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为何?”
脱脱回道:“据臣所知,察罕贴木尔与赵州州尹乌立罕本是旧识,两人私交不错,且同属龙虎军麾下,互相间配合的也会更好。察罕贴木尔在努尔赤上将军麾下也是数一数二的统领,当可但此重任。”
顺帝大喜:“善,那便就此人了。传朕旨意,封察罕贴木尔为钦差大臣,代朕赴赵州巡视。领龙虎军五万,若有叛乱,助赵州尹乌立罕镇压之,不得有误。”
脱脱当即三拜九叩:“是,陛下。”
。。。。。。
赵州为黄河流经之城,年初时,顺帝下令征十五万民夫修建堤坝。修建已有小半年,堤坝已经初见雏形。可这小半年来,作为强征而来的十五万汉人民夫实在是受尽了苦楚。饭食虽不少他们的,但每日都要工作十个时辰,至多只有两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天冷时倒还好,可是天气一热起来,在这炎炎夏日之下工作十个时辰时间,当真是要活活的把人给热死。那这个元兵却对此熟视无睹,但凡看见有人热得受不住停下休息片刻,便免不了又是一顿鞭子伺候。蒙古人生来就膀大腰圆,这一顿鞭子下来,饶是不死,也得丢去半条命。汉人民夫们早就怨气重重,但却苦于无法逃脱,便只盼得早日将这堤坝修炼完成,好早日脱离苦海。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间炼狱中,前几日却是出现了一个笑谈。说是有一青年壮士,主动找上门来,请缨加入筑堤民夫。元人虽是惊讶,但有此傻人,自是来者不拒,允其加入筑堤大队伍。所有人都笑这位壮士,当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
黄河边上,熙熙攘攘的民夫们不得停歇的忙碌着,所有人都是一副愁云惨淡的表情,唯有一人仿佛干劲十足的样子。
一黝黑壮汉填写一担山石经过那人面前,讶道:“你就是那个天堂有路不走的人?”
那青年壮士呲牙笑答:“如果你说的是那个主动请缨来的人,那便是我了。”
黝黑壮汉不敢稍作停留,以免引来元人的注意,平白挨那一顿鞭子。可巧的是,那青年壮士与他似乎同路,并肩而行。黝黑壮汉忍不住问道:“你难道不知此处是一人间地狱,有进无出?”
不想青年壮士却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知道啊。”
黝黑壮汉一阵无语,脱口问道:“那你为何要来此处。”
青年壮士收敛了笑容:“在这个世道,又有何处没有元人的迫害?既然如此,在这里又不愁饿死,不过要舍得这一身气力。小弟别的本事没有,对这一身气力倒是毫不吝啬。那这地狱,又有何来不得的。”
黝黑壮汉一愣,随即摇头叹息道:“这该死的世道,真是造孽,造孽哦……”
青年壮士忽的满脸神秘问道:“不知大哥可曾听说过'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句话?”
黝黑壮汉闻言大惊,差点连肩上的担子都没有挑稳:“兄弟慎言,要被元人听到了,这可是死罪啊!”
青年壮士嘿嘿笑着说:“不瞒大哥,我来此处可不仅仅是为了混个饱腹。我听说,天命之子降临,元朝的统治就快站不稳阵脚了。天命之子就在这黄河边上挑起天下纷争,这里受苦的人很快就要被解救出去了。我来这里,就是为了等天命之子带兵到来,加入他们,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夺回属于我们汉人的天下?”
黝黑壮汉这下是真的被吓着了,停在原处竟忘了继续走动,指着青年壮汉说不出话来:“你……你你……”
不远处,有元兵注意到此处异动,提着鞭子就要走过来。青年壮士赶紧拉着黝黑壮汉,黝黑壮汉这才醒悟过来,加快脚步走了起来。元兵见此,这才罢休。
黝黑壮汉边走边低声对青年壮士说:“你这汉子,恁得胡说八道。蒙古人势大,莫不说那石人一只眼只是谣言罢了,就是真有人揭竿而起,想推翻一朝统治有岂是简单的事情。说不得哪个时候,就得那战场上的流矢送入黄泉。念你我都是汉人的份上,我不会告发你,可你也听大哥一句劝,这不切实际的想法,还是早日断了去吧。”
青年壮士还是一如既往的笑着,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哈哈,谢谢大哥相劝了。小弟要往那边去,就此别过了吧。”
黝黑壮汉也没有多劝,摇摇头道:“那好吧。我叫王二,不知兄弟名讳。同在此处卖力,日后相见也好有个照应。”
青年壮士挥手道别,说:“今日相谈一路也算有缘,日后王二大哥若是有难处尽可来找小弟。小弟姓朱,名重八。”
说着,便挑着担子,朝着另一个方向干劲满满的走去。
第六章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太阳很毒,晒得聒噪的蝉鸣声都只好暂时停歇,好在阴凉处还有几丝微风带来些许凉意。
韩林儿奉命守在黄河堤坝前已经有好几个时辰了,父亲说堤坝内有白莲教的内应,一旦见筑堤工人有大的骚动,立马动手杀了所有守堤元兵。可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守在这里的白莲教众有人不乐意了,找了个代表来问韩林儿。
“左护法,天气这么热,我们到底还要在这儿守多久啊。”
韩林儿也不知道到底出什么事了,一时哑然,不知该如何回答。这时候,刘福通一脸煞气的呵道:“教中此次所谋不同以前,关乎到我教千秋大业,不得有分毫闪失。你们这般不堪,怎能让教主安心将此大功放于赵州分舵。若是不堪炎热,尽早退了便是,本护法绝不拦你。”
这人满脸愧疚,恭敬回道:“是属下不堪,还请右护法大人息怒,今后万不敢有分毫怨言。”
韩林儿用感激的眼神望了一眼刘福通,若不是他出来解围,年轻又好脾气的韩林儿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刘福通微笑稽首,表示不必在意。随即神色略微凝重,说道:“怕是里面的卧底有了什么麻烦,按照计划,几个时辰前便就应该开始行动了。”
年轻的韩林儿剑眉一挑,有些担忧道:“里面这一环可是关键,舵主曾对我说里面那人绝对可靠。以舵主谨慎的性子,若不是有大的把握,万万不可能如此自信。可如今这情况,却让人不得不担心啊。”
刘福通深以为然,但却又释然一笑:“你我跟了舵主这么些年了,舵主说的事情从未有过大的差池,这时候,怕是只能选择相信舵主的眼光了。”
。。。。。。
黄河水滚滚翻腾着,如怒腾的巨龙一般吼叫着。筑堤的工人们每日见此奇景,早就不会对此再出现什么震撼之类的神情了。可此时,朱重八袒露着黝黑健壮的上身肌肉,挑着一担子泥土,呆愣的望着翻滚的河水,心中豪气顿生,只想仰天长啸以抒心中之意。
他很清楚今天要做的事情代表着什么,很有可能这就是天下大乱的开端,推翻元朝统治的开始。为了今天的事情,朱元璋早几日就潜入了筑堤工人当中了解情况,本来一切都顺利进行着,但却在这个关键时候却掉出现了个意外情况。
就是这个守堤元兵小队的队长,吃饱了没事干非要亲自来监工,监工就监工吧,他还非要要求工人们给他搭个简单的砖房。本来建个砖房也不干朱重八的任务什么事,可好死不死,这小队长一眼就相中了那块万万不能动的宝地。若是那块土地上多出了这个砖房,那么朱重八这次的任务也就彻底告吹了。
实在没办法了,朱重八只好亲自出手,潜入那队长休憩之地,将那小队长给绑了,并威胁他下令取消建砖房的命令后将其打晕这乌龙才算了结,不过也因此耽搁了这么长的时间。朱重八收回目光,放下肩上担着的泥土,从筐中抽出一把锄头,挥动健壮的双臂,将锄头举高,迎着太阳,反射出银亮色的光芒,而后用力挥下,泥土飞扬。
再举起,挥下。。。。。。举起,挥下。。。。。。仿佛不知疲倦的机器一般,一锤又一锤的如此往复。
良久,众多工作中的筑堤工人中突然响起一道洪亮的叫声:“天呐,我挖到了,原来真的存在,传说是真的。”
筑堤工人们因为好奇,纷纷提着手中的工具围了过来,然后,目瞪口呆。一个石人像,相貌威严,却只长着一只眼睛,静静地躺在泥土当中。石像上刻了几个大字,沾满了泥土,但鎏金的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让人想看不清楚都难。
随着围观的工人越来越多,已经有人挤不到前面,看不到究竟发生什么事了。这时候,刚刚吼了一嗓子的朱重八适时又吼出了第二嗓子:“竟然真的存在,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不是传说啊兄弟们。”
人群仿佛瞬间被引爆,一时间议论纷纷。朱重八钻了个空子,退了出来。
看着还在逐渐往这边赶过来的筑堤工人们,朱重八释然的深呼了一口气,到这里,他的任务才算是圆满完成了,他将目光转向外面。他们,是时候出现了。
。。。。。。
“禀护法,筑堤工人全都在往一个地方涌去。”
韩林儿与刘福通面露喜色,对视一眼,下令道:“行动。”
藏于后方山林的五百白莲教众一涌而出,气势十足。
守堤元兵远远地就看见黑压压的一片,能被派来此处守堤的元兵自然不可能是什么精锐之师,一个个下的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
小队长从昏迷中醒来,想起了之前发生的事情,不禁震怒。他在此处作威作福惯了,一向只有他欺负工人的份,什么时候被工人绑架并威胁而且打晕过。
“来人啊,来人啊,给我叫上十来个汉子,跟本队长去抓人。”
小队长站起身来,却只看见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来人生的修长挺直,剑眉星目甚是英俊。这小队长竟生出了一丝嫉妒之意,面容不善地问道:“你是何时招来的兵,本队长怎么没有见过你,竟然连军服也不穿上,我看你是不想干了吧。”
来人闻言微微挑眉:“哦?你就是此处守堤元兵的队长吗?那正好,省的本护法还得去找你。”
小队长听出了一丝不对劲,悄悄握住身后佩刀,可还没来得及出口询问,便看见一道闪亮的剑芒从眼前一闪而过,旋即血光四溅。
“好快的剑。。。。。”这是小队长脑海中最后一个想法。
来人上前,一手提住队长的发辫,手中佩剑用力,一颗大好头颅就这样被他提在了手上。帐篷大门被人掀开,刘福通走了进来,看见韩林儿手上提着的头颅,并没有多问,说道:“林儿,是时候该去见见那些工人了。”
韩林儿点了点头,提着队长那颗尚未瞑目的头颅,大步踏出了帐篷。
第七章 红巾军()
工人们早就发现了此处的异样,正在慌乱之时,韩林儿的身影出现在了高处:“大家别慌,我们不是坏人。”韩林儿指了指头上早就已经戴着的红巾:“我们是红巾军,是来解救你们的。元狗残暴,不把我们汉人当人看,我们是时候该站起来反抗了。”
韩林儿扬了扬手中握着的头颅:“大家还认得出这个人吧,这就是元狗派来折磨你们的队长,我已经把他给杀了。”
筑堤工人当然认识这个队长,就是这个畜生每天折磨他们,他们所有人无数个午夜梦回都想要亲手讲这个畜生的头颅砍下来。如今大好头颅就在眼前,这说明以后再没有人能折磨他们。一些人甚至不自觉的叫好鼓起掌来。
这时候,一个听起来有些熟悉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救世主,他们就是救世主啊。”
韩林儿面带深意的瞥了一眼朱重八,朱重八报以善意的一笑。
“不错,方才才现此异象,他们就来解救我们了,不是救世主是什么。”
“对,救世主,红巾军。”
工人们中间渐渐出现响应的声音,然后这种声音越来越响亮,最后几乎所有人都振臂大呼救世主。
朱重八又站了出来,向韩林儿说道:“救世主大人,我可不可以加入你们红巾军。我们工人虽然不会打仗,但有的是一身力气,杀起元狗来绝不含糊。”
韩林儿脸上笑意更深:“当然可以,只要有心对抗元狗,我红巾军的大门随时向他们敞开。”
“对,我也要加入红巾军,我全家都被元狗杀害了,孤家寡人一个,就是死了,能拖几个元狗去见阎王也是值了。”
“对,我们也要加入红巾军。”
看见场面完全按照计划发展,韩林儿脸上的笑意越发浓厚。在场工人有好几千人,全部纳入红巾军下,就是攻下几个县城也不是什么难事。
韩林儿大手一挥,指着朱重八说:“就这位兄弟吧,我任命你为红巾军统领,现在就负责在场想要加入工人的登记工作。当然,不愿加入我红巾军的兄弟也不可阻拦,放其回家。”
朱重八拱手领命:“是。”
工人们见朱重八瞬间就当上了统领,以为是因为韩林儿看见了朱重八的主动,所以一个个更加卖力的想要加入红巾军,霎时间,朱重八就被人潮所淹没。
黄河水堤工人造反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乌立罕的耳中,这位赵州州尹震怒,他心中一直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大都中传来消息,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句话已经传到了皇帝陛下殿前。皇帝陛下对此很是重视,特意与脱脱丞相一同商议此事。乌立罕听说,为清叛党,皇帝陛下特地下令让察罕帖木儿率兵前来支援。
察罕帖木儿这个人他认识,从前在龙虎军中他二人平级,两人关系也较为不错。虽然自从乌立罕被调来赵州做州尹之后二人就没怎么联系过,但乌立罕对察罕帖木儿的能力还是很清楚的,有此人相助,对如今这种形式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不过察罕帖木儿此时还不知道赵州已经事发,按照钦差队伍行军的速度,怕还得大半个月时间才能到达赵州。乌立罕召来赵州城防军将领们安排城防事宜,在察罕帖木儿到来之前,赵州城绝对不能有失。
“州尹大人,红巾军人马已经占领了赵州栾城,十五万筑堤工人大多被红巾军所征,虽是乌合之众,但毕竟人数众多,若是来攻,我五万城防军怕是守之艰难啊。”城防军统领在乌立罕面前诉苦。
“守不住也得守。传令下去,将各县城军力全部调来赵州,红巾军势大,与其被他们各个击破,不如集中兵力死守赵州城。同时,给临近颍州等各州发去求援消息,到时,无论是大都的援兵还是颍州的援兵到来,赵州城都会安然无恙。我们要做的,就只有死守。”乌立罕心里也很清楚,若是红巾军十五万大军压境,单凭赵州的城防力量,是绝对守不住多长时间的。但是,守不住也得硬着头皮上啊,颍州方面其实乌立罕并没有抱有多大希望,红巾军为了这次起事做了这么久的的准备,若是说连赵州会想颍州等州求援都没料到,那他们的起事不过也就是场笑话罢了。可是大都方面的援军他们可事先没有得到消息啊,只要能撑到察罕帖木儿带着援军杀到,那就能反将红巾军一军。若是撑不到,就算到时赵州城失而复得,他乌立罕也没这命能看得到了。
乌立罕此时也是孤注一掷,他很敏锐地意识到,若是这次红巾军叛乱被顺利镇压那就还好,若非如此,恐怕各地一些早就虎视眈眈的势力就会集体揭竿而起,到那时,才是真正的天下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