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朕所料不错,接下来两个人的动向,必将会改变中原地区的局势变化!”
胡亥幽幽一笑,道:“中原大地,卧虎藏龙,一如项羽,王贲的盖世名将或许没有。但是如国尉一般的大兵家还是有的。”
有些话,心知肚明,完全没有必要说出来。韩信的存在,对于这个乱世而言,完全就是一个漏洞。
尉缭眉头皱了皱,落落大方,道:“陛下,你确定这一次流言蜚语的背后推手是辽东王刘季?”
胡亥沉吟:“天下诸王之中,以辽东王刘季最为野心勃勃。而他此际实力最弱,为了以防万一,争取时间崛起。”
“刘季必然会对中原大地,进行分化瓦解。而楚霸王项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样的人信奉勇力,不宵用计!”
“所以,这件事的背后推手,必然是辽东王刘季无疑!”
这一刻,尉缭没有一丝笑意,看着近在咫尺的胡亥,眼底竟有些许茫然。
一时间,君臣二人都有些沉默。尉缭对韩信一直刻刻在心,他自然清楚韩信的犀利与强大。
那柄绝世神锋,本就由他亲手铸成。多少次,尉缭都差点儿要对胡亥讲出来。只是想到师门的祖训,竟硬是生生憋了回去。
师徒不得同仕一国!
有他在大秦帝国,韩信断然不能入仕关中。正因为如此,有些话压在心头,尉缭迟迟没有说出来。
……
朝廷诏令颁布,特使快马而出。仓促之间,席卷向关中各郡县。
在老秦人的惶恐不安中,朝廷的快马特使像一颗颗流星,北上九原,东向函谷,南下武关,撒向关中八郡之地。
他们以数百年来大秦帝国营造的特殊通道,以及黑冰台为根基,以各种形式散发着胡亥的诏书。
一夜过去,当太阳挂在东山之巅。大秦帝国二世皇帝的诏书,便在天下城池乡野名山大川的国人们中间流传开来。
特别是北地等郡,皇帝诏书的颁布,顿时成为比函谷关之战大胜,更为令人振奋的喜讯。
各郡县不断派人向各县国人中宣读朝廷诏书——一时间,朝廷成立赈灾指挥中心,二世皇帝决心全国救灾的消息传开。
对于各地百姓而言,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合理合法的理由,围在县府,等待朝廷的开仓放粮。
毕竟这一次,灾难事发突然。北地各郡来不及抢收,损失惨重,近乎于颗粒无收。若是朝廷不出手,恐怕各地百姓将会伏尸于野。
受灾各郡郡守也坐不住了,纷纷在附近的山村里看了看,回到县府将具体情况抄写成册,快马加鞭送往咸阳。
令各地郡守感到欣慰的是,各县县令亲自,独身一人跑遍了全县,深入民间乡野了解灾情。
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大秦帝国朝野罕见的凝聚在了一起。无论是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还是八郡官吏。
纷纷以救灾为中心,全面了解北地三郡的灾情,火速禀报咸阳朝廷。
大秦帝国老秦人,也罕见的没有因为食物大起杀戮。原本风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因为胡亥的一纸诏书而化解。
大秦帝国的凝聚力,向心力,正是不断地形成。一个崭新的大秦帝国,正在中原的西方如日方升。
……
终于,胡亥接到了各地飞马送回的紧急密报——北地各郡民心安抚,人心惶惶之局瓦解。
与此同时,渭水平川的大雨缠缠绵绵地下完了,北地各郡的冰雹天灾也落下了帷幕。
这个时候,正是太阳刚刚晒干地皮的时候。胡亥看完密报,打马出城,沿着咸阳向北的直道飞驰出十余里。
望着遍野青黄相接,阳光明媚,胡亥心中的阴霾也终于淡开了一些。
……
站在山头,胡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民心惶惶之局破解,接下来应该如何救灾,安定受灾百姓。
在弱肉强食的后战国时代,任何诺言和盟约都是不可靠的。函谷关外的天下相王,不过是一场瓜分利益,没有硝烟的战争。
不管他如何费尽周旋,大秦帝国与天下诸王互为仇敌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
那怕有函谷关外立约,也难保天下诸王的心思,不再这个时候发生变化。
大秦帝国灾难频繁,关外诸国不可能视而不见。此时此刻,大秦帝国真正意义上面临着灭国之危。
胡亥清楚,大秦帝国要消除这次灭国之危,函谷关,武关的防守固然重要,但这决不是消除危难的根本点。
最根本的是,大秦帝国必须消息传出去的这段短暂时日有所作为,至少要彻底解决冰雹灾难的后顾之忧。
将内忧外患,变为外患!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他清楚有函谷关与武关在。大秦帝国就算是兵临城下,也能够坚持不少时日。
甚至于函谷关与武关被破,凭借咸阳城,都能够步步为营,退入陇西之地。
本章完
第151章 背后黑手()
作为大秦帝国的二世皇帝,胡亥战略眼光还是有的。他清楚只要老秦人退入陇西,其实还有一线生机。
对于这一点,刚开始他不止一次的想过。但是胡亥更清楚,若是大秦帝国退入陇西之地,这辈子未必就能够重铸大秦。
失去了巴蜀粮仓,以及河西高地,大秦帝国将会重回献公之时。
秦川东西八百里,从咸阳西一直延伸到下邽,将近洛水方止,占地数百万亩,更有数百里大渠灌溉。
八百里秦川,与巴蜀乃天然粮仓。可以说是大秦帝国复兴的根基。若是失去两地,大秦帝国只有苟延残喘的活着。
目光闪烁,胡亥望向了函谷关的方向。他清楚越过华山百余里,便是天下赫赫有名的桃林高地。
亲自走访过桃林高地,胡亥自是清楚桃林高地是一片广阔的山原,北抵大河,南至洛水,沟壑纵横,极其闭塞。
函谷关其所以险要,就是因了它是桃林高地的出入口。函谷关卡在峡谷东边入口,本来就已经是难以逾越的形胜要塞了。
然而进了函谷关,还要穿越桃林高地仅有的一条数十里长的峡谷险道,才能进入关中平川的东头。
这就是函谷关之所以成为天下第一要塞的根本所在。
要知道函谷关头顶一线蓝天,两岸青山夹峙,铁骑仅能成双,车辆唯有单行。
胡亥心头清楚,敌军纵然进了函谷关,在高山峡谷之上只要有数千兵马,也足可当得十万大军。
有函谷关在,关中固若金汤!
胡亥柱着天问,目光有些幽深:“张苍,如今大秦各郡局势有所好转,国人惶惶不安之心暂时安抚。”
“但是救灾问题,将会是大秦帝国接下来的首务。”胡亥默然良久,一字一顿,道:“若是救灾不及时,到时候积累的不满将会全线爆发。”
胡亥知道,像这样的天灾发生,无论是口号喊的震天响,还是朝廷进行封锁消息,都是不可取的。
有道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旦处理不当,极容易造成暴乱发生。虽然此刻危急之势暂缓,但是大秦帝国的首要之务,依旧繁重。
“陛下,救灾一事朝廷已经着手部署。”张苍深深一躬:“陛下,需要当机立断,绝不容有失。”
“况且,我大秦帝国关中平川以及巴蜀汉中各地尽皆大丰收。举全国之力,救灾不难。”
“回宫——”胡亥一摆手,转身跨上了战马,飞奔离去。
……
天高云淡,一只黑色的鸽子带着尖锐的哨音,飞过秋草枯黄的渭水平原,飞过南山,飞进沟壑纵横的苍茫大山之中。
大山大水不断地向后退去,黑色鸽子像一道闪电,刹那间划破天空,向着东北方向飞去。
这是渭水平原之上的万千群山,在渭水南岸的百里之遥拔地而起,形成一道道高峰绝岭。
黑色鸽子飞过茫茫大山,依旧顽强地飞向茫茫青山的深处,碧蓝的天空,响彻着嗡嗡嗡的哨音。
猛然,鸽子像一支黑色的箭矢,冲向半山腰露出了一片黄色的屋顶。黑色鸽子绕屋顶飞翔了一圈,落在了架上。
就在鸽子绕着屋顶飞翔时,院中走出了一个面色枯黄的青年小厮,身着粗短布衣,赤着双脚。
他向天上打了一个响亮的呼哨,落在屋顶的黑色鸽子便“刷——”的一声扑棱棱落了下来。
青年温和的笑了:“小家伙,来——。”说着在院中一块很干净的方砖上撒下一把谷子,摆上一碗清水。
然后抱起鸽子,从它右腿下解下一个小竹管,打开一看,中年人骤然变色:“果然还是暴露了……!”
……
“大人,刚才关中传来消息。”青年跑来轻声禀报:“大秦朝廷雷厉风行,关中百姓惶惶不安之心已瓦解。”
“知道了。”中年男人转过身来:“立即传令我们的人,撤出秦地,继续蛰伏。”
“是!”
……
望着青年离开,王志华心头一震。他清楚这一次蛰伏在关中的眼线全面暴露,对于他们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清楚,秦二世一旦出手,恐怕渗透在关中的眼线,将会一个不留。
……
文杰拱手,道:“禀报大人,这一次煽动流言满关中,虽然让秦国朝廷举步维艰,但是一旦秦国渡过这一劫难,必将会更为凝聚。”
“这一次眼线全部暴露,一旦遭受到秦国朝廷的清洗,必然会让我们成为一个睁眼瞎,请大人立即决断。”
“文杰,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中年男人淡淡缓缓说道,神色之中有些复杂。
文杰默然良久,随之深深一躬,道:“禀报大人,在下以为此事就此作罢,我们立即撤出关中。”
“胡亥绝非简单之辈,这一次一定会清洗。咸阳城中传来消息,必然是清洗已经开始。是以,事不宜迟,望大人详查定夺。”
“文杰,你是说放弃一切?”中年人半闭的眼睛陡然睁开,锐利的目光从深邃的眼眶中射出,仿佛能穿透人的五脏六腑。
“嗯。”
点了点头,文杰没有丝毫的退步。他清楚此时不走,等到秦国封锁关隘之后,恐怕就有不了了。
文杰微微躬身,道:“大人,大秦帝国黑冰台臭名昭著,一旦出手,必然是雷霆一击。此刻若是不撤,恐怕将会再无机会。”
……
大秦帝国黑冰台,伴随着始皇帝一统六国的步伐,早已经名震天下。
那怕是他们新兴起来的组织,也是听闻过黑冰台犀利之名。文杰清楚一旦两者对上,他们必败无疑。
敌我之势明显,一旦对上必败。而败了之后,所有人就只有死路一条。
文杰不想死,更不想因为决策的原因,导致大部分眼线全军覆没。
“黑冰台!”中年人骤然慌乱起来,虽然只是一刹那,但是那一份慌乱与忌惮,真实的存在。
沉默了许久,中年人方才一摆手,断然下令,道:“传令所有人蛰伏,没有王上消息传来,不得暴露!”
本章完
第152章 尉缭自荐()
胡亥快马飞驰来到咸阳宫,黑六端来一鼎羊肉,三碟菜,一壶热酒:“陛下,该进食了!”
“朕知道了!”胡亥一摆手:“放在长案上,去通知三公九卿汇集咸阳宫正殿。”
“是!”黑六点头称是,然后转身离开了咸阳宫。
时间越来越紧,留给胡亥的时间不多了。他心里清楚,中原乱世将会再一次爆发。
他必须要在此之前,将大秦帝国的最紧要的事情解决掉。唯有如此,当战争再一次降临,大秦帝国才不会一如上一次般措手不及。
巍巍大秦,当大兴!
……
胡亥匆匆吃了一鼎肥羊肉和几样苦菜,感觉肚子有了几分饱。休息片刻,将一大爵热腾腾的米酒大口饮尽。
端起小铜碗,用清水漱了漱口。胡亥一摆手,道:“撤下饭具。”
“是!”
……
尉缭等人匆匆前来,见是胡亥站在门口,连忙恭敬的深深一躬,道:“臣等参见陛下。”
胡亥笑了笑,道:“诸卿不必多礼,都入座——!”
“是!”点头称是一声,三公九卿从容一一落座。
诸人皆已落座,尉缭捋了捋山羊胡子,轻轻一笑,道:“敢问陛下,仓促之间召集臣等前来,可是有要事发生?”
胡亥犀利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掠过,道:“根据可靠消息,这一次流言四起背后的主导者便是辽东王刘季!”
说到这里,胡亥冷冷一笑,道:“朕给黑冰台半月时间,凡是潜伏在大秦帝国之中的辽东眼线,必须要清除!”
“是!”顿弱对胡亥深深一躬:“若做不到,老臣提头来见!”
胡亥深深看了一眼顿弱,摇了摇头,道:“典客,朕要你的人头何用,辽东探子深入秦地,对于大秦帝国而言将会没有秘密可言。”
“这一次黑冰台任务繁重,朕将大秦帝国的安危交给爱卿,希望爱卿别让朕失望才是!”
顿弱拱手,道:“臣请陛下,对黑冰台给于先斩后奏之权柄。”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狠辣,将帝案上的天问交给顿弱:“天问所指,自朕之下,凡违抗者皆杀无赦——”
这一刻,顿弱眼睛湿润了。作为大秦帝国的老臣子,他自然清楚这柄始皇配剑的巨大权力,也分明感到胡亥对于黑冰台的信任。
自朕之下,凡违抗者皆杀无赦!
这代表只要接过天问,他顿弱将会一跃而起,成为大秦帝国最有权势的人。心中念头滚动,他恭敬地接过青铜古剑抱来怀中。
然后向胡亥双手一拱,退后三步,重新入座。
这一件事揭过,子婴拱手,道:“臣请陛下,对辽东的探子进行斩杀,以儆效尤。”
胡亥笑着摆摆手:“对于辽东探子清除的事有黑冰台与典客,对于大秦帝国而言,此事不急。”
“今日朕召集诸卿而来,只有一件事,那便是专议北地各郡救灾,安抚民心一事。”
子婴眉头一皱,道:“救灾一事头绪太多,一时难以就绪,还是先揪出辽东探子要紧。”
胡亥默然良久,幽幽一叹,道:“北方三郡尽数受到天灾降临,事关大秦帝国安稳,百万百姓生死。”
“大秦帝国之中的老秦人,才是帝国的根基。只有朝廷果断出手,做事迅速,救灾治民。如此一来,大秦帝国才能凝聚民心。”
胡亥喟然一叹,道:“诸位爱卿有何想法,尽管道来。”
随着胡亥这一开口,尉缭等人都是一怔。他们清楚秦帝这样说,意味着势在必行。
他们都是老谋深算,经历过世事沉浮的老枭,自然清楚胡亥所言,才是重中之重。
尉缭沉吟片刻,随及沉声,道:“陛下,臣之本意,立即议此事。然后派遣三公重臣代表朝廷前去赈灾,安抚民心。”
胡亥深深看了一眼尉缭,默然良久,道:“敢问国尉,如此行为却是为何?”
尉缭,道:“一则,北地各郡之中灾情确实严重,赈灾一事关系到了近百万老秦人生死。二则,朝廷正在艰难时刻,收获民心有益无害。”
“三则,赈灾一事是大秦朝廷重新树立在庶民中威望的最佳时机,这样的机会不可错过。”
……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尉缭所想与他近乎一致。顿了一下,随及大笑一声,道。
“国尉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