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共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共和-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统天下,这样的部队绝不能留。”

    郭震云也非常失望,按照他的判断,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至少应该有一多半人会选择跟他站在一起,看来傅重义平时下的功夫没有白费,死到临头竟然还有这么多人愿意追随。眼下这种情况到时给他出了个大难题,原本他以为要是只有极少数人不从,就直接枪毙算了,还可以起到“杀鸡骇猴的效果”。可是现在几十号人并且都是部队的高级军官,全部杀了绝对不行。

    想了想,郭震云打定主意,咬咬牙,恶狠狠地说道:“好啊!都是英雄好汉,都不怕死,傅长官平时没有看错你们啊,郭某佩服!佩服!来人,把这些人都带下去,严密看管,等我大事做成,再找他们算账。”

    一夜之间,绥远城彻底变了天。第二天一大早,兵变的消息如风一般迅速传遍整个归绥地区,大街小巷人们都在谈论这个事件,各种谣言也发疯一样的四处扩散。有的说傅重义已经被处死,有的说是共产党秘密策划了这起事件。

    随即绥远城内完全戒严,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这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不管是官还是老百姓人人自危,有的人开始准备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因为许多人根据经验判定,一场大规模的骚乱在所难免。

    郭震云倒是风光的很,他开始在原来傅作义的总部办公,发号施令。在黄文炳等一众铁杆的支持下,郭震云首先彻底清洗了部队中坚决反对自己的军官,抓一批,杀一批,毫不留情,在最短的时间内牢牢控制整个部队的指挥权。

    然后就是迅速控制整个绥远城内的所有要害部门,各级军事单位、政府部门、宪兵警察部门、电台报馆以及交通要地统统有三十五军派兵把守,现在郭震云最信任的自然是他的部队。

    在郭震云的指令下,绥远城内的各大报刊统一以“头版头条”刊发郭震云的“全国通电”:郭震云将军及所部全体官兵,誓死追随江总统,坚决效忠国民政府……”

    “绥远兵变”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震惊了国内外。一时间位置偏远的归绥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迅速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并提醒东北方面军总部做好军事部署,严防敌人反扑。同时通告全国,严厉谴责郭震云发动的军事政变,呼吁傅部官兵坚决反对少数将领的倒行逆施,以实际行动挽救西北的危机,保卫绥远的和平局面。

    南京的老江闻听则是长出一口气,由于华北作战的严重失利,一直寝食不安的情绪终于暂时得以缓解。虽然算不上什么大胜利,好歹也算出了口恶气。于是老江迅速做出反应,首先通令全国,嘉奖郭震云及部下官兵,所有官佐一律官升一级。

    (本章完)

第228章 鏖战华北(七十七)() 
第二百三十一章鏖战华北(七十七)

    当然老江也知道只有这些表面的东西还不能满足郭震云的胃口,于是命令空军立即出动运输机,向绥远空投物资。

    当天下午,就有几十架次飞机抵达绥远上空,大量物资从天而降,主要是些武器弹药、粮食补给,除此以外还专门给郭震云送来大量的“空白委任状”。郭震云果然喜出望外,他正愁着自己的命令“名不正,言不顺”,缺乏效力。现在一切都解决了,他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任命,只要拿出盖着国民政府大印的委任状,谁敢不听、不信。

    可是让郭震云没有想到的是,宣布事变刚刚一天一夜,整个归绥的驻军竟然发生一系列的“哗变”。许多士兵自发的脱离军营,有的三五成群携带武器脱离部队,也有成建制的部队明确反对郭震云。一时间,整个归绥到处枪声大作,人喊马叫,乱成一锅粥,再加上部分散兵游勇、土匪流氓乘机兴风作浪,一场规模空前的骚乱猛然爆发。

    这一突然的情况让郭震云一伙有点措手不及,好在郭震云还算有点定力,一阵慌乱后,逐渐镇定下来,开始调兵强将四处弹压。经过整整一夜的混战,天明时分,混乱的局面终于被控制。

    但是郭震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经过这场骚乱,连打死带逃跑的,整个傅系部队原有的十万兵马竟损失了一万多,差不多两个师的兵力,这让他心疼不已。本来部队就缺兵少将,现在更是雪上加霜,凭这点兵力怎么和共军较量?

    黄文炳鬼主意多,他给郭震云建议,立即在整个归绥征兵,反正武器装备有的是,国民政府天天实施空投,有了武器还怕招不到兵?郭震云一听有理,立即安排人手四处分派任务,说“招兵”是好听的,其实就是强行抓“壮丁”,国民党历来都是这样补充兵员的。

    郭震云兵变的消息,还让一个人着实高兴了一把,他就是陈峰。

    十几万官兵被华北共军死死堵在撤退的路上,最后几乎全军覆灭,而他这个最高指挥官却远远躲在一边,这个责任太大了,简直就是死罪。所以,一直以来,陈峰根本不敢回到南京,只能守在太原,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焦急的等着,哪怕逃出万儿八千的部队也算脸面上过得去,十几万人总不至于一个不剩吧!

    整整等了三天,竟然真的盼来了好消息,孙树人的新一军主力突围而出,来到了石家庄。

    陈峰放下架子,亲自到城外迎接。新一军及整编二一一师共四万余人,秘密脱离战场后,轻装前进,趁着夜暗,神不知鬼不觉的进至太行山脚下。全军再次轻装,丢掉一切重型装备,连夜翻越茫茫太行山脉,数万人一头扎进大山深处,经过连续三天两夜的艰苦行军,终于走出大山……

    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伤病、逃散、失足滚落山崖等各种因素,共减员一万多人,这让孙树人痛心不已,一次大战也没有损失这么多人。这一切后果都是陈峰志大才疏、临阵失措导致的,将来面见江总统,一定告上一状。

    所以即使陈峰亲自来接,孙树人也没有给他好脸色。陈峰自知理亏,也不好计较。新一军部队暂时在太原休整。这时归绥兵变的消息传来,陈峰不禁暗暗高兴,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他的一份功劳,这样一来,江总统那里就好说话了。思来想去,陈峰决定直飞南京,可以交差了。

    短短两天之间,郭震云竟然强征了两万多人,除了补充各军的缺额外,另外还新编了两个步兵师,再加上其他直属部队以及宪兵、警察等,总兵力近十五万人。郭震云一时雄心勃勃,在黄文炳的撺掇下,决心再搞个大动作,让老江也看看他郭震云不是“吃素的”。

    郭震云决定突击张家口。这是他早就计划好的,

    一是从归绥到张家口只有二百多公里,部队运转方便。

    二是张家口地理位置重要,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是傅部常年驻扎此地,对张家口的地形非常熟悉,这些都是有利因素。在郭震云的内心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如果攻击张家口顺利的话,下一步就可以直接进攻平津核心地区,如果的手,他就是名符其实的“华北王”,想想看,这是多大的荣耀!

    下定决心,郭震云立即排兵布阵,以三十五军的机械化兵团为先导,率先出发。第一零四军和一零六军随后跟进,三个整军十万人马。以新编的两个师和宪兵、警察等部驻防绥远,巩固后方。

    对拿下张家口,郭震云有十足的信心。共军防守兵力只有一个军,充其量不到四万人,无论兵力还是火力他都占据绝对优势,虽然共军可能从北平出动援军,但是不等敌人援军赶到,他就能迅速占领张家口,只要夺下城池,他就有充足的信心守住。唯一让他不放心的倒是绥远,毕竟自己刚刚上位,还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

    想来想去,郭震云做了一系列安排:以三十五军副参谋长葛啸天为归绥方面最高军政长官,所有部队、宪兵、警察及地方武装全部归其指挥。傅重义及羁押的所有高级将领有郭震云警卫团的一个连专门看守。再以三十五军一个加强团驻防绥远与张家口之间的卓资地区,以防不测。

    对这样的的安排,郭震云自认为万无一失了,葛啸天是他的心腹之一,从一当兵就跟着自己,可谓忠心耿耿,郭震云一百个放心,否则也不会把大权交给他。只要稳住后方,无论前进还是退守,都有可靠的保证。郭震云虽然性格鲁莽,但是对行军打仗还是比较谨慎的。

    就在华北国共大战结束后,我军还没有打扫完战场,参战的华北、东北部队也没有来得及休整,战火重新燃起。三十五军一马当先,坦克、装甲车、运输车、炮车组成一道钢铁洪流,在西北辽阔的草原地带,卷起阵阵杀气直冲张家口。警报传到东北方面军位于北平的总部,林虎、刘亚飞、罗荣等连夜召开会议,部署作战。

    对郭震云的行动,我军早有警觉,只是没想到敌人动作这样迅速。南线的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主力,刚刚结束作战,不宜立即北上,再说华北大量刚刚解放的地区也需要部队接管、安排防务。

    最后决定以第一集团军主力及第一装甲军应付张家口战事。基本决心是:以第二军坚守张家口,第一军从昌平地区出发直驱张家口以南;第三军驻防北平;第一装甲军从密云出发直奔张家口以北。待两部到达指定地域,迅速从左右两翼包抄合击围攻张家口之敌。

    在黄文炳的一再忽悠下,郭震云愈发的踌躇满志,一再强令部下加快行军速度,经过一夜的强行军,到第二天十点多钟,三十五军的前锋终于抵达张家口外围。张家口的第二军早已严阵以待,加修工事,做好一切防御作战准备。下午,三十五军全部赶到,郭震云迫不及待的发起进攻。

    张家口又称“张垣”、“武城”,位于中国西北部。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张家口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张家口划分为坝上、坝下两大部分。境内洋河、桑干河横贯东西。

    这样的地形对攻方显然有利,郭震云自然明白。隆隆的炮声从来都是大战的前奏,郭震云一声令下,三十五军兵分三路从南、西、北方向同时发起猛烈攻击。郭震云的企图很简单,争取以最短的时间突破城防,只要部队入城,就算大局已定,凭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干掉共军这个军应该不成问题。

    三十五军虽然在唐山外围战中遭到严重损失,实力大减,但是之后,基本上没有再参加像样的战斗,而是抓紧整补,兵员装备都是优先供应,所以实力恢复得很快。此次作战,郭震云倒是毫不吝啬,首先投入主力,三十五军上上下下,早已经被郭震云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是他敢于背叛傅重义的最大资本。三十五军的火力还是非常强大,三十分钟的炮火急袭,几千发各种口径的炮弹密集爆炸,张家口的多处城墙就被打塌。在现代化火药的惊人威力下,古老的城墙只能低头认输,变成用处不大的历史遗物。这是不可扭转的时代进步,谁也无法改变。

    (本章完)

第229章 鏖战华北(七十八)() 
第二百三十二章鏖战华北(七十八)

    三十五军的步兵开始攻城,蜂拥而上的人群沿着几处巨大的缺口猛烈冲锋……应该说,尽管在唐山作战中三十五遭到较大的伤亡,实力有所损失,但是其基本的精华还在,基层团队的作战实力依然强大,再加上后援部队很快就到,使得三十五军的进攻有恃无恐……

    突破口过早地被敌人打开,使得守军一上来就陷入巨大的被动,好在第二军久经战阵,攻守能力兼备,面对强敌的顽强突击,毫不手软,立即组织猛烈还击,首先是炮兵发言,所有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进行火力压制,打击敌人的纵深火力,中型炮火打击敌人后续部队,小口径火炮则对准前沿实施阻拦射击。

    同时各师按照预定计划,组织突击队展开猛烈反击,在突破口与敌人反复争夺。密集的枪弹上下横飞,突破口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三十五军的士兵踩着不断滚下来的石块、尸体冒死冲锋,劈头盖脸的火力自上而下猛力倾斜,一批人倒下,再一批人攻上去……

    在郭震云的望远镜中,他的士兵如同涨潮的海浪一波波蜂拥而上,然后又像退潮般一泻而下……三番五次,城墙的豁口处成了不折不扣的死亡地带,双方人员的尸体层层叠叠,几乎把缺口填平……

    连续进攻了十几次,竟没有一个兵冲进城里。郭震云气的摔掉望远镜,命令暂停攻击,再次实施炮火准备,增加生力军继续攻击。在他的计划中,天黑以前即使不能完全占领张家口也要撕开突破口。

    一轮一轮的惨烈攻防战把整个张家口古城陷入一片火海,城里的人家关门闭户躲在屋里,即使这样也难免炮火的袭击,老百姓的伤亡不断增加。好在第二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大量的救援人员来回穿梭,从瓦砾废墟中抢救幸存人员。尽管战事日趋激烈,伤亡不断加大,但是守军还是非常从容的应对,这得利于平时严格的训练和指挥系统的灵活运转。

    天色渐暗,郭震云的心情也一点点阴沉下来,攻击没有任何效果,这让他意识到共军兵力雄厚,并且战力强悍,并非可以一蹴而就。一个军攻击一个军,自己在兵力上占不到任何便宜。三十五军的坦克、装甲车又不能爬上城墙,己方的优势火力得不到发挥,还是应该从长计议。

    三十五军终于停止进攻。战地显得更加忙碌,士兵一群群跑来跑去,搬运弹药,救治伤亡,掩埋死者,加修工事……郭震云则召集所有团以上军官,商讨对策……

    一夜过去,第二天黎明时分,在郭震云再三催促下,第一零四军和一零六军终于赶到战场。郭震云再次底气十足,现在他的兵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郭震云立即部署作战:一零四军两个师从南面进攻;一零六军两个师从北面攻击;三十五军继续在正面。三个军同时行动,务必在两个小时内完成突破。同时为了保险起见,分别以一零四军一个师、一零六军一个师置于张家口外围高家营、大仓盖两地,担任掩护任务,并阻击有可能出现的共军援兵。

    上午八点钟,对张家口的大规模攻击开始,炮火明显比昨天猛烈得多。郭震云带着大群参谋、卫兵到前沿阵地观战。千军万马,排山倒海,杀声震天,好一幅现代战争画卷,此情此景,郭震云不觉感慨万千,恍然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想当年自己就是街头的一个人人欺侮“叫花子”,命薄如纸,谁会想到会有今日的辉煌,一旦此战获胜,郭震云的名字将名扬四海,将来登堂入室,参与军国大事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想到这里,更觉自己的选择多么英明准确。

    激战进行了整整两个小时,郭震云想要的结果并没有如期而至,三个军六个整师近六万兵马,竟然还被牢牢阻击在城外,十几个突破口无一成功。这样的结果让郭震云实在难以接受,他气冲冲叫过所有攻击部队师长,大发雷霆。有个师长小心翼翼地说:“司令,不是弟兄们不卖命,实在是共军火力太猛烈,再加上我们是仰攻,地形不利,所以就……”

    其他几个师长也跟着小声的辩解着:“共军火力点分布密集且十分隐蔽,我军炮火根本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