不派兵马,替王凌写信给孙布说:“你认识错误,迷途知返,想脱离灾祸归顺我们,离开暴~政,改走正道,值得赞扬。今希望我们派兵迎接你们,但思来想去,兵少则不能保卫你们,兵多则又易泄露机密。暂且设密计以成全你的志向,临时再商讨办法。”
正好这时满宠被召入朝,临行前他命令留府长史:“若王凌想要前往迎接,不要给他派兵。”王凌因为不能从满宠处索得兵马,于是就派遣督将,率步兵骑兵七百人前往迎接孙布。孙布在夜里突然袭击,督将逃走,七百人死伤大半。
《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孙权率大队人马潜伏在阜陵等候王凌的到来,王凌发觉后率军退走。
历史上孙吴是很喜欢用诈降之计的,而且效果还很好,像曹操在赤壁之战吃过一次大亏,曹休在石亭之战差点全军覆没,王凌本人也是吃了一个小亏,如果不是满宠机警,王凌没能调动大部队,曹魏损失可能还不止于此。
不过事不过三,在孙布诈降事情之后,孙吴也感到这招效果不大了,后面就很少用此计策了。
太和六年232,东吴大将陆逊移兵庐江,不少人认为应赶快救援,满宠说:“庐江虽小,但是兵精将猛,定能坚守一段时日。再说,敌军弃船深入二百里,后方空虚,正宜诱其深入,乘机击败他们。应当听之任之,让其推进,让他们连逃跑都来不及。”整肃军队开往杨宜口。敌兵听说大兵东下,当夜逃走了。当时,据说孙权每年都有进攻之计。
青龙元年233,满宠上疏说:“合肥城南面江靠湖泊,北面远接寿春,敌兵围攻合肥,得以依恃水势。官兵救援,应当先攻破其主力军,然后才能解围。应当转移城内的兵力向西三十里,那里可以依据地势奇险,再加上城兵固守。这是引敌出洞而断其退路的上计。”护军将军蒋济则以为:“如此做是向敌人示弱,而且看见敌人的烟火就毁坏自己的城池,这可是不攻自破呀!如果情形真是到了这地步,则敌兵必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兵则必然以淮北为守了。”
因此明帝没有同意满宠的意见。满宠又上表:“孙子说:兵者,实为诡变之道。本来有能力,但却让敌兵认为贫弱而不能,予以小利麻痹敌人使其骄傲,而以为我们害怕了。这就是所谓形与实不必相符的道理。孙子又说:‘善于诱引敌人示以假象。’今趁敌兵未到之前,移兵城外,内布精兵,这是设假象而诱敌深入之道。诱敌远离水路,相机而动,则外能御敌,内能生福。”尚书赵咨认为满宠的计谋更符合实际,于是皇帝下诏照此办理。
这一年,孙权亲自率兵,欲包围新城,但因为此城离水路太远,在水上停留二十天不敢下船。满宠对各位将领说:“孙权得知我移兵城外,一定会夸下海口。现在前来展示其实力,邀取功名。虽然他不敢再推进,但一定会上岸来炫耀一下兵力,以示其兵多将广。”于是在合肥城的隐蔽处埋伏步兵骑兵六千人,等待敌兵自投罗网。孙权果然上岸耀武扬威,满宠布署的伏兵突然冲过来猛袭敌兵,杀死了敌人几百人,还有一些落水而死。
;
第058章 联合北伐()
嘉禾三年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原,同年孙权响应诸葛亮,也亲征合肥新城,同时还派遣陆逊与诸葛瑾准备进攻襄阳,将军孙韶、张承率万余人进抵淮河,准备进攻广陵、淮阴。
嘉禾三年234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最后一次攻魏,遣使联络东吴协同攻魏。五月,孙权号称大军十万进驻巢湖口,准备进攻合肥新城。遣陆逊与诸葛瑾率万余人进至江夏、沔口,准备进攻襄阳。还遣将军孙韶、张承率万余人进抵淮河,准备进攻广陵、淮阴。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满宠想要率领各路大军救援新城,殄夷将军田豫却说:“敌人倾巢动,大举进攻,不是为图小利,而是打算以新城为钓饵,引诱我大军前来。应当听任仓们攻打新城,挫伤其锐气,不应与之争战以决胜负,城攻不下,士兵必然疲怠;待他们疲怠后再攻击,可以大获全胜。如果敌人看出这一计策,必不再攻城,势必自行撤退。如果我们马上进军,正中了他们的奸计。”
此时,在东方的部队正轮番休假,满宠上表请征召中军兵,并征召休假的将士,集中力量迎战。散骑常侍广平人刘劭商议时认为:“敌军人数众多,而且刚刚来到,意志专一,士气旺盛,满宠因守军人少又在自己防地作战,即使出击,步定不能制胜敌军。他请求援军,没什么过失。我认为可以先派遣步兵五千,精骑兵三千,做为先头出发,扬言从数道进军,造成震慑敌人的形势。骑兵到达合肥,疏散队列,多布旌旗,多擂战鼓,在城下展示兵力,然后带领部队从敌人背后出现,占其退路,扼其粮道。敌人听说我大军前来,骑兵截断了后路,必定震惊而逃,不战自破。”明帝采纳了这一建议,派出八千部队支援合肥新城。
满宠后来又想想要转移新城守军,引敌人到寿春,明帝不同意,说:“从前汉光武派遣部队占据略阳,终于攻破隗嚣。先帝在东方设置合肥,在南方把守襄阳,在西方固守祁山,贼兵一来就在这三城之下被击败,其原因正是因为它们处于必争之地。即使权攻打新城,肯定不能攻下。命令将士们坚持守住,我将亲自前往征讨。到那时,孙权恐已经逃走。”
当时卫臻劝谏说:“孙权外表上响应诸葛亮,其实内心只是想在一旁观望。况且合肥城池坚固,不足为虑。陛下用不着御驾亲征,也好节省大军出征的费用。”
然而曹睿不同意,于是他派遣征蜀护军秦朗统率步、骑兵二万人援助事马懿抵御诸葛亮,命令司马懿:“一定要坚守壁垒,不与决战,挫败敌军锋芒,使们们进攻不能得逞,撤退不能交战,停留时间长久,粮食就要耗尽,劫掠也不会有收获,则必撤军。待敌撤退时再去追击,才是全胜之道。”秋季,明帝亲登龙舟东征。
满宠招募壮士焚烧吴国攻城的器械,折断松枝为火炬,灌上麻油,在顺风放火,烧毁敌军攻城器具,射杀孙权之侄孙泰。新城守将张颖等也是力战拒守,终不能克。而且吴国官兵多有生病。明帝离吴国驻地数百里时,迷惑敌人的先遣军已先行到达。孙权开始认为明帝不会亲征,听到率大军已到,于是撤走,孙韶也退兵。
孙权退兵后,群臣以为司马懿正在同诸葛亮相持不解,明帝可以向西临幸长安。明帝说:“孙权已经退走,诸葛亮必然破胆,大军足以制胜,我没有忧虑了。”于是进军到寿春,检录各将领的功劳,封官授爵赏赐嘉奖各有不同。
孙权等人退兵之后,只有陆逊还在奋战,当陆逊派亲信韩扁带着奏章进呈孙权,返程时在沔中遇上敌军,敌人搜索抓到韩扁。
诸葛瑾听说后十分恐惧,写信给陆逊说:“主上大驾已返归,敌人捉住韩扁,完全掌握到我们的底细。而且现在江******,应当赶紧撤军。”陆逊没有回信,正在督促人们种芜菁、豆子,自己与诸位将领下棋、射戏如同平常。
诸葛瑾说:“伯言足智多谋,他必定有好办法。”于是亲自前来会见陆逊,陆逊说:“敌人知道主上大驾东归,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可以专门对付我们。再者他们已把守住要害之处,我军将士思想动摇,这就需要我们镇定自己以稳定军心,施展灵变的计策,然后退兵。现在就表示出要退兵,敌人一定认为我们害怕,因而前来进逼,这是必败的形势。”
于是与诸葛瑾秘密设计,让诸葛瑾督率船队,陆逊带领全部兵马,向襄阳发起进攻。敌人向来惧怕陆逊,于是迅即退回城内。诸葛瑾便带领船队出现在江边,陆逊从容地整顿队伍,虚张声势,缓步上船,敌军不敢进犯。军队行至白围,陆逊假说要住下打猎,却暗遣将军周峻、张梁等袭击江夏郡新市、安陆、石阳。石阳此时正是赶集热闹的时候,周峻等领兵突然杀到,人们都丢下货物纷纷逃进城去。城门被堵塞无法关闭,敌兵便砍杀自己的民众,然后城门才得以关上。吴军斩俘计千余人。
那些被活捉的人,都得到保护,不准兵卒干扰侵辱。带家眷前来之人,派人前往照看料理。如果失去妻子儿女的,就给他们衣服、粮食,优厚慰劳,打发他们回家,有的人因此受到感动倾慕而相携前来归附。邻境地区的人们也心向陆逊,魏国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少数民族首领梅颐等人,都率领党羽部下前来依附陆逊。
关于陆逊和诸葛瑾这次作战时间在《三国志·陆逊传》里是嘉禾五年236),这个记载可能有误,从内容上看陆逊和诸葛瑾的这次出兵应该是在嘉禾三年234),在诸葛亮死后,孙吴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的攻势,《资治通鉴》中就直接将这次作战的时间提到西元234年。
孙权在历史上多次北伐合肥,但基本都是无果而终,在曹操时期,孙权曾经在建安十三年208)和建安二十年215)两次讨伐合肥,第二次还差点被张辽所杀。曹**后,在曹丕时期,孙权因为和蜀汉不和,不得不单靠吴国对抗曹魏,基本在挨打。直到曹睿上台后,蜀吴才慢慢扭转局势,重新联合讨伐曹魏,诸葛亮和曹魏交锋六次,孙吴打的仗也不少。
黄武五年226),孙权听闻曹丕病逝,自己乘机攻江夏,还还派遣左将军诸葛瑾等人讨伐襄阳,都不克而还。
黄武七年228),孙吴以鄱阳太守周鲂伪降,诓骗了曹魏统帅曹休,派陆逊等人成功伏击曹真,取得了“石亭之战”的胜利。
黄龙二年230),魏建合肥新城,孙权第三次亲自讨伐合肥,发现敌军云集后伪退,然而被满宠识破,不克而还。
黄龙三年231),孙吴再次派出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求降,诈骗王凌,但王凌因为没有得到满宠的认可,未能带走大军,只是损失了数百人。
嘉禾二年233),孙权第四次讨伐合肥,还派出将军全琮征六安,皆不克而还。
嘉禾三年234),为了响应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孙权第五次攻打合肥,还派陆逊打襄阳、孙韶攻徐州,依然无果而终。
可以说诸葛亮和孙权在同时期和曹睿都是六次交锋,二者对于曹魏的威胁都很大,不过孙权在前期相对强势,后期诸葛亮威胁更大。
诸葛亮死后,蜀汉和孙吴对于曹魏的作战规模都开始减小。
ps:孙吴和曹魏的战斗就此告一段落,好快。
;
第059章 轲比能之乱()
轲比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鲜卑民族的杰出首领,他率领部族对抗曹魏,对于曹魏北方的统治产生过很大的威胁,后期被魏国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韩龙将其刺杀。
轲比能本来是鲜卑的一个小部落人,因为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众人推举他作为首领。因为这个部落靠近边塞,自从袁绍占据HB中国人有很多逃奔轲比能。轲比能教会他们使用兵器,同时他自己也学到不少中原文化。所以他统率部下,摹效中国。出去打猎,高举军旗,以击鼓作为进退的口令。
建安年间196~220,通过阎柔向朝廷进贡。曹操向西讨伐关中,田银在河间反叛。轲比能率三千骑兵随阎柔击败田银。后来代郡乌丸反叛,轲比能也随之为虎作伥。曹操任鄢陵侯曹彰为骁骑将军,率兵北征,大败轲比能。轲比能由此退出塞外。后来他又向朝廷进贡。
延康初年220,轲比能派人向朝廷献马。魏文帝曹丕任轲比能为附义王。
黄初二年221,轲比能将住在鲜卑的五百余家魏国人驱遣出来,让他们回代郡居住。黄初三年,轲比能率部落三千多骑兵,驱赶牛马七万多口与中原通商,并派遣一千多家魏国人居住在上谷。后来轲比能与东部鲜卑首领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互相斗争。田豫为乌丸校尉,促使他们之间关系改善。
黄初五年224),轲比能再次侵犯素利。田豫率轻骑牵制了轲比能的后部。轲比能派部将琐奴抵御田豫,田豫出奇击退琐奴。轲比能因此便怀叛逆之心,并给辅国将军鲜于辅写信说:“少数民族不识文字,故校尉阎柔为我向天子保举。我与素利为仇,往年派兵攻讨,但是田豫却协助素利。我在阵地上派琐奴前往,听说您来,马上撤回军队。步度根处处抢掠,又杀死我弟弟,反诬蔑我为强盗。我们落后,不知礼义,但我们接受天子印绶,牛马尚且知道水草为美,何况我还有人心。将军应替我向天子讲明情况。”鲜于辅得到书信后,上报朝廷,皇帝又派田豫招纳安慰。轲比能的势力因此更强盛,统领十多万人。抢掠所得财物,他都平均分配,当着众人面处理完毕,从不私贪,所以部下愿意为他效死力。其余部落的首领都很敬畏他。但是他的势力还是赶不上檀石槐东汉时期鲜卑大首领,势力一度几乎占据北方)。
在魏国初期,北方主要以轲比能、步度根和素利三部为主,最终轲比能逐渐做大。
建安二十三年218)四月,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反叛,请求归顺扶罗韩。扶罗韩统率一万多骑兵前往迎接。到了桑Q县能臣氐等人商议说,扶罗韩部队威信并不很高,恐怕不能成就事业,于是另外派人向轲比能送信。轲比能马上派万余骑兵前来迎接,并与能臣氐一起对天盟誓。轲比能于是在宴会上杀死扶罗韩。扶罗韩的儿子泄归泥及众部下都归顺轲比能。因为考虑到自己杀死了泄归泥的父亲,轲比能对泄归泥特别友善。步度根因此埋怨轲比能。
为了对抗轲比能,素利向乌丸校尉田豫求援,田豫担心因此互相兼并,造成更大的危害,认为应该救助善良、惩治凶恶,向各部族显示威信。于是单独率领精锐士兵,深入到鲜卑控制的地区,鲜卑军很多,在魏军前后进行抄掠,截断退兵之路。田豫遂率军挺进,距鲜卑军十余里时,扎下营寨,收集许多牛马的粪便烧了起来,从另外一条路撤走了。轲比能见烟火不断,以为田豫的军队还在,便离去了,走了数十里之后;才发现田豫已撤走。轲比能又率军追击田豫至马城,将其重重围困,田豫严密防守,令司马树立起旗帜,奏起鼓乐,率步骑兵从南门杀出,鲜卑军把注意力集中到哪里,便向哪里攻击。田豫则率领精锐骑兵从北门冲了出来,擂鼓呼叫冲杀,两面发起冲击,鲜卑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都丢弃弓、马逃走了。田豫率兵连击二十余里,鲜卑军的尸体布满了原野。
步度根也不断与轲比能相互进攻,其势力日益衰弱,只得率领部下万余人保守太原、雁门郡。步度根又派人对泄归泥说:“你父亲被轲比能所杀,你不想法替父报仇,反而归顺仇人。他今天虽待你不薄,其实那是在想日后杀死你的计谋。还不如回归我方,我和你是骨肉至亲,怎能和仇人相同呢?”从那以后,泄归泥率其部下逃奔步度根。轲比能想派兵追赶,可是没有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