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缔- 第6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着说着萧挞里的眼睛便露出冰冷的寒光,望着舆图上的西域道:“驱使西域王族带着他们的臣属旧部去攻伐伊州岂不很好?我大契丹只需派兵助威,并许诺帮助他们夺取伊州,给他们一个像样的容身之处,岂不美哉?”

    张俭和萧惠两人对视一眼,这是在借刀杀人!借西域遗族的刀,去攻伐大宋的伊州,西域人被大契丹统治多年,又被蛊惑多年,现在的西域人已经忠于大契丹,但他们也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容身之处。

    伊州地处八百里瀚海之东南,土地肥沃,又是要地,乃是他们理想的容身之地,虽被大宋占据,可若是大契丹许诺他们,便可使得这些“心切”之人获得新的家园…………

    同时这些人夺取伊州之后,也将成为大契丹的西域屏障!

    这是多么诱人的计划,既能向塞尔柱表达大契丹的诚意和盟约,又能给西域制造一块屏障之地,一箭双雕的同时又把大契丹摘得干干净净。

    时西域的王族遗族夺取的伊州,和大契丹可没有关系不是吗?

    功成则皆大欢喜,师不功则无伤大雅,反正得到好处的是大契丹,失去一切的是那些不安定的西域人。

    张俭和萧惠两人都被萧挞里的手段所震惊,这种手段还真的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显然大宋皇帝最喜欢用的便是这一手,现在却在陛下手中展现出来。

    看着萧挞里隆起的衮服,张俭和萧惠对视一眼,他们真的看到了大契丹未来的希望。

    这两人是知道萧挞里肚子中的孩子是谁的种,一个流淌着大契丹与大宋两位天子血脉的孩子,他的出生意味着什么?

    两人甚至有些不敢想象,无论这个孩子是龙是凤都无所谓了,自从萧挞里以女子身份登基即位开始,便在大契丹的历史上打破了一个禁忌。

    她以天子之尊,必可以诏书宣告天下,她肚子里的孩子就是未来大契丹的继承人…………

    但首先要有一段“天降祥瑞”的奇异出现,否则难以自圆其说,萧挞里怀孕的消息已经封锁在了宫中,也是她许久没有出现在外朝的原因。

    张俭现在心中想着的是如何布置一出祥瑞,让天下人都相信大契丹皇帝肚子中的孩子是天降祥瑞,是上天之子…………

    这种事情只有他张俭适合做,也只有他做的好。

    当萧惠这位叔父离开后,萧挞里这才望向张俭:“祥瑞之事操办的如何了?”

    张俭微微点头道:“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萧挞里长舒了一口气,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开始便遭受外人的非议,甚至连猜测都不希望出现,这对她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无端的侮辱。

    这个孩子的身体之中流淌着最为高贵的血脉!

    “伊州之事万万小心而为,即便不成也不能把大契丹拖下水,至少不能让宋人捉住把柄!”

    张俭躬身施礼道:“陛下放心,此事虽有我大契丹暗中帮扶,也派兵壮其威势,但却绝不会有一兵一卒参与攻城,臣相信以西域八万精兵攻伐伊州,并非难事!”

    张俭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了,萧满蕙满意的挥了挥手让他退下,眼下大宋对黑汗的这场战争让萧挞里非常期待,大宋有多强的军力从它灭国黑汗是速度便能看出。

    而大契丹只需要借刀杀人便好,至于谁是刀,谁是人就说不准了,或许借西域遗族之刀去攻伐大宋,或是借用大宋的刀除掉那些不安定的人。

    但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大契丹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避免与大宋的直接冲突。

    萧挞里越来越了解大宋的强大,这个王朝简直就是史书上从未出现过的庞然大物,不光是拥有华夏的固有土地,还在南海拥有大量的疆土。

    这个王朝不愁吃不愁喝,有着令所有王朝嫉妒的钱财,国内的道路更是联通全境,调兵遣将快若奔雷,想要和这样的王朝对抗就必须有一战而定的准备。

    在萧挞里看来,现在的大契丹没有这种实力,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拖延时间,自己肚子中的孩子就是最大的筹码。

    挑唆西域遗族对伊州用兵的计划就是大契丹能做的凤毛麟角,她需要联合塞尔柱人对抗大宋,只有强大的王朝才会担心另一个强大的王朝。

    现在的塞尔柱和大宋之间就是这种关系。

    萧挞里非常庆幸,现在的大契丹已经不是他赵祯的目标了,她想要做什么?时联合塞尔柱对抗大宋吗?

    当然不是,她没必要这么做,因为一旦如此,他赵祯便会毫不留情的对大契丹下手,而远在西方的塞尔柱却无法给大契丹任何帮助。

    她需要的只是挑起大宋与塞尔柱之间的战争,鹤蚌相争渔翁才能得利!

    翻开大宋使者送来的东西,锦盒之中果然是那个她送给赵祯的密码筒,轻轻转动上面五开头的数字…………在一阵机括声中密码筒弹开,里面是一封漂亮飞白所书写的信。

    内容和自己所写的那封如出一辙,只不过言语更加肉麻,更加炽烈,稍稍甜蜜一笑,萧挞里便瞧见最后皆为的那句话。

    “勿动,动,则国灭!”

    轻轻点燃这封书信,萧挞里望着南方微微一笑:“谁说朕要动了?”

    :。: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 
疏勒城,一座矗立在黑汗边界上的坚固城池就在转瞬之间被大宋拿下。

    速度之快,毁灭之彻底,震惊了整个西域,因为这座拥有七万多守军,并且拥有充足补给。

    但即便如此,在黑汗人和西域人心中的坚城却在一日之内被宋军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攻克。

    七万守军或者说参与“圣战”的七万黑汗军队被大宋屠杀殆尽,无有一人生还,他们的头颅被宋军垒成了高高的京观,并在京观之前立下石碑犯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

    一座坚城,七万大军,这对黑汗来说是一次相当不错的防御,但却在一日之间土崩瓦解,甚至没有给宋军造成多大的阻碍,唯一耽误的不过是一天时间。

    而接下来宋军更是毫无停歇,一路高歌猛进,三十万大军以最快的速度向八剌沙衮推进,这里是黑汗,是遥远的西方之地,在来之前他得到赵祯的旨意,以最快的速度灭国黑汗,且不择手段。

    所以才会用上汉家王朝轻易不会使用的京观对黑汗人加以震慑,这种恐怖统治会有许多好处,其中一个便是对疏勒城的治安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幸存者中没有人反抗大宋的统治,因为那高高的京观随时会增加高度,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

    是奋勇反抗还是苟活?在绝对力量面前,是个人都会选择后者。

    二十万由老兵组成的预备军并没有进入黑汗,狄青指挥的三十万大军已经势如猛虎,横扫整个黑汗不成问题,但这二十万人依旧要整军备战。

    若是塞尔柱人打算驰援黑汗国,狄青将会利用二十万的预备军组成一只空前强大的军队剿灭塞尔柱的援军,并且是来多少剿灭多少。

    这同样也是赵祯的旨意…………

    赵祯为何要进攻黑汗,理由有许多,但最为重要的一条便是向世人展现大宋的强大,和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要让世人知道,华夏王朝有时谦谦君子,有时却又是最为凶猛的野兽。

    所有胆敢对抗大宋的王朝都将被他碾碎,这其实就是在威胁塞尔柱人,是以暴制暴的手段。

    当你想要和一个强大敌人进行较量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知道,你完全有能力打的他满地找牙,这时即便最为嚣张的人也会冷静下来考虑得失。

    黑汗人并没有打算放弃抵抗,从大宋的檄文便得知自己在塞尔柱的唆使下挑衅了不该挑衅的敌人。

    但让他们看着自己的王朝被大宋征服,成为大宋疆土的一部分,他们也是做不到的,于是黑汗人做出了一个理所当然又极其错误的决定,以重兵在图鲁克山附近阻击宋军。

    黑汗人调集了大量的军地前往此地,占据山上的高地埋伏宋军,这是他们能想到的最为完美的计划,这里是通往八剌沙衮的必经之路,无法绕过。

    只不过在宋军浩浩荡荡抵达的时候,本以为这是一场完美反击的黑汗军队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当他们漫山遍野冲向地势较低的宋军时,遭到了火炮的进攻,这些强而有力的武器并不是冲着他们去的,而是冲着高高的山峰…………

    乱石穿空崩云碎,地动山摇买枯骨。

    山体滑坡埋葬了大量的黑汗军队,许多人是被落石生生砸死,摧枯拉朽的自然伟力不是凡人所能抵挡,即便是始作俑者宋军,也在这次进攻中死伤百余人。

    但相比黑汗人的损失简直不值一提,狄青低估了山体滑坡的威力,但这时候已经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为将帅者上了战场就必须要有一颗冰冷的心,否则战斗的意志很快就会崩溃。

    只不过老天有时就是这样公平,他毁灭了黑汗人的战斗意志,并把许多人留在了山体之下,但却也阻挡了宋军进攻追击的路线,使得黑汗军的有半数逃回了八剌沙衮。

    而宋军只能开始清理碎石和黑汗人的尸体,否则无法前进…………

    宋军清理碎石用了短短两天,两天之后当一条勉强可以通行的道路出现时,狄青也第一次见到了黑汗国的使者,准确的来说是东汗的使者。

    他是带着黑汗国书而来的,当听到国书二字的时候狄青以为自己听错了但事实证明他没错,宋军的将士们发出“完胜”的呼喊,声音是地动山摇,使者甚至担心宋军的呼喊再次引发山崩。

    但很可惜,宋军的将士们领会错了,狄青也错了,他们得到的不是黑汗王朝的国书,而是东汗的国书…………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宋军清理碎石和尸体的时候,黑汗人居然内乱了,原因很荒唐也很实际,因为大宋的反攻。

    这场猛烈的反攻使得原本信心十足,又自信满满的黑汗王朝看到了毁灭。

    他们本以为塞尔柱王朝会驰援他们,但派去求援的使者只带回了来自塞尔柱人拒绝的消息,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谁能想到本是强大后盾的塞尔柱王朝居然出尔反尔,但很快使者又带回了第二个条件,若是想不被宋人彻底灭绝,塞尔柱还会提供帮助,但条件却很苛刻。

    黑汗人必须把怛逻斯、白水城、石城、费尔干纳东部、七河流域和喀什噶尔等地区交给塞尔柱王朝“保护”,就像是当于阗国一样,黑汗王族保留自治权,而驻防的军队却是塞尔柱的……

    这是保护吗?这是援助吗?这是**裸的吞并!

    对于黑汗人来说,塞尔柱王朝的声誉可不怎么样,当初他们打着援助哈里发的名义进入了阿巴斯王朝,最终的结果呢?

    阿巴斯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变成了他图格鲁克!

    这是一件多么讽刺的事情,这样的人如何能相信?还不如相信大宋皇帝!

    于是黑汗的王氏从利益角度出发分裂成了两派,一个以阿里后裔为主的西汗国,一个以哈散后裔为主的东汗国,一个原本团结的国家在大宋的侵略之下迅速分割。

    速度之快,效率之惊人令人措手不及,当然也包括大宋和塞尔柱王朝,双方都没想到黑汗的崩溃如此之快,分裂的如此迅速和彻底,就像是事先商量好的一样。 富品中文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斩使() 
狄青看着眼前瑟瑟发抖的东汗使者微微皱眉,这时候他还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自己可以做出选择,但他却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皇帝的意愿。

    征魔之战已经开启,谁又能想到黑汗居然在这个时候分裂了,只不过两场战役,只不过三座城池的易主,就让黑汗的战斗意志被击碎。

    狄青不相信大宋兵甲的威慑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其中必有自己不知道的猫腻。

    而眼下要紧的是把消息传回神都城,等待陛下做出圣裁…………

    进退维谷之时,蔡伯出现了,这个拉稀的胖子仿佛瞬间痊愈,出现在了图鲁克山,看着东汗的使者微微皱眉:“你们举国而降吗?”

    使者惊恐的摇了摇头,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胖子好像更不容易对付,五官之中最小的眼睛看似笑眯眯的,但却给人一种锋芒毕露的感觉。

    就在蔡伯皱眉的时候,使者再次开口道:“但我东汗可效法于阗…………”

    他的话没说完,便觉得脖子一冷,眼睛也看到了天空和大地,身体还在原地不动,只不过已经没了头颅,血箭冲天而起,又洒落在地上。

    蔡伯出刀的速度很快,快到了让狄青的亲兵都毛骨悚然的地步,死死的把狄青围了起来,生怕这个灵活的胖子动手对他们的主帅不利。

    显然他们是多虑了,狄青挥了挥手,皱眉望着蔡伯,又指了指地上无头的尸体道:“何意?”

    蔡伯原本金光四射的小眼睛瞬间变得温和起来,露出弥勒般的笑容道:“我是在救你!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不能犯错,咱们的目的是什么?官家出兵黑汗的目的是什么?你只需按部就班,把消息传递回神都城便可,若是官家有变,亦会传讯与你,若是你原地待旨,岂不浪费战机?”

    蔡伯的话如同一记重拳砸在了狄青的胸口,没错!他差点就犯下了大错,没人比狄青更清楚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贻误战机有多大的损失和风险。

    大宋出兵黑汗为的是向天下展示军威,展示大宋无上的天威,若是此时止步不前,岂不是变成了看到利益停手的趋利之徒?

    事实上狄青更希望与西方的塞尔柱王朝一战,这个在西方快速崛起的王朝和东方几乎没有什么接触,也就是如此使得狄青根本就不了解这个王朝。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虽然接触了黑汗的军队,但狄青相信,塞尔柱人的军力绝不是黑汗这种杂鱼能比拟的。

    蔡伯杀了东汗的使者,这一举动在军中传开,非但没有引起将士们的非议和反感,反而获得了一致好评,怎么说呢?

    出征的将士们还没打够嘞!在战场上捞取军功的人最喜欢黑汗这种军队,战斗意志不强,武器装备落后,训练素质不高的。

    这样的军队之所以能给于阗以巨大的压力还是在于人数,只能打顺风仗,当他们占据优势,山呼海啸的往敌人面前压过去的时候,得意的就像一只豺狼,可一旦遭遇逆风,形势转瞬而下,基本上就一击而溃。

    他们是什么?对于大宋的将士们来说这些人就是移动的战功,若是因为东汗使者的求和这场战争戛然而止,那他们的军功便也消失了。

    蔡伯的手段从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大宋的将士们,再次鼓舞了士气。

    狄青说到底是要感谢蔡伯的,瞧着他打算离开的模样,狄青笑道:“怎么,这就打算走了?你的消息也颇为灵通啊!”

    蔡伯笑了笑:“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乃是官家教我的,我怎么敢忘?你要是真的想关照我,别给我军功,只需要早日结束这场战争,灭国黑汗就好。如此一来我便也能早日归城。”

    狄青知道蔡伯会这么说,小声道:“你小子心中所想我还不知?既不想树大招风,又不愿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只可惜官家就是希望竖起你这面大旗给外戚招事…………”

    蔡伯的表情稍稍得意:“招不了多久了,人终有一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