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鸟般的声音引来了一旁的叹息和母亲的呜咽,显然小女孩还不知他的父亲已经不在了。
王语嫣抿了抿嘴缩回到车厢中,眼前的一幕只是这次饥荒的缩影,这个孩子说不定还是幸运的,至少她还有母亲,还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恐怕难以计数。
咚咚咚
车厢被敲响,王语嫣掀开车帘看到的是小女孩甜美的笑脸,气喘嘘嘘的她跟随马车小跑着递过刚刚手中的面饼道:“姐姐吃!”
王语嫣颤抖的伸手接过咬了一口,脸露出惊喜的表情笑眯眯的说道:“谢谢你,姐姐吃饱了!”
小女孩满足的离开反向追赶母亲去了,她天真的认为这口面饼能让王语嫣的肚子不再难过。
坐在车中看着手中被自己咬了一口的面饼,王语嫣用从怀中掏出手绢把它包好,这是从小到大她受到最珍贵的礼物。
马车在官道飞驰,从东京城到龙门镇的官道便能看见三五成群或是成双成对的灾民。
王语嫣原本以为赵祯会回到洛阳城,但当她到了西京才发现洛阳城中大部分的官员都在龙门镇,跟随皇驾的京朝官也都在那里,联系了黑手的人才知道赵祯根本就没回过洛阳城一直在龙门镇监督赈灾。
“看来这次是惹得他生气了,倔脾气又犯了!”王语嫣在黑手成员们惶恐的眼神中埋怨起赵祯。
吴中谄笑道:“王家小娘子来的真巧,俺正好也要去寻官家,要不俺给你当车夫算了,让他留下!”吴中说完也不待王语嫣说话就伸手把王家的车把式拎下了车。
王语嫣笑道:“这便省事了,他人生地不熟的反而绕了远路!”
“您就坐稳了,龙门镇距离西京不过十几里,只需两三个时辰便到!”吴中轻挥马鞭卖弄着说道。
马车在官道飞奔,但是已经很少能看见灾民,王语嫣稍稍一想就明白,肯定是聚集在龙门镇安置了。
远处一片素色的营帐,中间的白色大帐最为明显,王语嫣紧紧的盯着那里久久不语,马就能和分别许久的人见面,这对已经习惯了赵祯存在的王语嫣来说是最大的满足。
短短的分别拉扯着自己内心的牵绊,总是习惯的叫出他的名字,马就能看见朝思暮想的人王语嫣的心中升起一丝紧张。
当王语嫣掀开车帘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赵祯俊朗的脸,和他招牌式的温暖笑容,当然不光有赵祯还有她熟悉的三才和略微不爽的薇拉……
赵祯很开心,他原本认为王语嫣肯定来不了,但是没想到未来老丈人居然放她出来了,经过黑手的调查赵祯发现这个未来老丈人不简单。
他居然是太原王氏的掌门人,豪右已经算是谦虚的说法,说是巨富也不为过,他王家本身也算是世家豪族的一部分。
“你父亲怎么会放你到朕这来的?”赵祯牵着王语嫣的小手漫步在大营中。
王语嫣看着灾民都有食物吃才放下心来道:“他是我父亲,你当着我的面这么说他的不是?”
“你是朕的女人,所以朕什么话都可以跟你说,劝劝你父亲吧,跟大势做对没有好结果,谁也不能阻挡世事的变迁,就算是千年不坠的世家大族也不行!”
王语嫣的手猛然变得僵硬,面露哀求的说道:“我知道黑手已经开始布局了,我也不奢求官家放过他们,可我只请求您饶了他们的性命!钱财权利都可以奉还给大宋……”
赵祯看着王语嫣变了的神色晒然一笑:“他们要是早点把不该拿的东西吐出来也不会有今日的局面,你父亲是个能看清时势的人,可他不也没办法脱身吗?”
王语嫣抿了抿嘴道:“我父亲已经脱不开身,我只能请官家饶了他一条性命!”
“你哥呢?”
赵祯提起王语嫣的哥哥没曾想她反而嗤笑道:“他一个浑人怎么会有干系?只不过是个纨绔而已,官家不会在乎这样一个小角色吧?”
“你倒是了解他,在朕看来他倒是个活在当下的人,只不过像一条咸鱼。”
王语嫣不解的问道:“咸鱼?!”
赵祯突然笑了起来道:“是啊,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你哥哥难道还有梦想?他的梦想就是在瓦子酒肆,妓馆勾栏里嘞!”
王语嫣翻了个白眼说道:“那官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的梦想?”
赵祯突然被王语嫣的问题难住了,他的梦想是什么。
是国泰民安?是收回烟云之地?是马踏边疆?还是建立无的伟业受万名敬仰?
赵祯忽然转头对王语嫣说道:“朕的梦想是在洱海泛舟,在草原策马,要在雪山观赏奇丽!”
气贯长虹的话语从他口中说出一时间让王语嫣看痴了,自己选择的男人果然没有错!她知道赵祯是个说道做到的人,如果这些话从别人空中说出她定然是不相信的,可从赵祯嘴中说出她相信一定会实现。
熟读史书的王语嫣明白,赵祯不是要收回烟云十六州那么简单,而是要把辽国,党项,大理,甚至是吐番都纳入大宋的领土范围之内!
男人对战争的渴望在赵祯的脸一览无余,他有着大宋皇帝没有的气魄!
赵祯心中一直藏着恢复华夏版图的梦想,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让东方一直领先于西方!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不仅是汉人的悲哀,也使得华夏民族这个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大民族慢慢衰弱的原因。
只有稳定的环境
才能促使经济,教育,人文,科技,民智等各种社会活动的发展,赵祯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给大宋创造一个安稳祥和的环境。
朝堂的钉子被拔出,世家大族的障碍被消除,这样才能推动国家和整个民族的发展。
有了强大的经济保证和物质基础,赵祯相信大宋的对外战争将会变得轻松许多,当年老爹的檀渊之战的失利还不是因为补给不足,财政难以支持所造成的吗?
老爹临死前对自己说的话赵祯永远也不会忘记,当年就是那些世家大族和将门拖的后腿,不然烟云之地已经被大宋收回囊中。
如今这些世家大族还在利用旱灾给自己施压,各地的粮价几乎还是居高不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暴制暴,是时候该把自己的大锤拿出来了,拥有绝对力量的自己已经玩腻了猫捉老鼠斗智斗勇的小游戏!
第二百一十二章轩辕黄帝的后裔()
一场先帝的送葬仪式因为突如其来的灾情拖了许久,赵祯登基整整三个月后才准备返回东京城,但他一纸公文却下令整个队伍返回西京。
王曾仿佛明白了什么,官家这是在有意的拖延返回东京城的时间。
看着高坐在西京皇宫御座的官家,王曾出班谏言道:“官家离开京畿许久,是否该返回东京城了?毕竟大宋公文传递汇总皆在东京城,官家坐朝理政也该在东京城才是。”
王曾的话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附议,眼看着奏疏如雪片般的飞过来,再这么在西京待下去也不是个事,东京城才是大宋王朝的中心,最重要的一点,士大夫的官僚利益和世家大族的经济政治利益往来都在东京城。
在所有人的心中东京城都是大宋经济政治中心,所有的资源和利益都在东京城中。
赵祯点了点头道:“朕也打算近日回京,本是送先帝入陵寝,谁知居然遇到百年不遇的旱灾,所以万事都已救灾为首要,如今旱灾已经初见好转,受灾之地也连降雨露,灾民们陆续返回,朝廷的赈灾钱粮皆以到位,龙门镇的灾民尽数返回,朕决定后日回京!”
见赵祯同意返回东京城这下朝臣才安下心来,但也有人提出疑议蔡齐出列道:“为何是后日,难道明日有何不妥吗?”
赵祯面露沉重的点了点头:“明日确实不妥,朕要今晚为死去的灾民守夜,明日还要举行公祭!”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百官的反响,众人窃窃私语起来:“官家要亲自为灾民守灵?”
“公祭?!为灾民公祭?”
欧阳晔出班道:“官家仁德,以国之大祭厚葬灾民,如此仁德创古之未有,开万世之先河!”
众多朝臣齐齐的看向欧阳晔,见首的赵祯微笑点头只能跟着大礼拜下:“官家圣明!”
欧阳晔说的没错,为黎民百姓专设公祭这种事情确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谓的公祭便是皇帝率领文武百官祭祀皇天后土,轩辕圣人,乃至列祖列宗。
可却从未听说过祭祀黎民百姓的,这种国家大礼绝不可能下至百姓,甚至连士大夫和宗室都不能享受,最多只有皇帝皇后驾崩才能享受这种最高礼仪。
如今赵祯把灾民抬到这种地位,说实话完全是毫无道理的,可这时候谁敢反对?官家最近因为旱灾的事情大动肝火,邓州,汝州,唐州,均州,光化军,四州一军之地的知州,判州,通判等十三位朝廷官员全部被发配到沙门岛!
这是大宋开国以来第一次处罚这么多的官员,两府相公连连向东京城奏疏劝诫官家从轻发落都被官家驳回,还特意下旨斥责为其开脱的人是善恶不分,因私废公。
赵祯这位少年官家做了许多太祖太宗乃至先帝都没做过的事情。
现在的朝堂已经开始倾向于批评官家,但民间对官家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寒门子弟以官家的劝诫为励志,大肆抨击朝中的保守官员。
一时间朝中的反对声偃旗息鼓,对于爱惜羽毛的官员来说民心不可违……
连东京城的官员都不再提及从轻处罚的事情,西京的阶下官更是不敢多议,而唯一跟随的相公王曾更是被赵祯捏的死死的。
赵祯看着含元殿中拜下的官员面露沉重,所有人中只有欧阳晔是真心实意赞同的,就连他的好友蔡齐都在犹豫不决。
看来要走的路还是很长。
王语嫣看着闷闷不乐的赵祯回到后殿抿嘴一笑:“官家也有愁眉苦脸的时候啊!我还以为什么都难不倒您呢!你不是常说越困难越有挑战吗?”
赵祯随手端过王语嫣递来的莲子汤微微一笑道:“你还真是为朕着想,知道用这莲子汤给朕去火,谁说朕被难倒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薇拉在一旁摆出赵祯教她的剪刀手鼓励道:“主人最厉害了!这些迂腐的人怎么会是主人的对手?!”
王语嫣没好气的拍掉她的手:“你懂什么?那些文臣岂是好相与的!他们中有多少是和世家大族捆绑在一起,又有多少本身就代表着世家大族?三槐王氏,真定曹家,宁晋曹家,昌平寇家等等,那个不是千年不坠的豪门望族?”
赵祯疑惑的嘶了一身道:“昌平寇家?难道是寇相公的……”
“没错就是寇相公的故里,昌平寇家可以说是最为渊源的豪族!”
王语嫣掏出手帕轻轻的给赵祯擦拭嘴角,赵祯看了一眼薇拉,这小妞正瞪着一双碧蓝色的眼睛在一旁生闷气,显然王语嫣又代替了她的工作……
赵祯笑道:“你倒是对这些世家大族很了解,那你给朕说说看这昌平寇家如何的悠久。”
王语嫣得意的瞧了一眼薇拉,嘴中发出胜利者的哼声:“寇家先世曾居太原昌平乡,后移居冯诩,最后迁至华州下邦。其远祖苏岔生曾在西周武王时任司寇,因屡建大功,赐以官职为姓。”
赵祯正仰头喝下碗中的莲子羹,被王语嫣的话一惊差点从鼻子里喷出,连连咳嗽了好久才道:“这还真是千年不坠啊!西周到大宋这最少也有一千五百多年了,如今的寇家居然还如此繁盛?”
王语嫣推开前来给赵祯捶背的薇拉道:“那是当然!这仅仅是寇家的来历。官家翻开史书看看,历朝历代名臣中总是不乏寇姓之人,这些都是出自寇家!寇家不光家大业大,尤其重视对后背子孙的文治,即使富贵如斯,各家长房依然是以耕读传家,次房以经商广置田产奉养整个家族。”
赵祯没想到他要对付的世家大族居然是这样的庞然大物,随即扭头看向王语嫣道:“你王家呢?不会也有这样的千年传承吧?”
话题终究还是被牵扯到自己家的身,王语嫣抿了抿嘴道:“我王家世出琅琊王氏,久居太原自号太原王氏,三槐王氏本事和我们系数一脉,后移居莘县,因世叔祖王祜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三棵曰:吾孙必三公者。所以自号三槐王氏。”
赵祯点了点头,三槐王氏最出名的两个人一个是王旦,还有就是后来的变革者王安石。
“你们王家的渊源和寇家比起来如何?”
说到这个话题,王语嫣的眼睛变得神采奕奕,祸国殃民的俏脸少有的露出高人一等的表情,就连一旁的薇拉都觉得这位主母变得不一样了,仿佛是耶路撒冷的圣女一般,整个人的身都凸显出高贵圣洁的气
质。
薇拉把身体悄悄的移动到赵祯的身后,在王语嫣的映衬下,自己是就如明亮月光下暗淡的星辰……
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灵()
“我太原王氏出自琅琊故地,乃正朔之本!最早可追寻至古三皇五帝,本支王氏乃是太子晋后裔,太原王氏的分支,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追本溯源,都是黄帝后裔。
黄帝少典次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改姬姓。诸侯相互侵伐,而以蚩尤暴虐。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伏诛,诸侯咸尊黄帝姬轩辕为天子,代替了炎帝神农氏。
黄帝即位,会诸侯于釜山,经略四方,融黄、炎于一炉,遂开中华一统之局面,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其后皆有天下。”
赵祯震惊的望着王语嫣,按照她这么说,王家还就是黄帝的直系亲属嘞!
老爹拜景灵宫轩辕黄帝,不就是等于在拜王家的先祖吗?这……这要仔细算下来是不是大不敬?
你王家先祖关我大宋赵氏毛的事情?
稍稍一想赵祯便苦笑,这还是老爹真宗皇帝一手操办的乌龙事件,老爹派人推算赵氏家谱,直接把轩辕黄帝列为赵氏始祖,这不是瞎扯吗?
所有人都是轩辕黄帝的后人是不是都能说轩辕黄帝是始祖?
当然不能!
关键得看你是不是主线,人家琅琊王氏的祖先就是轩辕黄帝的长房子孙,当然能说是自家的先祖,咱们老赵家当时还不知道在哪呢!
老爹每次祭拜景灵宫,都是在祭拜人家的祖先啊!
赵祯微微苦笑,老爹还真是要面子到一定程度,人家李世民不过是把老子李耳当成自己的祖先而已,你厉害了,直接把轩辕黄帝当成自己的始祖。
老爹认为忒有面子的事情,在人家琅琊王氏的眼中还不知道是怎样的可笑呢!
还好还好,自己还没有去祭拜过景灵宫和太庙,只是参加了南城的郊祭,回去后绝对不能把景灵宫当成祭祖的地方,只是去那里祭拜华夏祖先便可,真正的祖宗还是在太庙里!
想明白这些赵祯看向王语嫣的眼神变得有些不善,差点让着小妞看到自己演闹剧,这以后还怎么振夫纲?
王语嫣看到赵祯的眼神后才知道自己失言,脸露出小女儿态道:“其实,那个……华夏百姓都是出自黄帝一脉,以国之大礼祭拜没甚的不妥……”
只不过她的声音越来越小,这话说的牵强了些。
真宗皇帝和其他当皇帝不同,他是把景灵宫当作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