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绝版马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之绝版马官-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樊莺先合衣钻进去,只把头露在外面,她很享受高峻把干粮递给她、把水袋递给她,再将睡袋的上盖掀起来替她遮住零星的风沙,侍候得很是周道。

    再听他们聊天,就更觉着有趣。

    老汉说,这片白龙堆方圆四五百里,原来就是孔雀河下游的一大片绿洲。孔雀河从上游冲下来的泥沙,在这片上千里的洼地上淤积起来。

    听老人说,以前这里人烟密如牛毛,有楼兰古城,有国王,城外村多的是,驴、马、骆驼也多的是,湖边芦苇、柳树、胡桐、白草任哪儿都是。人们打渔、放牧,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滋润了。

    “早在汉代时,丝绸之路就是从楼兰古城穿过的。李广利伐大宛经过这里时,曾经留下几百名军士屯田。晋朝时楼兰城还有大汉朝的西域长史,屯田的人数也更多,那些柳中县、交河县和蒲昌县的人,多半是这些屯田人的后代!”

    二人想像着老者所说的昔日景象,越发看眼前黑黝黝、遍地分布的土崖间所发出的风声如泣如怨,充满着神秘感。

    只是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孔雀河的河水就流不到这里了。

    孔雀河是高峻、樊莺去康里城途中遇到的一条河流,原来曾经流到过这里。“可是为什么又变成了眼下这种吓人的样子呢?”樊莺问。

    老汉道,都是没有了水的缘故!两位想,这么一大片地方,西边是葱岭、南面是昆仑山、阿尔金山,西北面是天山,只有东北方是通往阳关、玉门关的低谷和沙地,风就常年从那里刮进来了!

    他说在白龙堆的东边不远,在他小时候还是一片望不到边的大湖,老人们说叫“盐泽”,又叫“蒲昌海”来,方圆九百多里。只是自从没有河水再注入,又被东北风累月地吹着,只七八年的光景,那片湖已经一滴水都没有了。

    夜风也渐渐猛烈、拂衣而凉。

    老者去他的骡背上解了铺盖,竟然也是一条口袋似的东西。布面,里面却衬着羊皮。他钻进去,从里面用带子扎严了口子,不大一会儿就没了动静,酣声也被风声掩盖了。

    高峻最后再检查了一下三头牲口,它们安静地卧着,他们各带之物、大氅都牢牢地绑在驼背上。骡子夹在两匹骆驼中间,想必也能取暖。

    他掀开睡袋,一点一点地钻进去。樊莺往一边贴着给他腾出地方,他的胳膊碰到了她的身体,樊莺没有吱声,但呼吸有些急促起来。

    等把睡袋的盖子从里面系好,外边呼吼的夜风就隔绝开了。

    两个人恰好躺在里面,但活动的空间就不大多,樊莺只能枕在他的一条胳膊上才行。

    睡袋里密封而且舒适,高峻把身子摆放妥当之后,便立刻在黑暗中凑过去嗅她的头发、蹭她的脸颊、再寻她的嘴,津津有味地吃出声来。樊莺不吱声,不反抗,借机品他嘴中的味道,再与他相拥。

    随后他没被枕着的手也不老实起来,先是隔了衣服,然后不知怎么地就钻到她衣服里面去了,上下其手但并不粗鲁,樊莺渐渐抑制不了轻哼出声。

    但高峻却住了手、与她低语道,“柳玉如没安好心,成心让我难受,简直越有想法越难受呢!动不了呢!”

    此时樊莺就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还想怎么样呢,不识好人心,我回去后要告你的状,再谢谢柳姐姐,给我们弄得这样暖和……不宽又不窄,正好。”

    她感觉高峻怒气勃发的什么地方漫漫平复下去,便再往他怀里钻了钻,两人都睡了。

    后半夜的时候,睡袋的外面狂风大作,樊莺惊醒过一瞬,耳边听着沙子一阵一阵像雨一样泼洒在睡袋的牛皮面上,沙沙地响。

    风声如吼,她感觉着师兄的呼吸与风声正是两个极端,也没有往日夸张的酣声。她以为他还醒着,于是伸手到他胸口上摸索到平稳有力的心跳,于是再放心地睡去。

    他们早上醒来的时候,陈老汉正蹲在地上眼泪汪汪。

    他那头骡子,夜里让大风刮跑了。明明缰绳都系在一处了,骆驼还老实地卧着,它却跑掉了,这是他家中少有的重要财产。而且上边捆绑的东西一块丢了,他只剩了一条睡袋。

    樊莺安慰道,没事,找不到就算了,大不了让师兄给你想办法。

    她把自己那头骆驼上的东西解下来,仔细绑到高峻那头骆驼上,“老伯,我们快赶路,去找地方写信让你带回去。”

    她与高峻同骑一头骆驼,老汉骑一头,一路上也没见到骡子的踪影。

    天再黄昏时,他们见到了一处村子。

第786章 四件大事() 


    罗得刀自从让刘敦行赶回牧场村,就一直踏踏实实地找一间马厩干活儿。

    不论是刘武、还是牧场中的那些牧子们都上来劝,“别驾都没发话处置你,罗大人你不必如此吧,再说刘司马又不在,你就歇歇!”

    罗得刀不为所动,每天按时到马厩里去,帮着牧子喂马,铲粪,提水刷马,把马厩打理得干干净净。

    细回想起来,即便是在他做着高大人的管家、离开牧场村之前,他也没有握过铲马粪的木锨。

    要让他离开这里,至少得刘敦行点下头。

    这是高岷长史悄悄告诉罗得刀的,因为别驾离开前特意叮嘱过。高峻不在,罗得刀什么都得听高岷的。

    而刘敦行似乎把这位西州的户曹大人忘记了,也不说让他回衙门里去,就让他铲马粪。

    但西州户曹大人的官职,不是一个西州司马说免就免了的。

    衙门里的大事小情还是罗得刀在管,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有从西州来的人,一进柳中牧场的大门便满处打听罗大人,“西州罗大人呢?”

    有人伸手一指远处的某间马厩,“西数第六间。”

    那人骑马跑过去,站在马厩的门外恭敬地喊,“罗大人,有份稽核某村、某乡、某户租调事项的案子要你过目。”

    于是,有人看见罗大人从马厩中提了木锨出来、把木锨往厩房门边一靠,蹲在地下处置西州的公务。

    有时,罗大人的妻子王氏,会在菊儿、或是雪莲、或是苏殷、或是丽容的陪伴下,挺着大肚子来看罗得刀,人们多数时间会看到罗夫人说着说着就抹起眼泪,但罗大人一直是笑呵呵的。

    六天后,罗大人亲自给高峻、樊莺找的那位陈姓的向导,在一位西州官差的陪伴下来见罗大人,他带来了别驾高峻的亲笔签名的信,但内容却是樊莺写的。

    高别驾在信中说了几件事:

    一是要罗得刀,从速去西州某街看一看陈兴旺的老母的病情,老人治病需要多少钱,就从西州户曹衙门里专门支出。

    二是要罗得刀,去柳中牧场选一匹健马,别驾要赔给陈兴旺——他的骡子是为了西州的公务才丢的,这理所当然。

    三是要罗得刀,安排有关的人员,暗中盯一盯陈兴旺隔壁的院子,也就是兵曹衙门里的那个刘令史的家。这是个龟兹奸细,他死了,但他家中的生活似乎并未受到什么影响。

    四是,别驾要罗得刀派些人、去阿拉山口那边的吐火罗,把苏五一家接到西州来。苏五于养马方面有着过人的本领,毕竟一上手就让炭火服服帖帖的人,在西州还找不出几个来。

    别驾在信中说,如果苏五的那些兄弟妹妹愿意来西州,就一并接过来。

    这封信,高岷和刘敦行都先看过了,高岷以为别驾来信了,总共说了四件事,件件都是要罗得刀如何如何,那么刘敦行大概借着这个引子会叫罗得刀大神复位。

    但高岷不主动说起这件事,只是对刘敦行道,“刘大人,别驾安排的任何事,一向都要不折不扣地照办,你看看此事要怎么处置?”

    刘敦行此时拿定了主意,依旧不提让罗大人回衙的事。本来他已经有些气消,本意是不能太过分。毕竟罗得刀的户曹之职,与一位司马的职位也差不了哪里去,赚了面子也就该适可而止了。

    但刘敦行听说了罗得刀以前的身份,就成心再拖上一拖。罗得刀完全可以官事、马事一起干,我偏就不说这句话出来。再说高别驾只是给罗得刀派了四件事,不是也没说让罗得刀不铲马粪!

    刘敦行这就有些成心了,因为高别驾根本就不知罗得刀挨踹一事,那时他已经上路去吐蕃了。但刘敦行就是想借此机会,让西州那些大小官员们看一看:别驾的管家也没什么!

    他对高岷长史道,“高大人,看来高别驾对罗大人的办事能力是很相信的,那就让人带了陈向导,去柳中牧场送信吧。”

    高岷听出刘敦行的意思,心中对他有些跋扈的作派极为不满,高岷就没脾气吗?但高峻临行的话再次起了作用。他说,“那就去吧,但去的人一定要告诉罗得刀,别驾吩咐的事件件不可耽误。”

    由此,虽然罗得刀仍然没离开牧场,但马粪就不必再铲了。只不过是把办公的地点从西州、移到了柳中牧场议事厅里来了。

    这四件事里最急的,就是去接苏五一家的事,因为季节不等人。如果事情顺利的话,苏五一家能在大雪封了山口前赶过来,动作也就不慢了。

    此时牧场里护牧的任务已经不大紧要,牧群出去的次数也不多。而高总牧监吩咐的事,又求万无一失,那就是可以动用护牧队的。

    罗得刀把此事先与刘武商量,然后两人就把鲁小余叫来,让他带些人、去吐火罗接人。鲁小余领命,知道是总牧监的大事,他不敢怠慢,从护牧队中选出精干人员五十人出发。

    陈兴旺的骡子好说,刘武大人亲自带他到马厩里,让他随便挑选出一匹牵走。而且罗大人同时吩咐:陈兴旺的儿子,牧场里给他假期,让他回家去一是侍候他祖母的病,二是盯住隔壁的那家人,两件事并作一件来办。

    罗得刀再请示了长史高岷,让西州从九品下阶的医博士,亲自带了西州的针、药、调理官医数人,去陈兴旺家给她老母亲诊断,而所需的花费不必朝陈兴旺要了。

    刘敦行以为,别驾出行半途,将此行至关重要的向导派回来送信,而且一二三四安排了这么多的事情给罗得刀,那么罗大人一定会忙得脚打后脑勺儿,忙不过来的话一定会请求让他回衙门里去。

    他等着罗大人赤颜相求,然后他顺水推舟点个头就让他回来了。

    而让罗得刀滚去牧场的这件事情是他发的话,罗得刀要恳求也一定是求他姓刘的,高岷品级虽高,也不大可能发这个话。

    那么无形中,在西州这些官员们的面前,自己的面子就挣大了。

    他等陈兴旺把信送出去以后,就端起架子等罗得刀上前。但是两天过去了,罗得刀一次面没露。刘敦行派自己的亲信去柳中牧场,悄悄问麻大发、马步平,去的人回来告诉刘大人道,“罗大人每天在铲马粪、喂马,麻、马两位大人也未见罗得刀忙别的事。”

    刘敦行就有些不明白了,万一罗得刀这头骡子上来拧劲,把别驾的大事耽误了,那么一身的不是就糊到自己身上了。

    思前想后,刘敦行踱去见长史,斟酌着道,“高大人,要不……就让罗得刀回来吧,可不能让他把别驾的事情放下。”

    高岷说,那就司马大人亲自去与他说,不然我去说的话,他是不敢回来的。

    刘敦行一时也分辨不出高岷的话是褒意多些、还是贬意多些,但也只能如此了。他收拾收拾,往柳中牧场而来。

第787章 含情脉脉() 


    刘敦行到了柳中牧场议事厅,众多牧事官员们都出来迎接,三言两语过后,刘大人吩咐道,“去叫罗得刀来。”

    罗得刀一到,刘敦行先不提让他回西州的事,而是说,“别驾上次送回来的信,里面的事你一件也不可怠慢……”

    罗得刀道,“刘大人放心吧,高别驾的事情我要敢耽误了,轻者是一顿皮鞭,重者,别驾大人的脚就蹬到下官的胸口上来了!”

    “那你还不快去办?再说高大人怎么能这样对你呢?”

    “回大人,事情下官已经吩咐停当了。”又道,“下官曾受过高大人救命之恩,又做过高大人的管家,哪敢不尽心尽力呢!”

    可是从麻大发和马步平那里得到的消息,罗得刀一直是在马棚里,他在什么时候处置好了这么多的事?

    而且刘敦行看罗大人的意思,似乎丝毫也不避讳他是高峻管家的这件事,心中不禁暗暗奇怪。

    罗得刀说,“只是下官此时正在惦念着高大人和樊夫人,去吐蕃的一路上雪山、大河密布、天气寒冷,而他们从未去过,如今又遣回了向导,这一路上要怎么走呢!”

    刘敦行让他这句发自内心的话弄得有些感动,于是说道,“罗大人,不如你就回西州吧,处置些事情也省得让人往来传递。”

    但是,罗得刀说,“大人,下官的夫人就要临产,不好再折腾了。但只要夫人生养了,下官一定尊司马大人的意思赶回去。”

    看罗得刀言语间,对自己让他到厩房中来一丝也不记恨,再看他那副尊容,仿佛就比之前顺眼些了。他暗道,高别驾的脾气也忒有些不好,对一位户曹,怎么能动不动就出脚呢!

    刘敦行道,“罗大人,那你就暂在牧场村,何时回去也不必再问我了。”

    罗得刀连连应着,送司马大人起身回西州。

    刘敦行一路上看,旧村织绫场中的织机响成了一片,里面欢声笑语,而高别驾的六夫人、七夫人、八夫人都在那里,被几个女织工围着说话。

    牧场内外一片热火朝天,人声、马声、纺织声交织在一起,人人各行其是,全未受别驾离开的影响。刘敦行心中不由得对高别驾又有一番感慨,就是不知他和樊夫人此时到了何处。

    ……

    刘兴旺离开别驾时,把他所知的常用吐蕃话都教给他们记下,一路上能用得着。

    他还把高峻所带的地图拿出来,凭着以往的印象在上边重点标示出需要留意之处。比如哪里有驿站、哪里瘴气厉害不能久停、哪里虽无驿站但可以露宿、哪里会有羌人和吐蕃小部落出没需要避开、哪里有大河、沼泽、风口……

    此时,高峻和樊莺两人共骑一头骆驼,按着向导所标出的路线往吐蕃行进。

    樊莺似乎对遣回了向导一点都不担心,反而更多了与师兄单独相处的机会,说些悄悄话也无人偷听。

    两人坐了驼峰之间,樊莺在前,高峻在后,驭缰之事就由樊莺来完成,又多了一番趣味。

    在行进中,高峻往往由后边将两条胳膊环过去,将樊莺的腰紧紧搂住,头就从她的肩上伏过去,在她的耳后、颊边、脖子里,借了骆驼的行进节奏拱来拱去,有时樊莺要与他说话他都顾不得了。

    除了远处偶尔出现羌人放牧、行人经过时,她才会提醒师兄注意一些,而其他时间就不计较他这样放肆。

    只有夜里宿营时,高别驾才显得极为认真,有时再跑到高处去瞭望一番,才决定住不住下。他们很少到羌人的帐篷或营地去,宁愿找个僻静之处休息。

    而樊莺一切都听高峻的,每次将睡袋铺好后,她都是率先钻进去,睡袋中密而柔软的牦牛毡防风性极好,不大一会儿,她的周身便暖洋洋起来。

    直到这时,家里给他们准备的两件裘皮大氅一次也用不到,总是在驼背上捆着。再等着高峻也钻进来时,骆驼也在背风处拴牢了卧下、一声不吭,而睡袋内更加温暖有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