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重铸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纳粮队遭劫,偷梁换柱的地点来分析,这支人马肯定来自于河北路。

    那个地点,距离五马寨并不远。

    虽然暂时没有绝对的证据,但完颜挞懒已经断定,此事和五马寨脱不了干系。

    好一招釜底抽薪!

    大军刚刚围困了五马寨,想要断了他们的生计,却没想到人家先出手断了自己的粮草供给。

    这事

    完颜挞懒连连冷笑,心中生出一个疑问,是何人如此有谋略,有胆识,有能力扮成了此事?

    答案很快就有了。

    杜充虽然将谋划之功据为己有,但行动的功劳还是留给了徐还,所以在表彰自己的时候,徐还也跟着沾光了。

    不仅名字被写在奏疏上送去了扬州,还在滑州居民之中广为传颂。于是乎,金兵的耳目听到了,完颜挞懒自然也就知道了。

    徐还!

    先前粘罕让自己追捕的正是此人,但实际上完颜挞懒并未放在心上,更没有把这个少年人太当回事。

    在他看来,燕云之事发挥主要作用的始终是契丹人,计策到底出自何人很难说,何必把一个毛头少年说的神乎其神?

    但是此刻,他信了。

    可惜为时已晚,付出的代价也有些惨痛。

    事后金兵已经派人追杀,可惜到了黄河岸边,被宋将岳飞所部阻击,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徐还进了滑州城。

    哼哼!

    以为逃去滑州就安全了?痴人说梦!

    烧了我的粮草,岂能说走就走!

第一三六章脆弱的信心() 
徐还很“识相”,杜充对此十分满意。

    因而在写给皇帝赵构的奏表之中,略微提了一笔,徐还就这样莫名其妙成了他麾下的将校。

    杜充以东京留守的身份,给徐还了一个昭武校尉的身份,属武勋正六品上。

    在杜充眼里,一举两得。一来算是抬举徐还,作为夺其功劳的补偿;二来,也是为了防备将来朝廷查证,不留破绽。

    事实上,以徐还的年纪,这个级别确实不算低,毕竟大宋的许多进士刚开始不过是从八品。

    但以徐还的功劳,直接给了将军可能都不为过区区昭武校尉不免有些许寒酸,而且只是个武勋官,并无实职。

    不过徐还欣然接受了,毕竟有了大宋官方正式的编制。

    这很重要!

    至于实职,除非在杜充麾下卖命成为心腹,能够担任个什么不起眼的职务,统领一定兵马。

    对此,徐还并无兴趣,他更为在乎的是从五马寨带回来的那一千人,那才是自己正经的资本。

    不过有个小小的问题,杜充貌似盯上他们,并且盯上徐还本人。一个有勇有谋的少年,一支骁勇善战的兵马,谁不想要据为己有?

    也许给徐还昭武校尉的身份,便是杜充笼络的手段和开始,甚至言辞之间也有过暗示,但徐还故作不明,装聋作哑,勉强敷衍过去。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怎会愿意屈居杜充这等徒有其表的草包之下?这几日,徐还更多是想办法与岳飞交流,联络感情。

    岳飞将来的身份地位,以及作用影响绝不是一个小小的杜充所能比拟,与之交好自然意义非凡。

    除了这些许颇为重要的私心之外,徐还更多是出自对岳飞的敬佩。尽忠报国,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将,可惜英年遇害,试问谁人不扼腕叹息?

    如果可以改变英雄的悲剧命运从见到岳飞的第一刻开始,徐还心中便生出了这样的心思。

    改变从熟悉开始!

    借着黄河岸边接应掩护这个由头,徐还与岳飞逐步认识,逐渐熟稔。

    这日徐还得知岳飞在黄河岸边布防,并训练兵卒,便轻骑而来,目的主要是向一代名将学习行军布阵。

    徐还是侦察兵出身,单兵作战,侦察敌情颇为擅长。加之对北宋之后一千年的经典战例多有了解,运筹帷幄的方略或许能诌个一二三,但具体的排兵布阵,现场指挥还是颇有差距。

    先前在燕云与金军作战的时候,徐还便感受明显,自己只是提出仅此而已,真正执行的都是萧高六和萧特谋。而南归途中的战事,因为有傅选在,倒也能够应付。

    但徐还深知,现在这些只是小打小闹,指挥的不过只是千余人,也没有经过真正大规模战阵厮杀。将来少不得要应付更大场面,没有点真才实学怎么能行?

    从在燕云开始,徐还就在学,与契丹萧氏诸将学,从傅选身上学。但毫无疑问,岳飞是更为优秀的“老师”,如此良机,徐还怎会错过?

    来到黄河岸边,徐还便瞧见宋军严阵以待,兵马都已经守在要害之处,防御工事与器械也都已经到位,还有兵卒在来回跑动,演练迎敌之策。

    仔细瞅瞅,布置颇有章法。徐还大概推演,按照这个情形,金兵冒然杀来恐怕占不到便宜。

    “鹏举兄在岸边演练,不怕对岸的金兵瞧见吗?”略微熟稔之后,徐还抓住时机,与岳飞表字相称,兄弟称谓顺势而出

    “子归见笑!”岳飞叹息一声,似乎颇为无奈。

    “徐还岂敢,鹏举兄如此安排,必有道理,可否为徐还指点一二。”

    “子归言重了,指点谈不上。”岳飞叹道:“原本演练阵法,排兵布阵都是隐秘之事,不该如此公之于众示于敌前。”

    徐还抬头看过去,北风吹过之后,天气晴朗,在这没有雾霾的年代,虽说隔着黄河,但只要站在高处,多少能看到一些这边的情形。加之滑州附近本就潜伏着不少女真奸细,如此演练着实没有秘密可言。

    岳飞无奈道:“如此这般,也是无奈,一方面是时间紧急,反正这黄河岸必是来日战场,不若让将士们早日熟悉,迎敌之时了然于心,方能不乱了方寸。”

    不乱了方寸!

    简单的五个字,便可以想到很多。金军兵锋强大,宋军败多胜少,时间长了,不只是上层的将领有畏战之心,底层兵卒的畏敌情绪可能更为严重。

    由此可见,大宋的抗金信心是多么脆弱。

    岳飞叹道:“另一方面,其实此举也是故意给对岸的金军看的。”

    “哦?”徐还不禁有些惊讶,有些不解。

    岳飞解释道:“让金军看到,我们准确充足,严阵以待,好让他们不敢轻易冒然进攻。”

    “呃,这”徐还不知该说什么,这算是心理战吗?

    “实不相瞒,滑州的防御其实很脆弱,此时如果金军来袭”岳飞愁眉不展道:“杜将军的意思是,尽一切可能守住黄河渡口,最好是金军压根不要来,所以”

    徐还算是明白了,底层士兵和高层统帅畏战,夹在中间的岳飞不得不用这些方式来保全上下脆弱的抗金信心,也真是不容易。

    士兵倒也罢了,都是普通人,畏惧战败死亡是正常的。但杜充好歹是一军主将,本来烧毁金军粮草是个大好机会,可以趁机渡河北袭金军,但他压根提都没提,全无心思。这也就罢了,现在他竟然寄希望于敌军不要来。

    可能吗?

    金军南征是迟早的事情,他不会不明白,却像个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真是可笑!

    或许能够延缓些许时间,可是这些时间,杜充打算怎样利用呢?一想到历史上他的行径,徐还就有种深深的担忧。

    “鹏举兄,那效果如何?金贼可有动静?”

    岳飞道:“斥候探查到对岸有兵马集结,但一直按兵不动,也许是在此练兵起了作用,总算是没有违背杜将军的军令。”

    听到这句话,徐还心中莫名一叹,心中的担忧更加深重了。

第一三七章调虎离岸() 
事实上,岳飞的布置真的起了作用。

    完颜挞懒已经到了黄河岸边,惆怅不已。

    数日时间,因为河内的一把大火,太行山两侧局势发生些许微妙变化。

    因为粮草供给无法保证的问题,五马寨下的金军撤去了半数以上,只留下些许防备兵力。提防着不让马扩所部攻出来搞破坏,至于围攻则暂时顾不上。

    这是完颜挞懒的军令,他的目光已经转移到了黄河南岸的滑州城。

    河内粮仓被焚,此乃奇耻大辱,必须要予以报复。与此同时,也是为了向金国朝廷,以及相关将领一个交代。

    毕竟,与其自己惹火上身,不如把这把火烧向宋人。

    与此同时,完颜挞懒也是想要趁此机会拿下滑州,彻底击败杜充所部。用一个更大的功劳去掩盖一个颇为严重的过失,至少要功过相抵。

    想法很好,但进展似乎不是很顺利。

    完颜挞懒到了河内之后,第一时间命人搜集情报,便发现了岳飞在黄河岸边的布置。

    颇有章法,且是严阵以待,现在打过去占不到便宜。

    虽然焦急,但完颜挞懒却不冒失,毕竟有完颜宗翰与希尹在燕云急功近利,蒙受重大损失的前车之鉴。

    不得不说,汉人那句“欲速则不达”绝对是有道理的。

    可是

    若不能及时还以颜色,报复宋人,似乎也不行。奈何滑州附近,为此一处渡河最为便捷,现如今宋军防备严密

    这可如何是好?

    一时间,完颜挞懒有些为难了。

    见此情景,随行而来的秦桧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不是看完颜挞懒的笑话,他没有那个胆量。

    而是因为——机会来了。

    “都统无须忧虑,其实想要渡河并非难事。”

    听到秦桧的话,完颜挞懒诧然看着这位宋国降臣,重新打量片刻,蹙眉道:“废话少说,你若有办法便尽快道来。”

    秦桧本来想要卖个关子,刷点存在感,奈何完颜挞懒是个急性子,压根没给他机会。

    无可奈何,只得沉声道:“都统,听闻对面宋军守将名叫岳飞,颇有能耐桧以为此人是关键,若此人不在岸边,宋军防御不堪一击。”

    “然后呢?”

    完颜挞懒对此颇为认可,一个好的将领对于的一支兵马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个名叫岳飞的宋将有些意思!

    “调虎离岸。”

    完颜挞懒摇头道:“如此严谨之人,恐怕轻易调不动。”

    “我们是调不动,但杜充可以”秦桧得意一笑,低声说了一番话。

    哼哼!完颜挞懒听完之后满意地点点头,瞧着秦桧道:“先前看出来,你挺聪明嘛!”

    “都统谬赞了。”嘴上这么说,但秦桧心里却无比甜蜜,甚至有些许小骄傲。他知道自己今天的表现很好,一条计策,已经得到了完颜挞懒的认可,那么重用飞黄腾达还会远吗?

    秦桧笑道:“都统,不止如此,如果你再派出一支兵马前往”

    滑州城里,杜充有些郁闷。

    这几日他都说的不好,可谓是枕戈待旦,唯恐金军突然杀过黄河,万一抵挡不住,也好随时南“撤”。

    不过岳飞在黄河岸边设防之后,似乎颇有效果,金贼并未立即南下,这让他放心不少昨晚不仅睡了个好觉,天亮之前还与侍妾做了会运动,舒坦无比。

    很可惜,没高兴多一会,便有“噩耗”传来——王善、张用所部反了,正率部逼近滑州。

    听到这个消息,杜充吓了一跳,同时也愤怒至极,破口大骂道:“这些流寇是要趁火打劫吗?”

    王善、张用是两个宋人,早年的出身都不光彩,乃是盗匪,占山为王做点没本钱的买卖,聚集了不少人马。

    后来金军南下攻破东京汴梁,二帝与宗室被俘,宗泽为东京留守,主持抗金大局。

    宗泽老将军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想要组织最为广泛的抗金统一战线,故而坚持“盗可使为兵”的原则。

    毕竟盗匪都有武装,有武器,较强战斗力,可以发展为抗金力量。王善与张用得了宗泽的邀约,立即响应,成为北地一支重要抗金力量。

    但随着宗泽病故,杜充上位之后,态度完全变了,全然看不起这些盗匪出身的抗金义勇。先是断了八字军和五马寨义军的供给,更敌视王善和张用所部。

    为此,两方陷入敌对状态,黄河以南的义军很难拧成一股绳对抗金军。杜充也动过心思将其剿灭,但未能成功,暂时相安无事。

    却没想到,值此要紧关头,两人竟率部朝滑州气势汹汹而来,他们想要干什么?

    恰有消息显示,他们已经投降了金军

    虽说可能是谣言,但这种事向来都是宁可信其有哪怕不是降金,让他们到了滑州也很危险。

    必须要阻止他们。

    为此,杜充第一时间召回了岳飞,下达了命令——命其率部讨伐张用叛军。

    “将军三思,张用此人虽是盗匪出身,却也是忠义之辈,断不会反叛也许他们来滑州是支援我们抗金。”岳飞和张用都是汤阴人,过去似乎还有些许交情,因而不相信同乡反叛。

    杜充怒道:“好胆,因他是你同乡是抗命?”

    岳飞连忙道:“属下不敢恳请将军三思,此事恐怕有所误会。”

    “误会?哼!”杜充冷笑一声,态度坚决。

    岳飞无奈道:“将军三思,张用所部人马不少,我不兵力有限,恐不是对手。”

    也许是事实,但听起来更像是借口,毕竟岳飞的骁勇是出名的。所以杜充压根不信,怒道:“岳飞,莫非你想抗命?”

    “将军”

    “遵命行事,否则军法从事。”杜充态度异常冷峻,让人不寒而栗。

    “可是将军,属下还要再黄河岸边防备金军来袭”岳飞虽不敢明着抗命,却不断找理由想要婉拒。

    “这么久了,金军都没有来,想来暂时相安无事,但是张用这边刻不容缓。”杜充根本不给岳飞辩解的机会,态度十分强硬。

    岳飞无奈,只得领命,怅然而去。

    他刚刚出门,又一道军报从到了杜充案上——有小股金兵出现在永安附近!

第一三八章皇陵守护者() 
岳飞被调派前去攻击张用?

    徐还听到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蹊跷,以及不好的预感。

    这时候,金军才是首要的敌人才对,岳飞更是抗金的重中之重,这时候将他调开去对付一支义军

    虽然这支义军的举动有些许古怪,但究竟是不是反叛还未可知,即便真是如此,也应该调派其他人前去阻击。

    这个情形

    徐还越想越觉得蹊跷,隐约有种阴谋气息,会不会是金贼调虎离山的计策呢?

    古往今来,因为一个重要将领被调离,从而导致战局形势重大变化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一遭或许也

    杜充就这么轻易中计了?他得安排真是让人无力吐槽,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领导。

    奈何自己人微言轻,根本没有参言的机会。再者,岳飞所部已经出发,一切都已经板上钉钉。

    裴元衍听闻此事之后,摇头道:“杜充向来忌惮义军,现在虽不知张用所部因何突然调动,是否真的图谋不轨但只要靠近滑州,势必会威胁到杜充。

    为了稳妥,免除后患,将其阻击也算不上错。不过以杜充的为人,此举恐怕颇有私心,他向来不喜义军,担心义军威胁到他的权势和利益。”

    徐还无奈道:“唉,大敌当前,却还要私心内斗,真是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唉!”

    裴元衍叹道:“徐公子最好有个心理准备,大宋朝堂早就是如此,否则何至于有亡国之祸,想来如今扬州和临安的朝廷也不例外,南归之后你会看到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