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圣贤养成系统(唐朝)-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佬们微笑颔首,李世民兴奋得吩咐长孙无忌,“辅机,这件事情你负责,往常你也有跟他们打交道的经验。”
  见朝堂上果真对那三国有关注安排,王珏继续说道:“至于倭国,虽君权旁落,但是只要铲除苏我世家便可修整恢复元气,这对咱们来说非常不利。不若,让他们也变成战国如何?因朝鲜局势已经稳定不好下手,但是倭国咱们可以引导分成若干势力,便像咱们的汉末时期那样。
  圣上若想出海,想在海外有所作为,朝半岛和倭国是两个非常关键的地理位置。其中倭国可以作为一个休整区,亦是防范其它大陆强国的哨所。只是,其民族性来看,若咱们直接征战必会付出惨痛代价,而且需海运士兵过去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
  故此微臣才说动手脚将倭国分裂,咱们趁机占领唐对倭国的港口那块土地。到时并不继续扩张,只说咱们占地是为方便两国贸易,那些大小势力只要看到咱们真的在对他们公平做贸易,自然都不会想要招惹实力强大的大唐。
  而后,咱们分批不引起注意力地运武器和士兵过去,那片占领的土地给人民好生活但是不可再说倭国语,就像咱们目前对原颉利手下部落做得那些事情一样,先将那部分倭国人融合成大唐子民。待时间久了,他们征战起来必然民不聊生削减壮年劳动力。到那时,看到大唐统治下的百姓与他们似生活在两个国家,其他百姓会做何选择?
  是倭国百姓请求大唐救他们于水火,并非大唐主动侵占他人领土。几年时间里,倭国整体实力削弱,而咱们亦有时间将国土接临的恶邻居收拾或占领。微臣坚信,只要圣上对百姓的初心不变,到那时咱们的实力只会更强!”
  这就是顶级谋士!谋已、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
  在场人均感叹,自贞观一年被‘天下之主’刺激一回,他们这些惯来临危不乱的老骨头们又被说得热血沸腾了。想象着得到倭国的很多金矿还有它强有力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多出的很多官职,怎么能不让人兴奋。
  程咬金搓了搓手,“王县公,倭国有金矿,高句丽他们有什么?”
  “……新罗的贡品你们没看过吗?”王珏无奈了,这些人完全掉进钱眼,她敢说自己是在场最不贪财的一个。
  秦琼想到侯君集刚立功必然有仗打,他在突厥战的时候就没怎么尽兴,这会儿一听计划攻这个打那个,立刻兴奋着大叫:“圣上,微臣要领兵,微臣也要当大将军!”
  其余武将皆兴奋着嗷嗷叫,李靖在一旁稳坐不出声,都当老夫是死人呢!
  李世民被烦得脑仁又开疼,这就是战力太多的苦恼。有人还有点儿当大将军的才华,有人嘛,完全就是打起仗来连爹都不顾,这样的主每次放出去都得找人看着,若让那几个直接当领头人,他在史书上还不得留个无识人之明的名声?
  “往后的事情先不说,你们都是大唐忠臣,朕不用你们还能用哪个?”先将混蛋们稳住,然后赶紧转移话题,“依大家看,若按王县公的计策,该派何人出使倭国,出使后如何行事呢?”
  赵德言当仁不让,“圣上,微臣愿往!”他本来就擅长干这些事情,再有程咬金最近总追债,他得想办法出去躲躲。
  瞧着赵德言无奈撇了眼自己,王珏微笑着友好回视,当初敢做就要有被报复的准备!
  长孙无忌一下想起自己的女婿来,他冲王珏询问道:“李晋江是否适合同去?”
  大家闻言皆无语,过去写小说呀?!想给女婿蹭资历也不带这么明显的,俺们家还有一群兔崽子等着机会呢。
  虽说还不知道使团过去要干嘛,但是好些人已经紧随其后开始推荐。咱推荐的不是聪明人就是武力值不错的,还有些人自带特殊技,总有一款适合倭国嘛,碰呗。
  得,刚转移完武将的注意力,文官们又闹腾上了,李世民赶紧挥手制止,“你们说的这些人都够资格加入使团,以后呢,难道所有人都跟使团一起回来吗?”
  懂了,老大是想留人以游学或文化交流的名义探听消息甚至捉住机会整事儿。
  王珏想赶紧离开这帮人,她想想后说道:“使团去主要探听情况,因我的消息都是以前老师告知,需再确认后面的猜测是否为准。以倭国来使刺杀圣上以及忍者诬陷微臣的罪责去讨说法儿,而后了解舒明天皇和苏我世家的立场及各人性格,再找出各地不甘寂寞的人。
  按微臣的想法,若高句丽和百济真想说动倭国对新罗动手,倭国必要从中分利,那两国也会派质子过去。这其中可运作的事情就多了,若某国质子不慎而亡呢?是另一国动手还是倭国反对帮助高句丽和百济的人所为?
  舒明天皇必然不想当傀儡,若他派人刺杀苏我家的人不成呢?若其他皇族脉系也参与进来呢?使团只是表面,如果了解情况后与我说得大概相同,咱们需提前制定出一些策略,而后留人在倭国继续了解情况并见机行事。主事人必然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想出好计策的本事,不然得到消息后一来一回的禀报,肯定会错过好时机。”
  王珏对人选的要求太高了,像赵德言这样有本事但已经在大唐公开露过面的人又不适合长期留下,否则必然会被严密监视和提防,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年岁不大又综合能力超强的人。方才吵闹的大佬们都不再说话,他们推荐的人可以跟随去执行任务,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能当这个主事者。
  似孟襄和王珏这样综合能力强,也许可以通过易容降低旁人注意的人也不行,这两个都是大才者,对李世民来说都是拿倭国来换也不能给的人。就在大家陷入沉默的时候,李靖说道:“老夫倒是有个好人选!”
  作者有话要说:
  第216章 人选人选
  大唐年轻的儿郎们很多才华横溢又心思敏捷,但能接下这种重任的人还真不好找。也不是没有勉强能胜任者,然而谁也不想提出后跟着担责任。尤其不想自家子弟参与,一个弄不好可要满门受连累。
  见方才争抢的都消音,李世民在心里一顿暗骂。这群混蛋有好事儿就争抢着来,情况不对跑得比谁都快。听一向靠谱少言的李靖居然推荐人,李世民赶紧问道:“快说来听听!”
  “王熙然。此子年龄合适,智谋与武力都不低,遇事冷静亦懂得变通达到目的。”
  李靖很少这样夸赞人,他对王熙然的评价真不低。只少数武将知道王熙然的本事,其中就包括尉迟敬德,他听得李靖的答案一拍脑门,“没错,他能行!!!”
  房玄龄闻言也是眼睛一亮,“微臣也觉得他行,他学识渊博言之有物,很是个人才。”
  长孙无忌跟着点赞,“没错。他为人稳重又狡猾,无论各方面才华都远超同龄人。只是此人太懒,我瞧着他没有丝毫进取之心。”
  还有这么个神奇生物?!在场人都知道王熙然是谁,不说突厥战,就他能以一个外人身份住在南山,就够关注王珏的那些人打探他了。听说此子很有才华,但是能同时被这么些大佬高度认可,却让不了解他的都想着再去打探。
  李世民也有点儿小惊讶,他当初看李靖送上的战报,言道王熙然很有才华。当时送消息时让李靖试探过王熙然,结果人家就想要个爵位待在南山教书。对于有贡献者李世民从不吝啬,就王熙然对突厥战的贡献,他求得那些都是小意思。
  由于自己得用的大臣很多,又听说他的一些作风完全似老人,李总想象一下觉得他定然是个很难搞的人。这样的人若他自己不愿意,把他放到哪都是成日打瞌睡,故此再没提让他出仕的事情。只是,这么重要的任务,还需考教他一番才能决定。
  不了解王熙然的人想想后还是谨慎发言,“圣上,微臣对王大郎不甚了解,咱们是否考教一番?”若事情不成,影响太大,不止影响大唐,还影响他们跟在圣上后面喝汤。
  此言一出自然有几人跟着同意,想法跟李世民撞一起去了,他正中下怀道:“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待明日召他过来,咱们再做决定。”
  王熙然上次跟着出征最大的目的就是得个爵位,如今愿望已经达成,人家正过着‘养老’小日子呢。这些人又是举荐又是说要考察,自己弄这么热闹也没想着问问人家愿不愿意搭理他们。王珏听着众人热情讨论,心里一阵嘿嘿,有些话必须提前说明白,“得让众位知道,王大郎虽住在南山却不归我管。”
  听王珏这么说,长孙无忌脑中立刻浮现出王熙然躺在树下晒太阳打瞌睡的样子。若王县公不帮忙说和,对方也许真的不会答应。刚想开口让王珏劝劝王熙然,结果就听李世民说道:“朕晓得,待朕明日亲自跟他说。”
  李靖唇角微上扬,房玄龄低头偷笑,长孙无忌则是想要捂脸。他还想着让女婿跟着混点功劳呢,若无法说服王熙然过去,那也只能让李晋江跟使团走一趟,他可不放心让女婿在倭国长久卧底。
  这么一番聊下来,竟制定了大唐几年内的对外政策,李总表示很满意。剩下的就是看看能从倭国使者那得到什么信息,然后再具体确认使团人选。那些在朝堂上聊就行,由于王珏和孟襄不常过来,李世民问道:“关于使团人选,二位有什么建议?”
  孟襄答道:“墨家有位长老的弟子擅长记路绘制地图,他年龄不大,到时跟着在倭国游学几年吧。”
  地图可是个关键事情,大家闻言皆开怀,孟巨子出手不凡!而后又看向王珏,王熙然不归你管,你手下那些成日在长安搅事儿的总该能安排吧?我们可不要房遗爱和李晋江那样的,剩下看着办,别让我们走空就行。
  知道他们什么意思,王珏摆出一脸为难相,“我弟子黄文有在突厥卧底的经验,我再教给他一些易容术,应该是个不错的人选。”见大家皆笑着点头,王珏继续说道:“可惜他被圣上派到地方去了,我看他做得也不错,还是多历练一下政务吧。”
  无语,既然不能派去,那你说个啥!只有李世民知道,王珏是说给他听的,怪他将刚归来的弟子那么快派遣出去。想想自己那时也确实有点儿小心眼,李世民故作没听懂地说道:“那王县公觉得谁去合适?”
  “李晋江,方才长孙尚书不是说了吗?”
  若不是不愿得罪长孙无忌和王珏,很多人都得当场质问,让他过去写小说吗?!
  李世民真问了,“让他……过去写小说?办报纸?可是这些没什么用处吧。”说完就后悔了,他不是要阻止李晋江混资历,而是希望王珏能派王思源去,他觉得那个孩子非常适合。
  长孙无忌隐晦瞪了李世民一眼,好妹夫,你等着!
  王珏反驳道:“他刚成亲,我并不打算让他久留。众位不要小看话本,若写些影射倭国权贵的小说,可激起平民愤怒。再有,倭国贵族太奢靡,百姓生活多凄苦。如果多写些类似如何被欺压殉情之类的书,可引起共鸣的同时增加百姓对皇贵的不满。
  只要不明显去做,倭国人不会了解其中能造成的强大影响。我让李晋江去,主要是让他亲自接触感受倭国,如果能提前传播一些他写的小故事打响名声,那就再好不过。到时候往来去倭国做贸易的人可以口传他的故事,别人也只会以为是李晋江出使后得到的写作灵感罢了。”
  诶,好像有点儿意思。李世民好奇道:“王县公说得玄乎,你也擅长写故事,可否举例一个?”
  好些人又在心里给李世民点赞了,圣上干得好!长孙无忌则面无表情地观察着众人,谁面上稍有笑容或幸灾乐祸的表情都被他给记住。让你们乐,回头挨个收拾。
  王珏对李总的问话也能理解,他们还不懂笔杆子和小说能引起的影响。想了想,王珏说道:“我就说个小故事。两个原本要成亲的贫民,女子被贵看中强抢,男子追过去后被虐杀。女子委屈求全,留在贵族家慢慢报复他,杀死仇人后自己也不得好死。这种故事听起来很无趣,但是擅长写小说的人却能根据塑造人物形象和人物互动,来让读者听起故事感同身受。”
  大概懂了,具体怎么样还要实施起来看。虽然很多人仍觉得不靠谱,以为是王珏找的借口,但是李晋江的存在不影响计划,也就无人再说什么。主要王珏讲的故事梗概干巴巴,等李晋江发挥起来这些人便知道小说家的厉害了。
  李世民这回直说道:“我觉得王县公的侄儿不错,那个孩子让我印象深刻。”
  王珏皱眉拒绝:“我准备让他去做别的事情,留在倭国游学的人,我们百家派只出武照和周齐。”
  周齐还不错,武照?!那孩子才多大,不说王县公真舍得,我们还怕她年幼做错事儿呢!
  见大家都是满面不赞同,王珏无奈说道:“我的弟子,我比你们更心疼。武照年龄小,她比旁人更容易探听到东西。并且,她十分聪慧,武力也很不错,保命没问题。”
  听未来儿媳妇也会被派去,房玄龄想了想没出言反对。那孩子武力十分了得,在能保命的情况下谁不想自家孩子多点儿功劳呢。可惜他家房二那样爱惹祸的实在不敢往外放,不然俩人一起去多好。
  看王珏的意见坚决,杜如晦转移话题问道:“王县公打算让王思源去做什么?”
  “有几个弟子,我决定让他们明年去高句丽历练一下,具体计划到时再说。”
  肯定要使坏!
  想到可能有银钱赚,好些人忙说到时别忘了他们。王珏口头上答应,心里却更加无奈,她真的只是单纯让弟子去使坏而已,没想到钱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着,她好像将人鼓动得过了,这些人现在满脑子就是土地和黄金,怪吓人的。
  程铁牛的身份只够旁听的份,他也很懂事儿没出言。但是听到安排派遣使者的时候,他到底还是忍不住拉了拉程咬金的袖子。老程谁呀,一想就知道弟子是为他的身世也想去倭国。想了想,程咬金说道:“能不能带上我弟子?”
  这个提议让大家很为难,虽然没觉得程铁牛不怀好意,但是大家都很怕这件旁的事情节外生枝。关于程铁牛,其实王珏有些别的想法,见无人说话,她对程铁牛说道:“我帮你画出母亲的画像,到时让我弟子们帮忙留意,因你面容与那倭国人很像,你就别去了。我觉得你应该留在大唐跟倭国人学习他们的语言,因你的长相,到时没准能派上大用场。”
  对呀,经王珏提醒,好些人脑中都蹦出损招。
  王珏的为人大家有目共睹,她既然承诺了,必然会安排弟子仔细做。有了希望可能找到母亲,又听说能有机会出力,程铁牛连忙说道:“我确实不适合过去,一切就有劳王县公了。至于学倭国语言,只要能为大唐出力,我什么都愿意做,只是……除了武艺上,我都有点儿笨。”
  瞧他这样懂事又真诚,方才有些后悔让他留下的李世民开怀道:“朕没看错你,好好跟你老师学习,他日又是朕的一员猛将!”
  程咬金乐得嘿嘿咧嘴,程铁牛因身世带来的压力也减轻很多。李总最后说道:“大家回去都想想搅乱倭国的办法,想好后每人写个奏折直接对朕上书。赵德言去准备鸿胪寺的出行人员,你们有谁推荐人的都赶紧商量。没什么事儿了,大家都回去吧,崔智贤快去审人犯。”
  别人都回家,他被闹腾这么些日子依然不得消停,看着李道宗得意地嘴脸,小悲催连不满的表情都不敢对他使,弄不过人家。本来这个事情也该是刑部管,但是考虑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