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宗女-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父王,要说冷血无情,却也冷血无情,要说多情,却也多情,其实他这辈子活得很自我,但他疼你,若换个其他闺秀,他定会拒绝的。”

    “你也别怪他。”

    赵淑点点头,“我知道,我怎么会怪他?”以前不懂事的时候,觉得父亲不管她,所以她才落到那样不堪的下场。

    可,谁又懂他心里的苦?作为女儿不能那么自私,总想得到大人无私的爱,却不付出一丝丝关怀?公平吗?

    这一世,只要他能幸福,能过得好,其实什么都好,她都不在意。

    重生一世,说要改变命运,说要保护家人,没道理不给他们追求自己生活的权利,难道不是吗?

    地球如此伟大,都只有一个月亮围着它转,所以她又凭什么去要求所有人都围着她转?

    满朝文武,尤其是懿德的人,都已准备好说辞,然而却被永王的一句话给堵了回去,说他荒唐?他承认就好了。

    说他不知礼数,他也承认就好了。

    说他不知廉耻,他不反驳就是了。

    反正,这件事孙云没错,所有的骂名指责,他一律承担,那么你们这些读圣贤书的,还有什么借口指责她?

    太后也愣住了,她完全没想到永王会站出来护孙云,以她对永王的了解,是不轻易动心的,当初永王府美女如云,他甚至连人家的长相名字都记不住。

    可见,不是一个会被美色若动的人。

    再则,他不识人。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太后有些不敢相信,再次询问。

    永王闻言,规规矩矩的再次道:“儿臣要娶孙姑娘为妃,请母后成全。”

    孙云听到自己哽咽的声音,看着永王的眼蓄满泪水,嫁人不是要嫁有担当的吗,嫁人不是要嫁能护着自己的吗,嫁人不是要嫁斩钉截铁说要娶自己的吗。

    所以,她此时此刻,半点不后悔那些日子的芳心暗许。

    方才她一颗心都要死了,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可现在一切都豁然开朗起来,一颗心也变得雀跃。

    以前,她曾想,只要能有一份细水长流的感情,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即可。

    但现在,有一个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要娶自己,这样算不算轰轰烈烈了?

    虽然,不代表有爱情,不过她相信将来一定会有。

    太后是开心的,也满意的,同时也是极其放心的,没有人比孙云更优秀了,真的没有了。

    她一直放心不下这个小儿子,如今能放心了。

    不等有任何人出言反对,她当即扬声道:“哀家也曾多次想替你娉阿云为妃,可阿云还小,又怕她看不上你,如今既是你两两情相悦,哀家便做主赐婚,来人啊,速去告诉无叶大师,让大师则良辰吉日,哀家还抱孙子咯。”

    张楚含着笑,忙道:“太后,您再急,也要等到孙姑娘孝期过后去了。”

    “不碍事,不碍事,就择孝期过后的吉日,哀家如今就想日子过得快些。”她乐呵呵的道,同时又对孙云道:“来,到哀家这里来,乖孩子。”

    孙云完全没想到太后竟然如此帮她,立刻站起来,由积云领着,一步步走向珠帘之后。

    太后看孙云,是越看越满意,方才郝书眉所带来的郁气一扫而空,脸上扬着慈祥的笑容。

    孙云走过去,她亲切的拉着孙云的手,拍了拍,并褪下手腕上的羊羔白玉镯戴在孙云手上,“你是哀家看着长大的,样样都好,就是脸皮薄,又太厚道,太善良,依哀家看呐,早该将此事告知哀家知道,免得哀家****劳神,该罚。”

    满朝文武听着,太后这话里的意思不对啊,孙云明明是在孝期心悦永王,还说了出来,难道不该是不知廉耻、不孝吗?

    和厚道,善良,搭边?

    还有,她一个女儿家,亲口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心悦永王,这脸皮还薄?

    “是,臣女知错。”孙云很乖巧的行礼道。

    太后当即将她拉起来,并宠溺的道:“你没错,老十九有错,让你受委屈,罚他,不罚你,你可是哀家的心肝儿。”

    瞧,都心肝儿了,太后是铁了心要让大家忘记此事是孙云先抖搂出来的呀。

    可赵弼不敢站出来说半句不是,因为郝书眉要拉他下马,他还得仰仗太后呢。

    而懿德的人,他们倒很想说几句难听的话,但在电光火石之间,已经想明白,如今赵弼、太后还有新党的人,已经站在统一战线,若非要站出来,恐会遭殃。

    朝堂之上,瞬息万变,只不过微妙的一句话,便能使政敌变盟友,盟友变仇人。

    连杨仲都一言不发,对此事罔若未闻,他虽人品差些,但却是实打实的一流世家出身,他都不说话,其他人凭什么拿礼教说事?

    再则,卫廷司还在那犹如一把利剑般站着呢,浑身杀气棱棱,仿佛谁若敢说半句不妥,就会血溅当场般,让人胆寒。

    一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连浪花都不起一朵。

    郝书眉气得咬牙切齿,然而她此时若再诬蔑永王,已不可能,只会让她死得更惨。

    不过,赵弼嘛,她是不会放过的。

    但,太后岂能让她在这个时候坏事?在众人还沉浸在太后颠倒黑白的震撼中时,积云与红霞二人来到郝书眉身边,一股幽香扑鼻,她当即晕倒过去。

    “哎呀,太后,贵妃晕倒了。”积云装作惊讶的道。

    太后显得心情极好,淡淡的道:“贵妃身怀有孕,劳累不得,送她去慈宁宫,将哀家的紫金软床赐给她。”

    听着是极大的荣耀,然而却是被变相软禁,赵弼慌了,可他能怎样?懿德放弃他了,景王也放弃他了,如今太后垂帘听政,就算他昨天还监国,今日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也无法撼动太后的地位。

    回头扫一眼懿德的人和景王的人,他暗自咬牙,等着,你们这群叛徒!

    赵淑也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无风无浪,同时也感叹,同样一件事,发生在男人身上,就被宽容,被理解,而发生在女人身上,就会被千夫所指。

    还真是不公平。

    不过,她得利了,就足够了。

    当即,太后便赐婚,只等孙云孝期一过就完婚。

    一场本该惊心动魄的朝会,风轻云淡的便散了。

    赵淑与霍白川准备出宫,然而刚走过一处树荫下,卫廷司便出现了,他直径走到赵淑面前,牵了她的手,对霍白川道:“离别人的夫人远些。”

    霍白川没好气的抖了抖手指,“还没成亲呢,是谁的夫人还一定。”

    “我肯定一定,一定不是你的。”卫廷司说罢,揽住赵淑的腰,飞身踏着琉璃瓦出了皇宫。

    霍白川站在树荫之下,然后默默的道:“回头我让皇上在瓦上泼油,看你还如何飞。”

    说着话,心里却想到赵仪,这傻小子又要难过了。

    不得不说,霍白川是仗义的,他寻了就近的路,出宫去了七皇子府,赵仪已得到消息,太后赐婚了,对象是他皇叔。

    吩咐小福子准备几坛酒,一个人坐在后花园里默默的借酒浇愁,小福子看着心疼,但又不知该如何宽慰,恰见霍白川过来,立刻喜上眉梢。

    “霍大人,您快劝劝殿下。”

    霍白川摆摆手,让他下去,连小胖都不留,循着小径来到赵仪身边,伸手打开一坛子陈酿开始喝起来。

    赵仪抬眸看他,“大人为何也要喝?”记忆中霍白川不喜饮酒。

    霍白川往柱子上一靠,提着坛子敬赵仪,“和你一样,来,咱们不醉不归。”

    赵仪轻笑,满是自嘲和落寞,“大人还有机会,我没有了,从始至终都没有机会。”

    “你不娶她是对的,你驾驭不了她。”霍白川边喝边道。

    “那大人呢。”赵仪问。

    两个伤心的人,在一处,总是有话题的,总是惺惺相惜,以及同病相怜。

    霍白川吞了一口酒,有些辣,他差点咳起来,不过还是忍住了,“我,我不想去驾驭她。”

    赵仪不懂,但没问,可霍白川要说,“我不会围着她转,她也不会围着我转,你懂吗?两个人的关系,不是一时冲动就行。”

    “大人为何连一时冲动都不让自己有?”赵仪已有些微醺,此话说完,他接着道:“冲动是不对的,是男人就要负责。”

    所以,付不起责,何必要去招惹?

    霍白川没有接话,他只是一下一下的喝闷酒,喝着喝着,便见赵仪已经趴在石桌上了,他站起来,摇摇晃晃的往回走,小胖突然出现,手里提着把椅子。

    他坐在椅子上,不多会,便消失在七皇子府。

    园子,瞬间便安静了,秋彤拿了件披风过来,轻轻的盖在赵仪身上,她不想打扰他的,但怕他受凉。

    她知道男人都不喜别人看到他落寞的一面,所以将披风盖在赵仪身上后,便准备离开。

    然而,手却被赵仪拉住了,他迷迷糊糊中说:“对不起,陪我一会。”

    此时,赵仪脑子无比清醒,只是神经受到酒精麻痹,动弹不得,正因为动弹不得,他怕追不上秋彤,怕她难过,怕她想不开。

    终究,她才是他的妻,他是要负责的。

    秋彤站在他身边,任由他拉着,眼泪一颗颗的落,滴在赵仪的手上,他的心痛了一下,然后说:“以后不会了。”

    “殿下,其实您不用跟妾身解释,妾身都明白。”秋彤柔声道。

    ‘妾身可以等,等你忘记,等你看到妾身,妾身会永远站在你身边,不离不弃。’

    这句话她没有说出来,默默的放在心里,并一辈子不变。(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 认输

    赵淑与卫廷司去了一品居,卫廷司怕她心情不好,特意让大厨给她做了满桌的美食,有南方的,北方的,西域的,海外的。

    也不知他哪里找来的厨子,天赋比杏儿还高,什么食材到了大厨手里,就一定会变成美食,吃法还各有不同。

    赵淑也不客气,不忍辜负他一片心,只是美食太多,她也吃不了太多,不多会儿就饱了。

    沏了茶,两人坐在亭子里下棋,说是下棋,其实只是随便坐坐,赵淑都不曾思考过棋路。

    “你公开露面,怕是景王要有所行动了。”赵淑道,不知是不是吃太饱的缘故,困得眼皮直打架。

    卫廷司看她困得厉害,坐到她身边,让赵淑趴在他腿上眯着,并淡淡的道:“俗话说,远交近攻,他不敢。”

    说着又说,“你昨日没休息好,先睡会吧,待会我叫你。”

    赵淑靠在他身上本能的点点头,不停的打哈欠,不多会便睡着了,只是在深睡之前,她还是忍着困意问:“远交近攻,你要远交谁?”

    “奥古斯。”他说。

    赵淑想不起来世界上有个奥古斯帝国,不过她知道匈奴国入侵过罗马帝国,只是谁知道呢,错乱的历史,她都要变得一无所知了。

    想着想着,反正她也管不了就睡着了。

    她熟睡后,张昌蹑手蹑脚的来报,压低了声音道:“元帅,奥古斯皇子愿意以五千万两黄金购买六十万把火枪,并出兵匈奴国。”

    卫廷司看着面前的棋盘,手轻轻的圈着赵淑,小心翼翼的,过了片刻,他回头看张昌,“秋天了,匈奴国要屯粮过冬,你去告诉奥古斯,先出三千两定金,我希望阿君及笄那日,能普天同庆。”

    张昌不敢多问,道了‘是’便出去了,其实他心里疑惑,君郡主及笄,难道还让人万里之外的国度来祝贺不成?周边蛮夷来便不错了,又不是皇帝过寿。

    不过,能万邦来朝,是长脸的事,他也乐意看到。

    卫廷司今日突然出现在朝堂之上,其他人倒没觉得什么,景王安插在朝中的眼线,下了朝立刻就飞鸽传书去通知景王了。

    然而,信鸽还没飞到景王手里,京城便来了位大人物,传闻是什么盖乌斯帝国的皇子前来朝拜。

    原本是谁也不知道京城来了位外国的皇子,但突然就出现了,像是从天而降的般,且关于这位皇子的身份来历,也有人介绍得清清楚楚。

    所谓盖乌斯帝国,便是与匈奴国接壤的大国,自然不能比天朝上邦,不过兵法有云,远交近攻,匈奴国每到秋天就会来中原烧杀抢掠,若大庸能与盖乌斯国夹击匈奴国,甚至灭了匈奴国,岂不是大好?

    太后显然是早便知晓这位奥古斯皇子来朝,消息爆出后,她立刻派礼部来请奥古斯觐见。

    都是君主制国家,奥古斯完全能接受见皇帝、太后跪拜的大庸文化,与太后相谈甚欢。

    但凡懂点政治的,景王的人,得了消息吓了一跳,若世上真有盖乌斯国,大庸与盖乌斯交好,那么势必会影响匈奴国,那么景王还有胜算吗?

    答案是肯定没胜算,说不得匈奴国还会为了拉拢大庸打击景王。

    反正,国与国之间,除了利益,什么都没有。

    一时之间,景王安排在京城的官员,心思开始活络了。

    国之大事,一时半会也得不出个结论来,暂且不管,话说孙云从皇宫回来,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房间,心情无比复杂。

    高兴,是真高兴。

    没脸见人,是真没脸见人。

    内疚,也是真内疚。

    而永王回了王府,心思也很是复杂,问了绿萝,得知赵淑还未回府,他整个人都不好了,在院子里不停的踱步,要怎么解释?

    府上的丫鬟家丁们,也都只能默默看着,虽然都认识孙云,但从未想过她有一日会成为王妃,日后郡主与王妃共处一屋,会不会尴尬?

    要如何相处?

    福伯、毕巧等人为此事操碎了心。

    不过,孙云毕竟不是一般闺秀,她只是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半个时辰,便出来了,走出房门那一刻,她比之前更精明。

    几条命令发下去,孙家的人都忙疯了。

    隔日,赵淑从一品居回到永王府,小朱子便来报,“郡主,孙姑娘已将十皇子属他杀的铁证送进宫了,还有宁美人是四皇子生母的铁证,郡主,咱们怎么办?”

    赵淑想了想,还能怎么办?她认输好了,不然她能怎么办?不能不给孙云一丝丝机会啊,毕竟婚都赐了,给彼此一个台阶,岂不好?

    “随她,别管了,咱们认输,对了,父王呢?”她此时比较担心永王,他肯定慌神了,觉得对不起她这个女儿。

    小朱子低头,飞快的回答,“回郡主,王爷在仙台院垂钓。”

    怕是心绪难宁,才去的仙台院吧,赵淑点点头,循着路朝仙台院而去。

    来到仙台院,远远的见永王正坐在亭子里的贵妃榻上发呆,赵淑走到他面前了都没发现。

    赵淑屈膝行礼道:“父王,您在想什么?”

    永王猛的听到声音,以为是幻觉,当看到赵淑后,揉了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想象中赵淑因为是生气的,哪还能笑得这般开心?

    “父王,您眼睛进沙子了?”赵淑好笑的问,看到永王不可置信和小心翼翼的样子,赵淑心里暖暖的。

    可能任何一位丧妻的单亲父亲,在要重组家庭的时候,对子女都是有些愧疚的吧,害怕得不到儿女的祝福,害怕儿女会反对。

    她不知别人的爹是怎样,反正她爹在担心她生气。

    永王慌忙摇头,“没,你……你昨夜去哪儿了?”他不知该说些什么,毕竟眼前的人是女儿,按理说大人的事,不应该和小孩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