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缔-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本对宋朝,党项人是极为吃亏的唯一能从大宋换取财富的青盐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物,李元昊紧迫的需要钱财来补充他的军队,需要钱财来满足自己的内库,更需要钱财来填补财政上的缺口。

    榷场的交易显然不能满足他,但大宋对羊毛的需要给了他巨大的机会。

    世上还有这种好事,羊毛在党项人眼中本就是一文不值的东西,没想到宋人却对此趋之若鹜,不但大量收购,还给出了相当高的价码,能从大宋商人手中赚取财富,这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于是李元昊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下旨鼓励党项的百姓养殖山羊或是绵羊。

    一来可以长出羊毛,二来羊肉还能吃不是?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河套地区的繁荣,在这里农业与畜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并且羊群众多,党项的许多贵族富人在这里专门放牧养羊,大批量的羊毛买卖使得大宋的钱财如流水般流向他们口袋。

    甚至连李元昊都忍不住插上一脚开始在这里修建皇庄牧场。

    当所有人都对这一切繁荣景象感到欣喜的时候,唯独野利仁荣感到深深的不安。

    “陛下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何老臣完全不知道…”

    李元昊露出关心又惭愧的表情道:“尚父不知也情有可原,这段时间为我大夏创立文字实在是辛苦了。这宋人现在急需羊毛,作为纺线原料,这世上还有比我大夏羊毛更多的地方吗?”

    “宋人需要羊毛纺线干什么?”

    李元昊微微一笑对野利仁荣解释道:“宋人以羊毛纺线制成衣物,即轻柔又保暖,宋人贩卖毛衣,我大夏贩卖羊毛,如此一来宋人便离不开我大夏了!即便是他们的毛衣价值千金又如何?毕竟羊毛掌握在我大夏的手中。”

    野利仁荣的眉头没有舒展,依然如川字一般皱在一起:“难道这一点大宋皇帝看不出来?”

    李元昊笑了笑:“他赵祯当然看得出来,但又能如何?谁让他大宋在商贾一道上独占鳌头,即便是想停也停不下了大宋的商贸已成大势,即便是他赵祯也难以停下。”

    见李元昊如此笃定,野利仁荣慢慢的摇头道:“陛下应当了解您的对手,大宋皇帝绝不是肯吃亏的主,往往在给出好处的时候收回更多的果实。比草原上的狐狸还狡猾。”

    李元昊摆了摆手道:“尚父放心,朕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如若他赵祯有什么手段,朕便立刻下旨禁绝大夏的羊毛卖于大宋便是。”

    在没有发现敌人的阴谋时也只有这样了,野利仁荣微微点头,毕竟羊毛的生意给大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这钱却给野利仁荣深深的不安。

    见他不再言语,李元昊暗叹自己这位尚父是真的老了,连这点小事都惴惴不安起来,开口说道:“尚父的大夏文字如何了?这可是咱们党项摆脱汉家影响的重要手段,朕可要好好看看嘞!”

    一提到西夏文,野利仁荣心中微微激动,现在已经很少有事情能让他如此激动了,这是他费尽心力,三年始成,虽然只有共五千余字,但形体方整笔画繁冗,也借鉴了汉家文字的写法。

    但李元昊看到这些繁复的文字后就被这文字吸引住了,虽形似汉字但又有其特点。用点、横、竖、撇、捺、拐、拐钩等组字,斜笔较多,没有竖钩。单纯字较少,合成字占绝大多数。

    这些文字使得李元昊非常满意:“尚父造字可比华夏之仓颉!”

    野利仁荣赶紧摆手道:“老臣岂能与仓颉相比,只不过老臣觉得一王之兴,必有一代之制,昔商鞅峻法而国霸,赵武胡服而兵强。国家表里山河,蕃汉杂处,好勇喜猎,日以兵马为务,非有礼乐诗书之气也。惟顺其性而教之功利,因其俗而严其刑赏,则民乐战征,习尚刚劲,可以制中国,驭戎夷,岂斤斤言礼义可敌哉!”

    李元昊大笑着击掌道:“说得好!这也是朕的想法,父皇那套用汉文化取代咱们党项文化的法子不管用,只会让我党项变成汉家文化的一部分,汉人最具侵略性的东西不是刀剑,亦不是劲弩,而是他们的《论语》等经史子集,咱们党项也有党项的文化,不能被汉人给同化了!”

    看着眼前这些文字都将是西夏崛起的重中之重,李元昊当即让野利仁荣开始先教会自己识字,并把这些繁复的文字定为国书,西夏人上自佛经诏令,下至民间书信,均用西夏文字书写。当然为了方便人们学习西夏文字,李元昊还特意下旨要求编写了字典。

    这种在文化上的独立使得西夏找回了强烈的民族自尊,也让西夏彻底摆脱汉家文化对它的影响。

    瞧见李元昊的高兴模样,野利仁荣心中微微发苦,自己的君主总是把事情想象的太过美好,大夏有了自己的文字又能有多大的改变?

    在大夏,不,所有和中原王朝有关的地区汉家文化已经无孔不入,任何一个国家都摆脱不了,在细雨无声之中渗透到所有的角落,不说原本的党项,即便是辽朝,女真,甚至远隔大海的倭国都受到了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瞧见李元昊的模样,野利仁荣欲言又止,现在还是不要打击皇帝的兴奋为好,眼前的羊毛一事才是野利仁荣最为担心的,他总觉得羊毛贵如金不是一件好事情,尤其是对大夏这个牧场广袤的国家来说。

    同时在辽朝的上京城皇宫中,和野利仁荣一样担心的人还有大辽的太后萧挞里,她也不相信大宋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用重金收购西夏人的羊毛必定有别人不知道的好处,只不过她也不知道原因。

    如今羊毛变成了财富的代名词,称为趋之若鹜的存在,但在这个时候,大宋却规定,任何的土地除非之前已经作为畜牧只用的以外,不允许任何农田荒地作为草场,一旦发现治以重罪!

    羊毛赚钱便都去养羊了,那必将影响农业上的产出,毕竟民以食为天,而国家要保证足够的粮食,避免产生饥荒,早着呢了不希望羊吃人的事情在大宋出现。

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 
    很少有人能像野利仁荣和萧挞里一样看清事实,更多的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羊毛所带来的财富在惊人的增长,大宋的商贾又不是白痴,怎么会一直重金采购羊毛?

    大宋的毛衣已经悄然买到了上京城中,但萧挞里第一次看到这种样式新颖色彩绚丽的贸易后便被彻底征服,女人对漂亮衣服天生就没有多少抵抗力,既保暖,又舒适,还非常的好看和贴身。

    当萧挞里站在巨大的铜镜前望着自己的身材被毛衣勾勒的凹凸有致的时候,不禁心中微微骄傲,而一旁的侍女眼睛都看直了,这是多么漂亮的衣服啊!

    萧挞里暗自叹息,自己的年岁与大宋的皇后差不多,但已经是太后了,这个好命的女人不但拥有了无上的地位还有一个至尊的男人啊!而自己的丈夫……

    把毛衣的下摆理好,露出一段白莲藕使得小腿,紧致毛衣从上之下,包裹住了萧挞里的身躯,葫芦似得的身材让侍女们们炫目,这件纯白色的长毛衣侍女们这辈子也没有见过。太后仿佛天上的圣女,木叶圣山上的雪莲!

    皇后萧观音在一旁连连夸赞:“太后穿着这件毛衣简直是天上的仙女下凡,没人比您更适合了!”

    萧挞里笑道:“你这张小嘴真是甜如蜜,本宫穿着毛衣也没人看,又有何用?不如送与你……”

    萧观音连连摇头:“妾身担待不起,即便是穿上也暴殄天物,太后穿过了妾身更是自惭形秽了!”

    萧挞里笑道:“难怪陛下那么宠你,连本宫都被你说的心安理得起来,也罢,既然是大宋皇帝送的,你便不好穿在身上,且等一等,只有这世上有的东西,咱们大辽的上京城便有得卖!”说罢便瞧见一份明黄色纸张的国书放在白锦的小几上极为显眼,萧挞里无奈的叹息一声道:“递过来!”

    侍女恭敬的拿起这份上有辽朝太后亲启的国书递给了太后,这是大宋皇帝特意差人送来的,并且一道而来的还有这件纯白的山羊绒毛衣。

    萧挞里黛眉微皱,说实话,这毛衣她很喜欢,但这国书却是刺人的很,大宋皇帝给她这位辽朝太后亲写国书,实在是太过不妥了些,在名义上自己还是他的弟媳……

    果然在国书的开头便瞧见了皇弟媳三字,萧挞里微微嗤笑,而国书的内容也是满篇的家常话,仿佛在述说简单的家事一般,与萧挞里之前的猜测完全不同,在她看来大宋皇帝一定会提到让耶律贾带回的话,小心党项,但是却没有。

    这让萧挞里很奇怪,而接下来的内容更是让她惊讶,赵祯居然在国书中要求大辽和大宋的榷场地点开设在大同府,并且称大宋与西夏的榷场也在此处。

    萧挞里放下国书抬头道:“观音婢传人把舆图拿来!”

    萧观音点头便起身出去,她虽然年纪还小,但却知道这位太后才是现在大辽的主人,自己与皇帝还担当不起辽朝的江山社稷,其实按照礼仪来说,自己还是太后的小表妹,因为父亲是太皇太后萧耨斤的弟弟,而太后则要管太皇太后叫一声姑姑……

    很快舆图便被送到了萧挞里的寝宫,在整个皇宫中这里是一处禁地,除了太皇太后的宫庙以外,这里绝不会有内侍出入全数是侍女或是强壮的女兵。

    舆图还是舆图,只不过上面的燕云之地以及奉圣州已经成为了大宋的疆域,每当看到这张舆图的时候,萧挞里心中便满满的都是凄苦,和自己男人的性命比起来,燕云之地算得了什么?!

    燕云之战是大辽最为憋屈的一战,宋辽主力并未正面交锋决战,而御驾亲征的皇帝便已经战死,如果不是宋辽两国皇帝交锋,有大宋皇帝赵祯亲自动手,鸳鸯泊一战将会变成整个辽朝的耻辱,亦是侮辱了契丹的镔铁之名!

    萧挞里不情愿的把目光投向了大同府,这里她闭着眼睛都能用手找到,观察了一下地点,很快她便明白大宋皇帝的用意,这里是宋辽夏三国的交界之处,当然最为方便安置榷场。

    “没想到我大辽的大同府在宋人的手中会如此繁荣,怕是很快就要超过我大辽的上京城了!”

    萧观音奇怪的问到:“母后这是何意?”

    萧挞里看着儿媳,这孩子虽然才学惊人,更是能做出惊艳世人的诗词,但在政事上却并不令人满意,叹息一声开口道:“吾儿以后要多多随本宫学习政事,即便不参与朝政也要知晓,咱们大辽的女人可不同于汉人女子,参与政事也不是不可以。莫要被那汉家儒学所束缚住!”

    萧观音连连点头应下,萧挞里这才再次开口道:“你瞧大同府的地势正好在我辽朝和西夏的交界之处,三国交界之下设置榷场,往来商贾岂能不聚集在一处?”

    “这么说来,大同府确实理当繁荣起来,但我大辽当初为何不在这里设置榷场?”

    萧观音的话一时让萧挞里无言以对,难道应该说但是的辽朝根本就没有把西夏和大宋放在眼里吗?只能无奈的叹息:“宋人所擅钻营,而我大辽以兵马威慑天下,两国之道不同矣!”

    萧观音仔细查看大同府的位置,不禁感叹:“宋人果然是擅长钻营的,西夏人的滨河城距离大同府不过是百里之地,而我大辽的云内州也是差不多,如此方便只不过戍边防务难办了些。”

    萧挞里露出冷笑道:“戍边?大宋根本就不需要在大同府戍边,只需以重兵守住大同府府城便可!一旦有警,关闭榷场驱逐商贾,到时我大辽以及西夏所需之物便是价值千金!长此以往谁能受得了?”

    萧观音连连点头,确实是这样,上京城中的大宋商品多如牛毛,随便一家也离不开大宋的货物了,小到饭碗瓷器,大到首饰珠宝,甚至连成药都是大宋商贾贩卖的,难怪母后这次平定皇太叔叛乱的时候严令不许骚扰大宋商贾嘞!

    但萧观音不知道,待她走后的萧挞里却紧紧的皱起眉头,现在她开始真正的重视起耶律贾待会大宋皇帝的那句话,辽朝真正的威胁并不是这个和他以兄弟之国相称的大宋,而是西夏这匹与辽朝弃约背盟的豺狼……

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贾汇集于宋() 
    

    冬季水冷草枯饲料来源不足,马的膘水下降,这时候的马儿最不擅于作战,而秋季的秋膘也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春暖花开之后,水草丰美,马儿的膘水很快便能恢复回来,而这个时候也是最适合作战的时候。

    大宋的大同府已经变成了最为热闹的地方,甚至连东京城都赶不上,大同府府城的中央变成了一座超大的集市,天下商贾汇聚于此,要不是有无数的衙役在这里维护秩序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货物,最多的商贾,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只有你想不到的。

    大宋显然不是想竭泽而渔,对这座天下最大的榷场管理也是最为妥当,所有的商贾只要交税,便可获得大宋的保护,这种保护无论你是宋人,还是契丹人,亦或是党项人,倭人,女真人,全都一样,没有高下之分,也不存在地方保护。

    只不过税收稍微高一点,但和买卖的所得相比便不值一提,良好的环境使得天下行商汇聚于此,甚至出现了一赐乐业人以及大食商人,更让人惊讶的是还有他们从未见过的欧罗巴人!

    商人们,百姓们,官员们无不感叹大宋的神奇,为何这座并不是很有名的大同府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简直就是世间最繁荣热闹的地方!或者说是有钱人的天堂,穷人的机遇之地。

    商业繁荣的同时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大同府的车马行简直就是汇聚了天下的车马在此,他们专做车马运输生意,只要你有大宗的货物,便会有殷勤的小斯上前,与你说清他家车马行所拥有的车马数量以及质量,并且报出价钱和品级,让你清楚的知道所需费用的多少。

    甚至是你的货物丢失他们的车马行会陪你多少钱款,并且由哪家票号担保,当然大宋的皇家票号是最为得人心的,但是仅有少数的车马行能得到他们的担保,有些车马行还有甲乙丙丁四种品级,让你最直观的了解他家承运的水平。

    而如果你的货物要运往大宋境内,那更是方便,因为大宋拥有这世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水泥路和火车道两种路线是在今年才开始全部运营的,路政院的范仲淹功不可没。

    只不过现在所能使用的铁路都是用马拉车厢来解决,火车这种高效率的运输怪兽全部被投入到了迁都之中,并且因为做工复杂,还没有几辆,只有东京城的百姓和官员能享受这一待遇。

    即便是马拉车厢也是相当的快捷,要比原先的马车速度快上许多,也更加保险,因为很少有流寇山匪敢对铁道上的车厢动手,一旦他们劫掠,便会遭到大宋朝廷的出兵围剿,无往不利的大宋精锐简直就是他们的催命符!

    大同府不光交易方便,更是有诸多的娱乐,妓馆酒肆,茶楼客栈,象棚瓦里,只要你能想得到的东西,这大同府中都有,但要说人最多的还是更名为足球的蹴鞠。

    现在谁要是说在大同府看蹴鞠定然会被人笑话许久,并且马上会有人告诉你去灯市大街的竞技场去,那里能容纳近十万人观看,更为神奇的是即便刮风下雨或是烈日炎炎也不影响比赛,因为这竞技场的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