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民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大民国-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穿过一道道铁路涵洞,火车终于开始下降,终于停靠到了车站时,赵书礼一行人已经到了阿勒。泰地区。这里是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也是新疆移民的重点地区,以前这里是哈萨克人的游牧区,现在在河流河谷等条件优良地带设置了三十多个移民点,已经有移民三十多万人了。

但是这进度不能令赵书礼满意,他要求往新疆移民至少两千万人,否则这个地区就无法真正稳定下来。不过跟外蒙地区不同,这里的农业移民不多,但是被新疆其他资源吸引来的人却不少,最多的是金矿。据统计,自发来到这里的采金工人数达到了五十多万人。

出了阿勒。泰后,沙漠戈壁荒原开始多了起来。

指着窗外赵书礼不停的跟陪同的新疆官员提建议,告诉他们荒漠中能引水的就引水,可以使用长距离输水管线,要有计划的改良土地,可以先开辟出一些绿洲,然后通过铁路公路交通把这些绿洲连接起来,然后铁路沿线在植树造林,这样就把荒漠分割成了一个个的固定格子,稳定住了飞沙,在一个个消灭就容易多了。

到了盐碱地,则告诉他们要引水,洗碱后才能种植农作物。

出了阿勒。泰其实铁路就已经不是闯娃铁路公司的了,而是日本人的铁路,在战争中这条铁路被塞北军方征用,到现在也还没有归还给日方,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情,除非跟日本发生真正的战争。火车一直往西通到了塔。城地区,这里也是一个移民重点,不过比阿勒。泰更不如,现在只移民了二十多万而已。铁路从塔。城往南顺着边境山脉一直到南方天山山脉才有转东,相当于在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区绕了一个圈,目的是绕过广袤的沙漠地带。

沿着天山山脉,这里有一个个的绿洲,倒是有一一些农业,这些很多都是从清朝时期就迁移到这里的内地百姓。不过这一个个绿洲已经有了规划,天山上流下的雪水形成了伊犁河,河水清澈常年不息,却白白流到了苏联境内。日本人规划但是还没有来得及修建完全的水利工程就是要尽量截留这些水资源,用来滋养干渴的新疆土地。伊犁河是一条跨境河流,放在后世那就是国际河流,中国要在这条河上修建水利工程,没有邻国的同意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国际法规还比较薄弱,苏联人在国际上又比较孤立。所以日本人才敢于断苏联人的水,当然这也是因为新疆毕竟是塞北的地盘,塞北人很强硬,日本人把这个压力推给了塞北。

不过这工程却也因为战争停了下来,但赵书礼不打算放过。之前日本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设计水渠线路,测量了流域所有的标高,制作了水平点等。现在这项工程已经由塞北整府接手,由塞北头号水利专家苏芳负责完成。

苏芳现在已经是一个名人了,河套地区的沙漠渠道工程就是他修建的,所以也被官方命名为苏芳渠。不过以前他的水利理论就只有一条,那就是水往低处流。所以当水渠修好后,赵书礼很吃惊,才打定主意要培养他,想送他去美国学习水利,可是他拒绝了。他表示自己水平很高,直到后来他参与了德国美国工程师主持修建的鄂多斯修建的吉台水库,永定河水库,包头的昆都仑水库等工程后,才感到自己的水平还有不足,于是开始发奋,整日紧紧跟在外国工程师后,学习水利知识,学会了建筑混凝土工程,学会了用水平仪来测量水平,学会了分流倒水等方法。

还跟普通工人学习施工技术,但是他始终不愿意去大学跟教授学习理论。

他的格言是,实践就是一切,干就能出成绩。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不怎么听话的狂人,赵书礼终于在几年后又见到了这个狂人,地点在新疆的中心迪化。

一百九十七节 新疆是大后方

狂人苏芳最近的心情心情可不怎么好,在新疆干工程以来,缺钱、缺人、缺物资,这都困扰着他。以前他修建苏芳渠的时候,十几万百姓自发来到渠上上工,只为了将来能获得一块土地。可在新疆没有那么多人愿意来冒着烈日工作,而当地政府对他并不是很支持,不看好他能接受日本人留下的摊子。盛世才更看重的是条件良好地区的移民,那里更容易出成绩,尽管口号提的震天响,要把新疆建成江南但却不肯拨款。

而指望归绥整府吗,前一阵子还在打仗,那里顾得到这里。更何况苏芳的人员并不太好,当年修建苏芳渠的时候,赵书礼就不认为他能干成,给他提供的支持少之又少。而他也不怎么跟塞北的官方打交道,反而宁愿求助自己的老上级马福祥。他是个狂人不假,他有能力也不假,但是他太不了解中国的官场了,一个人的力量或许能辉煌一时,但是却无法逍遥一时。

所以当他跟赵书礼见面的时候,态度并不好,弄的本来还想勉励他一番,让他在创奇迹的赵书礼莫名其妙。

“哦,是赵委员长啊,恭喜高升啊!”

当赵书礼进到盛世才的主席府邸时候,在客厅看到了苏芳,当时苏芳翘着二郎腿,不咸不淡的跟赵书礼打招呼。

“啊?”

赵书礼被这个招呼打的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倒是盛世才懂事,立刻笑呵呵的打岔道:“司令,苏芳这个啊就是这样,你别介意。”

“哈哈,玩笑而已。”

赵书礼尴尬的笑道。

但苏芳却不想这么算了,他之所以来盛世才府邸等赵书礼,就是要达到目的。

他的目的自然是修渠了。

“呵呵,玩笑?我可不这么看,感情你们这些大人物是把新疆大业当成了玩笑了。”

赵书礼意识到事情不对了,这里面八成有事儿。

“哦,这怎么讲?边疆关乎国家安定,谁敢马虎?”

“那不知道赵司令还记不记得去年让我来新疆时候说的话?”

“当然记得,我说过,你来新疆就是要干出一番大事的,从归绥到各个地方的整府都要配合你,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当时赵书礼确实是这么说的,他善于调动部下的激情,而干大事正是苏芳渴望的,他告诉苏芳要是在新疆能引渠成功,那么中国无异于又多了一个中原,这是千古之功,苏芳当时听的是激情万丈,连夜收拾了下,第二天就坐火车赶赴新疆了。

“哼,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可现在钱在哪里?人又在哪里?”

赵书礼顿时明白了,八成是这家伙在做事过程中受到了别人的冷遇和消极对待。

“这前段时间不是打仗吗,我保证以后一定会有的。”

赵书礼对苏芳解释道,其实赵书礼心里也明白了所以,肯定是有人故意刁难他。但是作为老大,他却不能在一个手下面前批评另一个手下,至于问责问题,可以私下里调查。

转头又对盛世才道:“像新疆地方就一定会支持的吗,是不是啊盛主席?”

盛世才连忙点头。

“好,这可是你说的,一个月内我要一千万元资金,还有十万劳力,必须给我保证!”

苏芳站起来说道,见赵书礼点了头后,他才满意的走了。临走连个告别都不说,还这是傲气啊。

赵书礼摇摇头,这种人恃才傲物,但是用的好了确实能做事。

苏芳一走,才开始跟盛世才详谈。

新疆的政情赵书礼还是了解一些的,都是通过地下发上来的报告或者报纸了解的,自然有一些事情是不可能了解透彻的。

“盛主席,说说你对新疆未来的想法?”

见领导问,盛世才不敢怠慢,当即从座椅上站立起来回答。

“你坐下,这只是闲聊,不用这么严肃。”

“好的,新疆是边疆,民族问题复杂,而且我们塞北军进驻这里也才一两年的光景,地方上还是不安定。我想这里的问题,安定还是第一位的。至于发展只能放到第二位了,我觉得有必要加强这里的军队。”

“哈哈,盛主席这话有点问题,发展和稳定可不是对立的,只要发展了,那么就稳定了。关键是我们的发展能不能带给当地百姓实惠,要是发展只是发展个别领导,当官的发财而让百姓吃不上饭,那不管是不是边疆,都不得安定啊。你我睡觉也睡不踏实啊。所以盛主席切不可忽视了新疆的发展啊,我可以保证十年内新疆都不用向归绥上缴税负。”

“司令高见!”

“这里地方广大,要发展起来,交通可不能忽视啊。铁路公路都要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吗。”

“是,是!”

“你也别光是是了。说说坏的吧,相信这里一定有些不可告人的坏事的。”

“这个倒是不多,在司令的英明领导下——”

盛世才刚要拍马屁,赵书礼打断他道:“说点实在的吧,大话空话就免了。我也不会因为地方上的问题而责怪你的,毕竟这里是边疆,你留在这里也是辛苦啊。”

“谢谢司令关心。那我就直说了,移民跟牧民争地的情况很频繁。已经发生了数次牧民攻击移民点的事情,都被我弹压了下去,消息也封锁了。”

“啊!你能坦诚相告我很满意。移民跟本地人自然是有冲突的,这是个死结,可是不移民又不可能。说说你的想法吧。”

“我也不知道。牧民的草场是我们当初划给他们的,现在在想要回来很困难。我们的移民点其实划定的时候很少强占牧民的草场,要么是荒滩,要么就是给钱收买。可是一些移民不老实啊,总是偷偷国界开荒,牧民水草丰美的草场他们用栅栏一圈,就霸占了。”

这倒是出乎赵书礼的意料,以塞北移民的经验,中原的农民还是很老实的,很少主动欺负牧民。反倒是牧民经常装傻充愣来占便宜。

“这倒是稀奇事,这些农民性子这么彪悍,干跟游牧民争斗?”

“哎,司令你是有所不知啊,前几年西北大旱,大量的陕甘青的老百姓拖家带口的跑到了新疆。西北人性格本来就很强悍,这些人中又有不少是回人,他们以清真庙为纽带,是有组织的抢占牧民土地啊。”

“回人,回?教!这是个世界性难题啊,这个宗教的教义本来就比较强悍,往往政教合一,百姓又比较虔诚,为了教义是悍不畏死的。但是他们为什么非要占牧民土地啊,不是给每个移民都划定了农田吗?”

“划定的农田还是太贫瘠了,远不如开发草场来的省事。这也是这两年我们为了安定,把新疆最好的草场都分给了牧民的缘故。”

“牧民的草场既然适合耕作,何不都开出来,畜牧业的产出往往没有农业的产出来的大啊,起码不如农业更能养活人。”

“开出来?这怎么可能。现在我们整府对农牧业土地争端保持中立还事情不断,要是我们公开支持开荒的话,恐怕牧民就要反了啊。”

“恩,开荒可不是要抢夺牧民土地啊。支持他们自己开垦自己的草场不就得了,现在河套地区很多蒙古人都改行做了农民。下了马开起了拖拉机,卖掉了羊群该种棉花。”

“哦,是这样啊。那牧民要发财了,他们手里少则数百亩,多则数千亩的草场,这样一来岂不是成了大地主了。可是他们种的了地吗,这些人散漫惯了,喜欢骑着马放着羊,唱着歌。让他们抓缰绳的手该握锄把,恐怕很难啊。”

“难也得做啊,给牧民们好好宣传宣传,告诉他们种地的利益。你可以想象一下,将来万一日本人从东方进攻中国,而我们防御失利的话,恐怕新疆就是我们最后的退路了。退一步讲,就算我们防御成功,那么东部地区势必也要受到战争的波及。新疆这里可就要担负起接济内地的重任了,这里要作为东部各种战略物资的供给地啊。”

“大后方?我懂了,难怪司令要往这里大力移民了。可是日本人真的会打我们吗?”

“这个毋庸置疑,迟早要有一战啊。日本地少人稠,一直就有往中国移民的**,可这老祖宗流过血为我们保留下来的土地能给他们吗。矛盾不可调和啊。”

“司令考虑的极是。”

“不用拍我马屁,你应该也看到的,不然你就不称职。我给你提三个要求,第一新疆要移民,两千万的标准不能少,未来八年内一定要完成。第二要发展农业,新疆这么大地方,要是开不出一亿亩耕地,就是浪费了,而且这里日照时间长,不仅种粮食产量高,种植瓜果也很有利,种棉花产量也比其他地方高。第三就是工矿业了,新疆富含矿产,埋在地下就什么都不是,你要想办法把这些资源都开发出来,招商引资必不可少啊。你要三管齐下,重头就是人口,没有人就什么都没有啊。”

“是司令,我记下了!”

“记下就好,那个苏芳的事情,你也要操点心。那人就是倔了点,人倒是可用。你要想更往上走一步,眼光和心胸就不要这么狭窄。”

“是,属下知道错了,一定好好配合苏先生。对了不知道司令何时去南京赴任?”

去南京赴任,可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这不是坐上飞机飞过去就了事了,牵扯的事情太多了。

一百九十八节 临行

确实南京不是随便可以去的。当年蒋价石第一次下野的时候,李宗仁当了军事主官,可是没几个月自己就辞职了。蒋价石第二次下野后,汪精卫上台,也是没几个月,他自己辞职留洋去了。这里的位子不是那么好做的。

赵书礼相信,蒋价石这次下野后,做的安排更加周密。而他的条件别说汪精卫了,比之李宗仁还不如呢,相信他到了南京,别说军队了,就是文官都不会配合。他得做好当个孤家寡人,政令不出南京城的打算。

所以没有详细的安排,周密的部署,他是不敢前去的。而这一切就需要时间,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塞北盘桓这么久,打着安抚地方的名义,到处视察了。

首先他要带兵南下,这就必须得到南京各界的同意,否则容易引发误会。塞北军强大是强大,可还没有强大到,千里奔袭南京的地步。李宗仁当年就是无法调和各界的矛盾,才灰溜溜下台的。所以赵书礼必须得到这些人的谅解,而不是压服他们。

另一个要拉拢的则是江浙财阀群体,他们以在上海的银行家为核心,拧成一股绳,让整府都不得不顾忌。蒋价石第一次下野有因为得罪了这些财阀,整府财力不济的原因。而汪精卫的下台,也是因为财阀不配合,整府的债券无法销售,不得不辞职的。

政要和财阀方面都要靠先期到达南京的刘澍来处理了。

赵书礼结束了在新疆的考察后,回到了归绥家中。开始再次避政,他在等,等刘澍的消息,刘澍不传来确定的消息,他是绝不会南下的。为躲避媒体的舆论,他便只能再次避政了。

宣称是在家读书,可实际上哪里有心思。

因为烦心事来了,那个安徽大学的女学生梅琳芝并没有离开,而是在附近租了个房子住了下来,还在附近小学当了一个老师。

赵书礼一回家,她就再次来拜见,邀请赵书礼再次去草原玩。开始赵书礼没有在意,就带她去了,这次是梅琳芝吵着要骑马,说要在塞北安家,想学会骑马,要赵书礼教她。赵书礼自然不疑,很热心的给她说各种要点。可是当真的骑上去时,她又吓的哭起来。后来又是赵书礼骑马带着她兜了几圈。先后数次,都是如此,她一点进步都没有。搞得赵书礼都放弃她这个学生了。

不久,梅琳芝的家人就找上门来了,是他的哥哥梅放。

他们梅家是芜湖大家族,家里的产业颇大,在上海江浙一带都有产业,经营木材药材粮食还有丝绸。

这样的大商家要见赵书礼不算难,他可以找到十个人帮他引荐。在加上他妹妹的关系,赵书礼没理由拒绝他。

可是梅放让赵书礼十分的那堪,因为他要求赵书礼纳自己的妹妹为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