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也挺高兴的,打发小宦官去找梁大忠,一定要准备最好的食材,最好的炭火,务必要让孩子们吃得开心,至于他们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还是让他们年轻人在一起,这样既不会拘谨,也能真正的聊到点儿心事!
可等小宦官被打发走了,皇后却又道:“皇上,你说重九能愿意和菜菜杨泽他们一起烧烤么?万一重九拒绝了,那该怎么办?咱们儿子的性子,有点儿不是那么太好啊,脑子方面……嗯,想事情有点儿慢,这孩子就是太实诚了。”
自己的儿子,自己当然不会说不好,谁家的孩子也不如自家的孩子好。只是因为前几天李重九的表现实在是太糟糕了,皇后曾一度认为自己的这个儿子脑子不是那么太好使,但不管怎么再不好使,总也是自己的儿子啊!
李晏听了皇后的话,也感到有点儿担心,他们是希望儿子能独挡一面的,不要再象个纨绔子弟那样,可这得有人教才行啊。而教的时候光靠讲大道理是没用的,需要遇到事情后,根据具体事情讲才行,今天菜菜和杨泽主动想要缓和关系,就是一个机会,他们得教儿子一下。
李晏便叫过来一个小宦官,说道:“你去太子那里,就说是朕说的,让他和杨泽好好相处,吃烤肉串就要喝酒。酒不要喝得太多,喝了之后好好聊聊,有些时候有些话平常说不出口,可喝了酒之后,就能说出来了,都是一家人,只要把话说开了,以后关系就好相处了!”
李晏觉得只要教好了李重九,那儿子还是会做人的。而杨泽则是非常会做人的,只要李重九给了杨泽台阶下,大家互相表示一下好感,那以后就不会再乱斗了。又不是什么仇人,就算不能亲密无间,但至少面子上还能和睦相处。
皇后也嘱咐了几句,和李晏说的差不多。都是让李重九好好和杨泽想处的话,小宦官得了命令,便出了牡丹园。往东宫那边跑去。
可这个小宦官跑到了东宫,却发现来晚了一步,杨泽和菜菜已经到达这里了,而且他还看到杨泽不停地让步,而李重九则咄咄逼人,对着杨泽大叫,并且还派人拿刀子去砍杨泽,杨泽只好转身逃跑!
当然,事情如果只是发展到了这里,那也就罢了,毕竟太子属于储君,好歹也是君,而杨泽是臣,就算是权势再大,可燕王是臣子,君上对臣子打骂一下,拿刀威胁一下,只要没真的弄出事来,也只能是算了,小宦官跑回牡丹园,向李晏和皇后禀报一下,由他们夫妻两个出手调节就成了。
可事情发展得超快,那个拿刀的大胡子御前侍卫竟然被小宦官和宫女给打倒了,不但被打倒,还被浇了热水,烫得满地打滚,太子对着行凶的小宦官和宫女大叫!
当然,没人敢为难太子殿下的,杨泽也没有发怒什么的,只是带着万岁公主走了,伺候他们的小宦官和宫女也都走了!
这个小宦官想了想,他这时候再进东宫,去传达李晏和皇后的话,教李重九怎么做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了,而杨泽和万岁公主并没有和他说什么,所以他等于是白来一趟,也不能算是白来,这不是看了场戏么!
小宦官只好又飞奔回了牡丹园,见到了还在闲坐喝茶的李晏和皇后!
又是李晏先看到的小宦官,咦了声,李晏招手叫过小宦官,问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太子和杨泽相处得可好?”
小宦官实话实说,道:“回皇上的话,小的到东宫的时候,太子殿下和燕王殿下已经见到面了,小的没机会和太子殿下说话。”
李晏哦了声,他看小宦官的神色古怪,便又问道:“他们说了什么,可还是吵吵闹闹的?”
小宦官摇了摇头,道:“不光吵闹,还拿出了刀子……”
李晏呼地就从椅子上坐直了身子,皇后啊地尖叫一声,她则跳了起来,急道:“可伤了我家重九孩儿?”
她以为是杨泽抽了刀子,要砍李重九呢,杨泽可是胆大包天的人,而李重九嘛,胆子还是比较小的,而且做为母亲,她当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不吃亏,深怕儿子受到伤害,所以认为是杨泽抽的刀子。
小宦官忙道:“娘娘莫要着急,不是杨泽拿的刀子,是太子殿下让他的一个御前侍卫,一个长着大胡子的御前侍卫,拿着刀去砍杨泽的!”
皇后哦了声,这才放下了心,坐回了椅子,可随即她又着急了,道:“那也不行啊,伤着杨泽也不行啊!”
儿子没事了,当娘的能放心,可是女婿要是出事儿了,她这当丈母娘的也会心疼的啊!
李晏却没她这么紧张,摆手道:“皇后不要一惊一乍的,杨泽肯定不会有事的,让他把话说完。你接着说吧,杨泽是不是逃开了?”
小宦官忙道:“燕王殿下确实是逃开了……”
他把东宫发生的一切,加油添醋地说了出来,他口才不错,而且讲的事情又很有故事性,把李晏和皇后听得目瞪口呆,两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御前侍卫会被小宦官和宫女们打倒,还被热水给浇了。
听说儿子和女婿都没有事,皇后完全放心,反正儿子和女婿早就不和,只要不出人命,那也仍旧还只是不和罢了,慢慢再调停不迟。
皇后说道:“堂堂御前侍卫连宫女都打不过,看来御前侍卫还真是靠不住。皇上,咱们再招一批御前侍卫吧,我早就看他们不行了,还得换新人才成。”
李晏嗯了声,道:“这事儿让杨泽去办……不,还是让重九去办吧,换批御前侍卫。”
他把这个差事让李重九去办,一来可以让儿子能挑批心腹,二来也是想锻炼一下儿子,让儿子能有些事情做,事情做得多了,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给儿子安排了事情,李晏又想到了女婿,他问道:“杨泽怎么样了,他生气了吗,还有菜菜呢,她会不会对哥哥有些想法,在离开时,她的脸色如何?”
小宦官摇头道:“燕王殿下看上去没有生气,只是有些无可奈何而已……”
这话是他自己想的,认为杨泽无可奈何,毕竟他是梁大忠的人,当然要向着杨泽说话,要是说杨泽满不在乎,那就显得杨泽是故意去挑衅的了。
皇后叹气道:“难为杨泽这孩子了,可能是因为菜菜在身边,所以他也没法发脾气吧!”
小宦官接着说道:“万岁公主没说什么,只是和燕王一起离开了,看样子他们还想要烤肉串吃,所以另外找地方去了,小的看燕王殿下的样子,还象是劝了万岁公主几句。”
李晏点头道:“杨泽是怕菜菜生气,所以陪她玩去了,就象他在镇西时那样,什么都顺着菜菜。”
皇后也点了点头,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道:“还是得给重九找个老师,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找个能陪他读书的大臣也成,那个吴有仁不错,问问重九,如果他想让吴有仁陪他,那就赐吴有仁东宫行走的特权,随时可以去东宫陪他,这样也方便些。”
李晏自然答应,他又道:“看来朕明天还得见见大臣,让他们推举一些有才能的大臣进东宫才行!”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只是不知明天那个沈得印,会不会给朕又呈上几件难办的事来,皇帝真是不好当啊,天下那么多的难事,都等着朕哪!”(未完待续。。)
第六百三十六章 小宦官的重要性
李晏和皇后夫妻两个坐在牡丹亭里,沉默了好半晌,皇后才道:“我还是去看看重九吧,和他说说话,他不能总是这样啊,脾气太不好了,把人都得罪光了,以后要怎么办啊,想想都替他发愁。”
如果是别的人当皇帝和皇后,那是肯定不用怕得罪什么大臣的,象独孤女皇那样,大臣们谁要是不听话,那就动手修理呗,反正朝堂上能留下来的都是听她话的,甚至有的大臣很听话,可要是办事不麻利,她也同样会修理的,根本不会再乎大臣们怎么想。
可李晏和皇后却不是这样,过去的岁月里,他们失去了一切,现在好不容易重新夺了回来,可这江山他们却还没有坐稳,大臣们怎么想的,他们是非常在意的,深怕到手的一切又再失去,他们的年纪都大了,再经不起折腾了。
听皇后说怕李重九得罪大臣,李晏也叹了口气,道:“以和为贵,这个话,你确实是要和重九说说,他的脾气确实得改一改了。”
想了想,李晏又说道:“不过,慈母多败儿,你这个做母亲的要是对孩子太好了,估计说的话,重九不会往心里去,所以该严厉的时候,还是得严厉些才成。”
皇后本来已经站起身了,听到李晏这么说,她又坐下了,道:“我可没法对儿子严厉,要是你想对他严厉些,干嘛你自己不去,却让我当这个恶人。我看,我还是当我的慈母,而你去当你的严父吧!”
李晏唉了声,站起身来,道:“也罢,那我就去当这个严父吧!唉,真是想好好坐坐。喝喝茶都不行,重九太不让人省心了。”
他慢慢走出了牡丹亭,小宦官赶紧为他准备好步撵,抬着他去东宫。
皇后独自坐着,她想了一会儿,自己离开长安太久了,十几年没有见过儿子,对于儿子的成长,她这个当母亲的没有尽到什么力,要说内疚。还是相当内疚的,如果不是这样,就凭李重九不停地犯二,以她的性子,也不会忍这么久的。
得给儿子找个好老师了,就算老师的人选一时之间无法确定,但给儿子找个伙伴也是必要的。
皇后想给李重九找个伴读,但是还没有老师呢,就先找伴读。似乎有点困难,她想了半天,觉得和李重九年纪差不多的人,她实在是想不出有谁。就算是心里想到几个,可也不知脾气秉性,不能冒然就给李重九送过去。
那么只能是先找一个大臣,让这个大臣教李重九一些朝廷里的事。别人皇后想不到,但她对吴有仁还算是了解的,当然所谓的了解。也仅仅是比知道别的大臣多一点点罢了。
皇后心想:“吴有仁以前在凤阁里当差,做过中枢舍人,而且现在还是吏部尚书,既和杨泽有点私交,却又没有投靠杨泽,所以他应该是最好的人选。”
想到就要开始做,皇后叫过一名小宦官,道:“去,立即去把吴有仁找来,就是那个吏部尚书。”
小宦官连忙答应一声,快步出宫去找吴有仁了,他可不象李重九派出的人,李重九派出小宦官去找吴有仁,可那小宦官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可这个小宦官却是皇后派出的,半点儿时间却是都不敢耽误的。
事实上,要想找吴有仁,那实在是太容易了,现在是非常时期,吴有仁又是刚当上吏部尚书,他哪会去别的地方,当然是在吏部里坐衙了。
吴有仁坐在吏部衙门的正堂,大案之后,他全套官服在身,面前放着一杯茶,但吴有仁却有点发呆,在想着心事。
他是吏部尚书,有自己单独的办公房间,不过,他还是喜欢在大堂里待着,喜欢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过,这几天,他挺闹心的,因为他不能进宫,不能去皇帝的御书房奏事,虽然官做到了尚书,却感觉反而没有以前当舍人时见皇帝更方便了。
对于以前在凤阁中当舍人的他来讲,能不能经常见到皇帝,让皇帝记住自己,是能不能登上大臣顶峰的关键,否则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还怎么揣摩上意啊,揣摩不出上意,别说登上顶峰了,就连大臣都不见得能当得长久,说不定哪天就被罢官回家了。
吴有仁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心想:“我也算是和太子结盟了,不过,这几天为什么太子没有找我呢,这种非常时期,他应该有很多事情问我才对啊!唉,可惜我无法进宫,必须得有人召唤我才行,要是能象以前那样就好了,想什么时候进宫,就什么时候进宫。”
他感到有点儿失落,但就在他失落之时,外面有人道:“尚书大人,宫里来人了,说要大人你进宫去!”
吴有仁啊地一声,心中欢喜,他站起身来,太子殿下终于派人来找自己的,看来太子殿下的忍耐力不错啊,竟然比自己都沉得住气,竟然隔了好几天才要见他,自己都差点儿没忍住。
他快步出了大堂,见外面果然站着一个小宦官,这小宦官跑得满脸油汗,正用袖子擦汗呢!
对于宫里的小宦官是一定要搞好关系的,吴有仁深知阎王好见,小鬼难当的重要性,他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小块银饼,掂了掂,估计这小块银饼至少值二三贯,绝对是拿得出手的赏钱了,他把银饼塞到了小宦官的手里。
小宦官收到银饼,眼睛瞬间就是一亮,他是宦官,注定无妻无子,所以特别喜欢黄白之物,只不过以前身份太低,连出宫的机会都少,就更谈不上收取好处了。
小宦官连忙给吴有仁行了个礼,道:“吴尚书,皇后娘娘要您现在就进宫去呢,有事儿要和您说。”
“啊?是皇后娘娘,不是太子殿下?”吴有仁顿时就是一愣,虽然皇后比太子更重要,可对他来讲,还是太子更能帮他登上大臣的顶峰。而且也更长久。
但为什么是皇后不是太子呢,难道太子还在玩沉着冷静?这也太冷静了吧,冷静得过了头!
他并不知道李重九根本没法派人出来找他,堂堂太子被小宦官们耍得团团转,他只能以为李重九是不是把他给忘了,忍耐不住,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吴有仁跟小宦官便进了皇宫,吏部衙门离着皇宫并不远,走着去就行了,在经过宫前广场时。吴有仁见上次李晏和皇后给天碑奠基的地方,已经打下木桩了,他对于怎么建碑不了解,但从现在施工的情况看,这是已经动工了。
小宦官得了好处,话就多了起来,对吴有仁道:“吴尚书,你不是工部的人,所以不清楚这修碑的辛苦……”
吴有仁心想:“你也不是工部的人。难不成你就知道了。”
这小宦官又道:“要说这天碑是修在皇宫门前的,再怎么着也得让我们这些宫里的人给点意见不是,可他们工部的人都不问我们,没有我们的意见。他们修起碑来,就叫做事半功倍……”
“是事倍功半吧!”吴有仁笑了笑,道:“小公公说得对,这工程就应该问问你们宫里人的意见。”
小宦官说这个话。无非就是想通过吴有仁的嘴,向皇后说说,让他们这些小宦官来工地监督一下。这样才好捞取到好处,吴有仁当然听得明白,不过,他认为向皇后说,不如向李重九说,然后由李重九向皇后说,这样也可以卖宫里的小宦官一个好,让小宦官们向李重九靠拢一些。
说着话,两人进了宫,直奔牡丹园,牡丹园属于后面禁宫的范畴了,不过因为是皇后见召,所以吴有仁还是可以进来的,他进了牡丹园,见皇后坐在亭子里打瞌睡,他连忙上前行礼,等着皇后问话。
皇后见吴有仁来了,瞌睡也不打了,直截了当地就问道:“吴爱卿,你在京里日久,想必以前和太子是有过来往的,对吧?”
吴有仁心想:“你那儿子跟谁都不来往,再说我以前干嘛要和他来往,一个废物罢了,嗯,现在当然不是废物了,是太子了。”
他点头道:“回娘娘的话,以前太子殿下为防止受到长公主和临淄王的迫害,所以极少和大臣们来往,但他每次进城,臣都是能看到他的,倒是比别的臣工对他更熟悉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