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大土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晋大土豪-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偏偏范家的人从来就不以家族利益为重,范宁如此,范弘之亦是如此。

    到了范二这里,却得牺牲自己来为家族利益服务了,这是什么节奏?

    为什么你们可以任性地随处拉屎,我却非得帮他们擦屁股呢?

    对于家中这一个个奇葩祖先,范二真是气不打一处出,胡思乱想了好一会,竟突然想起袁皙儿来。

    范宁如今出了事,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和袁皙儿的相亲怕是无疾而终了。

    想到此,范二痛心地对甘夫人点了点头,“我这去收拾行装,下午就出发。”

    甘夫人摆了摆手,“急什么!我为你准备的冬衣晚上才能做好,过两日就立冬了。”

    “恩?”

    这是要拖一拖的节奏?

    范二灵光一闪,脑子里突然蹦出了范泰这个名字来,同时又想起了两个小伙伴同时遇到一只熊的段子。

    能不能跑过熊不是关键,关键是要比小伙伴跑得快,这样才能把熊留给他;同样的道理是,京城一定要去,但最好是让范泰先到。

    范泰毕竟是范宁之子,最该舍弃一切营救范宁的该是他才对。

    范泰比范弘之小十岁,出仕后的第一任职也是太学博士,但他却与范弘之选了不同的路。

    范泰因为王国宝的关系依附司马道子,先是做司马道子的参军,后因表哥王忱出任荆州刺史而调任为天门太守;范宁之所以被调出中枢任豫章太守,则是因为当初屡次找王国宝麻烦,从而引起司马道子的愤怒。

    王国宝是中书令,范宁是中书侍郎,王国宝这个外甥正好是舅舅范宁的上司。

    范宁和范泰,这一对父子在政治上也是对立的。

    一家人分属两个阵营,这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另一种打开方式,这种各为其主的做法是比较流行的一种保存家族的办法,诸葛氏、荀氏都是这么干的。

    可怜的是,范宁的阵营只有他自己一个人。

    与范宁持不同政见的太原王氏对范宁恨不得落井下石,但作为儿子的范泰却一定会救他,问题就在于天门到京城虽可顺江而下,却也不是三五天能到达的。

    而从吴郡到京城,不过四百余里。

    范二没把甘夫人的小心思放在心上,毕竟现在救援范宁才是关键,他们父子都是太守,都有举荐的机会;保住了他们,还怕没有自己的前程吗?

    甘夫人的话当然也不能置若罔闻,所以范二只好闷闷不乐地在房中收拾行李。

    正要把该带的衣服及文房四宝装入箱笼时,甘夫人却亲自拿来了袁皙儿写就的相亲判决书。

    范二接来一看,久久不语。

0011还有谁可救范宁?() 
蜜香纸上,两行端庄大方的小楷分外刺眼,——“人品尚可入目,文武还需勤修。”

    看着范二拿着信笺发愣,甘夫人心中亦是痛苦无比,语声发涩道,“袁氏女郎也不算是完全拒绝,要是再提亲的话。。。。。”

    范二摇了摇头,“她之所以没有拒绝是还不知范家发生的倒霉事,现在还是先考虑营救叔祖父吧,我无法将儿女情长放在心上。”

    甘夫人一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心中也就徒留遗憾了。

    范二却忽然发现信笺上有一滴泪痕。

    这是袁皙儿的眼泪吗?

    谁说袁家还不知范宁要被罢免的事呢!

    想着梨花带雨的袁皙儿,范二这一晚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翌日,已经收拾好心情的范二在甘夫人的泪眼中上了牛车,驾车的是护院周如海,书童阿仁自也追随在侧。

    四百余里的路,在范二眼中不过一两个小时的车程而已,可范府上下都依依不舍的。想想也是,现在的交通工具只是牛车,要是能把牛换成马,世界观就都不一样了。

    整个晋国,又能找出几匹马呢?

    这个悲催的王朝,皇家专用的衣车、书车、轺车、药车、画轮车等都是用牛来拉的,就连帝王外出巡幸也乘牛车。即便曾经的全国首富石崇,其豪华用车也是牛车。石崇与王恺出游,“争入洛城,崇牛迅若飞禽,恺绝不能及”,可见石崇与王恺坐的都是牛车。

    也有用羊车代步的,但羊的步子更小,美男子卫玠就是乘羊车进健康城被看死的。

    想要乘马,从军是唯一的途径。

    不过,现在军中的马多半来源于淝水之战的缴获,这些老马还能拉得动车吗?

    四百余里的路程,范二整整在路上耽搁了六天,直到十月二十七日午后才远远看见京城的南篱门。

    六年后重游旧地,范二却没有怀旧的心思,以后世的眼光看,这个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不过如此。

    毕竟健康城的人口也就百万出头,仅仅属于后世的三线水准罢了。

    范二远远看着用木栅栏搭建出来的京城外郭墙,不由为这东晋特色而恍惚,怕是除了这个时代外再没有哪个王朝用木栅栏当城墙了吧?

    因此这门也称南篱门,进门之后便是南北向的朱雀大街,宽达三十丈。

    朱雀大街直通皇城,街两侧为长干里、小长干和东长干;再往北走,从大街上就能看到西市口,以及东面的乌衣巷。

    乌衣巷是三国时吴国戍守石头城的营房所在地,因当时的将士身着乌衣而得名,入东晋后便大半被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占据,太原王氏的旧宅也在巷中。

    这样叙述似乎有些语误,非得详细划分的话,太原王氏共有三个分支。

    最大的一支是范二的亲戚,也就是王坦之这一支,这一支中王国宝兄弟几个都是不折不扣的道子党,只有他反复无常。

    第二大的是王蕴一支,王蕴的女儿嫁的是皇帝司马曜,所以他的儿子都是帝党,这一支的代表人物是王恭,他掌握着战斗力最强大的北府兵,谢玄曾在十二年前以八万北府兵战胜了前秦百万大军。

    还有以王绪为代表的另一支,司马道子娶的便是王绪的姐姐,因此这一支也是道子党,且实力膨胀很快;因为殷中堪的挑拨离间,王绪与王国宝产生间隙,如今更是政见不同了。

    为了分出正庶,同姓之间往往有隙,太原王氏三个支脉互相不服,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亦是不相为谋。

    同样的道理,同属慕容氏的后燕灭起西燕来,也是毫不手软的。

    不过,太原王氏宗族间从暗斗变成明争,多半还是谢安在二十年前一手策划的。

    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当时最盛的陈郡谢氏和谯郡桓氏都不适合做外戚,渐渐没落的琅琊王氏,却因王珣王珉兄弟与谢氏女离婚而与谢氏彻底决裂。

    谢安和桓温为司马曜选皇后,只能选择第二等士族了。

    与陈郡谢氏结成同盟对付桓氏的太原王氏,理所当然是谢安的首选,选王蕴之女而非王坦之之女的原因则是,——一是照顾桓温的颜面,二来是谢安想在太原王氏萧墙之内造成分裂的两派,以防太原王氏快速膨胀。

    从目前的结果看,谢安显然是合格的围棋高手!

    相对于太原王氏各支的纷争,范二当选为顺阳范氏的族长就毫无争议了,这同样也说明了范氏人丁凋零,族人出了事就只能自己去扛。

    修炼自己、壮大家族,这才是最应该考虑的事情啊,但现在最紧要的还是保住范宁。

    胡思乱想间,范二一行便到了京中的范家旧宅门口,这宅子离着西市后门只有一两里地,离瓦官寺也不算太远。

    看着宅子门前冷落,范二挥手让阿仁下车拍门。

    拍了小半天才有一个半大的女孩小心地开了侧门,怯生生地问,“这儿是范府,请问郎君所为何事?”

    一口地道的丹阳腔,倍儿婉转。

    阿仁大咧咧地回道,“是范府就对了,快让你父亲来大开中门,就说二公子进京了。”

    “净整这些虚的干嘛?咱们又不是衣锦还乡,低调点不行吗?”范二适时地下了车,从后面拍了拍阿仁的肩膀。

    “那你们先等等。”小女孩似乎并不知二公子是什么鬼,“咣当”一下就把门关上了。

    又过了一会,一个年近四十的汉子重新打开了门,阿仁欢喜地招呼起来,“土生叔,快给二公子开门。”

    门内的范土生从小追随的是范宁,一直跟在后者身边办差,却因护主而被人打折了腿,如今走路还一拐一瘸的。

    范宁自然不是忘恩负义之辈,进京后就让人给土生说了媳妇,又给他在府中安排了轻松的活儿。

    到范宁再次出京时,土生已是拖家带口了,只是因为腿脚不灵便,才被留了下来。

    土生也是范二的远房亲戚,与阿仁的血缘似乎更近些,所忠的主子是范宁,对从小鼻子就长在脑门上的范二自是没什么好感。

    尽管如此,土生也还知道主仆之别,非要大开中门迎接范二才罢。

    范二本就轻车简从,又没有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心思,哪肯随他?

    及至侧门大开,范二见土生身后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孩童,长得粉嫩可爱;由此,竟不由想起自己六年前出京时的情景来。

    大约,眼前的孩子当时还没出生罢?

    范二没话找话地闲聊家常,“土生叔孩子都这么大了啊,都叫什么呢?”

    范土生的声音冷冷的,“这丫头叫金枝,今年九岁;小子叫金韭,五岁。”

    额,土生金的节奏吗?还好女娃不叫金莲,男娃不叫京巴。。。。。

    范二在心中对两孩子的名字吐槽了一番,于土生的冷淡倒不太放在心上,自来熟并非国民的主流,慢热才是王道。

    尽管态度有些冷淡,土生做事却是本份的,范二回到十岁时所住的屋子时,竟一如当日。

    “公子,您住这还是。。。。。。”土生站在门边,适时地提醒了一句。

    “还住这里罢。”范二能够理解土生的意思,但他有自己的坚持。

    今时已不同往日了,十年前范二的爷爷还在,范二的父亲范弘之尚在,如今一切皆由范二做主,他亦可登堂入室了。

    成长的代价在于祖父和父亲的老去,这也蛮沉重的。

    范二施施然端坐于榻上,开口吩咐道,“土生叔先去给我烧些泡茶的水来,阿仁和周叔你们去蓝天侯府下帖子吧,明天中午我就去拜访姑奶奶。”

    蓝田侯府便是太原王氏的庄园,由王国宝的祖父王述在四十年前所建,但王家的爵位却继承自王承。

    王承曾被推许为东晋初第一名士,声望尚在在王导、卫玠、周顗、庾亮等人之上。

    土生过了半刻才把热水送来,但范二可以明确地感觉他对自己的态度亲热了许多,不用说就知道是阿仁那张大嘴出卖了范二此行的目的。

    不过,让土生知道自己是为营救范宁而来也没什么坏处,至少可以和他愉快地相处了不是?

    范二喝完一碗茶的功夫,便把营救范宁的事捋了一遍,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现在能够救且愿意救范宁的,大概也只有王国宝了,可笑的是范宁还是因为得罪了他才自请去豫章的,要不然也不会犯下如今的事了。

    王坦之共有四子,长子王恺和次子王愉都是庶出,只有三子王国宝和四子王忱是正妻范盖所生,因此王家的蓝田侯爵位也就落到了王国宝头上。

    王忱已故,如今太原王家掌权者中与范家有血缘的就只有王国宝了。

    范宁当日得罪的王国宝还是司马道子的党徒,如今王国宝却倒向了皇帝,后者甚至答应让二皇子司马德文娶王国宝之女为妻,尽管这两孩子现在都不满十岁。

    王国宝成了皇帝的心腹,也就不存在与范宁政见相左的原则性问题了。

    最重要的是,王国宝不但袭了蓝田侯,又是谢安的女婿,而且官拜中书令兼丹阳尹,——中书令相当于后世的中央秘书处秘书长,丹阳尹则为北京市市长。——在王国宝之前担任中书令的人有王珉、王献之、谢安。。。。。

    由此可见,王国宝正是那种在朝堂上随便放个屁就能引起三级地震的官场大鳄。

    要是王国宝肯帮忙营救范宁,皇帝不能不给面子吧?

    ps:终于盼来一个推荐,喜欢本书的朋友给个点鲜花和掌声吧,跪谢了。

0012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场雪() 
或许是屋子空了六年,又或许是京城离长江只有咫尺之遥,辗转反侧的范二只觉得京城的夜实在是太冷了些。

    及至被冻醒过来,范二才发现窗外不知何时已下起了雪,推开窗时,大团大团的雪花便扑面而来,院子里也早就是厚厚的一层了。

    这大概算是太元二十年的第一场雪吧,虽比往年晚了些,但江左能下这样的大雪也不是常有的事。

    “也不知北方已下过几场雪了?”

    范二忽然伤春悲秋起来,他却不知此时拓跋珪正赶往参合陂,准备以二万之众伏击因躲避风雪而急回转中山的后燕大军,随后五万后燕俘虏全部他被坑杀。

    注目着落在掌心的晶莹剔透的雪花,范二才想起前几天在路上错过了立冬。

    随着远处传来一声响动,范二远远便见土生端着炭盆走入了回廊里。

    土生在范二的房门前停下,正要放下炭盆敲门时,范二却早已开了门,微笑对他道,“土生叔,快进来吧。”

    土生一时没反应过来,愣在原地语无伦次,“原来公子早起来了啊,没想到起得这么早,这天突然就下起了这么大的雪,也怪我疏忽,竟忘了给您预备这个。。。。。。”

    范二摇摇头,让了让土生,“进来吧,我怪你什么!准备炭盆这些事也不是该你做的。”

    “怪我怪我,我哪能想到前几天还热得冒汗,今天就下起了雪啊。”阿仁适时地走了过来,手上端着洗脸盆,里面是热腾腾的水。

    虽说小人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可范二实在没有在下人面前端架子的爱好,更何况阿仁一直都做得很好呢?

    洗漱过后,简单地吃了些早点,范二要面对的便是去蓝天侯府的事了。

    此时地上的积雪已将近一尺,天空还在大团大团落着雪花,要是乘车出行的话,车轮会一直陷在积雪中,小黄牛根本就拉不动啊。

    踏雪而行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拜访姑奶奶不能空手而去,礼物谁拿?

    范府上下装备了靴子也就范二一人而已,剩下的阿仁、周如海等人全是布鞋党,他们在这种天气里根本就没法出门。

    “乘车是不行了,我先去西市给你们买靴子。”

    周如海和阿仁对范二的执拗无可奈何,但对他独自出门还是死都不敢答应的,——二公子从出生到现在,将近十六年何曾单独出过门?

    经过讨价还价,范二只得让阿仁跟随在侧,好在去西市也就一两里路,就算阿仁脚上的鞋湿了,待会有新鞋了也能换上不是吗?

    及至进了西市,范二才意识到这种天气根本就没几个买卖人,终于找到正在营业的鞋铺时,阿仁脚上的布鞋早就湿得不要不要的了。

    店掌柜正在炭盆边烤火,待看到一个身穿斗篷、手握长剑的少年掀起门帘时,顿觉店子都亮堂了许多,遂急忙招呼,“公子需要什么,随便挑随便看。”

    范二点点头,走进店中看了几眼便在心中吐槽起来,“随便挑随便看倒说得好听,您老倒是弄点东西出来给哥看啊。”

    范二此前并未进过这个时代的成衣铺鞋铺什么的,及至进来才失望地发现,铺子里摆放的鞋子是有不少,可这些鞋子有一大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