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世从1885年至1887年,仅仅三年,从朝鲜进口的黄金,就是日本国内黄金产量的4倍!明治维新初期的二十五年里,日本从国外进口的黄金里,有将近70来自朝鲜!

    这些黄金都是通过不平等的特权,在朝鲜流通日币,发行期票和银行兑换券等手段骗取套购的,有的甚至直接从朝鲜淘金者手里巧取豪夺。

    什么叫经济命脉?

    朝鲜的大米和黄金,就是日本的经济命脉!

    而且日本根本没有其他替代方案。这就是日本几十年孜孜以求要独霸朝鲜的源动力。只要掐断这条命脉,几年之内,日本国民经济就会大乱,日本社会就会动乱,天皇、财阀以及寄生地主的统治就会摇摇欲坠。没有选择,日本只能开战。

    日本政府对这些掩饰的很好,如果丁云桐不是前世看过相关的历史书籍,又怎能洞悉其中奥妙。把握到这一点,开战的导火索就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这个大杀器将分为三部分,也就是禁止谷物出口日本的"防谷令";禁止黄金出口日本的"限金律";以及禁止从日本进口棉布的"拒棉谕"。

    三位一体打下去,日本人就会疯掉了。

    8月17日,万般无奈的日本政府,正式向花房义质训令,作出妥协,承认中国可以代表朝鲜进行交涉,只求能有一个体面的下台阶。

    但在政府内部,却有一部分人,比如西乡从道、黑田清隆等,却认为是由于伊藤博文之流的犹豫拖沓,导致丧失了时机,私底下,他们愤恨的把伊藤称为"国贼"。

    收到训令的花房义质只好改变态度,主动去找袁世凯商谈。双方在唇枪舌战了数日了,终究形势比人强,不得不签署了一个备忘录,基本确定了条约的框架,同一天带头围攻的孙顺吉、崔奉圭及孔致元等人,被押到日方代表前,正式处决了。

    1882年8月25日,朝鲜代表金弘集、日方代表花房义质以及中国代表袁世凯,正式签署了<济物浦条约>,济物浦是仁川的另一个名称。

    条约只是将中日备忘录内容细化了一下,一共六款:

    第一。朝鲜须严惩攻击日本公使馆的主谋和带头人员。

    第二。朝鲜须对日本公使馆所受损害进行道歉,并派遣使者前往日本谢罪。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第三。朝鲜须厚葬死亡的日本官员。

    第四。朝鲜须向死难者家属及受伤者,支付抚慰金五万日元。

    第五。在原先的仁川、釜山、元山之外,再增开杨花津为通商口岸。

    第六。朝鲜地方政府有义务保护在朝鲜内地的日本商人。

    一天之后,条约文本就到了丁云桐的面前,跟前世相比,日本没有获得驻兵权,也没有获得赔款,更重要的是条约上有中国代表的签字,日本等于被迫承认了中国的宗主权。那么接下来中国在朝鲜采取的任何动作,日本都无权再过问了,这是真正的外交胜利。

    "这是外交的失败!,是日本帝国的耻辱!"福泽谕吉在日本报纸上大声疾呼,"人民快觉醒吧!"

    <济物浦条约>在日本掀起了轩然大波,日本使馆被烧、外交官员被杀,换来的只是不痛不痒的道歉,原先预估的割地赔款统统没有实现。日本各大报纸纷纷批评政府"无能、软弱"。像"玄洋社"这些军国主义组织更是在<九州日报>上,攻击现政府是"向支那献媚的卖国政府",签署条约的花房义质是"大和的败类",鼓吹要"刺杀花房以雪耻"。由于军费暴增,导致经济失衡,日本民众一直忍受着物价飞涨和重税盘剥,趁着这个时候开始发泄不满,日本各地不断有民众骚乱,打砸抢烧。

    日本的喧闹,丁云桐暂时还不挂在心上,此时他关注着另一件事。

    八月中旬,丁云桐命人用电报,将工业化的第一个四年计划发给了唐绍仪。罗斯柴尔德动用自己的影响,找了一帮经济和财政方面的专家,帮助审阅这份计划。

    其中来自瑞士洛桑学院的法国人里昂?瓦尔拉斯,是经济平衡方面的权威,他坚称四年计划必须修改,尤其工业部门建设投入达到百分之六十八点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可能实现。并强调,即便最大限度的发展重工业,也应注意比例问题,否则反而影响发展效果。

    经过讨论,工业部最后采纳了这个建议,将工业部门投入减少了十个百分比,相应的农业、林业和水利部门则得到了加强。还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农业投资,包括水利投资、军垦费、农村救济费、黄河治理费、长期农贷等。

    根据预先的布局,大批的重点工程也开始上马。

    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更加薄弱的内地。这主要考虑到资源等因素,将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化工企业等,选在矿产资源丰富及能源供应充足的中西部地区;将机械加工企业,布局在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

    在投入施工的大型项目中,绝大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军工企业,除部分造船厂摆在海边外,大多数也布置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根据这个布局,绝大多数资金都投入了中西部地区。

    8月27日,蓄谋已久的粮食征收计划,正式开始在四川实施了。

    根据事先的成分划分,征粮的目标首先将是地主,其次将是富农和中农。而贫下中农、贫农以及雇农将作为团结对象。

    当然,在内部的秘密计划里,贫下中农等将是最后的打击目标。

    大浪淘沙,在残酷的大时代面前,不会有谁会是幸运儿,除了独裁者。

    与此同时,一条杀气腾腾的法令也正式公布了,条文内容为“通过采购、藏匿商品或不投放市场等手段蓄意抬高商品价格者,将没收全部或部分财产,并处以死刑。"

    同时将刑法用于征粮,对拥有余粮拒不缴纳者,将以投机罪名一律重处。

    所有人员和力量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作为威权的标志,上千口雪亮的铡刀,都已经分发各地。准备镇压任何反抗的巡防营以及近卫军,都已经在预定地点待命。

    现在,时候到了,丁云桐坐在皇宫里,甚至都能隐约闻到血腥味。z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狱之门正在打开() 
1882年,中国的工业建设开始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8月29日,在工业化领导小组下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委员会”,负责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业务。仅在8、9两个月间,中国就同西方各国,尤其是德国和美国签订了将近60个技术项目,涉及冶金、工业机械、轮船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有些项目,干脆直接购买成套设备或招请外资包建,快速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项目。到1882年年底,签订的项目增加到一百多个。

    9月29日,以"犹太复国联盟"为核心的犹太访华团抵达了北京,团员里包括大量经济和技术方面的专家。

    丁云桐在中南海紫光阁亲自会见代表团,并发表讲话。丁云桐指出,帮助犹太人建国的"六?二三宣言"是基本国策,五十年不变,至于五十年以后,那就更没有理由改变。对此他还庄严承诺:中国人民是说话算数的。

    丁云桐还指出,一个工业化的,强大的中国,是犹太国最终能够建成的重要保障,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犹太人是同一战线。

    谈话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大批犹太工程师和技工,也纷纷加入了中国工业的建设队伍。他们和那些聘请的专家一起,很快就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核心。

    与此同时,从世界各地,尤其是南俄、东欧地区闻讯而来,前往丰沙里地区移民定居的犹太人,数量也正在成倍的增长。

    从1882年下半年至1883年初,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市场上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1882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28%卖给中国。1883年第一个季度,德国机器出口总量的37%销往中国,而到了第二个季度更是高达45%。1882年下半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17%销往中国,到了1883年的上半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29%。

    机器设备、技术、人员等的大量引进,随之而来的是华夏银行的白银存量,就像开闸泄洪一般的迅速减少。作为补充,谷物的出口量也开始大幅度增加。

    四川,作为第一个征粮制的特区,在1882的8月底,正式全面启动了。

    根据丁云桐的计划,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是发动广大的贫下中农、雇农,甚至包括富农和中农,来对首要目标地主进行打击,完全剥夺地主手中的谷物。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贫下中农和富农、中农的积极性肯定不一样,因为打击过程中的心理快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9月2日,丁云桐亲自写信给在四川负责"维稳"的内务部长赵秉钧,强调征粮工作绝不能是"和风细雨",他指出:"绝不能束手束脚,规矩不要太多,对一些过火行为,不应泼冷水。要让农村中的积极分子们,多少沾点血债,这样他们将义无反顾的和政府站在一起。"

    丁云桐用一句话结了尾:"我要见到血!"

    这封来信,为四川特区的工作奠定了基调。

    很快,在内务部的主导下,中国第一座集中营在重庆渣滓洞成立,这个地点也是丁云桐自己选择的。不久之后,这里就将人满为患,而且将永远人满为患!

    与此同时,从各大城市精心挑选的两千多名年轻学生,被作为辅助干部,被分派到各个地区。这些学生,都是狂热的君权主义者。连年的宣传使他们确信,英明的皇帝一举扭转了中华民族受尽西方欺凌的历史,现在皇帝正在全力使中国成为工业强国,而他们将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

    这些年轻的身体里,都澎湃着汹涌的热血;稚嫩的胸膛里,更燃烧着激情的火焰;他们的目光里散发着理想和信念的光芒;他们的头脑里,回响着皇帝激动人心的声音"一切为了粮食!一切为了工业!一切为了新中国!"

    在这些热血青年中,有一个湖南浏阳人,年仅十八岁,被大时代的热烈气息,被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所感动,不禁写下雄心勃勃的宣言:

    书剑情怀寄家国,经纶抱负匡河山。

    碧血染红丹青史,雄心照亮秋风原。

    他的名字叫谭嗣同。

    征粮行动开始还只是说理教育,但显然没有多少地主愿意交出谷物,到了10月,行动开始升级,逐渐出现乱捕、乱斗、乱打倾向。而地主们面对高压,往往是挖洞藏粮,多报少交,以拖待变等等。

    到了10月底,在内务部的支持和默许下,一些极端学生以及贫农积极分子,开始采取暴力的方式,公开殴打没有交够谷物指标的地主,行动逐渐过火,11月3日,汉中出现第一例打死人的事件,11月4日,四川双流县出现第一例自杀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地主的标准一再被放宽,事实上许多富农也陆续被划入了地主。

    到了11月中旬,暴力活动开始迅速的公开化,普遍化,农村到处都是血淋淋的标语"要粮食,还是要性命,自己挑!"

    仅在四川荣昌县,共划分地主663户,3376人,地方政府放手组织乱打、乱吊。由于地主成为受辱和死亡的代名词,一些农户得知被划为地主后,竟绝望自尽。仅这个县,地主富农就自杀了96人(男39,女57),征粮现场打死16人(男9,女7),有4人胆敢反抗,最后用铡刀铡成了两段。粮食被搜光后,又病死、饿死了66人(男42,女24),加上关押致死的12人(男8,女4),总共死了194人(男102,女92)。

    四川营山县30的村子发生了吊打和肉刑的情况,全县被划地主多达3760户,其中自杀了261人(总共自杀301人)。

    很多人家被认为有私藏谷物嫌疑,遭到了残酷的刑讯。包括打、吊、焗烟、灌水,用木棍自胸碾至腹碾出大便。还有用小蛇、大蚂蚁装进地主裤裆,还有吊**、熏烟火、坐水牢、睡勒床、点天灯等刑讯方法。

    地主毕竟只是农村的少数群体,到了11月底,已经基本被清扫一空了。但这只是热身,对富农和中农的强制性征粮也紧接着开始了。

    在一片恐怖气氛中,一些内务部人员、学生、积极分子,由于"立场坚定,表现出色",得到了火线提拔。同时也有少数地方官员"心慈手软,工作不力",最后统统被送往重庆渣滓洞集中营。

    而粮食也不断从地窖里,从山洞里,从墙壁夹层里,甚至从老鼠洞里,一点点的被搜出来,一粒稻壳也不会剩下,全部被押往长江沿岸的集结点,通过水路外运。

    同时<寰球时报>也在连篇报道:四川粮食再获丰收,实现夏粮九连增。农民踊跃交粮,支援国家建设,大家兴高采烈,斗志昂扬,誓要把粮食增收进行到底!

    到了1883年初,同样的征粮措施,也开始在江苏、河南、湖南、山东等产粮大省实施,并新建立了贵州熄峰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南京江塘集中营等。

    在谷物大规模征收的同时,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也正在大幅度增加。生丝、茶叶、豆类、棉花、芝麻、植物油、牛皮、羊毛、猪鬃等农产品出口总额都不断创下历史纪录。

    在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在大量资金的支持下,在无数专家学者的指挥下,一大批民用的企业项目正在神州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

    煤矿:山西潞安洗煤厂、焦作中马村立井、大同鹅毛口立井、淮南谢家集中央洗煤厂、铜川王石凹立井、平顶山2号立井。

    钢铁:鞍山钢铁公司、本溪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热河钒钛矿。

    有色金属:株洲硬质合金厂、云南锡业公司、江西大吉山钨矿、江西西华山钨矿、江西岿美山钨矿、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

    机械:武汉重型机床厂、西安开关整流器厂、西安绝缘材料厂、西安电力电窗容器厂、洛阳矿山机械厂、湘潭船用电机厂、兰州化工机械厂。

    另外还有佳木斯造纸厂、华北制药厂、太原制药厂等。

    剧烈而又高速的工业化进程,极大的震动了整个社会,由于征粮政策,大批农民主动或被动放弃了土地,被招入城市成为了工人。社会的组织结构正在剧烈的变化,同时也震撼着人民的思想,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身不由己的落入了这个剧烈旋转的时代旋涡,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像一个无知的婴儿,脑子里原有的意识观念动摇了,一切经验都完全不再适用了,就好像被一根无形的绳索拉着往前方奔跑,而目的地却不知在哪里。每个人的耳边唯有皇帝的声音,在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一幅幅皇帝的画像,在填补精神的迷惘。

    人民就如同暴风雪中无助的羔羊,在一步步走向未知的一片白茫茫。

    1883年的2月,正是腊月,欢欢喜喜过大年,但却是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

    大饥荒,开始了。

    (ps。接下来的一章,可能会有些困扰。浪子不想讽刺什么,也不想渲染什么,只是行文至此,逻辑使然,再要春光明媚,就会显得不伦不类,浪子适可而止,求谅解。)z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地狱在人间() 
更新时间:2014…02…03

    北京的皇宫,神圣而庄严,在春天略带寒意的晨风中,反射着耀目的阳光。

    丁云桐,帝国的最高决策者,至高无上的皇帝,此刻正坐在皇宫的深处,静静的审阅着从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