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绝版马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之绝版马官-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继紧紧追着高男寸步不离,高男刀也不能拣,想往城中去,发现又一员唐将白马长戟早将退路封死,于是再转个弯子往回跑。他欺负李继马慢,边跑边回头道,“有本事你追上我!”

    但此时薛礼的一支箭恰从身后射到,正中高男咽喉。高男在马上摇晃,被李继追上来补上一棍。

    五百高丽军一眨眼被砍杀殆尽,城门也没人关。李继上去对薛礼道,“薛将军神箭,果然名不虚传,这么远别说射中,就是射到这里也是不易!”

    薛礼在马上施礼道,“李将军神勇,一击而胜,我们才夺得此城,请李将军入城!”

    大军入城,接换防务,派快马回报唐军主帅李士勣,对城中的百姓秋毫无犯,李继挂牌、名码标价征粮。

    盖苏文连年穷兵黩武,也不抓经济,这座名为“苏南”的偏僻小城内外,地荒粮稀,粮食真没多少。

    但金城山中有数不尽的地笋、山菇、陈年榛果。

    李继摸着下巴说,“这样啊……那价钱就得比米价再低些!”

    低些就低些,反正只是费些气力爬爬山,便有大钱换,何乐而不为。民情踊跃,连妇孺也上山采摘、挖笋。

    四月二十三日,李士勣拔“苏南城”,拨军两千驻守,捷报传往长安。

    为庆祝这次大胜,李士勣大犒三军,改善伙食——白米饭,羊肉沌菇笋。

    五月初,薛礼、李继背着粮食口袋、带着一千唐军,钻到苏南城东南五十里的“木底城”乡下征粮。

    五月庚戌,李士勣克占“木底城”,拨军三百驻守,捷报传往长安。

    为庆祝这次大胜,李士勣大犒三军,改善伙食——没有白米饭,有羊肉沌地瓜、羊杂炖早棒子。

    李士勣想,高峻这招儿够绝的。

    薛礼领着李继,专在敌人兵力薄弱地带祸祸,早晚把高丽大军引过来,到时自己想闲着也万难了……

    他打起精神,排兵布阵,占据有利地势,专等盖苏文抽大军到来。

    ……

    长安。不但兵部尚书不上朝,连七十多岁的礼部尚书唐俭、快六十岁的卢国公程知节也不来了。

    众官员们私下里一打听,才知这二人去了营州。

    早有人将大致的消息报给了皇帝,皇帝听了暗乐,以往唐俭、程知节这两位老臣,自己都不大忍心、派他们跑那么远去公干。

    这倒好,自己先跑去了!不错,高峻并未将程处立、唐季卿违命之事上传一个字,不然连皇帝也难办了。

    谁知他只是暗示高府的三位夫人,去卢国公府和莒国公府串了个门子,便将这么一件棘手的事处理个干净。

    身为皇帝,他除了装聋作哑,也无须额外做什么了。

    随后,江夏王李道宗,兵部尚书高峻由营州联名上奏:“我伐高丽,却劳我民役、损我财力,终是大不划算。臣意就高丽之地、取高丽之材,以我之钱财,籴其廉价货物以供军需。一则省去护送押运之力,二则大军服食当地水土五谷,时久则与当地人无异,既免风候杂病,又令军力大振。”

    后边是高峻单独列出的军马一项,意思与上边大同小异。高峻说,每临开战,军马现由内地拉过去,一路上季候急剧变化,正是马匹损耗严重的原因。

    高峻要到龙兴城设立牧场一座,拉内地军马过去长期喂养、驯练。令其适应高丽当地环境气候。那么,马壮人壮,再无后顾之忧。

    皇帝看着两位重臣的本章,良思之后自语道,“这真是个法子!”

    营州粮草大库并不取消,但缩小规模、只储些精粮精料,以应前方之急。那么节省下来的钱,便可改善库房存储条件,提高一下仓役待遇,活轻人喜!

    而高峻在高丽当地筹备军需之法,巧妙利用了两地差价,营州一文钱,在当地可不止一文!而且一路护运之资竟然也省下了不少。

    这买卖做的!他吩咐,“户部给朕总一总,这几次讨伐高丽各费几何。”

第1032章 二呀二的() 
但去的人很快回来说,问倒是问到了,但眼下老师父不在终南山。

    皇帝有些失望,连忙问,“可问到高人去向?”

    侍者道,“回陛下,我们问的高府二夫人……”

    皇帝道,“什么二呀二的!挺文雅的人,对谁都乱称二,汝则真‘二’。你们该称她为‘谢夫人’,这才显得尊重。”

    侍者道,“是,陛下,柳夫人不在,高府是谢夫人主事,我们问的正是谢夫人。听谢夫人讲,高大人的师父是去黔州了。听说黔州刺史高大人的夫人青若英一到黔州便患了眼疾,不能视物,当地医者概不能治。因而写信回来,令家中在长安延请名医。谢夫人和李夫人亲自去了一趟终南山,请得老师父动身,此时恐怕已在半路了。”

    皇帝听了,更后悔自己将这件事情疏忽了。原来高峻的师父不但文、武全能,连医道也是这般精通。

    自己一年多来精神恍惚,明明记得高审行夫人姓崔,如何成了青什么英?尤其近日,稍动则乏累,夜间盗梦虚汗,如早见高人,也许早就得以调理了。

    他怕忘了此事,提朱笔在黄袍袖口上记了一笔,“高人”。吩咐道,“隔几日去高府上问问,一有消息必要报我。”

    只这么一会儿,皇帝又有些累了,最后吩咐褚遂良,让他……不,褚大人亲自去不大好,程知节和唐俭还在营州未归,见到褚大人一定会怕子弟之事露馅儿,难免让他们不安。

    他让褚大人安排一人——最好没什么要紧的身份,去打听一下营州的详细情况。

    之后,四月乙丑日,皇帝幸翠微宫。

    翠微宫正门面向北方,名“云霞殿”,朝殿名为“翠微殿”,寝殿名为“含风殿”,因山中清凉,皇帝打算天热之后便在此避暑,兼理朝政。

    翠微宫旁边有太子别宫,正门西开,取名金华门,殿名为“安喜殿”。皇帝至,太子必至,住在太子别宫。

    因服侍皇帝重病得体,使陛下康复很快,才人武媚娘理所应当地,也与为数不多的后妃随皇帝住到翠微宫来。

    上一次翠微宫落成时她也来了,皇帝至今一次也没有宠幸过她,侍寝也不须她,这不免让她有些失落。

    皇帝唯一在上次来时与她说过一句话,“你还年轻,可不必日日在宫中闷着,到山谷中踏踏青、散散心也不错。”这便是对她的褒奖了。

    于是,武媚娘便带着几名宫女跑到太和谷来。

    山花灿漫,一进谷便有一片桃树林,点点红花格外招人眼目。远处有一道清冽流瀑由谷顶直泻而下,吸引着她们过去。底下的溪畔还有一小片白色的枣花和梨花,在夹岸绿色的垂柳间若隐若现。

    她们乐而忘返,慢慢入谷的深处,然后有宫女发现不远的树颠生着一大片红、白相间的花,白多红小,从来没有见过。

    人们走近去,发现不是花,而是一位年轻的乡间女子。

    她被一大片柔韧的枝条托住,想是从上边失足坠下来的,此时唤也唤不醒。白的是她的裙子,红的是她露出来的红肚兜。

    人们七手八脚地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济于事。正在着急间,又有一行人步行入谷来。宫女紧张地对武媚娘道,“是太子殿下!”

    她们连忙上前与太子见礼,他只带着几名内监很巧地也赶到了。

    太子笑着问武媚娘,“是谁将她扔到树上去的?”

    她道,“殿下,她不是我们扔上去的,你看她的服饰就知道不是我的人啊!”太子认得武媚,说实话他就是看到她们出宫,才也出来的。

    听了她的话,太子果然先看看树上,再认真地看了看武媚娘的衣服,仿佛在比较树上、树下两人的服饰到底有什么区别。

    武媚知太子是故意,就算要看,他也只该看看身边宫女的。这些人中不可能有谁的服饰敢与一位才人相同。

    但太子就是在她身上深深地看了一眼,又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此时在这里,太子就认为她是天下可数的美人了。然后才自语道,“总该先将她搬下来呀。”

    武媚担心的脸都有些发红,问道,“可是殿下……她有没有危险?”

    太子说,“我猜不会,因为我见她肢体还柔软——此谷这般幽深,我们走进来也要耗些时候,又没有人眼见她坠落,但愿她没有事,只是晕过去了。”

    有太子带来的内侍要上前搭救,但太子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念头,制止他们道,“你们退后。”然后迈步来至树下。

    树并不高,而且山中之树无人修剪,生得枝枝杈杈,最底下的树杈子举步可登,往上也总有攀登之处。

    武媚不敢制止,但紧张地说,“殿下!你万金之体可要小心!”

    太子当然要在武才人面前表现一下英雄救美的壮举,虽然这种事他从来没有做过,但把握还是有一大半。

    武媚娘看他稳健地步步登上去,腿一点也不颤,登得极为小心,三、四下之后便够到了树上的女子。

    他先探着手、小心地将她撕开的怀拢了一拢,但轻微的动作立刻就触动了树上原有的平衡,女子身子一斜便要摔下来。

    武媚娘在树下娇呼一声,显的极为担心,太子的内侍们呼啦一下围在树下以防不测。但太子手疾眼快身子一伏,正将女子半扛半抱地接住。

    然后又不便看脚下,依着上来时的印象,再一步一步地用脚摸索着下来。最后一步就不再费事,太子轻盈地往下一跳,稳稳地落在地上。

    武媚娘欢呼道,“殿下你好厉害!”

    内侍们很快采了软草在平坦处铺好,太子这才将女子放在上面,然后他们退到远处去,想来太子要亲自施救了。

    李治一扛上她,便感知了此女身子尚热,心中就有了底。宫女们被武媚娘示意也退后几步,只有她蹲在女子身边。

    太子李治表现了大无畏,此时要在武才人面前表现一下对女子的尊重,于是用低低的声音对武媚娘说,“你探一探她还有没有心跳。”

    武媚娘当然知道心在什么地方,不假思索地伸手入她怀里,然后举目对李治道,“她心还跳……”

    但她发现太子正直直地看着自己,然后像是耳语地道,“你尽可摸她腕子。”武媚的脸腾地一下烧至了耳根。

    李治道,“你让她们去弄些溪水来,”

    她不起身,只是低着头往身后招了招手。有一位宫女过来,武才人脸上红晕未退,低低地对她道,“去弄些水来。”

    李治看着地下躺着的女子,又喃喃着道,“文水……中庶子刘洎,也是文水人。”

    武媚娘也是文水人,上次皇帝病发,她曾于病榻的对面,在手心里冲太子比划过自己的祖籍,想不到他还记着。

    宫女很快将水取来,人再退去,由武才人亲自将水给女子喂下。然后慢慢地,她睁开双目,见到一位宫装美艳女子正亲自执壶喂自己水。

    李治道,“你还不谢谢才人救命之恩。”

    女子想动,但周身酸痛动不了。武媚娘含着略微的嗔意对太子道,“你莫强人所难……”她发觉自己并未称他“殿下”,顿时有些紧张,于是再柔声对女子道,“莫听他胡说……说,是太子殿下救的你。”

    他们出来的时间太久了,该回去了,但这女子说什么也不讲她是哪里人,也不讲因何坠谷。

    武媚娘道,“殿下,怎么办?又不能仍下她,不如你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先将她安置到你的别宫里。”

    于是内侍们很快捆绑了一副担架,扶女子上去躺好,一直将她抬进金华门。但李治和武媚娘此时听说,皇帝已突然起驾回了长安。

    李治是一定要追随着回去的,他与武媚娘在宫门外分手,并对她道,“这女子尚在虚弱,得有个细心的人照顾。我走了你就不能再走,要时常过来看看她。”

    武媚娘点点头答应。在翠微宫,正宫和太子别宫之间,有隐在一排绿树下的便门相通,武媚娘回来后才发现,随皇帝前来的几位妃子也一同跟随着回了长安,只把她自己及几名宫女留下了。

    班文志在朝堂上说起并未发现坠谷女子时,李治正坐在皇帝身边。但他连想都没想,对这件事居然没有提一个字。

    ……

    褚遂良对这个马洇还是很满意的,他机灵、看事快,褚遂良想取什么,只须抬抬手,马洇就跑过去拿来了。

    褚大人一直想给马洇安排个差事,这次兵部增了马部衙门就是个机会。因为褚大人不止一次听马洇说,在黔州时刺史高大人是如何提携于他,一副感激不尽的样子。

    如果这样,那么将他留在马部岂不正好,也算在自己、兵部、黔州之间放了一条联络的线。一位对两边都有好感的人,无疑对于增进他与高府的关系大有好处。

    只是高峻一直不在,而上次因马洇之事写信去西州,褚遂良认为高峻只是疏忽了。因为高峻到长安后一直没有间接提过这事,那就是早忘记了。

    兵部正是崔元礼、韩瑗两位侍郎操办这件事,正好这次陛下让褚大人派个没什么身份的人去一趟营州,那么马洇岂非正合适?

    就以这个理由,褚大人专门往兵部一趟,找到崔侍郎,对他推荐了马洇,讲了他在黔州的履历,说也不必有几品,给个流外一等的马部令史总是恰当。

    崔侍郎安排一位褚大人塞过来的小职位还是不成问题,此事立刻就定了。

    然后褚遂良吩咐马洇道,“马大人,你去营州看一看,不要扯大旗作虎皮,你得知道本官让你去的用意,也千万别说是本官让你去的,省得国公们猜测。”

    马洇真的有些紧张,因为兵部尚书高峻还在那里。

    褚大人为显示自己与高峻之熟,便笑着对他道,“怎么,你紧张什么劲儿?兵部高大人是很随和的,心胸开阔。别的不讲,只说庭州刺史王达,以前写过黑信污告高大人,但最后推举王达的还是高大人哩!还有他兄弟王允达……”

    马洇一路上想,原来如此,看来高大人喜欢有些脾气的人,也就是喜欢有些本事的人……没有本事哪里来的脾气?

    到幽州牧场时,马洇见到了牧监唐季卿,唐大人刚刚将马群再从营州赶回来,就迎来了兵部的官员。

    这次唐牧监对兵部的来人就加了十二分的小心,虽然是个流外一等,也丝毫不敢怠慢,先好酒好菜地招待,然后心有余悸地对马洇说起前些天的事。

    这次看兄长、礼部尚书唐俭的薄面,再加上江夏王爷点头、高大人家中大小三位夫人求情,唐季卿总算全须全尾地回来了。

    马洇为示自己与高府的关系,便学着褚遂良的口吻对唐牧监道,“唐大人你紧张什么劲儿?兵部高大人是很随和的,心胸开阔。别的不讲……只说庭州刺史……”

    到了营州时,营州牧场大牧监程处立的心也是刚刚放在肚子里,王爷、兵部高大人一起到辽东视察当地马政去了。

    程知节、唐俭两位国公既然来了一次,就不能只为自家的私事,不然回去不大好说。因而两人也不回长安,而是与李道宗、高峻一起再往北走。

    程处立点点滴滴、再对马洇说了说上次违令之事,连声说兵部尚书高大人宽宏大量,这就更印证了褚大人对高峻的评价。马洇令史也就没什么好怕了。

    本来就目前收集到的信息看,马洇攒巴攒巴,也能回去与褚大人交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