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我现在是父皇唯一的儿子不假,可国内的阻力却不是没有“。耶律景想到这里忍不住一叹,由于他母亲是汉人,使得他饱受质疑,哪怕他现在,是辽国唯一的皇子,却也挡不住,这种质疑的声音。
寇文彦听见他们提起此事,心头浮现出一丝忧愁:“虽然陛下已经下诏,三殿下回国入主东宫。可国内对他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有寇先生相助,我想这些都不是问题“。刘盛看见他们三人脸上的忧虑之色,对着寇文彦笑起来。
贾福听完后,点头称是:“你寇先生既然,能用二十年布下此局。我就不相信,你没有料到过如今的情况“。
“我愿意尽力一试,看此时天色,我们要是在不走,今夜可就没地方露宿了“。寇文彦一笑,看了看天上,提示他们已到离别之时。
耶律景听后微微一愣,心中有丝丝不舍,但看了看天,还是忍不住叹息起来:“洛阳一行受益良多,如今离别在即,两位还望珍重“。
“你们别忘了,昨天我说的话,要是有意,可来我大辽“。萧嫣想到昨天保媒之言,对着两人忍不住提示起来。
贾福听见此言,只感觉头大,连忙推辞:“多些好意,只是如今杂事繁忙,只怕近些年,都无法出洛阳。我看此事还是,作罢的好“。
“两位保重……“。萧嫣刚想说点什么,寇文彦立马堵住她的话,抢先告辞。
几人相互告辞,耶律景、萧嫣、寇文彦转身走到队伍中,对着两人遥遥一礼之后,纷纷上马车。车帘放下。队伍向远方,一阵疾驰。贾福想起方才,萧嫣临走之时提示昨天的保媒之言,忍不住一阵冷汗:“这些女人,太恐怖了“。
“少废话我们回府,收拾东西,明天好去泉州“。刘盛见贾福此时的样子,忍不住笑着,到到亭外翻身上马,扬起马鞭,向城中奔去。贾福见状,也连忙跟上。(。)
第一百六十五章 前往泉州()
“还风景,我记得某人,好似晕船来着“。刘盛看着一脸陶醉的贾福,想起上午,本来是打算,坐船直接前往泉州。可结果船刚刚开出没多久,贾福就晕船晕的厉害,无奈之下只能和改坐马车。
司马昭也想起了方才贾福死皮赖脸的,要他们改坐马车的样子,忍不住笑着打趣:“贾福,我感觉坐船更有韵味,要不我们现在就改作船吧“。
“不好不好,坐船一点都不好。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江水。哪有做马车这么好,还能顺便欣赏沿途的风景。如今秋收在即,果实累累。我们一起看看,岂不是美哉“。贾福听见司马昭建议继续坐船,连忙摇头,开玩笑,小爷我可不想被晕死。
听见贾福结尾还来了个美哉,刘盛忍不住,笑着起来:“还美哉、美哉,看来啊福你,如今是越来越有涵养了“。
“要不说美哉这两个字,又怎么能体现出,车外的秋收之美“。贾福说着说着摇头晃脑,好似马车之外真有无边美景似的。
司马昭看见贾福摇头晃脑的样子,何尝不知道贾福此时的心思:“我看你美哉是假,不想坐船是真。还真别说,你装的还真像“。
“啊福这就是你说的,美哉之景?光秃秃的,又有什么韵味“。刘盛顺着贾福打开的车帘,往马车之外望去。那有什么美景,这里分明有些荒凉。
贾福听见刘盛的询问,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狡辩起来:“古人云,心若美,则处处皆美,反之亦然。看来盛哥儿你的心,一点也不美“。
“这哪里有美景,我看你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刘盛没好气的看向贾福,他不是变相在埋怨自己吗?。
司马昭看着外面,若有所思的赞同起贾福刚刚说的话:“好一句心美则处处皆美,如今大周天下,繁花似锦,只怕盛世即将来临“。
“你是如何断定,盛世即将来临的“。刘盛听见司马昭,这句话一阵沉默。良久满含深意的,询问起来。
司马昭听见刘盛的询问,不假思索的解释:“如今户部开始有盈余,同时各地积极变法,效果显著。难道这不是,盛世降临的前兆吗“。
“我很好奇,户部的盈余,是怎么来的。据我所知,不管如何变法。短时间之内,都不可能出现,十分明显的效果。古人云,事若反常,必有妖孽“。刘盛听见司马昭的回答,索性不在隐瞒,直接询问。
司马昭被问的一愣,不管如何变法,都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出现十分显著的效果。事实是这样的吗?可他手中拿的账目,又岂能有假。想到这里,忍不住反问:“那些法度你不是不知道,难道不好吗?还有户部之中的真金白银,粮食物资,难道就能作假“。
“那些法度没有一条,不是利国利民。可你难道就没感觉,户部如今的钱粮。和以前相比,未免太多了点“。刘盛听见司马一连串的反问,忍不住接着摇头反问。
司马昭慢慢好像回过点味来,想起那些法规,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就比如青苗法,去岁江南灾情刚刚平息。灾民归家两手空空,只能找黑市,高利借贷。此时朝廷实行此法,以低息借贷给百姓,百姓有钱恢复荒田。朝廷既得利息,又得赋税。同时百姓还能少些负担,这岂不是一举两得,乃是治国之良方“。
“话虽如此,可司马昭,你出身寒门,不会不知道里面的门道。那些黑市放贷的,具体都是那些人,你心中岂能不明白。他们和当地官吏之间,或多或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利益的纠葛。实行此法,你们必会触动这批人“。刘盛忍不住对着司马分析起来,但愿自己猜想的都是错的。
司马昭听见刘盛的分析,开始反思,之后摇头:“无妨他们都是些,翻不起浪的小角色。阻挡不了,变法大势“。
“他们对于朝廷是小角色,但他们对于当地来说,可就是大人物。虽然朝廷的政令他们不敢反对,但你要知道,这政令可是他们执行的,难道就不能做点什么手脚。一个两个你能法办,可如果全天下这样的人,都开始这么做,你们又能如何?难道自毁根基不成“。刘盛听见司马昭,毫不在乎的话语,忍不住反问起来。
贾福听完摇头不已,全部法办这是开玩笑:“法不责众,怎么可能全部法办。遇见只要的事情,只能抓住典型,杀鸡儆猴“。
“杀鸡儆猴没用,因为朝廷是在断他们的财路。如果不这么做,他们又能如何生存“。刘盛听见贾福说杀鸡儆猴,对着他摇头解释。
司马昭摇了摇头,心中隐隐约约感觉,此言又在理:“这样的事情,本来就应该取缔。难道朝廷还要为这些人,寻找出路不成?。王安把变法列入官员考核之中,看来就是想到了你说的这点。只要官员认真执法,难道那些差役,还敢反了不成“。
“差役?他们只是跟风的。真正做黑市放贷的,大部分都官员,以及当地大户。朝廷断了他们的财路,你认为他们会善罢甘休“。刘盛看见司马昭,说的振振有词,忍不住说出心中的顾虑。
贾福听完,有些疑惑的,看向刘盛:“盛哥儿,王安把变法列入官员升迁考核,不正是逼着官员,去认真执法。只要官员,尽心竭力,当地大户在朝廷的面前,也不足为惧“。
“就怕当地官员和地方大户,相互勾结同流合污,让大户中人,低息贷取朝廷的这笔钱财,然后在以更加高额的利息。强制贷给,本来就不需要,贷款的百姓。如此一来官员获得政绩,大户朝廷都获利,唯独苦了百姓“。刘盛想起另一个时空的北宋变法,其中一个弊端,不就是这样的吗?难道如今的大周,也不可避免的,要走向这条不归之路。
司马昭听到这里,心中猛然升起一股专心之痛,不一定不会是这样的:“此言都是你猜测这言,此时我还不敢苟同“。
“不管是不是,我们此次去泉州,总会看见的。我也希望,那些猜测是错误的,但我却不能,骗自己的心“。刘盛看见司马昭不停否认的样子,心中一叹。他心中其实已经感觉到此言是正确的,只不过还不想接受而已。就和此时的自己一样,不亲眼看看,总会有一丝幻想,
就在此时乙浑从前面飞快跑向马车,在马车外大声禀报:“公子前面有一座村庄,我们要不要进去休息一夜“。
“今天奔波一天,我们就去前面村庄中借宿一晚,大家也好休整一夜“。刘盛听闻乙浑的禀报,从车窗看向天空,见此时已是黄昏,连忙赞同。车夫听见此言,一扬马鞭,狠狠抽在马背之上,跟着乙浑,向前方疾驰。(。)
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石村()
夕阳之下,炊烟袅袅,伴随着阵阵饭香之气,使人忍不住食指大动。贾福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肚子,看向司马昭、刘盛:“在马车之中,不觉得。没想到下马车之后,我这肚子反倒咕咕叫了“。
“难道马车之上,带的干粮,不好吃吗?我记得你好像吃的非常欢快,怎么一下马车就又饿了“。司马听见贾福说起肚子饿,忍不住询问。
贾福听见干粮,连忙摇头:“干粮又怎么能和米饭比,又哪有米饭香“。
“那我们就去看看,有没有人家愿意收留我们,借宿一宿。乡间不比城中,可没有酒楼“。刘盛看见贾福一脸馋像,忍不住笑起来。
“哞。。。。。。“厚重悠长的牛声,从他们后面传来,有一位中年带着两名青年,赶着牛慢慢走来。青年人对着中年人,不解的询问:“啊爹,今年田地丰收,我们的生活却又为何,一日不如一日“。
“世道艰难,虽然老天爷开眼,今年大丰收。可一想到这身上的债……“。中年人听见小儿子的询问,无奈的叹了口气。
另一位稍长的青年人,对着旁边的弟弟解释:“聪弟,你是秀才公。在城中****苦读诗书,哪里又知道,现在这世道的变化“。
“世道变化?还请兄长明言。家中明明遇丰年,就算世道如何变化,也不可能让我们如此清苦“。石聪忍不住停下脚步,询问起来。他从城中回到家中,看着田地丰收,明明有满仓的粮食,自家却一粒米也不敢吃。思来想去,今天终于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
中年人看见小儿子站着不动,知道他心中,到底想的是什么。家中的米粮,自家却又不能享用,这世道为何变成了这般:“还不是朝廷变法,惹的祸“。
“变法?可据孩儿所知,这都是治国良方。朝野上下,对此事盛赞有嘉“。石聪不明白,父亲为何把此事怪罪到朝廷头上。他在城中也时常和同窗闲谈过,那些变法条例,确实利国利民。
青年人看见自己的弟弟说出这样的话,气急败坏一般的指着石聪:“迂腐,聪弟我看你是读书,读迂了。变法良方?我家更本就不需要贷款,可村中的黄员外带着差役,强制高额高息放贷,你说这难道就不该怪朝廷“。
“聪儿,你说我们家,平头百姓,又怎么敢和大户,以及朝廷斗。这贷款我们能不贷吗?并非为父,舍不得那些米粮,不给你吃。而是我们,需要那批钱粮还贷。你可是秀才公,我们家的希望。不能让这件事情,影响到你的功名以及前程“。中年人想到这件事情,一脸愁眉,自己家中都如此艰难,那村中本来就家境不好的人家,只怕会更加不堪。
刘盛三人听见这番对话,心中一叹。司马昭,连忙转身走过去打招呼:“在下司马昭和友人,途径此地,想找一处地方借宿一宿。不知道三位,可否行个方便“。
“好说好说,谁不会出门遇见点难处。山野之人,若招待不周,还请海涵“。中年人一听,他们原来是想要借宿的路人,微微点头。
贾福听见中年人答应,大喜过望。摸了摸肚子,不好意思的询问起来:“这马车之上,颠簸一天,腹中饥饿。若能有一顿米饭,再好不过“。
“这……“。青年人露出为难的神色,看向自己的父亲。
中年人见贾福摸肚子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我石村素来好客,区区米饭又算什么。等会回家之后,我让内人去买点肉食来“。
“啊爹这……“。青年人听见父亲满口应承,下意识的就想阻止。但父亲话已经说出口,想到家中情况,心中长叹。
中年人见大儿子想劝阻的样子,对着他摆了摆手:“苗儿你要知道,这些路人,风尘仆仆,多有辛劳。若我们遇见,这举手之劳,又何足道哉。出门之人多靠良善相帮,易位而想,若有早一日,你为路人。饱受奔波之苦,入村中却无一人,肯收留歇脚,那心中该有多凄凉“。
“啊爹之言,孩儿自然不敢忘,可家中……“。石苗想到家里的情况,一脸的担忧。
石聪听见石苗说家中两个字的时候,连忙打断他的话:“兄长家中之人,一切都安好,你还担忧什么“。
“在下刘盛,他是贾福。我们三人路径贵地,多谢诸位收留,却不知三位如何称呼“。刘盛指着贾福介绍之后,询问起来。
中年人听闻,指着自己的两位儿子:“山野之人,石恒。这位是我的大儿子石苗,这位是我的小儿子石聪“。
“石苗、石聪见过诸位“。石苗和石聪听见父亲,介绍自己,连忙各自行一礼。
贾福三人回礼之后,司马昭忍不住询问:“方才我听三位,谈起朝廷变法之事,很是不解。据我所知,那些法度,皆是利民之法,为何会出现,你们说的那种情况“。
“是商贾强制贷款给你们,还是那些大户,私下串通衙役的个人行为“。贾福想起方才他们的说,感觉官员应该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情。
石恒听见贾福重提此事,一声长叹:“你又何苦不说那些官老爷们,此事若没他们肯点头,那些人他们敢吗?“。
“如今这年头丰年,都还不如灾年。朝廷这是逼着我们穷苦人家,卖儿卖女啊“。石苗想起村中,家境更为贫寒的人家,满脸的忧愁。
听见卖儿卖女这四个字,司马昭心中生起锥心一般的疼痛感,刚到嘴边的话,却怎么也说不下去。刘盛见状心中一叹,他最担心的终究还是生了。想到这里,看向旁边的石聪岔开话题:“我方才听说你是秀才“。
“聪弟从小用心苦读,小小年纪,就考上了童生。前年更是一举夺取,秀才功名。如今他可是,我们石村人的骄傲。要是在过些年,能高中举人,去洛阳金榜题名。那可就真真正正的,光宗耀祖了“。石苗听见刘盛带着惊讶的目光,询问石聪,脸上瞬间出现一股自豪感。这个弟弟,可为他们家以及他们村,挣了不少的光。
石恒听见这些话,看向自己的小儿子,满是欣慰:“为父也不求你金榜题名,只希望你考上举人。在那一县之地,头戴知县乌纱帽。平平安安过完这一生,于愿足矣“。
“让父亲操心是孩儿之过,等上两年。孩儿必会考取那举人功名,不负父亲之望“。石聪听见自己的父亲期望,连忙躬身承诺。
一股亲情,弥漫开来。触及心中那一片柔软,使人多了几分温馨。司马昭那股锥心之痛,被这股温情消退,对着几人一礼:“如此和睦之家,父慈子孝,好生让人羡慕“。
“瞧我这记性,光站在村子中的路中间怎么成。来来来,若不嫌弃,请随我去家中在叙“。石恒目光不小心,看见了自己手中的牵牛的绳索,突然醒悟过来。连忙示意刘盛一行人,前往自己的家中。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