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缔-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大宋皇帝避重就轻,耶律宗真气的不行,哪有这样不要脸的,大宋皇帝只说了起因和过程,却没说结果,而且过程还被篡改许多!

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个屁……() 
    

    萧惠觉得这场对话就是大宋皇帝给耶律宗真上了一课,国土这种东西就不能靠谈判来说,只能靠真刀真枪的拼杀出来!什么时候辽人的皇帝居然开始讲道理?!而且还是对大宋皇帝讲道理……

    心中微微苦笑,也只有大宋皇帝才会说出的这种大道理,现在居然从自己的大辽皇帝的口中说出,萧惠觉得无比怪异。

    赵祯望着眼前年轻的皇帝微微叹息,这小子拥有自己已经失去的东西,那股年轻人心中本该拥有的激愤与冲动,天真与单纯是多么的美好。

    要是耶律宗真不是辽朝的皇帝,赵祯很乐意和这个学识渊博的年轻人好好聊聊,但即便他是大辽的皇帝,赵祯还是觉得要和他好好说说话。

    “皇弟!两军阵前,刀兵之下,可否有勇气和朕把酒闲聊一番?!”

    赵祯当着所有人的面对耶律宗真发出了邀请,这是不是在莺歌燕舞的妓馆酒楼,这是在在几十万大军的眼皮底下,在兵戈利器之下!

    一般人早已拼得你死我活,但大宋的皇帝却能如此从容的发出邀请。

    耶律宗真眼睛猛然一亮,胸中的热血与豪气瞬间被点燃,大喝一声:“好!既然皇兄有此雅兴,弟必当奉陪,以十万带甲之兵为侍,以阵为舞,以吼为歌,快哉!!”

    彭七脸色一变,两国皇帝在两军阵前把酒相谈,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奇事,而在两军阵前饮酒的皇帝更是少之又少,唯独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速的前赵开国皇帝刘曜,还是因为饮酒被俘的……

    “陛下,两军阵前,兵戈交锋,与敌国皇帝把酒共饮实乃不妥……”

    赵祯露出深意的笑容摆了摆手道:“无妨,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动手便落了下乘,朕有些话要和辽皇说说,尔等听朕号令便是……”

    见赵祯有打马向前的打算,狄青心中大为震撼上前单膝跪地:“末将愿为陛下牵马坠蹬!”

    赵祯皱眉的瞪了狄青一眼:“两军阵前剑拔弩张,你身为大将军岂能擅离职守?!彭七你也别想……朕一人前往便可,辽人要是敢动手,天下之人必然唾弃,其国已灭!”

    彭七狄青以及亲卫司的老兵单膝跪地大喝:“我皇威武!”

    其实……威武个屁……

    赵祯可不觉得自己威武,此去和辽皇说话完全是为了忽悠耶律宗真,当然其中不乏也有点好奇,他倒要看看一个游牧民族皇帝的脑子中有什么样的想法,皇帝这个职业看似高高在上,可其中的艰难只有本人知道。

    天下能称得上皇帝的人就那么几个,连李元昊在赵祯眼中都不算皇帝,现在好不容易逮到一个,赵祯正要好好交流一番,顺便,忽悠一下……

    赵祯孤身一骑的离开宋军大阵,身上经过特殊处理的龙纹盔甲在阳光下并不那么显眼,相比赵祯身上的板甲,耶律宗真的戎装就要寒碜的多。

    为了不影响马匹的速度与灵活,辽人的骑兵盔甲一般是皮甲,耶律宗真虽贵为皇帝,但身上穿的也不过是在胸前正中加了个大型圆护的皮甲而已。

    就这样,两国皇帝,骑着两匹马在十几万大军中间缓缓汇合了,赵祯看着紧紧盯着自己的耶律宗真笑了笑,随意的翻身下马,并把马鞍卸下放在地上,这就是在告诉耶律宗真自己不会跑路。

    要想让敌人相信自己,首先要做的便是让敌人放心,果然耶律真宗也是和赵祯有样学样,他并不担心,契丹人即便是在光滑的马背上也能纵马驰骋!

    赵祯伸手把俩个马鞍放在一起,又从地上捡了一块大宋的盾牌放在上面,一张简易的酒桌便出现,赵祯笑道:“朕的身上无酒,唤军士送来可好?彭七!送酒来!”

    “皇兄随意……有酒无肉岂不差强人意?图鲁,烤羊!”

    彭七和那个叫图鲁的契丹人前来,一个放下美酒酒器,一个放下肥羊支起火堆又小心离开,这场两国皇帝间的宴会不需要任何人倒酒烤羊,也没人有这个资格……

    肥美的羊肉在火上嗞嗞的冒油,偶尔有一滴掉进火塘升起好大一片火光,看的人心中战战兢兢,仿佛这火焰会点燃两边的战火,恢复随时相杀的模样。

    赵祯和耶律宗真都是带剑而来,从开始落座到现在,耶律宗真的眼睛就没离开过赵祯腰间的天子剑,赵祯微微一笑的解下佩剑放在盾牌上道:“皇弟借剑一观如何?”

    耶律宗真一囧,他对赵祯腰间造型朴素大气的汉剑所吸引,宋人的剑多是剑身较窄,装饰华美,但大宋皇帝身上的天子剑却是一把阔剑,造型简约不说,处处透露出一种皇者的大气磅礴,这让原本就酷爱兵刃的他非常惊奇,但没想到大宋皇帝一下就看出了自己的想法,还能如此不着痕迹的化解尴尬。

    耶律宗真解下腰间的佩剑放在桌上道:“甚好,不知皇兄的剑可有名字?”

    赵祯摇了摇头道:“天子剑就是天子剑,哪来的名字,要真有了名字反倒不美,平白玷污了它的灵性……何况……”赵祯说了两句便不再说话,稍显不好意思的端起酒杯遮掩。

    这一幕落在耶律宗真的眼中顿时觉得难受,开口问道:“为何皇兄所言吞吐?”

    赵祯苦笑道:“不谦之言,朕羞于启齿,来皇弟你我虽为敌国皇者,却有兄弟之约,虽不能亲如一家,却能引为知己。”

    赵祯的话真情,真挚,真切,让耶律宗真这样的性情中人不自觉的为之动容:“皇兄说的是,既然是知己为何不能畅所欲言,你我二人见面实乃天地相近,此生怕是只有一次了。”

    赵祯叹道:“其实为兄想说的是,这剑之所以没有名字,主要是因为这样的剑在我大宋很常见……既然不是什么好剑为何要取名字……”

    耶律宗真露出恼怒的表情道:“皇兄当我是初出茅庐的少年?此剑剑身宽阔,纹路似雪,敲击有龙吟之声,乃上举世无双的八面汉剑!如果我猜的不错,这剑上的雪花纹乃是西域的锻造手法。”

    果然是行家,一眼就看出了这把八面汉剑的长处,赵祯点头道:“没错,这剑是从大食而来,但朕却绝没有诓骗你,我大宋一样能打造出这样的绝世兵刃,而且你要多少有多少,只要价钱合适!”

    随着赵祯的话,耶律宗真的表情微微僵硬,此时的他心中已经翻起惊涛骇浪,而赵祯却觉得鱼儿上钩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战还是降,这是个问题() 
    

    耶律宗真皱眉道:“朕知道大宋的商业繁茂,格物强盛,可如今看来却远在我大辽之上。2yt。org不知皇兄是如何办到的?”

    赵祯笑而不答,反而切了一大块肥美的羊肉放在耶律宗真的面前笑道:“如此羔羊肉不趁热吃可惜了,只不过没有孜然相配味道欠佳。”

    对于每天都能吃到的羊肉耶律宗真笑道:“还是皇兄多吃些吧……听说在大宋只有为官者才能吃,皇叔曾说:此物养士最佳!”

    赵祯点头道:“父皇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但如今的大宋早已今非昔比,寻常百姓皆可食之。这便是大宋的国力,之前你问我是如何办到的,朕便告诉你!

    你辽朝是草原民族,以牛羊马匹为国本,得我华夏燕云之地才始有农桑,朕之大宋本就是农耕立国,物产丰富,环境稳定,格物,商业,农业发展之快远超你等想象。”

    耶律宗真露出年轻人特有的轻蔑与嗤笑:“我大辽立国在宋之前,大宋太祖不过是黄袍加身的窃国者!我大辽雄兵百万如果取之……便也是正朔王朝!”

    这下便把问题上升到了立国之本上,耶律宗真这是在否定大宋的正统性,赵祯自然绝不能回避,仰天大笑:“大宋在立国之初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皇帝,扫清**,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

    赵祯说完顿了顿:“跑题了……朕要说的是你辽朝永远也不可能变成大宋,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大宋!”

    耶律宗真不服气的说道:“有何不可?!”

    赵祯脸色严肃的说道:“草原民族的瓶颈就是出产,出产的少,则需要大量进口物资,也意味着人口稀少,我大宋如今的人口已有万万之数,非辽朝西夏克敌,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大宋能养得起这么多的人!人多也就意味着从事生产的人数多,同时也意味着大宋的商品多,大宋的这些商品是什么?”

    耶律宗真已经隐隐的感觉到了什么,但还是面色无常的说道:“不过是多些商人和钱财罢了……”

    赵祯笑了笑:“只是如此吗?”说完便敲了敲身上的铠甲和天子剑道:“这些就是大宋商品换来的!商贾是要交税的,大宋鼓励商贾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税收,朕为什么免除百姓头上的苛捐杂税?因为朕根本不用从百姓头上收取,商贾在卖出商品的同时也把税收加在了里面……”

    见耶律宗真还是不服气,赵祯再次开口道:“回答一下你之前的疑问,商业繁荣,格物强盛便是建立在这一系列的基础上,我大宋的工厂你应该知道吧?”

    耶律宗真微微点头:“略有耳闻,听说有的工厂一日生产便能抵得上普通作坊的半年之功。2yt。org”

    赵祯笑道:“是啊!这不光要靠劳力的投入,还有格物的帮助,我大宋的棉布工厂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丝绸工厂更是多得很,这些便是格物之功。”

    执政多年的耶律宗真一下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大宋的格物其实是和商业分不开,只有和商贾联系在一起,利益捆绑之下,大宋的格物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赵祯现在的样子不像是和耶律宗真剑拔弩张的对手,而更像是一名前辈,一名师长,把问题剖析的相当透彻,让人忍不住的被他身上的儒雅给吸引,忍不住被他将的道理所折服。

    耶律宗真感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皇兄果然高见,但愚弟有所不明,为何我大辽就不能拥有你说的这一切,工厂朕可以造,重商朕可以推行……”

    赵祯品了口美酒,这是大宋最新出品的酱香型白酒,蔡记取名十里香,而赵祯更喜欢叫他茅台……主要是因为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当然也和它的产地分不开,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繁华的茅台镇成为了大宋的酒都。

    给耶律宗真倒上一杯,酒香四溢,赵祯伸手一引:“时间不多,你我还是共品美酒,为兄和你好好说道一番。”

    耶律宗真毫不犹豫的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灼辣的白酒下肚,他的整个脸涨得通红,嘴巴不自觉的响起嘶嘶声,许久才出了一口浊气:“好酒!好酒!这才是壮士喝的!”说完便声音一滞呐呐的说道:“皇兄该不会是说此等美酒也是从格物中出来的吧?”

    赵祯点了点头道:“虽然不想这么说,但,是的……,朕之所以说你辽朝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做,而是不存在先天条件,人口,耕地,习惯,文化,产出,等等这些都在阻碍商业的发展。发展商业的基础是先让百姓们吃饱,要有足够多的耕地和商业基础,还要有城市化的推进,这些你辽朝都没有。”

    耶律宗真听了半天,有些词语他能猜得出来,有些根本就从未听说,但他依然反驳道:“你大宋拥有的东西燕云也拥有,而且燕云的商业之繁荣不弱于你大宋!”

    赵祯认真的点了点头:“没错,你说的很对,但有一个致命的错误,燕云是我大宋的,而且朕不打算给你,朕来帮你畅想一下,如果你辽朝在得到燕云的时候,便苦心经营,用燕云的农耕和商业推动辽朝的经济发展,商业带动格物,以及更多的产出之后,你辽朝会是什么一番光景?”

    耶律宗真脸色难看,他知道赵祯没有骗他,但就是因为知道赵祯说的都是实话所以他才会如此难受,年轻的他心中拥有者极大的抱负,希望把自己治下的辽朝变成强盛的帝国,希望超越父亲的盛世,可这一切都被眼前的大宋皇帝所摧毁。

    “皇兄的意思是要和我大辽对抗到底,不收回燕云誓不罢休?!”

    耶律宗真的声音变得冰冷,眼睛直直的盯着赵祯一字一句都仿佛是从牙根里挤出来,赵祯点了点头:“是这样,但是并不是没有解决之道,你辽朝希望安定的发展,并且和我大宋互不侵犯,但很可惜你发展的同时也是在积蓄力量,朕是不会允许的,要想让你辽朝,不,应该是说让你契丹存在下去,就必须划归我大宋,成为我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赵祯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耶律宗真粗暴的打断:“荒谬!我大辽疆域广阔,带甲百万,岂能屈就于大宋?皇兄大梦之言!”

    “朕可不是说梦话,你认为丢失燕云的辽朝还有什么能和我大宋对抗的吗?瞧瞧朕身后的甲士,再瞧瞧你身后的契丹勇士,朕不觉得你能赢得这场战争,别忘了,西夏人可是在西面窥伺你辽朝许久了……朕的十六万大军已经堵住了你的后路,你拿什么和我大宋打?”

    耶律宗真脸色一变:“皇兄的十六卫不是用来截断我大辽退路的!”

    赵祯惊讶的望着耶律宗真,这小子的脑袋转的挺快,既然被猜到赵祯索性点头承认:“没错,朕的十六卫是用来阻挡你辽朝援军的!”

    耶律宗真豁然起身久久不语,最后长处了一口气道:“那现在该如何?!”

    赵祯端起酒杯笑道:“要么降,要么战……”

第一百一十四章给朕炸死他!() 
    

    耶律宗真的猛然起身,让战场上的两边将士忽然紧张了起来,要知道俩个皇帝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身后十万大军的心。

    谁说皇帝是人?

    随着耶律宗真的动作辽朝的军队拔刀而喝,声浪如潮,而大宋也是不弱,以刀击盾壮之以威,一时间气氛剑拔弩张,但这时谁也不敢动手,两国的皇帝俱在军阵之前,一旦动手必当殒命,谁能当得起这样的责任?

    彭七紧张的握着手中的战刀,刀柄上的麻绳都被手汗侵透,官家的气魄与胆量连他这个武人都佩服,几十万大军的阵前侃侃而谈,甚至把辽皇都气的愤然而起。

    但当萧惠看见耶律宗真勃然而起的时候微微摇头,大宋皇帝处变不惊的样子和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单单是气势和仪态上便落了下乘,要在别的地方也就算了,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如此却是万万不该。

    身为帝王乃,万民之主,天下域内之主,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再看向赵祯,萧惠不得不说大宋皇帝在这一点上做的就要好的太多,虽是席地而坐却硬生生的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仿佛不是坐在地上而是坐在他宋人宫殿的御座上。

    赵祯当然舒坦,耶律宗真越是发怒对自己和大宋越有利,就怕他冷静的思考下来,这就麻烦了,如果他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赵祯还真的没办法把这么多人留下来。

    和耶律宗真说这么多,就是希望他能失去理智,但很可惜,赵祯并没有看到他气急败坏的模样,反而是一脸冷静的慢慢坐下道:“皇兄的激将法好不高明,愚弟差点便着了道,如若我大辽十三万勇士齐出,大宋未必就能把朕留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