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楚怀王- 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不仅是他这个郡守无能,而且显得他这个郡守胆小如鼠。

    秦王一定会将他灭族的。

    想着,宋墨神色一正,掷地有声道:“大王将上庸托付于我,本将守土有责,必以死报国耳。

    立即派人传讯公孙将军,就说本将会在上庸城拖住昭雎,让公孙将军尽快攻克郇邑来援。

    另外,传令下去,告诉士卒们,本将打算死守上庸。还有,公孙将军即将攻克郇邑来援,守住上庸城易事耳。

    而且,只要司马将军平定巴蜀之乱,然后大军归来,那时,便是我秦国与楚国在上庸决战之时。”

    赵平闻言,拱手应道:“将军英明!”

    次日。

    昭雎率领大军赶到上庸之外,而后大军便在城外安营扎寨

    同日,长利郧县武陵三县的楚军与昭雎会师。

    楚军大帐中,诸将齐聚。

    昭雎率先向上庸刺史黄克问道:“黄刺史,如今上庸城中是何情况,你可有消息?”

    黄克立即拱手应道:“回将军话,自从三日前城中楚人起事失败后,我楚人在城中的实力大减,眼下已无再次起事的可能。

    但是,据探子来报,城中的秦人同样也不敢相信楚人,是故,如今秦人守卫上庸,只有秦国一万六千余秦军防守,而没有百姓协防。”

    “没有百姓协防!?”昭雎微微一怔,摇头笑道:“也不知道这算是好消息呢,还是坏消息!”

    说着,昭雎便吩咐道:“黄刺史,接下来有劳刺史继续联系城中的楚人,让他们再次准备起事。这次有大军在外援助,攻克上庸并非难事。”

    “诺。”

    接着,昭雎看向潘献,笑着问道:“潘将军,不知水师现在如何,水师的战船是否全部带来了。”

    潘献立即拱手应道:“回将军,之前为了震慑秦人,防止秦人从汉水撤军,故而末将将水师所有的战船全都带来了。其中大船十三艘,小船三十六艘,还有民船近千只。”

    “好。”昭雎大喜道:“有劳将军这几日率军在汉水巡视,顺便告诉所有沿岸的楚人,我楚国已经收复上庸了。”

    “诺。”

    接着,昭雎看了看帐外的上庸城,微微一笑道:“既然秦人不愿从上庸退走,那就不必再走了,全部做本将的俘虏吧!”

    说着,猛的拔出宝剑,而后对着上庸城一指,大声下令道:“传我将令,既日起,大军准备围攻上庸。”

    “诺。”

    军令一下,楚军立即出动。

    出营后,楚军立即一分为四,一支楚军围东门,一面戒备一面挖筑沟壑壁垒。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南北两面。剩下的一股楚军则往不远处而去,开始伐木打造攻城器械。

    与此同时,楚营之中杀声震天,似是在训练军队。

    上庸城中。

    宋墨与赵平站在城墙上,看着外面热闹非凡的楚人,脸上即喜既悲。

    喜的是,看外面楚人的架势,正是要强攻上庸的模样,如此一来,他们在上庸也算是拖住了楚人,为公孙郝攻克郇邑,乃是为司马错收复巴蜀,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但是,此刻他们看着城外楚人的动作,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挖沟筑壁,这正是要将上庸一网打尽啊!

    等楚人的沟壁将上庸城围起来,那时,城中的秦人就插翅难飞了。

    只是,宋墨虽然知道楚人的行为对他们很不利,但,他们也毫无办法,别说出城破坏,这种情况下,就是出门也不敢啊!

    而且,根据探子传来的消息,昭雎还在大营中训练士卒。

    等城外的沟壁筑成,那时,恐怕昭雎从上庸各县征召而来的壮丁,也已经变成了一支精锐之师了。

    那时,秦人的处境更加艰难了。

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 
郇邑外。

    公孙郝一接到宋墨的求援信,眉心一皱,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大怒道:

    “可恶,这个宋墨实在无能,两万秦军守卫上庸,在坐拥郧关地利的情况下,面对昭雎的四万人,竟然数日之内便丢掉了郧关还有上庸四县。而且,在上庸已经成为死地的情况,竟然不趁楚军未到之际提前撤离,反而坐困上庸,这岂非是自寻死路!

    还有,让本将去上庸救援?

    本将的两万大军,乃是去上庸守城的,如何能救援上庸?况且,如今昭雎手中握有数万大军,本将前去救援,这不就是去送死吗!

    自己搭上不说,还意图把本将也拉下水,该死!”

    说着,公孙郝不停的在帐中转起圈。

    虽然宋墨在信中已经说出了昭雎手中只有四五万兵力,他手中的兵力,加上宋墨手中的兵力,并不弱于昭雎。

    但是,宋墨败得太快,他打心眼里就瞧不起宋墨,认为宋墨无能,与宋墨协同对抗昭雎,只会被宋墨拖后腿。

    另则···

    昭雎仅凭不足四万楚军外加一群乌合之众,短时间内就攻克了原本他自以为的不可能攻破的郧关,这也让他心中底气不足。

    若是此时昭雎还在上庸,恐怕他早就不在郇邑带下去了。

    此时,他的脑海中有一个很强烈的念头,那就是立即郇邑外撤军,撤到楚国长城去,然后与昭雎在长城对持。如此,即可背靠南郑,立于不败之地,还可坐拥长城,虎视汉中。

    否则,现在他区区两万军队孤悬于汉中,而且前后左右全是楚人,即便身后的楚人丁壮已经全都集中在郇邑,已经无法威胁他,那也太危险了。

    只是,公孙郝一看到宋墨写给他的信,顿觉恶心无比。

    若是宋墨现在死了,他自然可以立即退走。但是,现在宋墨向他求援,他奉秦王荡前来支援上庸,在丞相樗里疾的支持的下得到了率军的机会,现在上庸未失,他却不能就此退走。

    一则会让秦王荡看不起他,须知秦王荡一直都喜欢勇士,他身为秦王近臣,对秦王荡知之甚详,若是他还没有看到楚军,就直接退走,肯定会被秦王荡认为是怯懦。如此,他必然会在秦王荡面前失宠。

    二则还有樗里疾与甘茂的竞争,在秦王荡额有意纵容下,樗里疾与甘茂在朝中势同水火,争得不可开交。

    这次平定巴蜀之乱,还有救援上庸,便是樗里疾与甘茂的争功之地。

    甘茂负责协助司马错平定巴蜀,而樗里疾则是负责救援上庸。他身为樗里疾一方的重臣,若是见上庸危急而不救,而且还就此退走,樗里疾知道了,肯定也不会轻饶了他。

    还有第三点,那就是为了将责任推给甘茂。

    若是他率军前来救援的时候,在汉中一路畅通无阻···

    说不定宋墨还在郧关坚守,而他现在正在救援郧关的路上,在郧关万分危急之时,能力挽狂澜,这就是莫大的功劳。

    因为甘茂,若不是甘茂力主从南郑汉中调兵去救援巴地。

    他怎么会落得进退两难的境地。

    想着,公孙郝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对甘茂对宋墨的怨气,然后坐在案边,快速写下一封信函,然后召来一个信使道:“快,立即将这封信交给丞相疾。”

    接着,公孙郝便下令道:“传令,将探子派出五十里,一直派到上庸境内,严防楚军突袭。”

    “诺。”

    另一边。

    昭雎在上庸依旧每日让士卒在城外挖沟筑壁,打造攻城器械,并在大营中训练士卒。

    两日后。

    昭雎拿着郇邑的情报,见公孙郝还在攻打郇邑,不由哈哈大笑。

    此时,一旁的桓臧问道:“君上何故发笑。”

    “先生自己看。”桓臧接过情报一看,迟疑道:“公孙郝围攻郇邑,探子散布数十里,这其中并无问题啊!”

    昭雎摇头笑道:“不然,公孙郝率领区区不到两万的秦军围攻郇邑数日而不下,这就是锐气已失。如今上庸只剩下孤城,公孙郝救援上庸的目标已经无法完成,将士正心中存疑,不知为何而战,这便是战心已失。

    而且,秦军身处汉中,汉中虽然叛秦归楚成而后败,但是汉中百姓始终是我楚国之人。可以说公孙郝在郇邑,前后左右皆是敌人,如此,秦军将士岂能不人心惶惶。”

    说到这,昭雎笑道:“当此之时,只要一支大军出现在秦军之侧,则公孙郝可一战而擒。”

    “这···”桓臧摇头道:“君上,虽然公孙郝所部可一战而破,但是,如今公孙郝的探子已经快派到上庸城这里来了,只要我大军一动,公孙郝听到风吹草动,必然会迅速后撤,如此,如何能打败秦军,抓住公孙郝。”

    昭雎皱眉道:“先生说的也有道理,公孙郝派出这么的探子,正是说明他心中已有退意。若是大军直接杀向郇邑,公孙郝十有会不战而逃。如此,不能大破秦军,却是有些不美。”

    说话间,营外传来一阵喧哗,昭雎转头一看,却见潘献率领水师巡视汉水归来。

    见此,昭雎微微一笑:“这次公孙郝肯定走不了。”

    桓臧一怔,目光中神色一闪,猜测道:“君上的意思是说···”

    “不错。”昭雎点了点头,然后大笑道:“走,请先生随我去上庸城外转转,若是本将不在上庸外露面,本将担心公孙郝心中会不安。”

    “君上英明。”桓臧笑着拱手应道。

    昭雎哈哈一笑,一边向外走去,一边下令道:“传本将将令,告诉汉中刺史,援军即将到达,让准备一支士卒出城夹击公孙郝。”

    “诺。”

    接着,昭雎带着数个将领出了大营,然后将上庸城外的沟壑壁垒全都巡视了一边,并且每到上庸城门外,都对着上庸城指指点点,好像在策划如何攻城一般。

    入夜之后,一支楚军悄然离开大营,然后登上水师的战船,缓缓逆流而上。

    因夜间行船不便,四更时分,船队在预先选定的地点靠岸,然后大军隐藏。

    次日。

    留在上庸的楚军依然如旧,大批士卒在上庸外继续挖沟筑壁,而楚营中依旧杀声阵阵,似是在训练大军。

    下午时分,昭雎再次率领几个将领在上庸外巡视了一番。

    入夜后,汉水的船队再次向郇邑赶去。

    午夜时分,船队在郇邑东面二十里处靠岸,然后大军上岸,连夜赶到郇邑西南方十五里处埋伏起来。

    第三日。

    公孙郝一大早起来,先是查看了昨日的情报,见方圆数十里内一切如常,而且昭雎依然还留在上庸,顿时放下心来,平静的下令道:“传令,朝食过后,继续攻城。”

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 
楚军埋伏处。

    桓臧静静的闭目养神,天色放亮后,秦军的情报开始源源不断的传来。

    “报···将军,秦军正在享用朝食。”

    “将军,秦军出营。”

    “秦军开始攻城。”

    “秦军已经派出第三波军队攻打郇邑。”

    此时,桓臧猛然从地上站了起来,大喝道“传令,大军集结,准备突袭秦军,活捉公孙郝。”

    军令下达,一万五千楚军很快便从埋伏处出来,然后迅速集结,望郇邑而去。

    郇邑外,公孙郝正在指挥秦军攻打郇邑。

    突然,一个斥候惊慌的跑过来禀报道“报···将军,不···不好了,楚军突然出现在我军十里之后,此刻正向我军杀来。”

    公孙郝闻言浑身一软,差点就从战车上摔了下去,扶住车辕后,定了定神,大怒道“胡说,几日楚军都在上庸外,而且昭雎昨日还在上庸外现身,楚军如何能出现我军身后。”

    说着,立即拔出腰间的宝剑,就欲亲自将这个斥候砍死。

    只是,一转身,眼睛的余光不自觉的向后一瞥,见后方烟尘滚滚,分明有大批军队正快速杀来的模样。

    见此,公孙郝猛然一僵,手中的宝剑也从手中失落,“铛铛”两声,便直接掉在地上。

    “这不可能,楚军为何会出现在我军之后,这两日东面一切如常,分明就没有大军前来的迹象,楚军这是怎么来的?”

    公孙郝还没有想明白,又有一个斥候来报“将军,楚将桓臧率一万五前楚军来袭,已经杀到我军八里外。”

    公孙郝闻言,顾不得纠结楚军是怎么来的了,急忙下令道“传令,停止攻打郇邑,让前方的大军立即退回,准备防备郇邑的楚人来袭。传令,后军便前军,拦住楚军。传令,所有大军掉头转身。”

    军令一下,秦军顿时一片大乱。

    后方的秦军已经发现敌军正杀过来,竟惊慌失措间,得到防备阻截敌军的将令。于是,后军士卒在将领的催促下,开始改变阵型。

    只是,此刻秦军人心惶惶,原本的攻城阵型仓促转变为防守阵型,不由转变的格外慌乱。

    中军的将士,有的已经知道敌军来袭,有的还有些懵逼,但是,身处中军,有前后两军的缓冲,阵型转变的倒是乱中有序。

    而正在攻城的秦军,突然接到将令,让他们摆出防御阵型,小心戒备城中楚人的突袭。在接到将令的一瞬间,脑袋顿时一片乱成一团浆糊,茫茫间不知所措。

    即便有将领大声呵斥呼喊,秦军依然乱成一片。

    另一边,桓臧率领楚军急速奔袭秦军。

    终于,在秦军后阵勉强摆出防御阵型,军心依然不稳之际,便杀到秦军阵前。

    接着,秦军匆匆射出一轮箭矢,楚军前锋已经到了秦军数步之外。

    “杀!”

    楚军发出一声暴喝,然后就向秦军阵线发起冲击。

    两军交锋的瞬间,楚军便取得上风,慌乱的秦军完全不敢与楚军对攻,只能被动的在原地防守。

    接着,楚军两波冲击之后,秦军阵型的第一道防线,一些薄弱处或者衔接混乱之处,便已经被楚军攻破。

    楚军阵中,桓臧见交战一瞬间,秦军防线便已经告破,顿时大喜过望,突袭成功,此战已胜。

    “传令,大军向秦军薄弱处进攻。”

    军令下达,立即就有两只楚军向秦军防线的缺口而去。

    “杀!”

    随着大量楚军纷纷杀进秦军的缺口中,不多时,缺口变大裂口。接着,秦军便在楚军的不断攻击下被分割成三段,大部分的秦军士卒已经找不到将领,而秦军将领的命令也已经无法传到士卒耳中。

    秦军士气至此跌到低谷,正处在崩溃的边缘。

    见此,桓臧当机立断“传令,秦军已败,全军冲锋,驱赶秦军向后逃。”

    “诺。”

    接着,楚军各处便响起大呼声

    “将军有令,秦军已败,全军冲锋!”

    楚军闻言,士气大振,全都向前发起冲锋。

    而秦军士卒闻言,在找不到将领的情况下,在楚军的驱赶中,只好向后退去。

    与此同时,郇邑城门突然洞开,而后杀出一支两千左右的楚人,直扑城外那些还处在混乱之中,阵型散乱一团的秦军。

    秦军中军。

    公孙郝等中军阵型调整完毕,正准备前去支援,一个斥候匆匆赶到“将军,不好了,前军防线已破,请将军早做准备。”

    公孙郝一怔,然后点了点头,不在提救援一事。

    而后,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厮杀声,不禁皱了皱眉头。

    果然,郇邑的楚人还是出城了。

    想着,回头一看,却见身后的秦军旗帜时分混乱,顿时不在对后军抱有希望,后军肯定挡不住郇邑的楚人。

    此时,公孙郝脸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