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
熊槐离开议事的大殿后,脸色瞬间恢复平静,而后一脸冷色的走入旁边的侧殿,向跟在身后的李秋道:“请工尹来见寡人。”
“唯!”
不久后,熊槐见工尹已齿到来,待殿中只剩下二人后,立即开口问道:“工尹,不知寡人之前让贤卿制作的风筝,可曾准备好。”
问完,熊槐立即紧张的看着已齿。
风筝这东西,乃是之前群臣商议为五色石造势时,熊槐特意交给已齿的任务,目的是用来装神弄鬼,吓唬群臣百姓的。
此时,熊槐一问,已齿立即点头应道:“回大王,臣早已准备就绪。而且经过臣等试验,只要所有的火凤皆纹上五彩,只要不在近处旁观,远远望去,犹如活的火凤在空中盘旋一样,难辨真假。”
“好!”熊槐点了点头,接着想了一下,开口道:“工尹,郢都附近人迹稀少,但又格外引人注目的地方,无疑便是我楚国宗庙所在。而且即便是令尹,没有得到寡人的准许,也不能进入宗庙中。
故,稍后贤卿可带着风筝与五色石前往宗庙,寡人会让太卜为贤卿提供帮助。然后从后日开始,贤卿在宗庙放飞风筝,寡人要让天下人知道,上天降神迹于郢都。”
“是,大王!”已齿用力的点了点头。
“好,贤卿速去准备!”
“唯!”
已齿离去后,熊槐看着虚空喃喃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凤鸣岐山,这些可都是大家口口相传的神话,若是神话成为现实,寡人倒相看看,谁还会不承认寡人乃是天命所归,谁还会不承认,天命没有落在楚国!”
说着,熊槐又拿出丝绢,随后写下三份诏令,郑重的盖上楚王的印章后,将诏令分别放入木盒中。接着,在一个木盒上写上襄阳守屈原,在另一个木盒上写上将军庄蹻,又在最后的木盒上写下方城守景缺。
写罢,熊槐便拿着木盒走到殿外,接着亲手将木盒交给李秋,吩咐道:“司宫,速速命人将寡人的诏令传给屈原、庄蹻、景缺三人,让他们听命行事,除了寡人的诏令,不准接受其他任何人的命令或者请求,若如违者!
灭族。”
李秋听着楚王杀气腾腾的话,当即郑重的应道:“唯!”
等李秋接过木盒之后,熊槐又开口道:“还有,从明日起,寡人要沐浴斋戒三日,以祈求上天的庇护!
在此期间,寡人不见任何人。”
“唯。”
宛城。
庄辛接到上庸郡守的求援后,第一时间请来了将军庄蹻。
待庄蹻到来后,庄辛将上庸守的求援文书递给庄蹻,然后开口道:“贤弟,上庸危急,特来求援,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庄蹻闻言接过庄辛递来的帛书,而后展开看了一遍,接着闭目沉思了一下,缓缓摇了摇头,然后又将帛书交还给庄辛。
庄辛见状,眉目间闪过一丝忧色,问道:“贤弟不愿出兵上庸?如今上庸危在旦夕,举目之间,只有贤弟驻扎在宛城的大军尚有余力,即便郢都能派出援军,恐怕也来不及了。
若是贤弟不出兵,那么上庸必然失守。上庸不守,则丹淅也不能守,如此,宛城也将陷入危险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唇亡齿寒啊!”
庄蹻摇头道:“兄长,非是我不愿出兵,而是已经来不及了。上庸的精锐士卒早就被调往汉中长城,如今长城一败,大军溃散,秦军一路疾行杀向上庸,算算时间,恐怕秦军将会在今明两日之间就会兵围上庸城。
上庸城小民少兵疲,以上庸之弱面对秦国虎狼之师,恐怕用不了一两日,就会为秦军所克。而宛城距离上庸太远,就算我即刻出发,昼夜兼程,最快也要八到十日。那时,我赶到上庸,只不过是为甘茂增加功勋罢了。
所以说,救援上庸,已经来不及了。”
庄辛摇头道:“贤弟,你率军来宛城之时,大王让你随时支援各地,若是上庸求救的公文来此,而你却按兵不动,为兄担心”
庄蹻摇头道:“非也,大王只让我支援方城与丹淅,可从未让我前去支援汉中上庸。而且”
庄蹻看了一眼庄辛道:“比起上庸,小弟我更担心宛城!上庸不守已成定局,丹淅不守也是必然,秦韩联军杀溃叶公所部之后,恐怕会兵围宛城,以逼大王就范!”
庄辛一怔,随后露出大恐之色,急忙对外大声吩咐道:“传令,立即派人去西面,准备接应溃军。令,传令下去,征召百姓,准备坚守宛城”
襄阳。
屈原得知汉中上庸的事情后,立即召来邓陵光,脸色沉重的道:“邓陵将军,汉中的事情,不知将军可曾知晓。”
邓陵光点了点头,应道:“光已经有所耳闻,据说上将军突然猝死于军营之中,随后汉中失守。”
屈原微微颔首,然后面色沉重的道:“将军,汉中上庸事关我楚国大局,不容有失。而触目所及,只有我襄阳离上庸最近,若是逆流而上,快则三五日便可抵达上庸。而且,此时我襄阳尚有精兵七万。
是以,平欲请邓陵将军立即率领大王的亲卫军将士,先行赶往上庸固守,只要能坚守一二日,平便会亲率七万大军前去为上庸解围。”
邓陵光毫不犹豫的摇头道:“大王有命,只让光在襄阳训练士卒以及驻守襄阳城,而未曾让光防守他地,光身为亲卫军统率,不敢擅自行动。”
屈原奇怪的看了邓陵光一眼,很难相信这种迂腐的话,会从他口中说出。
想着,屈原痛心疾首的劝道:“邓陵将军,正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如今军情紧急,岂可不知变通。如今大厦将倾,将军却谨守一年前,战事未爆发时大王所交托的命令,而不做丝毫改变。难道这就是墨者的信义之道,难道这就是墨者的智慧,难道邓陵先生就是如此教授弟子的吗?”
屈原一连发出三个疑问,顿时令邓陵光哑然。
屈原见邓陵光沉默了下去,于是,再开口道:“将军,墨者善守,天下皆知,大王亲卫,一日可疾行两百余里。此时上庸继续援军以提振士气,若是将军日夜兼程,能在后日日出之前,趁秦军未包围上庸之前,赶到城中守卫上庸。
则不仅上庸转危为安,连我楚国也将转危为安,只要上庸不失,丹淅、方城、邓宛等地,也将因为将军而免去刀兵之祸。
诚如是,则将军之义,不下于昔日墨子为宋说楚之状举,这才是墨家的大义啊!”
屈原深情款款的说完,然后目不转睛的看着邓陵光。
只是,邓陵光沉默良久,最后,看着屈原,依旧摇了摇头。
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
屈原见状,注视邓陵光许久,见其始终面不改色,最后,叹道:“既如此,那就请将军守卫襄阳吧,平自己率军去救援上庸!”
说罢,屈原便直接向外走去。
走了三四步,突然听到邓陵光的声音。
“先生且慢!”
屈原一听,立即惊喜的回过头,看着邓陵光道:“将军改注意了!”
邓陵光摇了摇头,然后开口道:“先生博闻强识,是楚国首屈一指的名士,昔日大王心中有一个疑惑,故请光询问先生。”
屈原一怔,诧异的看着邓陵光问道:“不知大王有何事详询?”
“大王有一问,昔日楚国为吴国所灭,不知昭王何以能快速复兴楚国?”
屈原理所当然的道:“当然是昭王贤明,以及令尹子···子···”
说话间,屈原突然一怔,随后神色大变,令尹子西的名字,却始终没有说出口来。
想明白楚王的意思之后,屈原面色苍白,眼中充满着悲伤,一边失神落魄的向内室走去,一边低声喃喃自语:“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郢都楚宫外。
在得知汉中事的第二日,群臣再度聚集于此,结果却被李秋拦住,告知楚王沐浴斋戒,希求上天的庇护,不见任何人。
“沐浴斋戒?!!!”
群臣从李秋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全都一阵错愕。
咸尹范环一脸悲愤,痛心疾首的大声疾呼:“大难临头,楚王不思群策效力,以商议出解决秦军的办法,反而在这个时候想上天鬼神求助。
这···”
说着,范环脸色一正,向拦在前面李秋喝道:“在下不才,被大王选为咸尹,身负谏议之重托,为大王查漏补缺。此刻,正是在下向大王尽忠之时,我要当履行咸尹之职,当面向大王进谏。”
说罢,范环便直往宫中闯。
李秋见状,立即对身侧的宫卫道:“左右拦住咸尹,不能让咸尹打扰大王,惊扰上天!”
周围的宫卫一听,立即分出三人,一把将范环保住。
群臣见范环被宫卫围住动弹不得,就在惊愕见,立即就有人大喊道:
“国难当头,正是以死相谏之时,诸位,我等一起求见大王!”
话音一落,便有另一个声音附和道:
“不错,上庸一失,郢都也将直面秦韩联军的兵锋,无论是战是和,今日都得说个清楚,议个明白,岂能坐等时机流逝,等待大祸降临!”
这两人的话顿时说到群臣心坎里去了。
大祸临头,楚王这才想起去乞求上天的庇护,这也不嫌太晚了吗?
况且,此时此刻,无论是发动举国之力坚决抵抗,还是立即向各国割地求和,都比祈求上天要好得多。
想到这,一时间群情激愤,当即就有二十多个大臣一同上前,准备冲击宫卫组成的防线,意图强闯入宫。
李秋见状,大惊失色,立即对宫卫大喊:“速关宫门!不可让大臣惊扰上天。”
喊罢,又对群臣呵斥道:“尔等无视大王诏令,意图阻拦大王祭天,如此无法无天的行径,难道就是臣子所为,难道就不怕上天怪罪吗?”
说完,见群臣没有反应,不为所动,而且众宫卫在群臣的冲击下隐隐有拦不住的迹象。
李秋顿时大急,转头四顾之间,见到在一旁冷眼观看的景鲤,立即大喊道:“令尹,国家危难之际,朝中不能有此大乱,否则万事皆休矣!”
景鲤一怔,立即向前三步,大喝道:“好了,尔等强闯宫门,难道是想反了不成。知道的认为你们是忠君报国,不知道还以为你们这要是谋害大王。”
正在冲击宫门的群臣闻言,顿时一僵。
接着,景鲤又开口道:“还有,大王昨日不是已经有吩咐了吗?征召百姓以备不测,如今尔等不去动员百姓,不去号召族人解救国难,却在此冲击宫门,这像什么话!
都散了吧!有事的立即回去处理公务,闲的没事的,立即去动员百姓。至于大王哪里,我亲自去求见大王!”
群臣一听,愣了愣,接着见景鲤向宫门走去,顿时向后退了数步,让出一片空地。
原本听景鲤开口,李秋还觉得今天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结果等景鲤一脸冷色的站在他面前,顿时哭丧着道:“令尹,大王有命,请令尹不要与小臣为难。”
“司宫!”景鲤看着李秋,直接将佩剑拔出,冷冷的道:“怎么,本令尹要见大王,你还敢阻拦不成?”
“这···”李秋张了张嘴,看着眼前的剑尖,脸上冷汗直冒。
令尹不比他人,权势极重,他根本拦不住。若是景鲤一剑砍死他,那他肯定白死了。
景鲤见李秋不敢说话,冷哼一声,便径直向宫门处走去。
众宫卫看了看景鲤,又看了看李秋,终究不敢阻拦,让出了一条道路。
楚王寝宫中。
熊槐坐在席上,听着侍者的禀报,得知咸尹范环等人大声疾呼,正强闯楚宫,要请楚王出面理事,顿时泪流满面的感叹道:“虽然不礼,但确是一片忠心。传令司宫,不得伤及大臣,只需紧关宫门便可!”
“唯!”
侍者刚转身,有一个侍者来报:“大王,令尹强闯入宫,司宫拦不住,令尹进宫了!”
“嗯?”熊槐一怔,叹道:“既如此,那就请令尹来见寡人吧!”
使者还未来得及回应,熊槐便听到景鲤的声音:“不必了,大王,臣已经来了!”
熊槐一惊,抬头一看,却见景鲤推开两个殿外的侍者,已经一脸冷色的走了进来。
见此,熊槐立即恢复一脸忧色,摆了摆手道:“尔等退下,寡人与令尹由要事要谈。”
“唯!”
一众侍者离去后,景鲤看着熊槐泪痕未干的脸,开口问道:“大王在此落泪,是为何事而悲伤,是为楚国的不幸,还是为那些为国战死的勇士?”
熊槐叹道:“不仅是这些,方才寡人一听群臣为国事而冲击宫门,顿时激动难耐,他们都是寡人的忠臣呐!
老子云: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此言诚不我欺!国难当头,忠臣涌现,寡人这是高兴啊!”
景鲤闻言冷冷的道:“老子这话还有半句,怎么大王不一并说出来?若是大王忘记了,幸好臣还记得,老子剩下的半句话,那就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
熊槐一怔,脸上所有的情绪全都隐去,然后面无表情的看着景鲤道:“令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景鲤冲熊槐一拱手:“大王,这话不应该问臣,而应该让老臣问大王才对,不知大王是何意思?”
“寡人不知道令尹在说什么?”
景鲤惨然一笑:“大王竟然会不知道臣在说什么?那么臣给大王一个提示,老臣说的是上将军昭鼠的事情。”
“上将军突然猝死的事情,寡人心中甚是难过···”
景鲤一见楚王脸上露出悲色,立即出言打断道:“大王,这里只有你我君臣两人!”
熊槐闻言再次将脸上的悲色隐去,然后若有所思的看着景鲤。
景鲤见状,脸色露出痛惜之色:“臣昨日已经去司马府查过了,上将军昭鼠这三个月来,前两月共向大王上书二十一封。但是这些上书却全都不见了,据说是送到大王这里来了。而这一个月来,没有一封上书送达司马府。
只是昭鼠的上书虽然没人送到司马府,却并非代表昭鼠没有上书,或者说汉中无事,而是昭鼠的上书半路被人截了!截杀信使的地方,就在郢都外,臣昨日已经去过了,顺便还找到了数十具尸首!”
熊槐面无表情,无以应。
景鲤见状,嘲笑道:“大王,这么重要的消息,难道大王就露出一点震惊之色吗?”
熊槐看着景鲤,缓缓开口道:“令尹,这里只有你我君臣二人!”
景鲤顿时一滞。
君臣二人相对沉默许久,景鲤问道:“大王,为什么?”。。
熊槐面无表情的道:“为什么?世间哪有这么多为什么?令尹,难道你做了寡人近十年的令尹,连糊涂这两个字也忘了吗?”
“糊涂!”景鲤自嘲的摇了摇头,然后笑道:“大王,做人活着的时候,自然要糊涂一些,如此才能活得轻松。但是人死的时候,却要死的清楚明白!不然,会死不瞑目!”
熊槐一怔,盯着景鲤看了许久,然后心中一叹,缓缓开口道:“寡人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瓦解六国联盟。
各国为何群情激愤的要进行伐楚,为何在内部矛盾重重的情况下联合伐楚,其根本原因不是楚国灭越,而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