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良对这个早就不感觉欣喜和意外,拔汗那国的君臣只要有一个不傻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他道:“这是当然,不知道大王有何想法,还请尽管说出来,我等商议商议,直到双方都满意为止!”
“好,赵将军快人快语,本王也就不客气了!”阿悉烂达干说了一句,立即进入正题:“现在是正月,天气寒冷,不利于出兵,等天气好暖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军出征不能没有足够的粮草,所以本王认为出兵的时间最好是定在八月夏收刚过,有足够的粮草之时!”
赵子良思索数秒,便同意道:“大王思虑周全,好!贵我两军的会师时间就定在八月十五,我大唐军队会于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这一天在碎叶城下等候大王的军队到来!届时,我们一同围攻碎叶城,大王以为如何?”
拔汗那国之人比较迷信,八月十五这一天确实是一个好日子,阿悉烂达干当即同意:“八月十五是一个好日子,就定在这一天!接下来说说我国出兵的兵力,现在我国常备军队只有六千人马,为了保护国内安全,此次出征不能全部带走,因此本王之意是留下三千人,出兵三千人,将军以为如何?”
赵子良眉头一皱,摇头道:“大王,三千人马太少,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且大王的军中骑兵还没有超过一半,最少五千人!”
大王子忠节站起来反对道:“赵将军,五千人太多了,我国总共才六千兵,如果拉走五千,就只剩下一千了,用一千兵力守卫我国全部疆土,兵力太过薄弱!”
赵子良笑道:“据我所知,贵国一向是全民皆兵,大王可以下令再征召三千人,不就有足够的兵力守卫城镇了吗?”
二王子屋磨皱眉道:“如果再另行征召,就要多耗费一倍的银钱,我国国库负担不起啊!”
赵子良丝毫不肯退让:“只是临时性征召而已,花不了多少钱财,待大军返回之后就可以解散临时征召的!”
阿悉烂达干见赵子良在兵力上坚持不让,只好妥协:“那好吧,五千就五千,不过出征需要耗费粮草无数,这笔开支理应由大唐来负担!不知贵国何时将购买粮草的银钱运来?还有,我**队要由本王自己指挥,并且有独立作战之权”。
赵子良闻言摇头:“大王,我想您是搞错了吧?贵国是我大唐的属国,贵国的军队也并非是我国出钱请来的佣兵,如果大王亲自领兵,当然可以统领自己的军队,但是大王必须服从我国出征主帅的指挥,不能擅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另外,关于军费的问题,这笔钱也不应该由我国来出,大王应该知道,对突骑施作战并非只对我国有好处,对贵国的好处更大,所以这笔开支要由贵国自行承担,不过如果击败了突骑施,贵国可以分得一部分战利品!至于战利品如何分配,由各国出兵人数比例和功劳大小来决定!总不能大王只带军队过去而不打仗就想获得战利品吧?”
阿悉烂达干真心被赵子良说得无法反驳,想把军队出征开支赖在大唐身上,却又理由不足,只能同意由自己支出这笔军费开支,等打赢了突骑施获得战利品再行填补。
赵子良刚才这番表现让拔汗那国众大臣和武将们都不由另眼相看,不敢再把他当成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仅仅这份辩才就让他们这么多文臣武将们都束手无策了。
事情商议到这里,差不多已经全部谈妥,接下来阿悉烂达干吩咐上酒菜,酒菜还没有上来,他又问道:“赵将军,听你刚才的意思,出兵攻伐突骑施的不止我国,还有其他国家?”
赵子良说道:“当然,怎么说突骑施也有数万精锐军队,想要一战而胜之就必须要保持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因此我国还想要联络昭武九姓的其他国家,希望能召集到更多的兵马,不知道大王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
这毕竟涉及到自身利益,如果还有其他国家的军队加入,拔汗那国的军队就可以少损失一些,阿悉烂达干想了想,说道:“将军如果要去昭武九姓的其他国家联络他们一起出兵,有可能出兵的只有石国和史国,至于其他国家都没有可能,他们已经全面倒向大食国,大食国还派了一些军队驻扎在那里,所以想要说服他们和大唐一起出兵攻伐突骑施是不可能的!”
“原来如此!”赵子良心里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如果能够说服石国和史国一起出兵也不错,再加上拔汗那国,就有三个国家了。
实际上,赵子良很清楚,上头让他来当使者游说这些国家出兵对付突骑施,并非是要借助他们的兵力,而是要把他们拉进来,通过这次对突骑施的战争恢复大唐在中亚的强大影响,遏制西方大食国对中亚国家的势力和文化渗透。
第122章 扮成商人见国王()
二月初一,赵子良一行人离开拔汗那国地界进入石国的地盘。
“赵将军,前面就出了我拔汗那国的地界了,再往前走就是石国的土地,末将不便进入,这是末将的管家巴鲁,他在昭武九姓各国都有生意往来,如果将军不嫌弃,末将让他给将军做向导?”阿悉烂达干派来护送赵子良一行人的拔汗那国大将拔都指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说道。
被点名的中年管家巴鲁策马上前抚胸低头向赵子良行礼:“巴鲁见过将军!”
昭武九姓的所有中亚小国之人都被称为粟特人,粟特人在历史上素以经商而著称,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上的转贩贸易,因此中亚各国民众都很富庶。他们的经营活动范围很大,在东汉时期,他们的经营活动范围就东到东汉王朝,西到罗马帝国,而且他们还经常充当某国的使臣为某些国家承担外交使命,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来往东西方各地,熟悉各国的地形道路、风土人情、精神信仰、风俗忌讳等等,因此,粟特商人在东西方很多国家都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即使没有,他们也会花重金在该国买一个贵族身份方便他们进行商业贸易。
赵子良打量了巴鲁一下,点点头对拔都道:“既然如此,就多谢拔都将军了,待本使返回再讲巴鲁管家还给将军!留步吧,本使告辞”
拔都抚胸道:“将军一路多加小心,恕不远送!”
进入石国的地盘几里之后,赵子良见周围没有其他人,便下令扎营,待营地扎好,单独找了一间帐篷后从扳指空间拿出二百多套平民衣物鞋帽,然后并将楚歌、勃勒罕和巴鲁找来吩咐道:“拔汗那国与我国亲近,因此来拔汗那国的时候本将军并非隐藏身份,但是现在不同,我国与昭武九姓的其他国家逝去联系和交流已经很多年了,还不知道他们对我大唐到底是何态度,因此为了我等自身安全,本将军决定所有人包括我在内全部换城平民装束,扮作一支从东方来的商队,正好这里有一个会做生意的巴鲁,我做这支商队的货主,巴鲁做我的管家,负责与沿途各地之人交谈和接触,你们两个做管事,负责管理商队内部事务,交代下去,一定要忘记我们的身份,现在我们是商队,不要再称呼将军、校尉之内的官职,都明白吗?”
三人同时拱手答应:“诺!”
转眼之间,一支二百余人的骑兵军队就变成了一支商队,还真是商队,商队该有的东西这支伪商队都有,有商人、有伙计、有护卫、有货物,货物是赵子良从扳指空间内拿出来的,都是一些丝绸和瓷器,这是从疏勒镇出来之前准备的,为的就是应不时之需,没想到现在就还真派上了用场。
让赵子良感到颇为意外的是这些中亚小国基本上都没有边境关卡之内的军事设施,带队进入拔汗那国的领地时没有看到边境关卡,现在进入石国的领地而且已经深入几十里也没有看见边境关卡。
问了巴鲁之后,赵子良才知道原来不是这些中亚小国不想设立边境关卡,而是因为没有什么险峻之地可以设立关卡。
赵子良这支庞大的商队在路上缓慢前进着,附近一座小山丘上出现几个隐隐约约的人影,赵子良很快察觉到了,他从腰间一个长筒皮套内拿出一支单筒望远镜向小山丘上看去,只见七个披甲的骑兵出现在视线内。
这支单筒望远镜是他在疏勒镇找工匠花了半个月才做出来的,镜片打磨得不是很好,做工很粗糙,但却有望远镜的功能,可以伸缩自如。
赵子良看了一会,脑子里思索了一番,却不动声色地收起望远镜,并招呼巴鲁让大家加快一点速度。
山丘上,出现在这里的是一支石国骑兵巡逻队,一个骑士对身边头领道:“哥达大哥,看这商队的人数足够有二百人,是一只大肥羊啊,您看我们要不要······?”
被称呼为哥达的带队骑士当然明白什么意思,想了想只是摇头道:“不行,咱们石国土地贫瘠,子民只能依赖来往东西方的商人行走的这条丝路过活,现在西方大食国步步紧逼,如果我们再对来往商人下手,商人们不走我们这条路而直接走拔汗那国,那么我们的子民就没有生活来源了!你再看看,这好像是一支大唐的商队,说不定他们会受到国王的礼遇”。
石国在《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中被玄奘称为赭时国,是唐代高僧前往印度的必经之地,但并非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刚才那骑士听哥达这么说,连忙低头道:“哥达大哥,我明白了!”
“走,我们下去,看看他们是不是从大唐来的商队,如果是,我们就一路护送他们去拓折城。
双方接触很顺利,没有发生任何的不愉快,哥达还真的带着巡逻队一直护送赵子良这二百多人的商队抵达了石国都城拓者城。
拓者城也叫瞰羯城,高宗显庆三年的时候,唐朝在这里设立了大宛都督府,并任命当时的石国国王为都督。
昭武九姓的所有小国都是同姓,就是姓昭武,但又不同氏,石国的氏是石,因此石国国王姓石,显庆三年大宛都督府成立时,当时的石国国王叫石涅,而现在的石国国王叫莫贺咄吐屯。
莫贺咄吐屯在开元初就被大唐册封为石国国王,现在都过去二十六年了,他也已经变成了年近六十的瘦小老头儿。
当莫贺咄吐屯得知有一支大唐商队来到拓折城的时候,竟然派人请赵子良前往王宫,询问与大唐有关之事。
拓折城王宫。
“大王,臣下不明白您为何要请一支商队的主事人来王宫,这会让您有**份啊!”一个大臣说道。
年近六十的瘦小老头莫贺咄吐屯摆摆手道:“什么有**份?本王现在还有身份吗?南方的曹国、康国在大食国的指使下屡次挑衅,本王不得不忍气吞声,活得憋气至极。本王只不过是想知道大唐的消息罢了,自从北方的突骑施可汗苏禄截断通往大唐的道路之后,我国就已经与大唐失去联络多年了,如果我们能派人去大唐请来救兵,一定可以打退大食人,获得自由!”
正说着话,一个侍者快步走进大殿下摆道:“启禀我王,大唐商队的首领到了,就在殿外!”
莫贺咄吐屯连忙抬手:“快,请大唐商队首领进殿!”
“遵命,我王!”
当抵达拓折城下的时候,赵子良还真没有想到石国国王莫贺咄吐屯竟然会直接派人来请他去王宫说话,这让他心中大喜,在路上他还想着要怎么样才能见到莫贺咄吐屯,却没想到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大唐商人赵子良拜见石国大王!”赵子良拱手弯腰行了一礼。
“快快免礼,赵······掌柜,对了,我记得你们大唐的称呼是叫掌柜,对吧?”莫贺咄吐屯笑着问道。
赵子良道:“是的,大王!想不到竟然知道我大唐对商人的称呼”。
“呵呵,赵掌柜,请坐!”
“谢大王!”一名王宫侍者端过来一把椅子放在一名大臣的旁边。
赵子良一看,咦,是椅子?大唐现在都还没有椅子,没想到这里已经有椅子了,看来这种椅子应该是被称为胡椅,而莫贺咄吐屯坐的那床应该是被称为胡床吧?
赵子良刚坐下,莫贺咄吐屯就问道:“赵掌柜,你是从大唐而来的,本王想知道大唐现在的局势如何?为何能容忍北方的突骑施横行多年,以至于我国想要派使者前往长安而无法通行呢?”
赵子良闻言看了看左右,脸上犹豫不决,莫贺咄吐屯很会看人看脸色,知道赵子良心有顾忌,连忙道:“这里都是本王心腹之人,赵掌柜尽管直说,绝对不会有麻烦!”
赵子良思索片刻,便起身拱手道:“启禀大王,其实在下并非是商队首领,而是大唐安西大都护府副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盖嘉运大人和疏勒镇镇守使夫蒙灵察将军派来的侍者!”
“啊——”莫贺咄吐屯和在场的几个大臣都面面相觑,这个消息让他们都惊呆了。
第123章 石国王子()
“您、您是大唐的使臣?”莫贺咄吐屯看着年轻的赵子良,有点不敢置信,不过他已经不知不觉用上了尊称。
赵子良从怀中拿出使臣符节和文书双手递上,在莫贺咄吐屯的示意下,一个侍者上前取了东西转身交给一个大臣。
那大臣勘验了一番,向莫贺咄吐屯点头道:“大王,是真的!”
莫贺咄吐屯闻言放下心来,脑子转得飞快,很快便打定主意问道:“不知道赵将军出使我国所谓何事?”
赵子良见莫贺咄吐屯的神态,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在本使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王能否告诉在下,贵国现在的局势如何?”
莫贺咄吐屯勉强笑道:“本国很好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赵子良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莫贺咄吐屯,笑道:“大王不要诓我,据我所知贵国现在的情况很不妙,西方大食国虎视眈眈,尽管西面有沙漠阻挡,但是南方的康国和曹国早已经倒向了大食国,受到大食国的威胁和指使,康国和曹国只怕已经与贵国的关系不是那么和睦了吧?还有,北方的突骑施人也不老实,难道大王已经和北方的突骑施人亲如一家?”
莫贺咄吐屯听了这话就知道赵子良早就做了一番功课,再想隐瞒只怕接下来就不好说话了,于是叹道:“好吧,本王告诉你!北方的突骑施人在苏禄死后更加肆无忌惮,南下四处劫掠,原本以我国的国力,倒也不怕一些零散的突骑施游骑兵,但是南方康国和曹国受到大食国的指使故意在我国南方边境滋事牵制了我国大部分兵力,因此我国北方边境屡屡遭到突骑施人的劫掠却毫无办法,另外,我国国内有那么一些大臣主张臣服大食国以换取南方的安宁,全力对付北方的突骑施人,但是本王知道,大食国人狼子野心,如果让他们进来了,再想让他们离开,只怕就不容易了,用大唐一句话说叫······”。
“引狼入室!”赵子良补充道。
莫贺咄吐屯一拍大腿:“对,就是引狼入室!如今我国还可以勉强维持,可如果把大食国人引进来,石国就完了,本王也很快变成傀儡!”
赵子良刚才那番话其实并不是他真的了解石国的形势,而是根据分析所得,却没想到说对了,而莫贺咄吐屯的态度也让他看到了说服石国出兵共同对付突骑施的希望,毕竟石国和拔汗那国都是紧邻突骑施的两个小国,也只有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出兵。
赵子良立即拱手道:“大王,如今本使到了这里,那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