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霸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族霸图-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⒉徽加写笠澹诘览砩暇退挡煌ǎ呐率鞘率瞪系闹詈蠲髅嫔匣故且蕴熳雍帕钗稹3⑷绻嫱庾约嚎扔诖哟笠宀忝嫔显逝涤涤锌璧娜ɡ蚀瞬帕钊烁械椒艘乃肌�

    在夏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上,拥有朝廷允许的开府议事之权倒也不是没有先例。首先,各朝太子都拥有开府之权,不过那是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最多就是纠集一班幕僚出出主意,有其名而无其实,算不上真正的开府。而真正的开府议事,要追溯到夏朝立国之初,由于一部分开国元勋为夏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实在功劳大得赏无可赏,夏太祖赵启一口气分封了一十七个公国、侯国,让这些开国元勋们尽皆封王。这些被封的国王才算是真正的拥有开府之权,现在各地的国也大多都是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然而仅仅三年之后,这十七个国中有九个国王悍然兴兵作乱。虽然最终叛乱平息,但也造成了举国震动,让新建立的夏王朝伤筋动骨。夏太祖一怒之下收回了所有封赏的国王,并且做出了“异姓不得封王”的决定,从此以后夏王朝再没有异姓王的存在。

    而在夏朝历史上,最终并非以太子身份开府封王的仅止两位。第一位是永德年间,孝纯皇帝的亲弟弟,平北王赵徽,在面对匈奴作战时,英勇善战,勇猛果决,率领两万铁骑,深入匈奴境内八百里,一举击杀匈奴单于,并逼迫继任单于向大夏纳贡称臣,让大夏朝近百年不受匈奴袭扰立下不朽功勋,得以封王开府,留下一世英名。

    另一位则是著名的忠烈王赵邩,在孝臻皇帝后期,天下诸侯叛乱时代,夏朝半壁江山均落入叛军之手,却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连下叛军一十三郡,打得诸侯联军闻风丧胆、一溃千里,保下了夏朝国祚得以延续,可谓功盖天下。不过这位忠烈王却英年早逝,在扑灭叛乱后不久就撒手人寰。为纪念其不世之功,夏恒帝特恩许其子安乡王赵遂立府,以彰显其功劳。可惜这位安乡王却是虎父犬子,开府仅仅两年,就在手下的怂恿下打算自立,可惜尚未举兵就被告发,最终落得个身死魂灭的下场。最后还是看在其父的面子上,勉强追谥为安乡侯。

    以上两位皆是功勋卓著,为夏朝延续立下盖世功勋的人物。而赵旻不过扑灭了一场地方上的小小叛乱,而且还不是作为最主要的力量当然在赵旻的上表里几乎都是自己的功劳就凭这点小功就与前代两位先贤相提并论,会不会太过儿戏了一点?因此赵旻现在听闻这个消息时,脑子里完全没有惊喜的感觉,反倒是惊吓的成分更多一些。

    怀着这样的心情,赵旻送出了孟侯之后仍然满脑子官司,整个人一直处在一种恍惚的状态之中,连邵琦什么时候进屋来都不得而知,直到邵琦在耳边轻唤数声方才醒觉。

    赵旻茫然的望向邵琦,邵琦见他这般模样,只好简单的将这一日监控岳冀和青漪轩的情况做了一个大致的汇报。

    原来那岳冀一大早出门,并没有如赵旻所想般四处走访打探消息,而是去了内城中一家典当铺中,直至午时才得出来,随即就返回了泰岳楼寻见邵琦,言说自己完全接受赵旻的建议,愿意自家出资三百万钱,投入青漪轩做股,至于轩中事宜并不过问分毫,只取每年红利即可。这样的做法应该说诚意十足,三百万钱可不是小数目,而且投入之后连具体所占份额都不闻不问,可谓魄力十足了。可惜赵旻这时候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只含混的唔了一声表示知道了,示意邵琦接着往下说。

    邵琦受命带了司闻司数名好手前去青漪轩守候,果然在入夜时分又有泼皮无赖前来打算闹上一番,幸得有邵琦带的人在,对方没讨得什么便宜,悻悻退去。不过这样一来,青漪轩的生意也大受影响,眼见得邵琦离开之时,也只有寥寥数名客人,与往常门庭若市的盛况大相径庭,全然不可同日而语。

    赵旻听邵琦讲述之时眉头紧皱,青漪轩照此情形发展下去逃不掉关张的下场,这就是没有靠山的悲哀。这也是这个时候所有从商之人的悲哀,商贾本为贱业,哪怕你家资糜亿,只要没有世家的背景,或者强硬的后台,在这乱世将临之际,随时可能家财尽失不说,甚至身家性命也在他人一念之间。看来想让青漪轩生存下去并为己所用,最终还是要着落在自己身上。

    这么一想,如果自己真的拥有开府议事之权,对于震慑宵小、于众立威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在邵琦退下后,赵旻一个人坐在屋里患得患失的思来想去,一会儿想到成为夏朝第三个开府王侯,威风八面,良臣猛将纷纷来投一会儿想到开府以后成为众矢之的,弹劾的奏章如雨点般纷沓叠来,直到实在扛不住沉沉睡意袭来,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第九十九章 名副其实的北海王() 
这天晚上赵旻做了个梦,他梦见自己似乎回到前世中学课堂之上,那位面目模糊的历史老师正在上课。当讲到“凡为王者,或擅权,或叛以自立”之时,突然老师的面貌幻化成了面容刻板的赵铎的模样,那张古板的面孔忽然间须发皆张,戟指赵旻厉声道“汝有何德何能,竟敢窃居高位,莫非有不臣之心耶?”紧接着画面一转,身后冒出了数不清手持利刃全副武装的士兵,个个面目狰狞,一步步向自己逼近,手中钢刀举起,竟似要向赵旻劈下一般!

    赵旻吃吓,“啊!”地一声坐起身来,四下里一打量,才明白过来自己是在做梦。此时再一摸身上,满满都是冷汗。再瞧瞧窗外,隐约已是日出时分,想起今日便是颁旨的时日,当下也没了睡意,干脆起床练了一趟五禽戏,出了一身臭汗,这才把心头那股挥之不去的烦躁之意略略压下了少许,又去泡了个澡,待到洗漱停当,前来通禀的小吏也恰在此时到达。

    小吏所来的自然是通报颁旨的时间、地点,然后请北海王届时出席。颁旨的地方不用说,肯定是在州署之中,时间则是巳时中。

    顺便说一句,其实夏朝最早延续秦制,刺史并非地方常设职位,行政区划只有郡县两级直到孝敬皇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才按地区将数郡、国统设为州,全国共计十二州,加上国都所在的司隶,并称大夏十三州,并增设了刺史一职。最初的刺史仅仅是一个监察职能,也就是类似审计署的职能,只有监察送审之职,却无临行决断之利。但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业更不发达,很多所查核的情况来不及送达中央便生出事端,很是没有效率。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刺史也渐渐有了行政处决权,权利也随之越来越大。

    到了红巾乱起后,为了方便管理、集中调度,甚至在红巾为祸最盛的冀州、兖州、豫州短暂的设置了州牧一职,不过很快就废止,红巾乱一平复就撤销了这一职务,改回刺史监察制度。不过为了避免落人口实,还是将刺史原本与郡守相同的轶两千石,调整为中两千石,虽然明面上仍然与郡守一样同为三品官,但从俸禄上就高了一头,连带着刺史麾下的各种从事,也几乎跟郡守平起平坐。其中尤其是郡国从事,本来的职责只是监察郡县有无不法,现在与郡守之间的关系演变成现代省书与省n相类似的关系了。

    不过刺史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州之主,因此办公地点也没有州衙一说,而是通常在州治的郡守府边上另起一处,称为州署,当然通常也被称为刺史府。刺史的日常行政命令就是由此发往全州各地,称之为一州之脑也不为过。因此类似朝廷圣旨之类的隆重活动,自然就着落在此处进行。

    吃过朝食,赵旻换好正式朝见的衣冠,仅带邵琦一人,前往州署而去。盖因孟侯、夏侯英等人虽然都是赵旻的臂膀,但毕竟没有朝廷承认的官身,唯一有官身的夏侯杰又留在即墨未至,像这种宣布圣旨的场合,规矩是非相关人员不得参与,因此赵旻的这一票良臣们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至于邵琦,那是赵旻的内宫官,相当于秘书的角色,要随身带个秘书谁管得着?因此此番便只有两人同行。

    到得州署,甫一进门,一股庄严肃穆的感觉就扑面而来。但见两侧甲兵持戟而立,甲亮戟利,皆目不斜视。一阵氤氲香气的味道冲入鼻端,那是所谓的焚香,要连燃三日而不熄,以示虔诚。大厅中已经到了不少人,但各个并不似往常般三五成群、交头接耳,而是各自按照官职、爵位高低,规规矩矩站成两列。

    赵旻四下里瞅瞅,两位使者和曹凯都还没有现身,这也正常,主角都是最后出场,古往今来概莫能免。赵旻本打算随便找个角落一猫了事,至于邵琦就只有在门廊边呆着,作为秘书旁听是可以,但想跟大员们站在一起就别想了。哪知赵旻刚一走过去,数十双眼睛就落在他的身上,他想往后排站,那些眼睛就一直盯着他,直到看得他浑身不自在,只好不断的往前挪,一挪再挪,终于挪到最靠近香案的位置,那些目光才兀自离开,只把赵旻自己弄了一头冷汗出来。

    就这么干巴巴的等了许久,直到接近巳时中,曹凯才姗姗来迟。他进大厅一瞟就看见站在最前端的赵旻,似乎有些错愕,但随即又恢复了那种笑眯眯的富翁脸,对着赵旻略一拱手,意思这场合也不便多说,顺势就立到了赵旻身边跟他站成一排。

    赵旻瞧着好笑,这位爷千方百计地想贬低自己,让自己出丑,但最终在这样的正式场合,放眼望望场中之人,排在他刺史大人之后的,也唯有自己敢认第二人。其他的无论是郡守也好,从事也罢,从身份地位上都要差上一筹,因此形成了第一列只有自己跟曹凯两人,后面跟着一大票官员,倒像都是两人的从属一般。

    正自胡思乱想着,忽听一声锣响,众人转头望去,但见两位天使身着土黄色官服,峨冠博带,两人手中各捧着一片用明黄色绸缎包扎的木牍,迈着方步,缓缓往厅中行来。

    二人到了堂中,却不理会众人,先将手中捧的木牍交给身边的随从,随后各自从香案上点上三炷香,恭恭敬敬地上香而拜,众人也随着二人的动作,一道向香案方向参拜。赵旻也随众人一道,心中不禁暗自吁了口气,幸亏这时代不流行跪拜之礼,要不然自己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受过高等教育的灵魂,如何能够接受下跪磕头的行为?想到这不由得不暗赞一下那些穿越到明清的穿越党们,能够理所应当的说跪就跪,就冲这份忍性,赵旻也要给他们点上三十二个赞!

    接下来还有奉天、对祀等一系列礼仪,好容易走完这一套流程,终于开始正式颁旨。只见钟隗退往一边,赵铎当先立在中间,用双手小心翼翼地解开包扎的黄绸,展开木牍,朗声念到

    “新平三年春三月癸丑,大夏恭德皇帝制曰陆旭叛逆,京师震动,天下宵小思动。幸得诸卿鼎力,一月讨逆,朕心甚慰。或云青州平叛乃分内之事,不应恩荣,朕不以为然。功则赏,过则罚,自古使然。朕闻褒有德,赏至材如今宇内凌乱,朝廷患替,有陆逆等跋扈其上,群盗隳突乎下者,究其根本,皆所属不明,吏治不清之故今益以北海置郡为国,当剪除豪强,安抚乡里,顺应民情,整顿吏治皇四子旻,宣德明恩,守节乘谊,宣敏尚德,宿卫忠正,朕甚慰之,其加封旻北海国王,以即墨地益封千户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望卿砥砺勉行,祚于夏家,永绥四海。”

    话音刚落,周围“嗡”地一下,各个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态,尤其是曹凯,歪着脑袋直盯着赵旻,嘴巴半张,一双不大的眯缝眼瞪得几乎跳出了眼眶,这模样简直可以说失态至极。而周围的群官也好不到哪去,要不是在场的都是青州府有头有脸的官吏,好歹要自持身份,恐怕这时候早炸开了锅。

    即便赵旻自己,虽然提前猜到了会授有开府之权,但也没想到自己名义上的父皇这一手玩的这么决绝,这么猛烈,这么匪夷所思!这哪里仅仅是开府之权,这简直就是把整个北海当做私人物品送给赵旻玩的节奏啊!这可不仅仅是早前猜想单纯的开府,这是该郡为国,要给赵旻完全独立的行事主权哪!可以说此道旨意一下,赵旻在北海之内几乎可以横着走,便是州府也管不到他那,根本就已经是国中之国!再说夸张点,在北海的一亩三分地里,只要赵旻不谋反,他想干嘛就干嘛,甚至连税赋都可有可无反正税率是赵旻自己定,真要把税率调整成零,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接下来的时间赵旻基本处于一种晕晕乎乎的状态之中。话说天上掉馅饼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掉下来的是个比人还大的馅饼,这时候就要考虑接馅饼的人是否承受得起的问题了。赵旻现在就是这种感觉,所谓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

    赵铎对众人的反应视若不见,宣旨完毕就自顾后退,把位置让给钟隗。钟隗同样是个不管别人怎么想的主,只管把圣旨一展,照章开念“新平三年春三月癸丑,大夏恭德皇帝制曰”

    众人这才赶紧凝神静听。刚才的圣旨内容固然震撼,但至少不管他们什么事。现在吏部宣布的内容却直接关系到场间所有人的奖励了。然而让他们遗憾的是,这第二道圣旨的内容极其简略,大略就是与平叛有关的相关官吏各涨半级俸禄,唯一只有刺史曹凯曹大人加封了个乡侯的爵位,算是稍显实惠。听完颁旨的内容众人一片丧气之色,不过在朝廷使者面前也不好表现得太过明显,于是在曹凯的率领下领旨谢恩。

    赵旻这会脑子还没清醒过来,只知道机械的跟着众人的动作行动,恍惚记得赵铎把圣旨给交到自己手上,似乎还跟自己说了两句什么,周围也有不少人上前恭贺,不过他只晓得一一拱手,直到颁旨仪式结束,才浑浑噩噩的走出州署。

    出了州署,邵琦赶紧凑上来,虽是满心的兴奋,但见着赵旻仿佛失了魂一般的模样,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好偷偷扯了扯赵旻的袖子,口里低声唤着“四爷!四爷!”

    听到邵琦的声音,赵旻这才回过魂来,留神一看周围众人艳羡的目光,再瞧瞧邵琦几乎要从脸上溢出来的兴奋感,深吸一口气,暗自里一咬牙一攥拳,心中狠狠地道“喵了个咪的!不就是封了个国王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前无权在手搞得只好私授官位,如今真有实权了反倒怕了不成?至于这么做以后是不是有什么麻烦,过去身弱力微都能应付,难道有了实权倒不如从前了不成?罢罢罢,什么阴谋诡计,只管来便是,哥通通接着!”

第一百章 开府谋划() 
回到驿馆时孟侯等人早已在门前等候,见了赵旻赶紧将他迎进馆内。进屋尚来不及坐定,夏侯英就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颁旨内容。

    望向同样眼含期待的孟侯和陈真,赵旻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基本调整好心态,当下尽力做出一副淡然的样貌,面带微笑将圣旨内容全数讲述与几人。甫一讲完,室内已安静的针落可闻。

    赵旻当然想象得到众人骤闻此讯的震撼,于是拿眼去看几人。但见陈真一副出门捡了钱包那时候还没钱包这个说法发现里面还有一大块金砖的样子,双眼透着亮,嘴半张着,因为兴奋而微微发颤,颌下长须也随之一抖一抖的孟侯因为心头多少有点底子,表现倒不算失常,只不过往日里睿智的眼神这会儿却老聚不到一处,飘飘忽忽的,显然内心也不像外边表现那么镇定夏侯英表现最为夸张,只见他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