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讨论,这消息越传越神,内容更是传的面目全非。
说什么《林锋带走科学家是为研究外星生物为何在核武下不死》、《再次发现外星人,林锋找世界科学家共同商谈》、《科技教父统合世界科技力量》等等,反正怎么夸张怎么传。
而林峰,却稳如泰山的离开最后一站。
美利坚是个识趣的国家,没有任何波折,林锋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当他回国的时候,京北市市长、奥委会,共同宣布:“京北鸟巢将实行拆除计划,拆下来的钢铁结构将用作太空飞船的建造。”
市长也宣布的特别豪迈:“鸟巢没了可以再建造,但火星计划不能延误,这既是国家的梦想,也是民族的梦,更是每个华人的梦想,为了‘华国梦’,一个鸟巢算什么?”
这份磅礴大气,赢得国民一致好评,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国家给力,政府给力。
人们听到“火星计划”,又不免一阵唏嘘感叹。
林锋得到拆除鸟巢的消息,感动了老半天,大手一挥,建议华国把汉语学校开到世界各地去,让汉语文化流通世界。
之后,林锋来到会议室,会见了被他带来的这些科学家。
能被称作科学家的人占少数,睁着眼都能数过来,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教授、专家,但细数下来,也有上万人。
此时,他们就如待宰的羔羊,坐立不安,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怎么样的。
“诸位,欢迎啊,我有一项任务需要你们完成。”
林锋笑了笑,说道。
这些科学家脸皮一抖,小心翼翼问道:“科技教父阁下,您有什么吩咐?”
一位上了年纪的波兰裔科学家站出来。
“我打算把你们发射到火星上,去帮我改造火星。”
“什么?”
听到林锋的话,所有人皆是一愣。
饶是他们成天待在实验室练就了波澜不惊的本事,也不免感到骇然。
火星离地球遥远,什么都没有,更不适合人类生存,林锋把他们发射到火星,不是要他们的老命吗,恐怕再也没有回地球的可能了。
“我代表外国科学界,求科技教父放过我们一马,您的大恩感激不尽。”
那名波兰裔科学家“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感觉大脑都在颤抖。
第444章 登陆火星()
一艘巨型太空飞船行驶在幽暗的太空中,可见飞船上印着新界线公司的Logo。
飞船上,一众科学家脸色青紫,满是担惊受怕表情。
就在刚刚,他们经历了一次大型太阳风暴,虽然开启了磁切割防护罩,但飞船外面传来的“刺啦刺啦”的声音,他们听得心惊胆战。
太阳风暴携带大量质子流、电子流和其它重离子流,是进入星际时代后,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宇宙灾害之一。
它可以摧毁电子设备,对太空飞船上的仪器造成严重损坏。
如果太空飞船上电子仪器被损坏,他们这些人会被困在太空飞船里,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等于永远困在太空中,只有死亡等着他们。
但好在有磁切割防护罩,保护了飞船的安全。
之前听到“刺啦刺啦”声,就是太阳风暴和磁切割防护罩之间发生的电磁噪声。
这次的太阳风暴波及范围很大,笼罩了上千万公里的宇宙空间,一直持续两个多小时后,太空飞船才脱离太阳风暴的范围,那刺啦刺啦的声也随之消失不见。
“我们安全了?”
“嗯,安全了!”
众人一阵欢呼,为自己能活下去而喜悦。
这些人就是被林锋送上火星的外国科学家。
他们虽然说死都不同意,但在林锋的强制要求下,他们还是乖乖登上了飞船,前往火星。
林锋自然不会拿他们的生命开玩笑,何况这些科学家是林锋看重的人。
在把他们送上火星之前,林锋就对火星的数据了如指掌。重力、空气成分、地壳运动、地表气候等等,这些数据早在之前就收集好了,霍金也计算出一条最安全的星际航路。
可以说,这次他们去火星不会遇到任何危险,而且有先头的智能机器人部队接应,更为火星活动保驾护航。
至于林锋的目的,有两个。
一个是敲打一些这些外国科学家,让他们开阔开阔眼界,以后便于林锋使用。
另一个便是为开发火星和火星移民做准备,毕竟,在月球的开发上,已经有了完善的建造计划,到火星之后,按照计划行事就行。
而这些科学家的作用,无外乎收集数据,建造更完善的火星移民计划。
“林锋不是在害我们,而是在帮助我们。”
之前那个给林锋下跪的老者缓缓道。
众科学家一听,暗自点头,都认同这一想法。
在他们查看相关数据之后,就明白了一切。
“科技教父林锋,对得起‘教父’二字,我算是服了。”另一名老者也点点头,继续道:“虽然华国人有很多优待,但我们外国科学界才是最早登上火星的人,在这点上,科技教父不偏不倚,很有大家风范,这才是我敬佩的地方。”
“对,我们是第一批登陆火星的科学家。”
“身为动物行为学家的我,能登上火星,我感到很荣幸。”
“我们别分外国科学界了,林锋是科学界第一人,我们就以林锋为准吧!”
“对,说的有道理,科技不分国界。”
这些科学家已经忘记了之前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兴奋。
在登陆太空的事情上,外国人几无法参与到其中,更别提他们这些科学家,而这次,林锋给了他们一个天大的机会。
“别扯皮打屁了,赶紧熟悉自己的工作,这次火星开发不能有任何闪失,要不然,我们无颜面面对科技教父。”
老者敲了敲桌子,沉声道。
他可忘不了华国科学界出现的“徐老爷子”,那是第一个登陆太空的生物基因学家,羡煞了学界所有人。
今天,他们也有幸创造自己的历史。
“对,不能让科技教父失望。”
众人神色一凛,皆是忙起手头的工作。
太空飞船在浩瀚的黑暗中飞行近三个月,眼看快要到达火星,飞船开始减速,做好随时登陆的准备。
外国科学家们趴在飞船窗户边上,一眼望去,火星宛若一个燃烧的火球,在黑夜中发出红彤彤光芒,绚烂夺目。
正因为火星含有大量的氧化铁,才会显现此种颜色,林锋给的资料中都有叙述。
看到火星近在眼前,科学家们红着鼻头,异常激动。
连续在太空中飞行三个月,他们早就到了忍耐极限,如今到达目的地,自然喜出望外。
为此,他们去种植舱内摘了一些巨型蔬菜,做成蔬菜沙拉,饱餐一顿,再配合上华国的“拉尔菲”红酒,一顿饭吃的美滋滋。
在每艘太空飞船中,都有种植舱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让乘客在太空中也能享受到新鲜食物。
之前他们还挺新奇,几个月下来也就见怪不怪了,如果光顾着惊奇,飞船上东西用一辈子时间都惊奇不完。
在太空飞船的降落过程中,并没有像地球那样擦出火花。
由于火星的重力小于地球,大气层比地球更稀薄,所以就注定不会摩擦生热,甚至从火星飞到太空,几乎不费什么力气。
举目望去,火星的平原、山脉一览无余,整体看去,火星就像一颗生了锈的星球,和地球的沙漠十分相似。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建立在火星地表上的一座小型基地。
那是林锋在2019年派到火星上面的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完成了小型基地的建造,还在火星考察一年,完成火星的全面勘测,火星的所有数据,都是这些机器人提供的。
正在降落的途中,飞船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接收到火星卫星发来的风暴预警,风暴直径2100米,偏角25。14度,力度为7300牛,性质为尘粒风暴……”
听到这警报声,众科学家暗道自己命苦,在太空中就遇到太阳风暴,如今到火星又遇到火星风暴,“好事”全让他们摊上了。
这时,肉眼可见风暴遮天盖日的袭来,火红色的尘粒击打在飞船表面,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个不停,能见度几乎为0,像末日一样。
“我们怎么办?”
一名来自岛国的科学家,担忧道。
第445章 火星新发现()
所有人都一脸凝重的望着飞船外声势浩大的尘粒风暴。
火星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太过陌生,所以应对任何事都要小心翼翼,谁都不想站着来火星,躺着会地球。
“冲过去,没什么大不了的!”
波兰裔老者对岛国科技家的胆小表示不屑。
只是一场小小的风暴,最多相当于地球上的四级风,对庞大的飞船来说就是挠痒痒,甚至连磁切割防护罩都不用打开。
很快,飞船轻松穿过风暴中心,便能看蒙古包一样的小型基地。
智能机器人正拿刷子擦拭着太阳能板上的沙尘,所有工作一如既往。
飞船着陆,众人穿上火星宇航服走出飞船,开始手头的工作,土壤采集、矿物分析、气压气体监测等等。
而老者则进入基地,调出最新的勘测日志。
根据日志上提供的数据,他总结出几个条重要信息。
第一,在火星的两极,有固态水的存在。
虽然,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是…60摄氏度,但这正好为固态水的存在提供条件,而且,以前地球科学家也认为火星上有水存在,只是无法证实。
如今,通过智能机器人的全方位勘察,已经确认火星上存在固态水和一些地下水。
这一结果让很多科学家欣喜若狂。
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的生物和植物都离不开水。如果从地球上把水运到外星,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移民,就算用化学手段还原水,也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只有移民星球本身存在水,才更是适合大规模移民。
在这点上,火星要比月球更适合移民。
可以预测到,未来火星移民工作会开展的更为顺利。
第二,火星上存在生物。
既不是科学家想的那样,火星没有生命,也不是民众幻想的那样,火星上存在巨型怪兽。
在火星上,存在十分少量的原始生物,是一种比单细胞更为原始的生物,相对于物种丰富的地球来说,这种生物恐怕连生物都算不上,太简单了,没有任何研究的意义。
只要不会危害到人类,科学家们也没心思研究这种原始生物。
而且,就算火星上有智慧生命又如何,以科技教父的手段,顷刻间屠灭,外星智慧生命最好结局,恐怕就是关在动物园供人类欣赏了。
第三,火星完全是未开发的星球,不存在外星文明痕迹。
这一发现,让科学家失望的同时,也松了口气,他们可不想见到第二个像“火星人”那样恐怖的生命,“火星人”的不死不灭给他们留下巨大阴影。
既然火星没有外星文明,那么太阳系现在的主宰只有地球人,除了地球人,太阳系再不存在任何生物。
在老者工作的同时,其他人对基本数据有了一些了解后,也开始自己要完成的工作。
地质学家考察地形,开始在火星建造种植基地。
土壤学教授,利用火星土壤加上现有的肥料,弄出种植土。
植物学家忙着种植巨型土豆,用作日后的食用,毕竟和粮食相比,土豆有着更大的优势。
这种方式脱胎于月球的改造计划。它能让科学家门,在食物上做到自给自足,虽然天天吃土豆会腻,但总比没吃的强。
还有生物学家,开始根据火星的重力、光照时间,筛选着地球上哪些动植物可以送到火星上。
毕竟移民的不只有人类,很多动植物也会跟着移民。
还有气象学家,着手研究火星的气候,并不时拿出相机拍摄下火星空中偏蓝色的太阳。
当然,开发工作还不止这些。
在飞船降落后,这艘集所有黑科技与一身的飞船,像在月球那样,一层层伸展开来,远远看去,就像一只立在地上的田螺壳。
而在飞船展开的同时,船上的智能机器人大部队也开始建造人类移居的建筑。
有了完善的改造手段,改造火星会比月球容易不少。所有的开发工作几乎都是齐头并进,也比开发月球缩短了不少时间。
短短一个月时间,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剩下的只要按照流水线式的改造方法,相信火星移民很快就能开启。
而远在地球的林锋,也没有闲着,确切的说,他忙的不可开交。
各国纷纷成立汉语大学,林锋也带着团队,进行全世界范围的巡回演讲。
林锋当着全世界,大谈太阳系生态圈和经济圈的建立,这一理念由他亲自构建。
四个月的时间,林锋从华国的京北大学开始,巡回演讲全世界,最后一站到达了岛国的东京华语大学。
他站在台上,迎着所有人崇拜的目光,淡淡道:
“开发太阳系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有人经常问我,月球移民有什么用?生活都不能自给自足,等断了地球的供应,月球人全都无法存活,我相信在座的诸位,有很多人这么想。”
岛国人民的反应和欧美人不同,欧美人都表示疑惑,寻求林锋接下来的解答,而岛国人民狂热的点点头,一点探究的想法都没有。
能有什么想法,对于林锋,他们几乎是狂热的,恨不得溅出一腔热血。
“呃!”看到岛国人民和别国人反应不同,林锋错愕了一下,还是缓缓解释道:
“首先要说太阳系经济圈,庞大的星球改造工作会给地球带来数不清的就业,生产力急剧发展,所有物资供不应求。
而等到外星球改造完毕,生产力会巨减,经济也会急剧衰退。
但我们不怕,移民之后,外星的开发会反哺地球的发展,这一来一回间,太阳经济圈建立了。
其次,建立的太阳系生态圈,当改造星球的时候,我会名人率先建造种植基地,然后再建造居住场所,种植基地永远要比居住地要多。
唯一的目的便是,打造‘微生态圈’,让移民外星球的人能够自给自足。
并且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在座的各位,月球只要再发展一年,就可以脱离地球的供应,成为国中国。
最后,在这‘两个圈’建成之后,整个太阳系的资源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还是流水线式的开发,这会让我们地球文明超速发展……”
在一片掌声中,林锋的演讲到此结束。
离开会场的岛国民众听得意犹未尽。
“听了科技教父的课,我觉得自己的思想都升华了,差点就一库了。”
“楼上说的给母鸡,一库啥的,纯洁的我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讲的太精彩了,我都想移民了,不过我选择移民火星,做一名堂堂正正的火星人。”
“听说,林锋的老婆是咱们岛国人,说明咱们岛国的女人得到了林锋的青睐。”
“不说了,我要找个华国好男人嫁了,以后做一名华国人。”
第446章 债务危机()
巡回演讲给林锋刷了不少声望,科技教父之名可谓人尽皆知,连美利坚最好的精神病院都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