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秦霸世-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如此,楚人崛起让大秦帝国支离破碎,老秦人在感慨之余自然要大大地悲哀了。

    当年始皇帝何等的意气风发,心高气傲,王翦大将军率领六十万大军灭楚,直接一次性震动天下。

    然而在胡亥手中,却让大秦帝国支离破碎。正因为如此,老秦人并不憎恨西楚霸王项羽,反而是对胡亥极为不忿。

    咸阳宫大殿之上,胡亥目光游离,时不我待,这一刻他的心里也有了一丝渴望一丝激动。

    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两年了,大秦帝国的热血,大秦帝国国人百姓的忠诚与勇武,整个大秦帝国汇集而成的大争精神,让他为之动容。

    正因为如此,胡亥经历了短暂的思谋之后,便决定出手诛杀赵高,挽救支离破碎的大秦帝国。

    这个帝国,有谜一样的魅力。让人为之疯狂,让人为之着迷。

    特别是如今,胡亥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个神秘,却又在历史的天空中犹如昙花一现,流星一般划过天空的帝国。

    生而为帝,自当尽力而为,让大秦帝国重新傲立于中原大地之上。

    这一次胡亥不仅仅是为了求生存,他也是为了让璀璨如烟的大秦帝国不至于二世而亡,让华夏族人的野性彻底消失。

    目光闪烁,胡亥转身回到了书房之中。待在咸阳宫正殿之中,只是那个环境适合想事情。

    空荡荡的大殿,会让胡亥有一种负重前行的责任感。能够给他足够的压力,让胡亥在这里变得更加理智。

    除了这一点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这两日除了山东战报之外并没有急切公文。胡亥也没有必要一直待在书房,死死盯着。

    至于需要立即实施的诸多事务性上书,早已经全部转到丞相府去了。

    自大秦帝国退守关中以来,经胡亥书房亲自处置的事务,几乎全部是有关山东各战场的大方略。

    而几乎所有的秦国内政,都由子婴的丞相府承担起来。再加上有帝国最高检,帝国最高法,城卫军总署的不断成熟。

    如今大秦帝国的内政,反而让胡亥放心。关于针对山东反秦势力的部署以及后手,才是大秦帝国接下来数年的重中之重。

    来到书房之中,胡亥看着堆满竹简的书房苦涩一笑。走了两步,忍不住瞄了一眼书案。

    书案上全部都是摊开的书简,正中面的墙上挂着一副天下局势图,墨香依旧,显然是刚刚绘制不久。

    胡亥走到长案前站定,看着几条长大竹简上面的字句,有一丝的复杂,长大竹简上的几行字是:

    秦军东出以何人为将?

    大秦帝国是否能够支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老秦人是否依旧悍不畏死,愿意为嬴氏赴死,为大秦杀敌?

    秦军东出函谷关,先取河东郡还是先攻三川郡?

    ……

    本章完

第258章 大秦帝国朝廷的不足(第二更)() 
胡亥心头清楚,四条竹简所列,都是大秦帝国当下最该待议待决的几件大事。

    只是他一时没有定见,才会先行列出。通武候王贲未来,才会一直搁浅,胡亥需要得到王贲的回答。

    秦军东出,胜负如何,影响如何!

    这一切只有最靠近战争的人,才能给他最真实的答复。而通武候王贲的经验与判断力,无疑是胡亥目下最需要的。

    正因为如此,胡亥对于通武候王贲充满了期待。同时王贲此来的态度,也将决定他对王贲未来的处置。

    ……

    念头翻滚,胡亥在书房中转悠了几圈,只觉得身体困乏,不禁,道:“中车府令,朕有些饿了——”

    “老臣立即去准备!”韩谈转身就走。

    他清楚胡亥一天一夜未眠,也没有吃任何东西,就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

    片刻之后,韩谈端来一鼎汤饼。胡亥匆匆用过之后,搽掉嘴角的残留。在韩谈的服侍下,进入了寝室。

    由于本主的放肆生活,让身体有些虚。再加上中原局势危如累卵,大秦帝国时时有灭亡征兆。

    强大的压力下,秦二世胡亥为了身体健康,为了能够时刻保持理智清醒,不得不短暂的禁欲。

    甚至于咸阳宫的侍女都减少了许多!

    胡亥这样做,不仅是因为身体因素,同时也是一种别样的作秀。他必须要做出一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态度。

    唯有如此,才能让大秦帝国国人百姓看到一个幡然醒悟的皇帝。如此一来,更容易收拢人心民心军心。

    ……

    胡亥进入寝室大睡了一日一夜,韩谈一直守在寝室之外。由别人守着,韩谈心里不放心。

    对于韩谈而言,大秦帝国就是一个信仰。而胡亥就是这一份信仰,唯一的维系者。

    ……

    第三天,清晨。

    胡亥洗漱过后,便来到了书房之中。随便转悠了几圈,便跪坐在榻之上,召来几个能事书吏忙碌起来。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山东反秦势力大乱,中原大地民不聊生,”

    “此际正是我大秦帝国收复失地,为战死沙场的老秦青壮复仇的机会。朕请父老国人,团结一心,让朕一心破敌!”

    “立即派遣使者入八郡,散布消息,搅动国人百姓愤怒的情绪。”

    ……

    这是胡亥处理的第一件事,由他口述,书吏录写。大战在即,必须要晓令国人百姓。

    胡亥一气呵成,文吏提笔迅速而出,铁画银钩,字迹之上刚正不阿,大气磅礴。

    随及秦帝胡亥看着在场文吏,一字一顿,道:“第二件事,派员送去治栗内史府邸,请嬴陵预拟征发粮草的实施方略。”

    “第三件事,召来言和会商,先行安置四月大朝会事宜,由通武候王贲与五府偕同会商诸般事务。”

    “第四件事,召来执掌邦交的典客顿弱,吩咐立即搜集殷,魏两国的相关典籍,并汇集一年多以来两国所有消息,旬日内归总呈送朕。”

    “是——”几名文吏点头答应一声,迅速分头行动。

    四件事处置完毕,已经是日上三竿之时。在这个时候,韩谈一见到胡亥终于闲暇了下来,迅速端来了一鼎肥羊肉与一壶米酒,三碟苦菜。

    由于秦帝胡亥原先下令,大秦帝国朝野上下用餐标准一致,不分国人皇帝。以至于胡亥每天除了羊肉就是汤饼以及三碟凉菜。

    不过一直以来,胡亥也没有机会吃珍馐美味,对于饭食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哪怕是天天吃汤饼,也能够吃的下去。

    草草用罢饭食,胡亥搽干净嘴上的油渍。在挥退韩谈之后,重新坐在了案前,他要将自己对竹简上迟迟未决的四件大事的思路理出一个头绪来。

    “韩谈,守在廊下——”坐下之后,胡亥突然开口。

    “是——!”韩谈心里清楚,这是秦帝胡亥要思谋大秦帝国未来的出路了。

    他太了解秦帝胡亥了,若是平常摔碎了一个珍贵的器皿,胡亥也许不大发雷霆,只是微微一笑。

    但是在这个沉思的时候打断,必定会爆发雷霆之怒。正因为如此,韩谈静静地守在书房外的廊下,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同样的胡亥对于韩谈的办事能力,也是极为的信任。于是吩咐一声之后,自然而然地提起了案头的一管长笔。

    案旁熏香袅袅,窗前凉风习习,一轮大日高挂天空。窗外的碧蓝水面波光粼粼,使这座池畔宫殿有着一种难得的宏阔清幽。

    每一次坐在这张临水临窗的大案前提笔疾书,胡亥总是能够让自己冷静下下来,才思也分外流畅。

    只是胡亥才堪堪写下秦军东出四个字,笔下便有了一种滞涩。秦军东出,不仅是乱中洪水摸鱼,更是一种态度的表达。

    也就是说,根据中原大地之上的目下情势,秦军东出就意味着与全天下为敌。秦军将士,以及秦国文武百官都必须要做好这个准备。

    虽然大秦帝国军中一心东出,但是胡亥必须要得到国人百姓的鼎力支持,唯有如此才能肆无忌惮的放手一战。

    最近一段时间的密件以及各方面的观察,胡亥对于大秦帝国内部有一些担忧,却不强大。

    只是,他对于大秦帝国朝廷反倒是有些担忧。最近一些事情的发生,让胡亥发现除了太尉尉缭之外。

    其余三公九卿等人一遇到这种以军事为轴心的方略决断,便有些混沌,远不如对邦交国政民治种种大局有深刻的认识。

    而竹简上遗留的这四件大事,每一件都是以军事为轴心。若避开军事只说其他大局,明显颠倒了侧重。

    一时间,胡亥心头翻滚,念头万千。他清楚大秦帝国可用之将,只有寥寥无几的三个人。

    一个通武候王贲,一个言和,一个便是自己。至于其他人都是千夫长层面,短时间内胡亥也不敢委以重任。

    这不是说千夫长之中,没有盖世大才,而是大秦帝国目下的情况根本经不起折腾。毕竟武安君白起就是一步一步升迁起来的,胡亥不敢小觑任何人。

    ? ?今天只有两更

    ?

    ????

    本章完

第259章 书房中自问() 
王贲军留镇守函谷关,还是另有安排,其实施方略如何。言和回咸阳朝会,武关安危如何?北边匈奴当如何,十万九原大军如何处置?

    五十万南方军何去何从,对于赵佗的处理,又该如何……

    一时间,胡亥想到了很多。

    他清楚,大朝会的轴心议题,肯定秦军东出,先攻魏还是先灭殷。以及这一次秦军东出兵力各需要多少,东出时机为何时?

    凡此等等,一时间念头翻滚,胡亥依旧没有能教自己满意的对策。因为,任何一个在心头闪现出的火苗都是飘摇不定的。

    这种飘摇不定,是因为大秦帝国的虚弱造成的。因为大秦帝国虚弱不堪,故而让秦帝嬴斐畏手畏脚。

    纵然心有大抱负,也不敢真正的放手一战。因为此时此刻的胡亥,心头没有半点底气。

    ……

    “浩荡中华八万里,如今朕却是举步维艰!”

    ……

    胡亥手中长笔拿在手里,半响迟迟没有落笔。由于心头犹豫不决,不得不就此搁笔。

    转头凝望着粼粼水面的日光,胡亥不禁由衷一叹。

    从中原大地当下局势来看,西楚国之所以虎虎生气对天下势如破竹,全然是西楚霸王项羽杀出来的个人威势。

    如今的项羽可谓是一人可逆天下大势,正是最巅峰之际。

    而且辽东王刘季,蛰伏辽东三郡,兵仙韩信,萧何等人汇集,可谓是人才济济。大势已成,只等待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唯独大秦帝国,失去山东土地,退守关中。对天下之势,纵然有千言万语,却也无可奈何。

    大势已去,终究是过去了!

    特别是大秦帝国当下却少一班拥有远见卓识的军政谋划大才。如今的大秦帝国之中,真正能够称得上大才的也就寥寥无几。

    如王贲、子婴、尉缭、顿弱、言和等等,都可以说是一等一的大才,但是胡亥心下却都很是清楚。

    若是自己不能居中完美统御,哪怕是尉缭等人有任何的长策大略都难以化作惊雷闪电。

    当然,天下人对于胡亥的用人之能一直都是质疑的,毕竟浩荡一时的大秦帝国的天空下,始皇帝建立的盖世伟业。

    硬生生被自己短短两年的时间,弄得乌烟瘴气,支离破碎。

    但是,天下对秦帝胡亥从来未有正面的评判,依旧大体停留在大秦二世三年之前的评判点上。

    用人不当,不善纳谋臣之策,重用权相赵高,指鹿为马,致使大秦帝国分崩离析,如此而已。。。

    二世祖,这便是天下人对于胡亥的评价!

    对于这样的评价,胡亥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胡亥并不在意,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只要大秦帝国能够兼并天下,只要他能够再一次成为中原九州的唯一主人,到时候所有关于他不好的言论,都将消失殆尽。

    历史就像是一个年芳十八的小姑娘,任人随便打扮,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也许接下来对中原之上大战的掌控,将会是最为考验朕的时候——!”沉吟了片刻,胡亥幽幽一叹。

    他心里清楚,想要统一天下,就必须有强大的全局洞察之能,以及对于大秦帝国东出方略决断之能。

    以及对当下局势中充满诡谲气息的军争变局的那种独有的直觉与敏感。

    胡亥明白这是天生的,后天培训不出来。

    端坐在帝案上,胡亥有一丝莫名。他不清楚这种几乎只能用天赋之才去解释的直觉、敏感与判断力,他到底有没有。

    因为从一开始,他表现出来的只有错失。根本就没有一丝身为一国皇帝的雄才大略,纵然他诛杀了赵高,让大秦帝国避免灭亡。

    然则,胡亥比任何人都清楚,之所以如此,不过是他对于历史大势的提前知晓而带来的强大力量。

    若是这种对于历史大势掌控,有一天消失,胡亥不清楚自己能否掌控全局,纵然他有超越所有人的见识,也未必能够步步为营。

    远则不论,单就东出之策这一点而言,秦帝胡亥犹豫了两天,依旧是没有任何结论。

    这是军争大局,决策者必须要是基于一种清晰的直觉与敏锐的辨识,才能将尉缭子婴等人说服。

    对于此,胡亥心头并没有把握。

    因为不管是尉缭还是子婴,都是一等一的老枭,在目下的大秦帝国之中威望极高。不说服尉缭子婴等人,胡亥的决定根本生不了效。

    这是胡亥的悲哀,也是大秦帝国的悲哀,同样的也是这个时代的不幸,亦是大秦帝国臣子的不幸。

    东出一事都关涉复杂,都有着至少两三种选择,可胡亥心头隐约有些纠结,有些不安。

    一时间,胡亥想到始皇帝,若是始皇在此刻,又会如何决断。

    胡亥念头翻滚,他清楚他与始皇帝在骨子里其实是一样的人。那便是对于权力有着发自骨子里的痴迷。

    中原大地之上,因为姬周八百年影响,形成了久远的王道传统。

    人们更喜欢将圣王明君看成那种垂拱而治的人物,更喜欢将大德之行看做有为君王的标尺。

    某种意义上,人们不要求君王有才,而只要求君王柔弱有德。同样的到了大秦帝国时代,也是如此。

    胡亥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才能从皇十八子登基称帝,因为赵高与李斯需要自己。

    而只有大争之世,天下方对强势君王有了激切的渴求。而始皇帝结束了一个大争之世,如今也该轮到了他了。

    没有那一个儿子不渴望成为父亲,特别是父辈极其耀眼的更是如此。

    那怕胡亥穿越而来,但是他对于始皇帝的敬畏发自内心深处,也清楚自己的几斤几两。

    正因为各种原因,胡亥心中对于比肩始皇帝的念头无比强烈。与千古一帝比肩,虽然艰难险阻许多。

    但是这一条道路,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未知,也让秦帝胡亥产生了一种久违的激动。

    这是他矢志席卷中原的原因,也是他在艰难之时诛杀赵高,不惜一切代价率军南下的原因。

第260章 帝国绝不能失去信仰(第二更)() 
对于至高皇权的迷恋,对于绝对皇权的渴望。哪怕是胡亥清楚相对皇权更利于中原大地稳定也没有一丝心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