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楚怀王-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不久的将来,那些封君就将不在是他这个楚王的对手,熊槐已经为他们找好了对手,就等封君与自己的令尹相爱相杀。

    所以,他们想要跟自己这个楚王下棋,还是先摆平自己的令尹再说吧。

    想着,熊槐便露出一丝冷意。

    顿了顿,陈轸又道:“不过,大王抓捕诸君世子,并改立诸君其他子嗣的消息传出后,诸君的门客纷纷四散。这些人身无所依,走投无门,故而到处在散步大王残暴不仁的消息。”

    熊槐闻言一愣,随后反应过来。

    主君身死,世子被抓,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更别说还不知道下一个主君是谁。这种情况下,那些封君的门客,自然要改换门庭另谋出路了。

    自己这算是砸了一群人的饭碗,他们心有怨言,在所难免。

    想着,熊槐摇了摇头:“算了,由他们去吧,寡人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陈轸应道:“大王仁慈。”

    熊槐微微一叹,然后开口道:“陈卿,这次寡人找你来,乃是为了犀首出兵一事。喜君等人都已经在封君经营三代以上,根深蒂固,人心归附。寡人担心犀首难以但时间内攻破城池,一旦攻城旷日持久,恐怕国中有人会心存侥幸,故请卿派人助犀首一臂之力。”

    陈轸想起不久前安排的忍受,立即拱手应道:“请大王放心,喜君他们坚守不了两三日。”

    熊槐微微颔首:“好,如此,寡人也就放心了。”

    陈轸离去后,就在熊槐默默思索之际,李秋的身影出现在殿外,接着快步走了进来,大喜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王后方才派人来报,秦夫人产下一子。”

    熊槐一怔,随后露出大喜之色。

    这几日一直都忙着朝中之事,竟忘了日子,算算时间,这几日也到了秦夫人与韩美人生产之日了。

    想着,熊槐便快速起身,一面向外走去,一面吩咐道:“去秦夫人宫中。”

    “唯。”

    后宫中。

    熊槐抱着新得之子,脸上连连露出大喜之色。

    此时,站在熊槐身侧的南后,见楚王脸上露出笑意,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几日来,她虽然多次求见楚王而不得,但是楚王那边的消息,她也知道,这段时间,楚王可是一直都是恼怒交加,没有丝毫笑意。

    为此,整个宫中都显得人心惶惶。

    现在,秦夫人产子,让楚王开怀大笑,这

    想着,南后便来到熊槐身侧,笑道:“大王再得子嗣,这是喜事一件,但是公子已生,还得尽快为公子起名才是。”

    熊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接着,见他十分硕壮,比起他哥哥旺财刚刚出生时,要大上两圈,想了想,便开口道:“寡人见他强健硕大,那就叫他子牛吧!”

    就在说话间,一个侍者快步走来,大喜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方才韩美人产下一个公子!”

    熊槐一听,顿时哈哈大笑:“好好好,今日寡人喜得两子,真是双喜临门啊!”

    大笑着,熊槐眼睛眯成一条线,喜道:“传诏,寡人喜获两公子,心中甚喜,故,今日宫中所有人全都赐月俸一月,以让众人与寡人同喜。”

    此时,南后见熊槐乐开了怀,立即开口道:“大王,妾尝闻推己及人,可谓贤矣,值此大喜之际,何不让郢都百姓与大王同喜呢!”

    熊槐一怔,想起这段时间郢都中的气氛,以及国中大战之后,民生凋敝,立即点头:“王后所言极是。”

    说着,熊槐便吩咐道:“传诏,让令尹、柱国、太府尹以及左徒等四人来见寡人。”

    

第七百一十四章 汉北() 
楚宫中。

    君臣相见,景翠等人见楚王一改今日之态,笑容满面,相互一望,立即恭贺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熊槐笑呵呵的应道:“诸卿免礼。”

    待四人坐好后,熊槐笑道:“诸卿,寡人今日喜获两子,本欲打算在宫中庆贺一番,但是王后劝寡人与国中百姓同喜,寡人深以为然。

    而且,这一年来,百姓为支持国战,实在付出巨大。故,寡人决定,借此机会,施惠于民,在国中赐税一年,今年秋收,以及明年麦米收获,免去全国百姓田赋,并且,今年冬天,免去国中百姓徭役。”

    斗由一听,急忙劝阻道:“大王,此事万万不可,经过之前一年的大战,太府钱粮耗费无数,若是全国免税一年,一旦有事,臣恐大王无钱粮可用。”

    景翠亦道:“大王,臣以为太府尹所言甚是,如今天下征战不断,全国免税,臣以为不妥。若是大王一定要免税,何不免去今年秋收的田赋。”

    此时,屈原看着楚王,不由露出沉重之色。

    与斗由景翠为防备各国不同,屈原却想着如何防备各地贵族在国中煽动百姓,这才是未来几年里,楚国最有可能出现危机的地方。

    而想要预防此时,只要百姓心中有楚王,而不是各地封君贵戚,如此,国中勋贵即便对大王不满,也掀不起大浪来。

    争取民心,这才是当务之急。

    想着,屈原便在景翠话音落下后,立即开口道:“大王,老子云:大兵之后,必有灾年。臣以为此言甚是。

    之前我楚国为了应对各国,调用近百万大军,尤其是为了防备郢都,更是将江汉丁壮征召已空,为此,许多地方都耽搁了春耕,只靠壮妇老弱在家中耕作。而在汉北诸地,更是沦为战场,百姓遭到秦韩两国掠夺,不仅春耕耽搁了,连往年的积蓄也被夺去。”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对屈原的话极为赞同。

    公孙衍在击退秦韩两国时,从敌军中缉获大量钱粮,这些钱粮从哪里来的?

    如果说粮食秦韩两国还会自带,那么那些钱财,无疑便是从楚国百姓身上获得的。

    而这些,便足以说明汉北百姓的苦难,若是不进行免税,恐怕这个冬天,耽搁春耕后的百姓,会出现大量破产逃亡,然后依托贵族的情况。

    此时屈原见楚王点头,立即接着道:“故,臣以为免税之举,势在必行,因为春耕之故,仅仅免去今年秋收的田赋,恐怕难以让百姓缓过劲来,必须还得免去春夏之际的麦米之税。

    不仅如此,臣以为汉北诸地,遭到秦韩两国蹂躏,仅仅只是免税一年,恐怕百姓依然贫困难定。故,为了让百姓满怀希望的留在汉北,臣请大王特在汉北免税两年。”

    斗由一听,屈原要在土地肥沃的汉北诸地免税两年,顿时怒气冲冲的道:“左徒,你可别得寸进尺,免税一年,太府压力本来就大,若是汉北免税两年,一旦有事,粮食从哪里来?”

    “大王!”景翠跟着道:“屈原阿谀大王,讨好百姓,邀名取望,臣请治屈原一个不忠之罪。”

    熊槐闻言,好奇的向屈原看去,屈原在他的提议上,更进一步,要在汉北免税两年,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屈原见楚王看过来,立即坚定的拱手道:“大王,臣对大王一片赤胆忠心,请大王明鉴。”

    说着,屈原长拜道:“大王,臣请在汉北之地免税两年,全是出于为国为民,请大王三思。”

    熊槐一听,想了想,虽然还没有想明白屈原在特意在汉北免税两年的用意所在,但是既然屈原已经两度想请,出于对屈原的信任,还是点头道:“好,准左徒所请,在汉北免税两年。”

    屈原闻言,心中一热,再拜道:“大王英明。”

    景翠斗由闻言,急道:“大王”

    话未说出,却被熊槐打断。

    “此事寡人心意已定,令尹太府尹不必再劝。况且,之前楚国在越国所获良多,以越国千余年的积蓄,我楚国短时间内岂有钱财之虞。若是真的缺粮,到时用钱向各国买麦米便是。”

    斗由见楚王打算再次动用越国的财富,顿时微微一叹。

    只是一想起越国哪里的钱财还有不少,珍宝重器更多,足够楚国支用数年,想着,便不再劝了。

    此时,景翠却在内心长长一叹。

    遥想当年,昭阳景鲤担任令尹之时,那是何等风光。不想,等到他自己做令尹之时,却是如此憋屈。上任两日,君臣两度议事,结果,楚王就没有听他的任何建议。

    “唉!”一声长叹,道出了内心的无尽无奈。

    此时,熊槐没有在关注景翠斗由两人,转而向一直没有说话的昭雎看去,问道:“柱国,不知卿意下如何。”

    昭雎闻言,眼睛余光看了看屈原,虽然没有相通屈原特意在汉北免税两年的用意所在,但是对于楚王收买人心的举动却不会返回。

    “大王英明!”

    “好。”熊槐点了点头:“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么八月初一,祭祀完成后,就请令尹开口吧。”

    “唯!”众人一起应道。

    众人离去后不久,屈原再度回到大殿中。

    “拜见大王。”

    “免礼!”熊槐看着屈原沉吟了一下,然后开口问道:“方才在殿中议事,贤卿两度请求在汉北免税两年,这是何故?”

    屈原闻言,立即应道:“大王,臣请在汉北免税两年,正是为接下的变法做准备。”

    “嗯!”熊槐若有所思的看着屈原。

    “大王,这次变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兵,扩大国家的税收来援,增加国家户籍上的百姓。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要与勋贵争夺人口。”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楚国从来都不缺地,缺少的只是人口。

    同样,熊槐也知道,楚国人口并不少,只是国家控制的人口少。

    百姓之所以少,乃是因为耕种王田的税赋太重,一旦出现意外,则难以承受,不得不托身与贵族,以逃避税赋。

    只是,现在天下的情况,各国的重心全都在战事上,而战争尤其是围城战,极耗钱粮,一旦国家贫弱,就会遭到其他的国家打击,轻则兵败地削,重则亡国。

    这种情况下,所有国家都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以获取钱粮,免得在征战中出现钱粮不足的情况。

    免税偶尔为之尚可,若是用免税来争夺人口,这在兼并战争如此激烈的现在,根本行不通。

    想到这,熊槐看着屈原问道:“请贤卿细说一二,如何与勋贵争夺人口!”

    

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 
听到楚王询问,屈原立即应道:“大王,要想与勋贵争夺人口,首先就要破除私田不交税的现状。百姓之所以纷纷投靠勋贵,就是因为私田无需交税,贵戚上交给国家的供奉,远远少于正常田地的税收,故而勋贵便可以在私田中,以比国家税收低出许多的田租来吸引百姓投靠他们。

    所以,私田不交税,这才是贵戚与国家争夺人口的根基所在。

    一旦国中所有私田,无分贵贱,全都需要交税,那么贵戚与国家争夺人口的优势,则会因为百姓除了正常向国家交税意外,还需向贵戚再交一次税,两次税后,贵戚的优势,则会变成劣势。

    所以说,私田交税,这才是获取百姓的方法。”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

    如今天下各国的税赋本来就重,楚国更是公认的税赋极重的国家,若是楚国的百姓除了交税以外,还需供养贵族。

    如此,用不了几年,那些托身于贵戚的百姓,则难以承受沉重的税负,而纷纷逃亡。

    屈原见楚王点头,再度开口道:“大王,天下各国,无论是我们楚国,还是其他国家,之所以只有破产逃亡的百姓才会投靠勋贵。那是因为投靠贵戚之后,他们便已经不再是国家的百姓,而是贵戚的私产,生死富贵全在贵戚一念之间,国家的法律同样也无法保护他们。遇到仁义之主还好,遇到残暴之主,则还不如逃亡成为盗贼。

    所以说,投靠勋贵,这并非出于百姓的自愿,而是失去未来的无奈之举。”

    说着,屈原拱手道:“大王,如今汉北诸地已经没有封君的封地,封君的权势,也已经无法影响地方,借此机会,大王可以派人清查土地人口,然后趁机在汉北率先对私田征税。”

    熊槐点了点头,这本是应有之意,否则,他之前也不会费心费力的将汉北的封君全都转化为食邑封君。

    之前那些勋贵的私田之所以不用交税,那是因为早在分封之初,封君对国家的供奉,就已经按照封地的当时的状况而相互约定好。

    只是没想到,铁器的大量使用,让开垦便的容易,封君会为了在封地内开辟私田,而向国家的百姓伸出爪子,致使国家人口大量流失,以致国家越发虚弱。

    现在,封君们失去了封地,那么他们开垦出来的私田,也再次变成王田。如此一来,国家向这些田地进行征税,也就是理所当然。

    同样也是因为私田的财富巨大,封君们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能放弃这笔天大的财富,这才让熊槐下定决心,不惜自斩一刀,借秦韩两国之力,逼汉北的封君们交出封地。

    此时,屈原拜道:“大王,正是因为汉北受到秦韩两国肆虐,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并已经成封君的真空之地,臣这才请求大王在汉北免税两年。其目的所在,便是在汉北率先实行,与封君争夺人口的两个关键所在:垦荒与招安。”

    熊槐闻言,精神为之一振,看着屈原期待的问道:“贤卿的意思说是!”

    屈原笑道:“大王,顾名思义,这垦荒与招安,便是招募百姓垦荒,招安便是招募盗贼。

    如今我楚国之内,除了国家的王田,便是贵族的私田,因为国家并不承认土地私有,故而百姓私自开垦土地,视为盗窃国家财富的盗贼。

    故而,臣请大王下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百姓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田地,为百姓自有,但需要向国家交纳税赋,私田的所有税赋,全都与王田等同。同时,为了鼓励百姓垦荒,可以在开垦田地的头两年免除税负。

    而招募盗贼,正是向国中各地宣布,不再抓捕盗贼,而是转为招募盗贼垦荒。只要盗贼愿意改过自新,自动向地方各县投诚,只要盗贼在国家这里没有案底,各地就应该本着人之父母之心,主动安置盗贼。

    至于如何安置盗贼,则可参照垦荒令,让盗贼去垦荒。若是盗贼贫困,一无所有,各地还需无偿借给农具,只需五年内归还购买农具的钱便可。

    如此一来,那些因为破产逃亡,流落各地的盗贼,便有了重新成为国家百姓的机会。两年后,国家不仅再次有了兵役徭役税收的来援,而且还会多出十几亩乃至上百亩田地,此外,大王还会收获仁义之名。这正是一举数得的方法。”

    熊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而且,除了屈原刚刚所说的好处外,更大的好处,还是之前所说的与封君争夺人口。

    百姓之所以逃亡,除了因为税负太重外,更多的则是因为天灾人祸。一旦百姓破产,就只能逃亡。

    但是,垦荒与招安一出,则百姓将没有逃亡的必有了。

    若是遇到灾难,一时难以承受税负,便可迅速开垦一些田地,进行补种,数月之后便会有获得收成,关键是这些还无需交税,这一笔收入,足以解一时之急。

    若是彻底破产,还可效仿盗贼,去其他地方开垦土地,两年不交税,足以让一个家庭缓过劲来。

    至于土地的问题,熊槐丝毫不担心,楚国地方五千里,典型的地多人少,无论百姓怎么开垦,百年甚至两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