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共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共和-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赶紧招呼江兆虎进屋。

    当晚的饭菜格外丰盛,“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东北人的豪爽尽显无遗,吃完饭,江兆虎把来意一说,白青山没有半点犹豫,痛痛快快的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白青山辞别家人,牵上一匹马,和江兆虎两人肩并肩纵马飞奔。

    训练场上队员们都好奇的看着江兆虎带来的高手,没什么特殊的,就平平常常一个人吗!杨振威毕竟见多识广,看出白青山与众不同,身上透着一股子杀气,大家都看着白青山,显然是想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白青山微微一笑,冲江兆虎点点头,江兆虎顺手拔出手枪递给他,只见白青山右手握抢,眉头微微一皱,整个人立时显得霸气十足,杀气腾腾,周围的人都大吃一惊。

    训练场旁边有一片小树林,枝叶特别茂盛,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叶间跳来蹦去,但是由于树叶的遮挡,根本看不清具体的位置,只能听到唧唧喳喳的叫声。白青山单手提枪,眼睛并没有盯着树林,只是微微转动脑袋,聚精会神的听着小鸟的叫声。

    突然他的右手手腕极速的向上轻轻一抖,咔嚓一声枪上膛,然后根本没有任何瞄准的动作,甩手一枪,“砰!”的一声,一颗子弹飞进树林,一…二…三,轰的一声,一群鸟被惊得腾然而起,飞向四方。白青山冲江兆虎使个眼色,江兆虎疾步冲进树林,不长时间手里提只死鸟跑回来,几个队员接过来一看,子弹正好穿过小鸟的脖子,这一下大家都呆住了,真是不可思议啊!枪怎么还能这样上膛?开枪怎么还能不用瞄准?随手一枪怎么就能打中目标?这还是人吗!难道是神?

    “好!”杨振威首先大叫一声,四周的人们这才反应过来,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叫好声,这一手太绝了,大家一下子被震服了,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接下来,除去正常的训练外,全体队员在白青山的指导下,进行了极为特殊的训练。第一天,白青山带领大家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席地而坐,闭上眼睛专心致志的聆听周围的动静,各种小鸟的叫声、小虫的鸣声冲进耳朵,灌进脑海,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半个小时过了,有人开始感到心烦意乱,一个小时过去了,好多人开始坐不住了。

    不过看到队长和白青山都一动不动的样子,也就只好咬牙忍着,两个小时过去了,一多半的人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无法坚持了。第二天还是这样,第三天依然如此,整整十天过去了,队员们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大家都能一动不动坚持两个小时,并且越来越觉得轻松,完全可以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如同老和尚打坐一样,集中精力专注于周围一丝一毫的声响,耳膜里已经可以分辨出小鸟不同的叫声,小虫鸣叫的高低区别,有的队员已经可以根据叫声,准确判断出距离的远近、位置的上下,可以说对周围的事物除了用眼睛观察,还可以在特殊的环境下用耳朵感知,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紧接着第二阶段的训练开始了。白青山让一个队员蒙上眼睛,然后捉来几只兔子,在兔子的腿上绑上一个小铃铛,撒开兔子,命令队员用手枪射击兔子,以十枪打中一只兔子为合格,刚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做不到,又是十天过后,人人都可以轻松完成了,而当不再蒙住眼睛时,每个人都能在树林草丛中一枪打中兔子,接下来,兔子换成了老鼠,老鼠换成了小鸟。

    整整三个月,大家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变化,出枪更加迅速了,对周围的环境明显有了更加敏感反应,对目标的判断更加快速、精确,关键是大家对自己的射击充满了自信,出手更加果断。此外白青山还把“单臂上膛”的技巧教给大家,当然要熟练掌握绝非一日之功,即使江兆虎已经练了好几个月,现在做这个动作也只有十之三四的成功率。

    白青山待了三个月后,决定离开回家。大家都非常不舍,一再挽留,甚至许多队员要求队长直接把白青山留在特战队。但是白青山十分清楚自己的实力,论枪法还可以,其他的方面就差得远了,再说自己的年龄也偏大,体能也成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平时自由惯了,很难适应军队严格的纪律约束,所以坚持离开。

    这些平时流血流汗不皱半点眉头的汉子们,在战友即将离开时,也忍不住一个个泪流满面、依依不舍,白青山也动了感情,他打心眼里喜欢这群年轻的军人,虽然只有几个月时间,但是他们每个人的音容笑貌,都将长久的留在他的脑海里,竟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挂念,以后多年,他在与江兆虎书信联系时,总要提及这些人的情况,谁受伤了、谁牺牲了,总要难过好长时间……

    (本章完)

第53章 战云密布() 
第五十二章闯了大祸的“解放者”

    1946年9月21日,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但是在国共历史上它又将是不寻常的时刻。一架飞机从锦州机场腾空而起,呼啸着冲向天空,这是国民党驻锦州的空军进行例行训练,起飞的是一架美式B…24轰炸机。

    B…24“解放者”是美国研制的远程轰炸/侦察机。该机采用大展弦比梯形悬臂上单翼,机翼上装有四台气冷R1830型活塞发动机,单台功率883千瓦。它有一个实用性超强的粗壮机身,上下,前后左右两侧均设有自卫枪械(共7~12挺12。7毫米口径机枪),构成一个强大的火力网。机头有一透明投弹瞄准舱,其后为多人制驾驶舱,再后便是一个容量很大的炸弹舱,可挂各种炸弹。B…24采用垂尾,形状为竖椭圆形,前三点起落架可收入舱内。因B…24给人坚实,大而笨且慢的印象,故在当时获一非正式的“仓门板”之雅号。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生产得最多的大型轰炸机,同时也是使用得最多的轰炸机,多达1。9万架的产量,确立了它在飞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B…24“解放者”(Liberator)重型轰炸机机组成员8至10人,航程5152公里(装载5000磅炸弹时为2300英里,即3700公里),也主要用于欧洲战场,和B-17轰炸机一起,成为对德国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的主力。

    在二战期间,B…17与B…24对德国投下大量炸弹,是人类战争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壮烈的一场空袭作战行动。在战争后期,B…24更多投入远东战区,不仅执行战略任务,也参加战术打击行动。

    B…24“解放者”是大战中美国生产最多的大型轰炸机,也是使用最多的大型机种。B…24轰炸机是欧洲,同时也是非洲、亚洲广大海空战场上的“空中霸王”。B…24在航空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独具光彩的一页。

    现在这架“解放者”一路向东飞去。按照计划今天它要飞个长航程,由于装载了5000磅炸弹六枚,时速只有四百公里左右,机舱里八名机组人员正在各自忙碌着,大家对这样的飞行训练已经非常熟悉了。其实早在抗战后半期,国军飞行员就已经使用这型飞机了,现在的机组人员中有一半是老飞行员,机长姚志武拥有三百小时飞行经验,可以说对机上的每个部件、每一个位置都十分熟悉,看着其他新成员紧张而忙碌的样子,他不禁微微一笑,大声对其他人说:“弟兄们!不要紧张,慢慢来。”几个老资格的机组人员连声附和着,但是其他人还是不敢大意,依然一丝不苟的忙碌着。

    飞机按照既定航线正常飞行着,前面出现了一片很厚的云层,飞机一头扎进去,顿时机舱里一片漆黑,照明设备立即开启,大家脸上都很平静,这种情况经常遇到,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足足过去了五分钟,飞机还没有冲出云层,突然一道闪电在飞机机头位置瞬间爆亮,机舱里顿时一片漆黑,显然飞机遭遇了故障,几个新组员顿时一片惊呼,姚志武大喊一声“不要慌!立即命令打开应急灯”。

    昏黄的灯光一闪一闪,机舱里恢复了平静,姚志武大声命令迅速检查各种仪表设备,大家一阵忙乱,突然机舱里恢复了光明,飞机终于飞出了可怕的云层,大家唱出一口气,手里的动作立即慢下来,突然驾驶员大声报告,飞机方向仪失灵,姚志武赶紧跑过去,一阵忙碌发现没有任何效果,飞机彻底失去了方向。

    机舱里顿时出现了死一般的寂静,大家都明白飞机失去方向就等于船在海上迷失方向,那将意味着什么,大家都不说话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掩盖了人们紧张的呼吸声,但是每个人脸上的紧张和恐惧却实实在在的显露出来,今天能不能回去谁也不敢说。

    姚志武在短暂的慌张后,镇静下来,脑子里迅速思考着各种方案,片刻以后,他先笑了一下,安慰大家不要紧张,然后立即下达一系列命令:立即查找原因并加紧修理;飞机立即下降高度至五百米;观察员密切观测地面明显地标;所有人员各就各位。

    应该说在关键时候,经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一下子有了主心骨,紧张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体躯庞大的B…24开始慢慢压下机头,调整身姿,俯冲下来,地面的情形逐渐清晰起来,茫茫大海一望无垠,观测员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地面,时间在大家紧张的等待中一分一秒的流逝……

    观测员突然大声叫起来:“海岸!海岸!”

    所有人都都涌到机头,果然前面清晰的出现了一条弯弯延延的海岸线,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姚志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下面到底是什么地方?可以肯定绝不是锦州附近,按照飞机大致的路线,应该是辽东湾的东侧,想到这里,他赶紧命令领航员确认下面准确位置,很快领航员大声报告,下面应该是大连附近。所有人一听大吃一惊,大连可是****的主要海军基地,姚志武迅速反应过来,大声命令赶紧掉头回航,这时驾驶员报告飞机的油料已经不足,原路返航已不现实,大家一听顿时慌了手脚,怎么办?

    所有人都在紧张的思考着,驾驶员突然提出,只要把所载炸弹扔掉,剩余油料应该还是可以支撑到锦州的,这显然是唯一的办法了,不过如果随便丢掉六枚重磅炸弹,是否会受到长官的斥责呢?姚志武瞬间想到了这一后果,这时飞机已近接近大连,大家都等着他做出最后的决断,一念间姚志武作出了决定,他命令爬升至三千米,然后一头折向大连军港附近,只见一排排大大小小的军舰整齐排列,显然军港方面完全没有任何防备,姚志武咬咬牙大声命令投出所有炸弹……

    六枚5000磅重型炸弹鱼贯从舱口弹出,恶狠狠的一头扎下去……,半分钟后,巨大的爆炸声先后响起,一股股巨大的烟柱冲天而起,凄厉的警报响彻了整个大连市区……

    B…24现在不是“解放者”,倒像是偷了别人东西的小贼,开足马力以最大的航速仓皇而逃……

    第二天这一突发事件迅速传遍全国,****中央在得知情况后,大为震怒,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详细调查,三天后,****海军司令部上报此次事件中的具体损失,两艘护卫舰受损严重,短期内无法恢复战力;三艘登陆艇沉没;一艘潜艇轻伤;海军人员死亡六十八人,伤五百余人。

    ****中央针对这一事件向国民党方面发出措辞严厉的声明:

    一:严厉谴责国民党方面的偷袭行为,指出这是一起严重破坏国共停战协定的行径,责任完全在国民党方面。

    二:强烈要求国民党方面彻底调查这一事件,并在一周内公布调查结果。

    三:****将视国民党方面的态度做下一步的决定,并保留做适当反击的准备。

    (本章完)

第54章 首战锦州(一)() 
第五十三章战云密布

    江大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弄清了事件的真相,立即在第一时间召集亲信,商讨对此事的处理,绝大部分国民党高官认为不必理睬共党的要求,反正早晚也要打,不如就此开战算了,实在不行随便敷衍一下就可以,没必要太过认真。

    顾祝光却感觉到事情不这么简单,他提出,如果此事处理不当,让共党抓住机会率先在东北开战,那么将对今后的战局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力主妥善处理,至少要适当满足****方面的部分要求,平息一下全国的舆论,“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一旦准备妥当,再动手不迟。

    老江也感到此事不同寻常,顾祝光的主张很有道理,但是手下的很多高级将领却急不可耐的要开战,又不能太打击他们的积极性,遂决定派陈峰、顾祝光具体负责此事的处理,基本原则是既不能激怒共党又不能全盘接受接受共党的要求,为此可以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尽快平息此事带来的不利影响。

    两天后,国民党对外发表一份简短的声明:“9。21事件”是一次误会,国军飞机在正常例行训练中,突遭意外迷失航向,又由于机组人员的慌中出乱,误投炸弹。对这次事件,国民政府表示深深的遗憾,希望共党方面保持冷静与克制,以当前的和平、安定之大局为重,迅速善后、安抚舆论,妥善处理。为此中央政府将持续关注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声明一出,舆论为之大哗,没想到国民党方面这么避重就轻的回应此事,毕竟事实很清楚国民党负有完全的责任,这样的态度显然不会令共方满意,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悲观的预测,国内的和平局面将很快被打破,国共战争将不可避免。

    其实许多人并不知道,为了这份声明,陈峰与顾祝光又一次闹翻了脸,两个人互不相让,根本无法达成统一,最后两个人分别起草一份交给老江做最后的裁决,不知道江大总统怎么想的,最后竟然同意了陈峰的意见,气的顾祝光闭门谢客,心灰意冷,整整在家生了好几天的闷气。同时也隐隐预感到一种强烈的不安,断定这件事情将提前引发战争,而这对国民党方面将是极大的不利,未来的天下,鹿死谁手好像已经出现了预兆。

    从此顾祝光经常称病告假,对一些军国大事尽量不做明确表态,逐渐失去了老江的信任,慢慢淡出国民党权利的核心,最后干脆不问任何政事,闭门隐居,彻底从政界消失。

    针对国民党的声明,****作出了迅速的反应,发出第二份严重声明:

    一:不同意国民党方面的解释,认为飞机出现故障有情可原,但是先后投下六枚重磅炸弹则不可理喻,无论如何也不能令人信服,只能说明国民党方面有意隐瞒真相。

    二:对国民党方面只字不提道歉和赔偿问题,感到异常的惊讶和愤慨,这再一次证明国民党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是有意制造事端,破坏双方业已达成的和平协定。

    三:公布这次事件中造成的巨大损失,并提出具体要求:公开审判所有机组人员,澄清事件的真相,严肃处理相关人员;国民政府公开道歉;赔偿各种经济损失合计美元三千万元。

    这一次国民党方面做出了迅速的回应:再次强调事件性质就是一次意料之外的误会,希望共党方面切勿大惊小怪,切勿做出过激行为,还是要以全国大局为重;对****方面提出的要求双方可以展开磋商。

    随后几天,双方你来我往,一次次发表各种声明,只是双方的诉求差距甚大,很难达成一致,于是双方的分歧不断升级,口气也越来越严厉,世界各主要国家,也都把目光转移到这件看起来并不大的事件上,显然美英、苏联等国都敏锐的从这件事情中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