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缔-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不容易了,其实官家这次亲征燕云说到底还是为了太子着想。

    如若收复,那自此以后我大宋北方屏障稳固,再图西夏便可,一旦在陛下有生之年北定中原,西灭党项,那将是一场盛世宏图!也为我大宋后世之君立下万年不覆之根基。

    文治武功,文治武功,文臣们都喜欢把文治放在武功之前,不是因为文治比武功重要,而是文治比武功更容易达到!老奴的话只能说到这里了。剩下的还请娘娘自己揣度”

    王语嫣看了看远远跟在身后的几人,微微点头道:“还是陈大官看的清楚,想当年一样为我解惑,这话官家是绝不会与我分说的。”

    陈琳笑道:“旁观者清罢了,老奴伺候三届帝王,多少能看出一些门道,官家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即便是对枕边人也不能说嘞!”

    王语嫣笑眯眯的点头道:“那本宫就多谢陈大官啦!前面便是皇嗣们学习的地方,官家严令无论皇子公主皆要读书习字,不可一日荒废。”

    陈琳笑道:“这么多年,老奴还从未参见过皇子和公主殿下嘞!如今也好瞧瞧殿下们的龙章凤姿!”

    王语嫣亲带陈琳见过赵旭,赵昀,和赵灵,其中的深意自然是为了让陈琳守护好这些孩子,赵旭赵昀乃是大宋的皇子,赵旭更是储君之尊,万万不可有所闪失,可以说赵旭就是大宋的未来和命脉,一旦赵祯遇险,他就是大宋新任皇帝!

    为何赵祯要留下遗诏?还不是为了以防万一,遗诏中的内容让王语嫣看过一遍就不敢再看第二眼,更不敢拿给杨采薇看,因为遗诏中写的清楚,一旦赵祯自己遇险,在没有希望突围的情况下,大军还会按照原先的计划夺取燕云,而赵祯自己会自刎以免被俘羞辱。

    就连哀兵必胜也被官家计算到了其中。

    一旦这样,王语嫣将会成为慈圣太后,辅佐赵旭登基为帝,但万万不可垂帘听政,更不可临朝称制,即便是王语嫣有这个想法,两府相公也会反对,因为这样的遗诏在两府中也有一份。

    更加让王语嫣害怕的是遗诏中也写明了,一旦赵旭也出了意外,便可立赵昀为帝这便是王语嫣不敢把官家的遗诏给杨采薇看的原因,其中的牵连实在太大了。

    但她却不得不给陈琳看

    陈琳躬身接过遗诏,打开细细查阅后拿出一把钥匙递给王语嫣道:“娘娘还请随老奴前往御药院。”

    王语嫣不明其意,御药院是什么地方?不就是宫中药材的储藏之所嘛!有的时候还兼职传递圣旨词头只用,能有什么特别?

    当陈琳在几个老的不能再老的内侍面前拿出遗诏的时候,老内侍们合力打开一个巨石封顶的密室,这个密室上的巨石与地面严丝合缝,连一根针都插不进去,王语嫣惊讶的看着密室的小门并把钥匙递给了陈琳。

    陈琳接过钥匙没一会便捧着一方玉玺出现盖在遗诏上,此时王语嫣才注意到这份遗诏上只有赵祯的私印而没有大宋皇帝神宝。

    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出现的时候,王语嫣惊讶的合不拢嘴,这意味着这份遗诏此时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有传国玉玺的加持使得这份遗诏成为大宋无人能反对的至高存在。

    难怪陈琳要来这里,难怪官家要陈琳进宫,这一切都是在确立这份遗诏的神圣且不可置疑。

第五百二十章不可尽信() 
当王语嫣谨慎的收好遗诏时,赵祯已经在纵马疾驰,无拘无束的感觉对他来说实在太好了,有的时候他真的想摆脱御座的束缚,但他大宋皇帝的身份却成为一条无形的锁链。

    是个人都能看出官家的喜悦,禁军们第一次看到官家快意驰骋的模样,军中士卒敬畏皇帝的威严,现在皇帝就与自己在一起,而且还有如此豪放的一面岂能不让他们骄傲?!

    彭七和李酒赵力三人紧紧的护卫在赵祯身侧,说实话官家已经好久没有如此放肆的骑马射猎了,现在瞧见官家的模样,他们微微有些心疼,常人都能享受的乐趣到了官家这里居然略显奢侈,说出去怕是没人相信……

    “官家慢点,俺们坐下的马儿可比不上您的龙驹嘞!”

    赵祯哈哈大笑道:“朕的御马可是大食的宝马,虽不是汗血亦不输与它!”

    李酒策马追上道:“大食的宝马到了官家的坐下可就是顶顶好的龙驹了,我等的战马岂可与官家的龙驹相比,官家今日驰骋颇久,还是会车驾中歇息吧?大军也要安营扎寨了。”

    赵祯看着天边的夕阳微微摇头道:“不行,传令下去,马不停蹄,人不驻步,所有士卒皆乘战车向真定府开进!”

    赵力听了立刻点头向狄青赶去,皇帝的旨意对他来说就是至高的存在,几个呼吸赵力便驱马来到狄青身边,此时他正和杨怀玉闲聊。

    “狄将军,陛下有旨,入夜不扎营,步卒上战车,马不停蹄,人不驻步。”

    狄青望了一眼杨怀玉转头道:“臣遵旨。”

    待赵力走远狄青才开口对杨怀玉道:“陛下为何如此心急,如今冬雪未消,夜里赶路虽有公路相连,可依然危险啊!”

    杨怀玉看向远处已经上了车驾的赵祯小声道:“陛下既然如此打算,其中必有深意,怕是辽朝的宋小乙又传来了什么消息,否则陛下也不用如此练习弓马了……”

    狄青的指挥才能是相当出色的,但他的嗅觉却不那么灵敏,比他小上许多的杨怀玉都能看得出赵祯着急的原因,而他却反映迟钝了些。

    听到杨怀玉如此说才恍然大悟的点头道:“嗯,怀玉言之有理,官家站的高看得远,自然比我等知道的详细。”

    此时的狄青反映过来,官家向来是从大局出发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下旨大军速进必有原因。

    确实,赵祯早些时候便接到宋小乙从辽朝传来的消息,辽皇打算二月开春便向西夏用兵,意在温泉峰附近的乌兰木伦河之地!

    这里的土地最为适合养马戍边,大横水和自河川从这里延伸出来,它是靠近毛乌素沙漠边上的美丽明珠,再往南去便是西夏左厢神勇军司所在的明堂川了。

    赵祯仔细的查看地图转头对彭七道:“传狄青杨怀玉过来,哦对了,别忘了把曹玮也叫上,这老倌一路跟随作用可不小。”

    “不过是他曹家贪图军功罢了,官家还不如让他留守京师呢!”

    赵祯笑骂道:“你是不是傻,人家做质而来,看不清其中的深意吗?”

    彭七微微一惊,连连点头退走,他万万没想到官家把曹玮带上的原因居然还有这一层深意。赵祯也是没办法,老赵家便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在自己御驾亲征之前,文臣玩了一出冒死上谏的好戏。

    在庞籍,吕夷简的带领下,一帮参知政事拖着老骨头趴在寒风呼啸的嘉肃门前,别说是庞籍吕夷简,就连鲁宗道这个醇厚先生也来了,老狐狸丁谓和夏竦更是一并跪在那里,赵祯相信,要是自己不同意的话这帮人第二天就能去见先帝了……

    果然收到消息的曹玮第二天便死活要跟随大军,那气愤的模样显然是冲着中书相公去的,但人家却不当回事,反而觉得自己做的对,个个骄傲扬起的头就像是胜利的大公鸡,气的曹玮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最后还是夏竦会说话,当着两府和赵祯的面说了一句:“曹枢密来的好,毕竟曹家对北伐很有经验嘞……”

    有经验?!

    曹玮当时就差点夺过金瓜武士手中的金瓜给夏竦开瓢了,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他曹家跟随太宗北伐,战败而回,夏竦的话不就是说他曹家有战败的经验吗?!

    赵祯坐在马车中看着曹玮的表情心中苦笑,这老倌到现在还是一副郁郁不畅的样子。

    伸手指了指地图道:“朕收到密报,耶律宗真打算挥兵温泉峰直取乌兰木伦河,你们看看辽人和西夏人会如何动作?”

    狄青和杨怀玉对视一眼,没想到官家的消息居然如此灵通,不但知道辽皇西征西夏,还得知了用兵的地点,这宋小乙在辽朝上京城可不简单啊!

    两人刚欲开口,曹玮便说道:“越过温泉峰便是西夏的浊轮寨,只要辽人以迅雷不及掩耳夺下此寨,前面便是一马平川的草场,以浊轮寨为门户,辽朝的骑兵便可驰骋于明堂川,这对辽人极为有利,辽人多骑兵,且一人多骑,来去如风,迅疾如电,此战怕是对辽人有利。”

    狄青微微点头道:“曹枢密所言甚是,辽人最喜这种平原作战,一旦攻入怕是如狼入羊群。”

    赵祯笑了笑:“朕倒是不觉得辽人会有多大的胜算,而且这密报难免是辽人的惑敌之计,宋小乙虽然能干,可这情报乃是辽皇和整个辽朝的机密,其实那么容易便得到的?朕命大军急行就是以防万一。此时什么情报也不能相信,只能等待战机以图随机应变。”

    众人点头,官家的话是没错的,此时所有的情报都不能相信,只有真的发生了才能肯定它是真的,难怪官家要大军速速赶到宋辽边境,此中深意要是官家不点破他们也想不到。

    待狄青和杨怀玉离开,赵祯留下曹玮道:“曹玮你留下,朕有话和你说。”

    曹玮惊讶的转过身子等待,赵祯笑眯眯的挥了挥手道:“此时又不再朝中,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不必拘于礼节随便坐下吧。”

    曹玮躬身道:“臣不敢……”

    赵祯知道他担心什么:“坐吧,车驾狭小,你总不能让朕仰着头和你说话吧?”

    曹玮这才发现不妥,讪讪的坐倒等候赵祯开口。

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 
曹玮还真是个倔强的性子,和他老爹一样一点亏都不肯吃,要是他有文臣的肚量也不会有那天的事情发生。

    赵祯端起建盏喝了一口便放在桌上的架子里固定好,露出和煦的微笑对曹玮道:“怎么,还在生中书相公们的气?夏竦就在军中,你要是不爽利且去找他相扑便是。”

    曹玮嗡声说道:“臣可不敢,他夏竦那张嘴能把死人说活了,臣去了还没展开手脚怕是就被他说死了。”

    赵祯哈哈大笑,这曹玮倒也是个直爽的性子,恼怒便是恼怒也不遮掩。

    “曹枢密一语中的,他夏竦还真是有此般能耐,但你也不要往心里去,朕知道他们这么做是为什么,还是为了你好!”

    曹玮知道赵祯一般不会拿臣子取乐,怕是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官家的智慧向来是超越常人的,说不定自己演的这出戏已然被官家识破,于是佯装惊讶的问到:“为我好?”

    赵祯点头道:“是啊,你乃是将门出身,祖上更是跟随太祖太宗征战沙场,也经历过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其中的关窍你能不知道?本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何必装的那么委屈生气?”

    见自己的伎俩被官家点破,曹玮闹了个大红脸:“官家圣明,老臣万死。”

    赵祯摆了摆手:“什么万死,朕要是真的治罪与你,你死一次就足矣,怎么死上一万次?留你下来就是要告诉你,文臣武将之间相互提防又相互需要,朕提高武将和武人的地位,就是为了让双方都站在一样的高度互相扶持,文武并进方可让大宋顶立向前。

    此次北伐,朕不光让你跟随,还召集将门子弟也一同前往,虽有人质之意,可领兵冲锋的还是你们。文臣中除了夏竦就没有人跟来,全数留在了东京城处理政事,这不是很好吗?武将主征伐,文臣举政事,两者如阴阳,协调方济世!”

    曹玮总算知道官家的心思,能如此直言不讳的说出心意他曹玮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顺势拜下:“官家之意老臣知晓哦,我将门子弟必定身先士卒夺回燕云,也要让文臣们看看,咱们将门可不是只会在先祖的功绩上吃老本!”

    曹玮的话音刚落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哈哈大笑,夏竦从马背上直接翻身停在了赵祯的车驾上,下马的功夫一点也不必武将差。

    “曹枢密,没想到你虽为武将,可心思一点也不比我们文臣差啊!但听到曹枢密的肺腑之言,夏竦甚慰!”

    曹玮尴尬的拱了拱手道:“也算是你我双方互为利益罢了,愿文臣和武将如你我二人一般能尽弃前嫌。”

    夏竦笑道:“那是自然,庞相公可是说了,待大军凯旋,他定当为曹枢密牵马夸耀!”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次北伐其实暴露出大宋的许多问题,虽然在北伐之前赵祯做足了准备,可当北伐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利益分配的问题,这是在所难免的,在大宋文臣和武将几乎就是天生的冤家互相提防着对方。

    虽然只有两府相公知道这次军演的最终目的,可即便如此双方依然是怕对方占去更多的利益,文臣担心武将的功绩过大会取代他们的位置,而武将则是不希望文臣成为他们获得功勋的绊脚石。

    双方的爆发点就在曹玮这个枢密使的身上,而赵祯就是平衡双方利益的人,他可不希望自己的朝臣因为利益的分配不均而把整个北伐计划所耽搁下去,如果这种事情发生,赵祯会毫不留情的让双方都付出代价。

    有的时候皇帝就是一个调解者的存在,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可不是说说的,自太祖开始就刻意的在文臣与武将之间制造各种矛盾,并且把唯有篡权能力的文人捧得高高的,这自然让武将不爽。

    看似精彩的杯酒释兵权更是让曾经跟随赵氏的老部下伤心,太宗不赏大军便挥师北伐,也是出于对武人的不重视,赵祯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更不会让子孙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承担后果。

    待夏竦和曹玮两人告退后,赵祯在车驾中沉思,如何划分这次北伐的利益?对于北伐的成功与否赵祯不会怀疑,他有这个自信,以大宋如今的能力完全有压倒性的优势,东京城十万禁军皆是身着板甲手拿神臂弩,再配合百炼横刀几乎是武装到了牙齿,更别说还有克敌神器的陌刀了。

    大宋的优势是什么?……钱!

    钱是什么?

    是国力,是武器装备!

    而在这个时代,武器装备就是战斗力,战争说到底打的就是钱和人。

    大宋富的就剩下钱了,人也是不差的,如今的禁军可不再是之前的软脚虾,他们多时经历过战争的老兵,就连后招募的新军也参加过对南海诸国的征讨。

    一旦战争爆发起来,赵祯还能从大宋国内征调训练已久的十六卫和已经退役的老兵!可以说大宋的有生力量是连绵不绝的。

    要知道这还是在不发动民众的情况下,封建王朝的终极王牌赵祯还没有动用,征兵令看似简单,所招募的士兵也都是农人稍加训练便拖上战场的,可一旦把他们放到战场上,在明知不能后退的情况下,这些人将会迅速的成长起来!

    否则那些起义军为何人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铲除?

    车轮与公路的摩擦声吱吱呀呀,赵祯不用看都知道是运载火炮的拖车发出的,经过云南之地的军械司匠人改良,如今的火炮体积已经小了许多,并且能装在木质的炮架上由马匹拖动,四匹马拉的车乃是驷车,按照周礼这可算是公卿级别的马车,所以军中的将士们都叫这火炮为公卿炮。

    赵祯相信有这个文明巨兽的威力,没有任何城墙能经得住它的攻击,难怪这个铁疙瘩被誉为战争之神,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火炮解决不了的,一炮不行就两炮,两炮不行就用更多炮!

    背嵬军特有的马蹄声伴随着赵祯的入眠,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