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大土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晋大土豪- 第2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高伊横带领这三千中军步卒的逃往,又加上还在金城西门对新罗人进行攻击的另一支部众,高句丽军最多的时候有八千人多人在逃亡。

    在冉小贱和沈林子所领的陌刀营和弓箭手的围追堵截中,这八千多人又将近有一半人选择了投降,被杀掉者也有一千余人。

    剩下那两千多暂时还没有被俘虏和被杀的将士,则多半西北方方向逃去了,这些逃兵绝大部分都骑着战马。

    范二得到这样的战报时,不由得皱起了眉来,倒不是因为他担心这些高句丽士卒会在这大雪天中被冻死,而是担心他们会选择逃往泗泚城。

    毫无疑问的是,这些逃跑的高句丽士卒,接下来能够选择的也只有逃亡这个途径了,他们一定会一路烧杀抢掠试图回到高句丽王城去的,他们逃往的最佳方向也只有两个,——一是泗泚城,一是慰礼城。

0409新罗王() 
溃逃的高句丽将士,有一小半是从泗泚城直接到金城来的,所以他们逃回泗泚城的可能性,似乎比慰礼城要更大。

    范二只希望泗泚城的守卒们能机灵一点,只要及时关上城门,这些连武器都不全的逃兵想要进城是不可能的。

    尽管知道这些逃兵路过的地方会成为人间地狱,但这些惨状显然也不用范二去关心,毕竟现在自己和新罗的关系,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确。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想到这话时,范二忍不住偷偷一笑,可一想到这一战就增加了九千多俘虏时,难免又有些幸福的烦恼。

    九千多俘虏,就是九千多免费劳力,但这些劳力得是干活时才能称为劳力,要不然就只能是造粪的机器了。

    显然,范二没能将这些俘虏带回江左去,也似乎不宜送到如今还是像工地一样的洛阳,毕竟未来的洛阳会是国都,让这么多外国的战犯滞留算什么回事?

    尽管,洛阳最早成为一座城池之时,也多半是由罪犯组成的。

    然后范二就想起此前与袁皙儿私下商量过的,要在北方建立一个根据地的话题了,建立这个基地当然是为了牵制北魏的,而最佳的地点则是后世辽东半岛上的大连。

    大连无疑是北方最优良的不冻港,这儿适合停靠的天然泊位比比皆是,但现在的人却没有太多经营港口的觉悟,所以大连的效用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

    大连属于高句丽的版图,高句丽人在离后世大连不远的地方建了一座城池——卑奢城。

    卑奢城属于高句丽对抗南燕的前沿阵地,如果中原的政权选择进攻高句丽,多半会选择由此为跳板,下一步才是跨过鸭绿江攻击高句丽王城。

    同样的,如果范二能够在大连建城的话,由此穿过渤海进攻渤海郡、河间郡、渔阳、涿郡等地,都仅仅只需要两三天的航程。

    要是能在大连建立根据地,经过对于朝韩半岛的控制也会变得更加简单,更重要的是,大连附近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高句丽则有纯度很高的铁矿。

    在大连建立根据地的唯一难度,就是大连现在还是高句丽的领土,要是范二在此建城并要求百姓归附,百姓们们大概不会有什么归宿感。

    优点则是,范二早在几年前便在山东半岛建立了琴岛、蓬莱这两个码头连接起来了。

    在北方建立根据地,并像剑一样插入北魏国的心脏,这是范二一早就计划过的事,但这个事现在却变得极为迫切起来,是因为他不想浪费这些俘虏的劳力。

    范二觉得幸福,是因为凭空多了今晚劳力。

    烦恼却是因为这些劳力一时半会不回有用武之地,更重要的,则是俘虏也需要吃饭。

    九千多俘虏,这些俘虏就算每天只吃一斤粮食,一天就得消耗九千斤,一个月二十七万斤,半年就是一百六十多万斤。。。。。。

    范二倒并非没有带够足够的粮食,他只是不愿意用晋国的粮食,来养高句丽的俘虏。

    那么,就近向新罗借一点粮食似乎也就水到渠成了,毕竟如果没有范二的到来,新罗迟早是要灭国的,晋军此行算是救了新罗国啊。

    问题是,晋军到底还是被新罗人请来的,如果趁机灭掉他们,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而且范二现在所领的将士几乎全部都来自晋朝,就算是趁机入主金城,也不能让他们留守吧,更别说伤亡问题了。

    可要是让新罗人出城劳军,倒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

    之所以扶持百济,并留下新罗的想法,其实是因为范二希望朝韩半岛重新维持一个三方平衡,这比直接将其纳入版图有利得多。

    毕竟现在朝韩半岛的经济实在是太落后了,他们的幸福指数虽然世界第一,但每年没吃上饭的人,每年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口,却也同样是世界第一。

    与其将其纳入版图并用几十上百年的世界来给他们扶贫,倒不如让他们继续乱下去。

    对某些穷困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要比纳入版图有利得多。

    在此次高句丽和新罗国的攻防战中,金城南门显然是高丽军主要进攻方向,他们在进攻过程中使用了从后燕山寨来的投石车。

    好在时间仓促,高丽人没有更多的石头可以使用,打到最后就只能用起了雪球进攻。

    两个国家你来我往的,就像是打雪仗似的,但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都应该知道,从天而降的雪球是有怎样的威力。

    高句丽的主帅高伊横,直到被俘虏时才终于确认,这从天而降的偷袭者竟然来自晋国,但新罗国王听到高句丽军被偷袭时,却已经猜到了救援自己的到底是什么人。

    只是新罗人的胆子实在太小,要是她们早两个时辰打开城门,与晋军一起对高句丽军实施夹击的话,逃跑和被俘虏的高句丽将士就不是目前的数量了。

    当然,近百年来新罗人从来没能在高句丽人面前抬起头来,他们就像是南凉人面对后秦人似的,即便是俘虏敌人的王子,也会做出求和的选项;由此也能得知,新罗人对落败的高句丽人,仍然紧闭城门不出时的心态了。

    但他们对晋军的到来是没什么压力的,他们从来就没想过范二有过将他们灭国的想法,而仅仅是将他们当成联合国维和部队罢了。

    给世界的仲裁者以最好的招待,这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当晋军和高句丽军的战斗渐渐落下帷幕时,金城的城门终于打开了,出来的当然是礼部的官员,他们带着新罗王金提的旨意,盛情地邀请范二带领大军入城。

    金提,其称号为实圣麻立干,是新罗国第十八代郡主,其祖父为金阏智,其父为大西知伊、母伊利夫人。

    金提长七尺五寸,还是孩童时就被送到了高句丽为人,一直到三年前才回到新罗,次年新罗国王奈勿麻立干就驾崩了,因为老国王其子尚幼,新罗国人便公推金提继位。

    范二在一千陌刀营将士的护卫下,雄赳赳气昂昂地骑马到达金城南门时,远远便见新罗国王金提率领文武百官郊迎了出来。

    金提看起来有三十来岁了,但他的实际年龄也就二十出头而已,由此也可看出他的前半生中遭过了多大的苦难,而他在新罗又会是怎样的声望。

    这就是像晋文公一样的人物啊,对待这种人肯定是不能使用龌龊的手段的,倒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金提迎接范二入城之后,自是以上宾之礼待之,他先是以国王的名义问候了大晋之主司马德宗,又以个人的名义感谢了范二及时带兵赶来。

    接下来,范二在金提的带领下走向了宫城,新罗的文武百官则紧跟其后,冉小贱率领的陌刀营则又在后面。

    得知高句丽大军的围攻,如今已然土崩瓦解时,金城的百姓理所当然地涌向了街头,他们不但高呼着新罗王万岁,同样也唯恐天下不乱似的喊起了,范二这个率领大军救国的恩人万岁。

    万岁的本意,只是人们欢呼时情不自禁发出的声音,后来却还是被帝王垄断了。

    但凡平头百姓僭越,那是有杀头的罪过的,但范二显然是晋国的最具有实权的大人物,他倒是不在意新罗百姓们的过度的热情。

    在这个时空中,新罗人是哈晋的,他们对大晋对洛阳有着无限的向往。

    后世那些哈韩的华夏人要是也知道这个历史,又不知作何感想呢?

    当他,现在的新罗人也有不知道,比如说他们心目中神圣无比的大晋,也早就在北方胡人的铁蹄之下沦陷了,偏安与江左也并非一天两天了。

    或许健康城的东晋百姓,现在的生活水平的确是要比冰天雪地里的新罗百姓要好一些,但他们的幸福指数。。。。。。

    好吧,万恶的幸福指数!

    新罗人还有梦想,还向往着去大晋,可现在的大晋人呢?若非范二的两次北伐像强心针一样刺激着他们,他们大概也与现在的新罗人差不多吧?

    大晋王朝偏安江左之后,朝堂倒有大半时间属于门阀和王族的天下,直到司马曜终于成长起来,而谢安主动退居二线。

    可司马曜正在大刀阔斧地将江左的控制权抓在手上之时,他的弟弟司马道子的权势却越来越大,当年的大族门阀与王族共同执政的局面,就变成了王权和相权的相争。

    随着司马曜的去世,似乎幸存下来的相权会笑到最后。

    可惜的是,王恭、殷仲堪等外藩表示不服,随后借机崛起的还有桓玄和杨铨期,他们的乱战尚未结束,孙恩却又借着五斗米教在三吴做起乱来。。。。。。

    最近这七八年间,江左百姓还真的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0411三山城() 
扶余清慧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直接命令除了必要的三千士卒留下防守王城外,剩下的近万士卒全部倾巢而出,径往新罗金城的方向进军!

    扶余清慧的心思,不仅是要早一点对高句丽的溃卒给予迎头痛击,更是为了保护都城外那些刚刚归顺于她的百姓不受祸害。

    近万大军带足干粮,在百济王城东南五十里外埋伏起来,到得傍晚时终于等到了三三两两的高句丽溃卒的先头部队。

    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些刚刚入伍的百济士卒,甚至都没等到指挥官的命令,便自发地对迎面而来的小股敌人开始弯弓搭箭。

    大雪已过去了三天,但天气仍是异常寒冷,士卒们虽然有力气拉弓,可准头上就差了许多。即便如此,每次出现的高丽溃卒都被他们射成了马蜂窝。

    每一次都是灭绝式的攻击,这也避免了见机不好往回逃跑的敌人。

    但天色暗下来之后,大股的高句丽溃卒还是选择了进入路边的村落中烧杀抢掠。

    左等右等再无法等到高句丽溃卒之后,百济士卒选择了主动出击,于是大规模的战斗在路边的村落中爆发起来。

    高句丽的溃卒并没有什么抵抗,他们此时只恨母亲少给了他们一双腿。

    理所当然的,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这场你追我逃的战役持续到第二日的夜晚,最终以百济士卒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可一路上被高句丽溃兵祸害的村落,数以百计!

    三日后,也就是隆安七年十二月十四,辽东半岛已是遥遥在望。

    辽东半岛目前还属于高句丽的领土,范二带着大军在大连登岸的一刻,则意味着这一片领土将归晋国所有了。

    据史料记载,大连在汉初还是一个小渔村,名叫“三山”。

    “三山”这个名字,指的其实是大连湾外的三山岛。

    到了唐初,大连又被称“三山浦”,唐中期改称“青泥浦”,明朝和清朝前期都称“青泥洼”;到了清朝后期,沙俄强租大连后,称之为“达里尼”(意为:遥远的地方),此后清政府根据俄语谐音才将其称为“大连”。

    范二的船队登陆三山时,并没有遇到任何的高句丽人的抵抗,事实上高句丽人在辽东半岛上只有两个聚集地。

    其一便是三山南边九十里外的都里镇,也就是后世的旅顺。

    旅顺在战国时便是燕国的军事要塞,汉初时名为“牧羊城”,后又改名为沓津、马石津、都里镇等名,这个要塞早在几十年前便荒废了。

    即便如此,范二登陆之后,还是派沈林子带着他的一千士卒向南突袭了这个要塞。

    另一个著名的要塞,便是范二登陆之地北边六十里外的卑奢城。

    “迤逦照斜阳,关山转莽苍。会当凌堞顶,极目海天长。”

    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描述的便是后世卑奢城在夕阳暮色中的浑厚深远。

    卑奢城方圆三里有余,其背山面海,扼水陆要冲和陡峭山势而建。

    南起大黑山最南端,北至主峰北侧,城墙沿山脊走向用石块砌成,起伏于大黑山山脊上,宛如怪蟒蜿蜒盘绕。

    城垣上四周绝壁悬崖,难以攀登,唯有南门用大石条垒砌坚固,这是高句丽过境内,除了王都之外的唯一一座由砖石垒成的城,这大概也是这一带找石头比使用夯土筑城更简便吧?

    除了卑奢城罕见的坚固之外,高句丽还长期在此驻扎着两千士卒,这些人甚至可以对付几倍于己的敌人。

    范二准备在三山建立基地,从这儿对后燕和高句丽发起攻击,并成为攻击北魏的跳板,所以对卑奢城自然是志在必得的。

    只要夺取了这个要塞,就不用担心北方的高句丽来三山搞破坏了。

    当然,范二也不希望,己方正在建设三山城的时候遭到卑奢城守军的偷袭,所以还是果断地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到达三山后,范二将留守战船的将士分配给檀道济所领的一千轻骑和全部火炮手,当然,他还留下了袁皙儿来亲自节制这些人。

    他则亲自带着陌刀营和几千辅兵,前往卑奢城。

    这一日的阳光一如既往地明媚,但半个月前落下的积雪却没有任何要消融的迹象,山道上倒是没有太大的陡坡,可晋军将士依然不敢放开步伐。

    到得卑奢城的南门时,范二等人甚至花去了两个多时辰。

    此时的卑奢城中,驻扎着两千高句丽守军,他们见到突然出现的晋军时,没有任何犹豫就关闭了城门,随后急报城中的最高指挥官。

    卑奢城是一座石头城,虽有三丈多高,可这座城池三面是山一面是海,想要利用攻城器械攀爬城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范二也并没有带来任何的攻城器械。

    入城的唯一办法,只有破门一途。

    看守城门的高句丽士卒显然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看着范二所领的几千大军到来时,虽然有些惊讶,可他们发现来敌并没有任何攻城器械时,还是有恃无恐的。

    范二要的,便是高句丽军的有恃无恐。

    他到了卑奢城的南门时,便第一时间便是命令冉小贱将士卒集结起来,随后便是三千弓手用弩箭对城头进行了压制性的打击。

    卑奢城城头上的守卒显然不相信,没有任何攻城器械的人,仅凭着弓和弩就能拿下这个城门,所以几百守卒仅仅是将头缩进了女墙之后,等着城下的弩手射尽他们的箭匣。

    而后,守卒们便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但他们同样相信即便敌人所乘的是铁马,也无法冲破城门的。

    十余骑快马转瞬便到了离城门不到三丈的地方,有胆子特别大的守卒探出头往下看时,却见他们莫名其妙地往城门的方向仍起了石头和包裹。。。。。。

    看着十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