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明显是对赵魏两国有利,为了不让赵魏两国离心,我们楚国不能明面上阻拦。”
熊槐点点头,接着问道:“那么我们暗中阻挠此时。”
公孙衍摇头道:“大王,我们不仅不能阻挠此事,而且还要暗中相助,促成此事,以此削弱秦国。”
见楚王看过来,公孙衍解释道:“魏国与赵国相比,魏国位于天下之中,并与楚国接壤,对楚国来说,魏国更加重要一些。所以,要想魏国紧紧的与楚国结盟,那就需要魏国时刻面临外部威胁。”
“这个威胁可以是秦国,也可以是齐国,同样,也可以是赵国。”
熊槐点点头,公孙衍说的,他也很清楚。
三晋虽然号称兄弟之国,但那是三国面对外部威胁的时候,一旦外部形势较好的情况下,那么三晋就会打的死去活来。
尤其是赵魏两国。
这两国不仅是兄弟,同样也是世代交战的两国,这矛盾的根源从赵襄子后期就埋下了,魏文侯时代又加大了两国的矛盾,只是这两个人手腕很高,威信更高,赵魏两国没有撕破脸。
魏文侯死去,魏武侯即位,从武侯到惠王,而赵国这一边,从赵敬侯到现任赵王,接连四代人,赵魏之间都是打打和和轮番上演,最严重的时候,恨不得对方去死!
公孙衍继续道:“大王,赵国与魏国的矛盾不仅有,而且很大,尤其是赵肃侯锐意进取以来,赵国的实力每年都在加强。而与此同时,魏国的实力却是每况愈下,面对这一种情况,魏国上下一直都担心不已。”
“之所以现在魏赵两国之间相安无事,不过是两国实力相当罢了。”
“所以,臣的计划是破坏目前赵魏两国的平衡,增强赵国的实力,制造条件,让赵国攻破上郡。一旦赵国得到上郡,那么赵国必然实力大增,魏国怎能不担心?”
“要知道,赵国可是一向都对卫国垂涎三尺的啊,这可是从赵简子之时就开始谋划,到现在已经历经十代赵君了······”
熊槐笑道:“不错,若是齐国帮助赵国夺下上郡,那么赵国实力的增强,首先担心的是秦国,接下来是魏国,然后是齐国,最后,赵国的强大跟寡人有什么关系?只会令魏国更加偏向楚国。”
说着,熊槐皱眉道:“可是秦国已经在河水部署防御,戒备森严。寡人担心的是,赵魏两国全都不能突破河水,或者在赵魏两国即将成功的时候,齐国在背后扯后腿,然后赵魏秦三国维持原状,而齐国通过这一战与赵魏两国建立的交情,趁机拉拢赵魏两国,成为赢家。”
公孙衍意味深长道:“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臣还准备为赵国请来一支奇兵。”
第二百五十章 牵线搭桥()
“奇兵?”熊槐想到了不久前的一件事,脑中灵光一闪:“犀首的意思是义渠国?”
公孙衍点点头:“回大王,正是如此。”
“义渠国位于秦国的后方,若是愿意出手,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只是···”熊槐面带迟疑之色:“只是寡人也曾请义渠国出手,但是被义渠国拒绝了,这次他们愿意出兵吗!”
公孙衍拱手行礼道:“大王,臣与义渠王还有些交情,臣请命,微臣这次亲自去一趟义渠国。”
熊槐沉默了一下,才点头道:“好,那就有劳犀首了。”
随后,熊槐向陈轸问道:“不知贤卿的计策又是什么?”
陈轸苦笑的摇了摇头:“回大王,臣没有犀首想的多,只是打算等赵魏两国久攻不下之际,去中山国散布谣言,就说齐国这次攻打秦国,并不是真的想帮赵魏两国,而是想与赵国结成同盟,然后打算与燕赵两国共同瓜分中山国。最后再去游说魏国,就说齐赵两国结成联盟,秦国也是齐国的盟友,以此逼迫魏国彻底倒向我们楚国,不要心存侥幸之心。”
熊槐点头笑道:“不错,这也是一个办法。”
······
夜间。
赵军大营。
赵王刚刚送走了齐国使者,接听到有人来报:“大王,楚国使者公孙衍来访。”
赵王闻言向左右的大臣富丁王贲笑道:“楚国使者连夜来见寡人,看来楚国已经急了,急着拉拢寡人啊。”
富丁王贲拱手笑道:“大王英明。”
赵王呵呵一笑:“让犀首来见寡人。”
“唯!”
公孙衍被王贲引入赵王营帐,立即向赵王拱手行礼道:“外臣公孙衍见过赵王。”
“犀首不必多礼,营中简陋,条件有限,犀首还请见谅。”
赵王等犀首坐下后,笑着问道:“犀首深夜前来,不知有何赐教吗?”
公孙衍笑道:“不敢,只是得知赵国要攻打上郡后,在下不才,与义渠王有旧,愿意向大王奉上一封给义渠王手书,为赵国与义渠国牵线搭桥。”
赵王闻言眼睛一亮,这是一份大礼啊。
义渠国在秦国的西北方,昔日魏国强大的时候,义渠国还是魏国的附属国,但是自从魏国把上郡以及西河之地全部割让给秦国后,义渠国就与中原各国隔断,中间隔着一个强大的秦国。
赵国与义渠国之间的地方,就是秦国的上郡,上郡就是赵国这次的目标。
若是义渠国愿意与赵国联手,一同讨伐上郡······
本来自己还头疼着怎么攻破秦国河水的防线,现在公孙衍的来到,问题瞬间解决了一大半!
想着,赵王立即拱手相公孙衍行礼道:“犀首,寡人欲与义渠王相交久矣,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若是这次能通过犀首与义渠王相交,寡人不胜荣幸。”
公孙衍闻言笑道:“义渠王一直仰慕中原文化,昔日魏王即位之初,义渠王依旧谨守礼仪,特意绕过秦国,前去大梁朝拜魏王,这等有情有义的国君,世间少见啊。”
赵王闻言亦道:“说来我三晋还得承义渠王不少情,上一次若是义渠王在秦国背后牵制,恐怕我们三晋都会在秦国手里遭受极大的损失啊。”
说着,赵王摇头晃脑的感慨道:“寡人一直想向义渠王表达谢意,只是赵国与义渠国之间隔着一个上郡,被秦国所阻挠,实在是可惜了!”
“现在犀首愿意帮助寡人联系义渠王,寡人感激不尽。”
“好说,好说。”公孙衍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份帛书:“大王,这正是外臣为大王准备好的手书,请大王过目。”
王贲从公孙衍手中接过帛书,然后将其转交给赵王,赵王打开一看,帛书上正是公孙衍为义渠国与赵国拉关系的内容。
赵王收好帛书后,笑道:“有劳犀首了···”
······
是夜,五国之间使者往来不断······
第二日,操劳一夜,心满意足的五国之君,便匆匆带领军队回国。
随着各国之君回到各自的国家,关东顿时被调动起来。
一场声势浩大的伐秦行动即将吹响号角。
各国的行动秦国全都看在眼里,随时准备迎接这一场大帐。
战争开始前夕,五国以凭吊秦惠文王之名,派出使者一同赶到咸阳,向秦国发出最后通牒······
秦国咸阳。
“五国不久前在洛邑会盟,共推楚王为盟主,相约伐秦。”
“楚司马昭雎率兵十五万兵围於中,意图攻打武关。”
“楚柱国景翠率兵十五万联合韩相公叔率领的十五万韩兵,兵围函谷关。”
“魏将公孙喜率兵二十万联合齐将匡章率领的十五万齐军,齐聚汾阴,意图攻打少梁。”
“赵将乐池率兵二十万联合齐将声子率领的十万齐军,已经赶到蔺地,准备渡河攻打我上郡治所肤施县。”
樗里疾说着,停顿了一下,看向一旁的相父张仪。
张仪面色如常道:“有什么消息将军尽管全都说出来!”
樗里疾点了点头道:“五国派来的使者宣言,秦相张仪背信弃义,愚弄天下,以至天怒人怨。所以,五国的要求,我秦国若是不交出相国,五国誓不罢休,绝不退兵。”
各国的情报随着樗里疾一字一顿的道来,秦王荡脸色铁青,十分难看。
不是因为五国伐秦,秦国关邑险固,又有重兵良将守卫,别说五国百万兵力,就是两百万兵力,他们短时间内也过不来。
到时,时间一长,各国消耗大增,不用秦国做什么,他们自己就会内讧,接着就会打起来的。
所以,真正令秦王荡感到恶心的,是站在下方的那个自信满满的意气风发的张仪。
恶心,郁闷,窝心···
种种恶劣的情绪全都充斥着脑海中。
唉!
如果不是先王逼着自己拜张仪为相父,说不得这次就借这个机会把张仪交出去了。只可惜造化弄人,相国与相父的差距太大了,若是寡人把自己的相父都交出去了,那么秦国的上下怎么看寡人······
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里疾离都()
张仪见秦王荡在上面发呆,心中暗暗叹了一口。
自从秦王荡即位后,就变了一个模样,不复昔日做太子时的英武之气,反而时常陷入呆滞之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想着,见秦王荡不开口,只好出来问道:“将军,现在武关函谷关河水三地防线准备的如何了?”
樗里疾闻言拱手道:“回相国话,三地防线已经准备妥当,函谷关不提,甘茂正在坐镇少梁,上郡守得到齐赵联军的消息后,已经调集东部七县兵力齐聚肤施郡城,打算守卫河水。”
“甘茂去河水设防时,曾派去三万援军增援上郡,短时间内齐赵联军肯定无法渡河。但是齐赵两国来势汹汹,所以我在几日前以任鄙为将,又从咸阳调去了两万援军,如今上郡已经聚集了十万秦军,短时间内可以无忧。”
顿了顿,樗里疾略带不满道:“只是於中地区那边,虽然我们从齐国哪里得知,楚国打战不仅劫掠物资,而且还劫掠人口。魏冉在楚国司马昭雎吞并析邑的时候,已经动员於中的百姓迁到武关以西,但是於中的百姓认为这是谣言,只有一少部分进行了搬迁,大部分人全都滞留原地,不愿意西迁。”
这一次,张仪是有一些失算了,虽然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但是本以为这次各国攻秦,还会与上次一样,大军云集函谷关,准备强攻的。
毕竟无论是渡河还是从武关进攻,都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粮道太远,二是全都放不下那么多人。
等到得知五国兵分四路的消息的后,再想迁移百姓,却是有些来不及了。
张仪沉默了一会儿后,道:“也罢,那就传令魏冉,谨守武关。”
顿了顿,张仪问道:“将军,义渠国那边如何,我担心义渠国这次会在我秦国新君即位时,趁机在北方起兵呼应五国。”
樗里疾点点头:“相国所言不错,这也是我所担心的地方,数年前我秦国夺取义渠二十多座城池的事情,义渠王应该还没有忘记,如今这个机会,我想义渠国也会插上一手。虽然义渠国现在虽然还没有大规模调兵的迹象,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妨,只是甘茂在少梁,魏章在函谷关,司马错在巴蜀,如今我秦国没有一个能震住义渠的重将。”
秦王荡愣了一会儿,这会儿听到樗里疾说秦国一时无将可用,立即出言道:“王叔,将军乌获,力大无穷,力能抗鼎,寡人以为乌获在北面统兵,必能打败义渠国。”
“乌获···”张仪瞬间就想起这个人来,此人与之前去上郡的任鄙,都是先王时期就从军中脱颖而出的秦军将士,以力大无穷勇猛善战闻名。
秦王荡即位后,认为他们贤能,就提拔他们做将军。
对于他们二人,张仪感到头痛,不是头痛他们俩,而是头痛秦王荡。
秦王荡认为有才能的家伙,全是这种匹夫之勇的力士,而不是孙吴这样的大智大勇之辈,对于国君来说,这就是本末倒置,走上偏路了。
要是天下的贤能之士,全都认为秦王荡以气力为贤,那么各国的贤才还会来秦国吗?
之前秦王让任鄙做将军防守上郡,张仪捏着鼻子也就忍了,毕竟任鄙在上郡再怎么冲杀,总不可能杀过河水,跑到赵国境内去吧,而且任鄙确实勇气过人,久经沙场,用他防守上郡,真刀真枪的与齐赵联军拼杀,也不算错。
至于乌获去镇守义渠,这根本就是胡闹。
想着,张仪开口道:“大王,如今我们秦国已经同时面对四个方向的进攻,义渠国现在有没有明显的敌意,所以我们应当以安抚为主,避免发生战事。将军乌获,作战英勇,但是名气不足,臣以为乌获到了北地,恐怕不能震摄义渠。”
“一旦义渠过出兵,那么我们秦国就是面临五线作战,太危险了。”
秦王荡脸一黑,转头看向樗里疾:“王叔,你以为如何?”
见秦王荡向自己求助,樗里疾尴尬的摇了摇头。
若是现在只有义渠国一个麻烦,自己也就同意了,但是现在这情况,可是一路崩就崩全线的情况,绝不能意气用事。
想着,樗里疾开口道:“大王,相国所言不错,若是我们秦国与义渠过开战,那么乌获将军北上自无不可,但是现在的目的不是打败义渠国,乌获将军北上并不合适。”
见自己的叔叔也不支持自己,秦王荡顿时哑然。
接着,秦王荡赌气道:“那么相父以为,何人可以震慑义渠国。”
张仪拱手行礼道:“大王,臣以为庶长正是不二人选。”
樗里疾现在的位置正是庶长,张仪推荐的是樗里疾!
“庶长···王叔···”秦王荡猛然摇头,王叔可是自己的倚靠,朝中唯一可以与张仪分庭抗礼的存在,若是王叔去北地,那么朝廷之中不就变成了张仪的一言堂!
想到这,秦王荡拒绝道:“这不可行,王叔还需坐镇咸阳,怎可轻易离开!”
“若是王叔离开咸阳,一旦东面有事,谁可前去救急!难不成需要相父亲自去救不成。”
“所以寡人以为义渠小国不过是癣疥之疾,而东面的五国联盟才是我秦国的心腹之患。”
“不然···”张仪摇头道:“大王,关东五国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只是一群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短时间内可保无忧,义渠虽小,但是却在心腹之间。若是不能震慑义渠,或者是在义渠国发难的时候,短时间内将义渠国击败,那么义渠国就会与关东五国合流,到时义渠国乱于内,而关东各国攻于外,我们秦国首尾难顾,这才是真正的麻烦。”
说着,张仪直接向樗里疾问道:“庶长,不知你以为如何?”
樗里疾沉吟了一下,向张仪与秦王荡拱手道:“大王,相国,在下愿往。”
秦王荡大惊:“王叔你······”
樗里疾摇头道:“大王无忧,臣此去北方用不了多长时间,迟则半年,快则三月,必能返回咸阳。”
安慰秦王荡的同时,樗里疾看着张仪道:“相国,东面的五国就拜托了。”
张仪笑道:“庶长无忧,关东五国并不是真正的想要与我秦国死拼,只不过是趁着我秦国人心不稳,打算来捡便宜而已,只要他们见无机可乘,用不了三五个月,在耗费巨大的情况下,他们就会自己退兵的。”
樗里疾闻言大笑道:“那就辛苦相国了。”
秦王荡:“······”
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