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赝医-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连叫了两声,就听屋外有人说道:“好了,乖儿子,水来了,昨晚怎么喝那么多,醉得和一团泥似的,酒多可是伤身的!”

    杨泽一愣,从床上坐起,他听出声音了,竟然是自己的母亲张氏,父母从保安县到瓜州了?

    屋门吱嘎一声打开了,张氏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提着水壶,身后跟着杨百秋!

    一进屋子,张氏就笑道:“我的儿啊,好些日子没见着你了可想为娘没?”

    杨泽忙道:“想,当然想了,儿子不但想娘,还想爹了呢,天天都想!”

    “哎呦,看看咱儿子多会说话,这才来瓜州几天的功夫,嘴巴就甜得象涂了蜜糖一样!”张氏欢喜得不行,拿了茶杯,满满倒了杯水,给杨泽端了过来。

    杨百秋坐到了椅子上,笑眯眯地看着杨泽,道:“儿子终于长大了,不用咱们操心啦!”

    杨泽接过水杯,一饮而尽,道:“我啥时候也没让你们操过心啊!”

    “是没少操心!”张氏用手指点了下杨泽的脑门。

    杨百秋道:“儿子,我们老两口是昨天白天才到的,结果晚上就看你被人给抬回来了,你怎么喝了那么多酒啊?”

    不等杨泽回答,张氏骄傲地道:“怎么还要问啊,昨天送儿子的人不是说了嘛,咱们儿子当上郎将了,还是折冲郎将,那可是正六品的大官,以后县令见了咱们儿子,都得行礼呢!”

    杨泽哦了声,起身下床,道:“你们都知道了?也对,我昨天可是穿着官服回来的!”

    张氏向捧宝贝似的,捧过了杨泽的官服,道:“真没想到,咱们杨家竟然出了个正六品的大官,看来杨家的祖坟真是冒青烟了!”

    杨百秋却道:“是啊,这么多年,总算冒了回青烟儿,不容易啊!”说到这里,他也忍耐不住了,笑出声,老怀大快,儿子有出息,这让他比什么都开心。(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们的支持,要是有月票的话,投一张给平安吧!

第九十四章 三个徒弟

    屋外,付丙荣端着脸盆进来了,道:“师父,徒儿给你端来洗脸水了!”

    后面,谭正文也跟着进来,手里拿着手巾和木梳,大声道:“师父,徒儿伺候你洗漱梳头!”

    两人拍完了杨泽马屁,紧接着对杨百秋和张氏道:“师祖和师祖母也在?要不要徒孙去端早餐?”

    在昨晚,这两人死皮赖脸地跑到了杨家,自称是杨泽的徒弟,非要在门外守着,要随时伺候杨泽,怕他晚上起夜啥的。

    这两人都是衣着华丽之人,跑来要干仆人的活儿,可把杨百秋和张氏吓坏了,说什么也不信自己的儿子,能收两个这么大岁数的徒弟,这也太稀奇了,何况两人都还自称是官宦人家的子弟,这就更稀奇了!可又请不走他们,又不敢得罪,只好让他俩赖在这里一宿。

    今早他俩直接就进屋乱叫,杨百秋和张长一起看向杨泽,想看看儿子是什么反应,难不成真的收了两个徒弟,这两徒弟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儿,再说儿子有啥本事,教他们呀?

    杨泽看了他俩一眼,道:“你们俩昨晚在这儿过的?为什么要在这里过夜,我还得管你俩的早饭!”

    杨百秋和张氏两个老伙伴都惊呆了,儿子说话这么不客气,难道说这两个贵公子,真的是儿子徒弟?

    付丙荣忙道:“不用师父管饭,徒儿马上就出去买,师父想吃啥?”

    谭正文则道:“师父要是不想吃外面的,徒儿现在就下厨房,给师父煮粥去!”

    杨百秋和张氏互视一眼,心中都想:“巴结成这个样子,看来是真的徒弟了!”

    这时,外面跑进来了木根,他打着哈欠。道:“老爷,夫人,你们都在啊!少东家,总算回来了,要是再不回来,我就没钱买饭吃了,这瓜州的东西可贵了,比咱们保安县贵多了!”

    同样是徒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而且这个又懒又馋。又能花钱的还只是个学徒,连正经徒弟都算不上!

    张氏立时拿出架子来,喝道:“你这小兔崽子,奸懒馋滑,当初就不该收留你,让你饿死在大街上!”

    木根莫名其妙,自己从前也这样儿啊,品质如一,从没改变过。怎么以前没咋地,现在却反而挨起骂来?

    杨百秋指了指付丙荣和谭正文,道:“学学你两个师兄,要会做事。伺候师父,你也老大不小了,还这么不懂事,真不让人省心!”

    付丙荣和谭正文一起转头。看向迷迷糊糊的木根,心想:“这就是三师弟么?好,我们终于有人可以欺负了!”

    木根大感委屈。他道:“老爷你不知道,我现在是官府里的人了,是帮闲,用不了多久就要当正式的捕快了,也算是有身份的人了,哪还能伺候少东家……”

    “混帐!”屋里齐声骂了起来!

    杨百秋喝道:“混帐,就算你当上捕快,也是我杨家的学徒,再说我不让你出徒,你哪有资格去当捕快,你连良家子都不是!”

    张氏喝道:“混帐,还嚣张起来了,捕快算个屁,你少东家还是郎将呢,正六品的大官,知道正六品是多大不,县令见着他都得行礼!”

    付丙荣则喝道:“混帐,捕快又怎么如何,还只是个帮闲,我还是捉生将呢!”

    谭正文喝骂的声音最大:“混帐……”可忽然想起来,自己没有官身,不能像付丙荣那样理直气壮,有点儿被比下去的苗头,可他反应该超快,骂了句“混帐”之后,立时又道:“看你长得这个德性,就知道你是个混帐了!”

    杨泽看了圈屋子里的人,心想:“大家脾气都见涨啊,难不成官做得越大,脾气也越大?可做官的是我啊,不是他们,他们干嘛这么大的脾气!”

    木根被骂得都要哭了,大清晨的,干嘛一起床就要被骂啊!他咧了咧嘴,很委屈,很小声地道:“那,那要我干什么啊?”

    刚骂完他混帐的四个人,一起指向了屏风,屏风之后,放着的是马桶!

    杨泽这时洗好了脸,又漱了口,放下手巾,他这才道:“好了,不要难为木根了,年纪小,不懂事也正常,等大些了就好了!”

    杨百秋点了点头,他还是挺喜欢木根的,要不然也不能收他为学徒,在这时代收学徒可不容易,可不是光把学徒当仆人使唤,还要教本事,要养活学徒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收学徒的,一般都是家族式的经营方式存在,本事只教给自己家的子侄。

    张氏看了眼木根,心中却想:“这孩子懒是懒了点儿,可为人却实诚,没有坏心眼儿,对我杨家也忠心!”她又看了付丙荣和谭正文,心中又想:“这两个人倒是会做人,可年纪大了,对儿子不见得会有多忠心,没事儿的时候还好,万一出点儿什么事,最靠不住的人往往就是他们!不行,儿子要上京了,身边得有可靠的亲信才行,咱们家也没别人,只能让木根上了!”

    张氏想好了,便对杨泽道:“木根这孩子要是留在家里,也就这个德性了,没什么大出息,说出去也丢你爹和你的脸,咱们老杨家的学徒里,可不能出这么废物的东西,要依娘看,就让他随着你上京吧,给你挑个行李,打个洗脚水啥的,也能跟着你学学本事,咱们也算对得起他了!”

    杨泽笑了笑,心里明白母亲的意思,点头道:“好啊,就依娘的意思,我带着木根上京,让他挑行李!”

    木根大喜,他作梦都想去京城,去看看那天下最繁华的地方,他叫道:“好啊,好啊,我跟着少东家上京,以后我也管少东家叫师父吧,给师父挑行李,我去找行李去!”说完,跑出了屋子。

    听给木根安排任务了。付丙荣忙一挺胸脯,拍得砰砰作响,大声道:“我有捉生将的本事,射箭极准,箭无虚发,三人里我本事最大,师父出门,自然就由我来开道,这样才威风!”

    谭正文赶紧也说话,表示自己很有用。他道:“师父明鉴,徒儿我向来最会打点,不管到哪儿,都能弄到好吃好住,而且徒儿对师父最忠心,愿对师父效犬马之力,以后牵马的事,就由徒儿做了!”

    他说完之后,得意洋洋地瞥了眼付丙荣。怎么样,你能打能杀的又如何,可讨师父的欢心还是我行,你在前面开道。离着师父远,可我就在师父身边,牵马套蹬的,这叫亲信。以后有啥好事,师父自然第一个想着我,至于那个木根啥的。就是个苦力罢了,挑行李的,只能跟在马屁股后面,师父哪能看到他啊!

    杨百秋点头道:“如此甚好,这样一来,我就放心了!”

    张氏也松了口气,道:“我也放心了,要不然儿子出远门,还真是让我这当娘的担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杨泽忙道:“爹娘不必担心,我是去朝见女皇,邀功请赏,又不是被流放,这是好事不是坏事,你们大可不必担心,倒是你们留在瓜州,才要保重好身体,这样我才好安心在外面拼个前程出来啊!”

    张氏一想到儿子要去京城,长这么大头回离家这么远,她就忍不住要流眼泪,拿出手帕擦眼泪,杨泽连忙过来安慰,搂着张氏的肩膀,说好听的。

    杨百秋道:“儿子以前没出息,瞎胡混,你哭,现在有出息了,当上大官了,又要去见皇上,你还要哭,就知道哭个没完。你也不想想,儿子是去见皇上啊,这是天下多少人盼都盼不来的好事,光宗耀祖的大事啊!”

    张氏却道:“我哪有哭,风大迷眼睛了!”

    “屋里哪有风……”

    杨泽道:“时辰不早了,咱们一家吃早饭吧,吃完了饭,我就去刺史府了,今天我还要带队去林州,向魏侯交差,估计过不了几天,便要启程去京城了!”

    杨百秋忙道:“对对,赶紧吃饭,吃完了饭就去办公事,你现在是当官的了,要以公事为重!”

    一家人出了卧室,去前面吃早饭,付丙荣和谭正文自然相陪,小木根也凑上了桌子,这里他最小,可吃的却最多。

    饭后,杨泽写了药方,一个方子是藿香正气散,另一个方子是牛黄解毒丸。

    杨泽交给杨百秋,道:“爹,这两个方都是大有用处的,这些日子我想的,肯定好使,都可以制成成药销售,这个藿香正气散必然可以大卖,但这个牛黄解毒丸却只能有钱人才吃得起了,不过,利润却不见得比少,本钱虽高,但价格我们可以定得更高。”

    这年头自然没有人工牛黄,而真牛黄哪可能大批量得到,所以牛黄解毒丸的价格要高很多,而且也没法大批量生产,所以只能走高端路线,由有钱的人家消费了。

    杨百秋看了这两个方子,大吃一惊,道:“儿子啊,虽然我是你爹,可也不得不自夸了,你真是学医的天才啊,这两个方子太好了,足可以传世啊,绝对是经典良方!”

    他虽然医术不是很高,但身为坐堂医,眼光还是有的,只看了两遍方子,便知方子的绝妙之处,也很肯定地说两方都可以传世,自己儿子能开出这种方子,那当然是学医的天才了,不是天才,不足以自夸!

    杨泽心想:“当然是可以传世的,这两个方子可都是集中医大成的传世精品,就算过一千几百年,也一样是精品,真真正正的良方成药!”

    他道:“这两个方子想得我头都痛了,可是费了好大心思呢,我看我算不上天才,天才应该随手就能开出方子,让病人一吃就好!”

    杨百秋笑道:“我儿子不必谦虚,等你年纪大了时,会有那么一天的,随手开方,药到病除!”

    杨泽又道:“以后咱们家就专做成药吧,不要再卖零散药材的生意了,咱们刚来这瓜州,根基不稳,如抢了别家药铺的生意,怕是会引来麻烦,虽然我们不怕麻烦,但与别人伤了和气总归不值得,而且做成药的利润大,又省心,还可以把成药卖向各个药铺,这又是一笔收入,甚至还可以供给军队,那利润就如同山崩海啸一般的进帐了!”(未完待续。。)

    ps:  祝大家身体健康,平安求月票了!

第九十五章 激动的老两口

    杨百秋听得眼前一亮,道:“能供给军队?那可是大生意,而且咱们家就是官商了,这生意能做得成吗?”

    杨泽笑了笑,拍了拍身上的官服,道:“儿子可是正六品的郎将,就是军队里的人啊,这生意咱们家要是做不成,那还有谁能做得成!”

    杨百秋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成为官商,不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因为做为一个小药铺的坐堂医,他连想都不敢想,哪还能是他的最大理想呢!

    可现在儿子是郎将了,那成为官商的念头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杨百秋的心中,可这个理想实在太高不可攀了,他仍旧是不敢相信。

    杨泽想了想,道:“要不然这样吧,爹娘你们和我一起去林州,如果能见到魏侯那是最好,如果见不着,那么就由谭松鹤牵线,打点一下,他也是郎将,在军队里自然说得上话,这生意我看十有**能成。”

    杨百秋点头道:“那是最好,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这话落到咱们家的身上,那就是军队里有人,好做官商!”

    张氏听到能和儿子去林州,可以晚几天分开,更是开心,她道:“我儿如去了京城,那不就是入朝了,对于那些军队里的人来讲,我儿子才是朝中的人哪,有了我儿子,他们才好做官!”

    杨泽哈哈大笑,做人子的,能让父母开心,不管这份开心有多盲目,但总归都是好的!

    杨泽和父母出了家门,后面跟着三个跟班儿,走在路上,凡是见着街坊邻居,全都跟他们打招呼,尤其是当街坊邻居们见杨泽穿了官服,打起招呼来几分亲热之外。又多了几分敬畏,全都给他们一家人让路。

    杨泽却非常亲切,很有和蔼可亲的味道,不但和每个街坊邻居打招呼,而还把父母介绍给众人,嘴里不住地说着以后要多多照顾啊,诸如此类的客气话!

    街坊邻居们本来就对杨泽有好感,现在见着杨泽当了大官,还这么和气,没有半点儿架子。自然都很高兴,认为杨泽没有忘记乡亲,这叫富贵不易友,是最高尚的品德了!虽然杨泽才刚刚搬来,可他们已经自动自觉地,把杨泽当成乡亲了,老乡!

    到了刺史府时,杨泽来晚了,刺史府门前早已经排好了队。一溜木笼囚车,把铁花离等重要人物关在囚车里,而那些虾兵蟹将没资格坐囚车,也没那么多的囚车给他们坐。都被双手反剪地绑着,由一条长长的粗绳连在一起,长长一串,蹲在地上。

    韩盘见杨泽来了。道:“杨将军,时辰已到,该启程了!”

    杨泽忙道:“末将因家中有事。父母从老家保安县来了,所以来迟,还望刺史大人恕罪!”他把父母介绍给韩盘。

    韩盘立时脸上堆起笑容,竟然拱起手来,道:“竟是令尊和令堂到来,本官不知,以至未能设宴给两位老人家接风洗尘,失礼,失礼了呀!”

    杨百秋和张氏受宠若惊,没想到韩盘说话这么客气,他是在跟儿子说话,那嘴里的令尊和令堂,不就是是指的他们老两口么,被刺史大人称为尊,这简直是难以想像的事,以前高不可攀的大人物,现在竟然对他们这么客气!

    他们犹豫着要不要给韩盘行礼,该行什么样的礼,他们以前可没见过刺史这样的大官,颇有些慌乱,不知该怎么行礼才对,一时之间,竟然愣在当场,不知该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