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听着很熟悉,中年男子没有回头,依旧注视着一望无际的天空。
脚步声越来越近,中年男子高兴的说道:“羽儿,你怎么来了?快到叔父身边来。”
“是,叔父。”羽儿年少,但身材魁梧,比中年男子稍矮点,尤其一双重瞳不时的散发着一丝霸道与自信,“叔父,都这么晚了,您还不休息,是否在思考前几天之事?”
“哎,叔父思前想后,仔细推敲,总觉得此事太过蹊跷,太不可思议,但几天过去了,叔父还是没有理清头绪。”中年男子满面愁容,一脸的无奈。
“叔父,其实您也不必担忧,侄儿仔细回忆了一下当天的情景,发觉龙吟声不像是由咸阳传来,估计此刻有人比我们更加着急,再者季父已经派人去查询消息,我们还是静静等待吧。”
中年人这些天一直冥思苦想,已经想到了这一层,但这些话突然从侄儿嘴里说出来,让他很吃惊。这还是那个凡事不求甚解的羽儿嘛,心中暗道:“当真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看来自己以前太小看他了。”
“不错,羽儿。你能想到这一层,叔父很欣慰。”
听到叔父的夸奖,羽儿神情一下子变得像小闺女一般,忸怩着说道,“叔父,其实这些都是范先生说的,侄儿哪有这种能耐。不过叔父有什么不明之处,可以向范先生请教,以先生的学问,肯定能为叔父解惑。”
“哦,是这样啊,叔父还以为你长学问了。”中年男子对他这个侄儿是又气又疼,他本想让对方文武兼备,没想到对方却对武力、兵法情有独钟,唯独不喜学问。
“这样也好,等你季父打听清楚消息了,我一并前去讨教,范先生的学问,我是信得过的。羽儿,走,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函谷关两旁巍峨的山脉挡住了温柔的月光,峡谷内一片漆黑。此时一辆马车正急急的奔来,马车木轮碾压地面不时的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在这寂静的黑夜显得尤其清晰。
“大人,前方就是函谷关了,等一会我们入关歇息一晚,明天一早再启程,您看如何?”一甲兵恭恭敬敬的对着马车行礼禀告。
“哦,行,关门已经关闭,你们务必要和守将解释清楚原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里面的人隔着车帘缓缓叮嘱道。
“属下醒得。”
“嗯,退下吧。”
函谷关,东起崤山,西至潼津,因地势险要,深险如函而得名。窄处只能容一辆马车通行,正所谓“车不方轨,马不并辔”。战国时,关东六国合纵抗秦,秦国就是依靠此关成功抵御住了六国联军的攻势,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大人,驿站到了。”
车内之人正在遐想,听到禀报后“哦”了一声,声音听起来很洪亮,饱满。
甲兵恭恭敬敬的掀开车帘,一老者慢腾腾的走了下来,看其年龄与其声音明显不符。
边上伺立的驿站人员一窝蜂的挤上前去,想和这位咸阳来的大人物搭上点关系,好为自己以后的仕途铺路。
“函谷关驿丞王阳拜见太史令大人。”
“拜见太史令大人。”
“哦,王驿丞不必多礼,众位大人请起。胡某深夜打扰,搅了各位清梦,还请诸位大人见谅啊。”太史令谦虚着应道。
众人一看,这位大人物跟以往的不一样,一点都不蛮横,反而温文尔雅,一细看就是个博学多才,非常有涵养的人。
驿丞清楚的知道太史令那是始皇帝身边的近臣,根本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驿丞能比的,二人身份悬殊巨大,对方能这么给他面子,他已经很感激了。
“大家都散了吧,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驿丞说罢,转身对太史令说道,“大人,里面请,关内不比咸阳,条件艰苦,还请大人包涵一二。”
“哦,无妨,只是明早我们还要急着赶路,还得劳烦王驿丞派人将我们的马匹给喂饱了,并替我们准备一些水和路上用的干粮。”
“下官一定照办,请大人放心。”王驿丞立马拍着胸脯保证。
众人穿过一个方形四角亭及短短的连廊,来到驿舍,“大人,请。下官就不打扰您歇息了,一会下官会将饭菜给大人送到房间里。”
“嗯,有劳王驿丞了。”
赶了一天的路,太史令虽然身体很疲惫,但心头的烦恼却一直缠绕着他,片刻不得安宁。推开窗户,忽见一轮明月挂在树梢。
太史令看着出神,天象之说,虚无缥缈,岂是凡人能够参透的。想着始皇帝交代的事情,连日来没有一丁点头绪,更不知从何处查起。
“哎”,连日来关东砀郡、泗水郡、东海郡等地都上报看到了神龙,地域之广,如何排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这些天来,他的头发都不知白了多少,对于此行的结果,他也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预知后事如何,请等下一章节。
第二十章乡亲探望()
第二日清晨,太阳缓缓的从东边升起,漆黑的天空慢慢消失,二者相交之处露出了一线鱼肚白。透过土墙上小小的窗户,夏侯婴发觉天已发亮,赶紧起床,简单收拾一番,告别家人,随李老爹上山去了。
整个上午,萧氏与张扬母子二人就心不在焉,他们时刻都在替夏侯婴担心着他的安危。
下午吃罢饭,张扬与母亲正有一搭没一搭的唠着闲话,突然一个廋弱少年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飞快的朝屋内看了几眼,有模有样的行了一礼,有些结巴的说道:“李仲,拜见张婶和扬哥。”
萧氏见来者是李老爹家的二郎,心头一紧,急促的问道:“李仲,你爹呢,他采药回来了没有?”
李仲看见萧氏神色紧张,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赶紧回复,“我爹,他采药还没回来。不过按时辰算的话,他应该快回来了。”
“扬哥,你的伤好点了没?”李仲转身关心的朝张扬问道,
“我呀,感觉好多了。李仲,谢谢你来看我啊。”
听到张扬的话,李仲脸突然有点红,踌躇了一阵,结结巴巴的解释道,“扬,扬哥,我,我本来是、准备打只山鸡来给、给你补、补补的。谁知一连几天,运、运气不、不怎么好,想过来探望你,又怕你、你们笑话我。这次是村、村长让我来、来告知你们,一会他和乡亲们要来探、探望你,让、让我提前来、来通知你们一声。”
看着对方腼腆的模样,一看就是个实在人,张扬相信他所说的,同时安慰道,“哦,无妨。李仲,人与人相交,贵在交心。你有这份心足够了,我张扬领你的情。”
“哦,真的吗?”
“哈哈,当然真的,我啥时候骗过你啊。”
听到扬哥肯定的回答,李仲嘿嘿的傻笑了一声。
萧氏见儿子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待人办事很稳重,内心很欣慰。看见二人说的很投机,但她不得不插话,“扬儿你在屋里呆着,母亲去大门口迎接村长和乡亲们。”
萧氏刚走到大门口,便远远的看见村长和一大群乡亲们朝自己家而来,大家伙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萧氏心里很过意不去,因为自己家的事情惊扰了全村的人,还劳烦大家跑一趟。看见人群近了,萧氏赶紧走上前行礼,“萧氏,见过村长和各位乡亲。”
村长一手拄着拐杖,一手虚扶了一把,“萧氏,不必多礼。大伙听说小扬儿被人给打成了重伤,特地拿了点东西前来探望,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了?”村长字正圆腔的问道,听他说话斯斯文文的,非常有条理,一看就知道是个读过书的人。
“妾身,谢谢大伙的好意。扬儿他现在好多了。村长,乡亲们,咱们进屋说吧。”说完后做出个请的姿势。
众人也觉得站在大门外不是太礼貌,何况是看望病人呢,便一齐闹哄哄的进了院子。茅屋不大,容不下这么多人,村长便让大部分乡亲呆在院子内,只和少数代表进去探望。
张扬听见外面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知道是乡亲们进来了,扭头朝外望去,只见当先一个瘦弱老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颤巍巍的朝自己走来。
村长虽然年迈,但眼神很好,一眼就看见小扬儿全身像粽子一样被布条裹得严严实实的,心下骇然,他实在没想到这孩子的伤势会这么严重,跟随进来的其他人也都不例外,老实巴交的他们完全被眼前的情景刺激的神经迟钝了。
村长见多识广,最先回过神来,走到床榻边,焦急的问道:“小扬儿,你感觉怎么样?”
“回村长爷爷的话,我现在好多了。小子多谢各位叔叔、婶婶、爷爷、奶奶,前来看望,实在太劳烦你们了。小子的伤势已经控制住了,估计再休养段日子,就又能活蹦乱跳了,还请大家不要再担心。”
众人这时才清醒过来,纷纷咒骂起来,“哎,是谁这么阴险,这么缺德啊,这手段真够残忍的,恐怕迟早要遭报应的。”
“是啊,对一孩子真能下得去重手?简直太不是人了。”
“可不是吗。”
外边的乡亲也已经知道了里面的实际情况,都朝屋内挤过来,一时间,屋里屋外闹哄哄的。
“咳咳”村长看着实在不像话,更成体统,大声说道:“大家静一静。”见大伙听到他的话都安静下来,这才说道:“小扬儿刚刚苏醒,身体非常虚弱,需要静养。现在大家看也看了,留下几个人在这,其余的就先回去吧。”
大伙想了想,也是觉得是这样。
李寡妇伸手从篮子内拿出两个鸡蛋,递了过来,“他婶,这是我家小丑昨天在山上捡到的野鸡蛋,大补呢,你给扬儿煮着吃了吧。”
“张夫人,我们家里没什么好东西,这剩这么点小米,你可别嫌少啊。”一位年轻、泼辣的媳妇打趣着说道。
“哈哈哈”,其他人都善意的笑了。
李大个有些不好意思,唯唯诺诺的说道:“哎,我们家人口多,粮食早就吃完了,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这是孩他娘今早去地里挖的野菜,新鲜着呢。张夫人,您可别嫌弃啊。”
“这是我们家的。”
“这是、、、、、、”
乡亲们都将家里带来的东西拿了出来,放到了萧氏面前。
听着乡亲们淳朴的话语,看着眼前这些沉甸甸的东西,萧氏心里很激动也很沉重,“谢谢大伙,你们的好意我们都心领了。如今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家家户户余粮本就不多,大家都过的很不容易。现在又处于青黄不接时期,你们将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我们一家都很感动。可是大家以后的生活怎么办?现在距秋收还有很长一段日子呢,我们不能这么自私,心意我们领了,你们还是将东西都拿回去吧。”
大伙死活不同意。最后只能求助德高望重的村长,希望他能想想办法,劝说一下这个有些固执的女人。
村长颤巍巍的来到萧氏面前,看着她面黄肌瘦的脸,语重心长的说道:“萧氏,大家把家里能拿得都拿了过来,东西虽少,但你们也别嫌弃,也别推迟,收下吧。这都是大伙的一点心意,你可不能寒了大家的心啊。再者小扬儿受伤,急需要补充食物,否则很难短时期内恢复。”
村长刚刚情绪激动,歇了一会儿,接着劝解道:“萧氏,你读过书,应该知道众人捧材火焰高的道理。我们李家庄自建庄以来就以一家有难,八方支援为遵旨,几百年来,李家庄就是靠着彼此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信念,最终才得以走到今天。”
“是啊,张夫人,你就听村长的吧。你们家什么情况,大家伙都清楚。这些都是大伙给扬儿用来补身体的,你就别再推迟了。大家伙说是不是啊?”
“是”众人参差不齐的回答道。
前世父母发生车祸,肇事者不打电话叫救护车来施救,自己反而丢下伤者逃之夭夭。而家里的亲戚、朋友们都像躲瘟疫一样躲着他,更别谈什么援助,什么关怀等。而眼前这些饿的皮包骨头却非常淳朴、可爱的乡亲们,硬是将自己嘴里的粮食抠了出来,心甘情愿的给自己调养身体。他实在没想到大秦乡邻之间相处的这么融洽,此刻他的灵魂被眼前的情景给深深的震撼。
预知后事如何,请等下一章节。
第二十一章感动不已()
舍己救人,这种美德在后世越来越淡化,人与人之间毫无信任可言,人们为了金钱可以出卖一切,亲情、友情已经冷漠的犹如路人。这样说虽然有些夸张,但张扬想一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再跟眼前这群淳朴的李家庄村民一对比,他觉得后世之孙简直丢光了自己老祖宗的脸。
哎,时代在进步,人性却在倒退。遥想西周时期,即使诸侯国之间打打杀杀,但他们却彬彬有礼,而普通黔首更是在《周礼》的教化之下淳朴、友爱。而到了东周春秋战国后期,战争的目的变成了你死我亡的地步,人们为了实现心中的野心无所不用其极,受此大势影响,黔首也不甘于寂寞,慢慢的衍生出了恶霸、无赖等等,此后更是如此,可见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人性却在不断泯灭。
不过好在李家庄处于这个偏僻山野之地,淳朴的民风得以保留,在这里人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一家有难,八方支援体现的淋漓尽致。
看着眼前村民朴实的面孔,张扬的内心的触动可想而知,他的眼睛红红的,眼眶内的雾气慢慢的打湿了眼睑。他心中不断的喃喃自语,“你们这份沉重的恩情,我张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萧氏看着乡亲们发自内心的坚持,一时之间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后在大家不断的请求下,她很无奈,最后含泪点头答应。
这十几年来,他们孤儿寡母能立足李家庄,将生活维持下去,这都依赖于乡亲们的帮助。从始至终他们都不求任何回报,不过自己也是尽最大的能力回报他们,但相比之下,所做的仍然微不足道。
如今扬儿受伤,乡亲们将自己家里唯一的一点好东西送了过来,这份大恩情,叫自己何以为报。
乡亲们看见萧氏点头,收下了东西,顿时露出了憨厚的笑容,纷纷喜笑颜开的离去。他们就是这样的淳朴,这样的善良,他们可以给予一个不相干的人温暖,因此他们才是这世上最伟大,最可爱的人。但当权的统治者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少之又少,他们只是不停的压榨着,不断的吸干他们身上的最后一滴血,直至他们死去。
时间慢慢的流逝,此时太阳犹如一个烧红大铁盘,红彤彤的,悬挂在李家庄西边的两山相交之处。偶尔有人路过,惊吓的路边一群野鸟“唰”的飞了起来,看着甚是美丽。
远处山道之上两个人影,一前一后快步行来。道边碰到一些乡亲都和他们热情的打着招呼。
“李老爹,又去采药了?”
“嗯,是啊,这不扬儿受了这么重的伤,老汉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尽自己的一点所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那是。”
“咦,这不是婴儿嘛,你也去山上了?”
“小家伙,不错啊,竟然打了一只山鸡,改天去的话,叫叔一声,咋其他的本事没有,出点力气还行。”
“行,马叔,下次再去,保准叫你,到时你可别嫌早啊。”夏侯婴打趣着说道。
“哈哈哈”顿时传来了过路人的哄笑声。
没一会儿,二人进了村。
李老爹转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