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赢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女赢家-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新郎那边了保护新娘等等……

    象征性地吃了新娘家的喜面后,杨程义一家就得开始各忙各的了。

    按照习俗,新娘应该是今天凌晨起床梳妆打扮的,然后就要一直呆在闺房里等新郎来接,只有至亲的人和小孩子能进房去看。

    萧舒夏接受了新娘母亲的邀请去看新娘,还想把杨景行也带上,理由:“你也还是小孩子,你以为。”

    还好杨景行没那么不要脸,开始准备做父亲早安排好的工作,就是给客人敬烟倒茶。杨程义的意思是要用儿子通过今天好好感受一下家乡生活,感受一下人情世故,这对做音乐应该也是有帮助的。

    习俗是,只要不是襁褓中的婴儿,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要敬烟两根的,成双成对嘛。虽然被拒绝的几率是八成以上,但是新娘家的还是给杨景行准备了十条烟。

    杨景行还有一个敬烟的搭档,是吕老三妹妹的儿子,二十几岁,至少看起来和杨景行差不多高。倒茶的工作则是两个年轻女孩负责,都二十岁左右,打扮得隆重,至少和这周围环境比起来很时尚前卫了。

    这些锁碎工作都归杨程义管,他让敬烟的紧随他之后,倒茶的则紧随敬烟的。合作了两次后,杨景行就和看起来更漂亮的那个倒茶女孩形成默契了,因为根本没什么语言沟通。

    萧舒夏没屋太久就出来了,到处找着认识的人招呼一下,同时监视儿子的态度是不是认真。想必杨景行是让母亲满意的,因为被介绍给了很多人。

    吕老三的客人挺丰富,有打领带穿丝袜的,也有双脚解放鞋沾着泥巴似乎才从地里回来的。

    杨景行几乎对每个人重复同样的话和表情动作,不过也因此而得了父亲的表扬。

    杨景行也不骄傲:“跟你学的。”

    倒茶的搭档笑了一下,杨程义不理会。

    快到九点的时候,一辆面包车开进了院子才停下,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乐队来了。

    萧舒夏来跟丈夫建议让儿子去做他的专业活计:“……别让他们偷懒,也别弹错了。”

    杨程义的表情似乎是觉得老婆不可理喻。

    杨景行得去给乐队敬烟,接的接谢绝的谢绝。

    萧舒夏又跟上来了,热情主动地跟大家介绍:“我儿子是浦海音乐学院的……你们算同行。”

    乐队有两人点头,或者看看一脸无奈跟父亲求救的杨景行,可杨程义正忙着呢。

    乐队成员平均年龄应该接近四十岁了,只有三十岁左右的歌手是女人,只有她没穿喜庆的统一服装,也只有她表现出了一些惊喜:“啊……您是杨老板的老婆是不是?”

    萧舒夏笑得好灿烂:“是的,他今天当礼客。”

    女歌手再确信地问杨景行:“四零二?!早听说你……这太巧了。”

    杨景行笑:“九纯太小了。”

    杨程义在那边叫:“敬烟的!”

    杨景行连忙过去了,可萧舒夏留下了跟乐队人畅谈。

    杨景行的倒茶搭档给乐队的人准备好了后回来,跟他说话:“以前听吕书兰她们说过你……我们经常一起玩。”

    杨景行自我介绍:“我叫杨景行。”

    女孩点点头笑:“我叫周亦玉。”

    杨景行确认:“真的是说我?我和新娘不太熟。”

    周亦玉笑:“是这么说,你一直在浦海读书。”

    杨景行也笑:“合作愉快,来客人了。”

    另一个倒茶的女孩也开始偏向杨景行了。

    乐队规模不小但是挺有条理,没用多久就准备得差不多了。两台大功率音响,六个话筒,一台老旧的简易调音台,一台键盘,一把小号一把长号,一把萨克斯风,一套电子鼓,一把小提琴,一把电吉他,还有一把唢呐一个歌手。设备看得出都是消费级的,没被好好爱惜,键盘和鼓都保养得不太好。

    相比这个乐队的组合,三零六也算不得稀奇。乐队的头头还是调调音,方法很简单,就是轮流拿每个话筒喂喂喂。

    音调好后,话筒就递给了杨程义,不过他没装文化了:“大喜的日子,欢迎各位贵客。不过车越来越多了,去个人上面领一下,别开下来堵了。各位贵客请找地方坐,没吃早餐的还有喜面吃,再过一会就要等中午了……下面就欢迎乐队为我们表演。”

    歌手暂时没上场,吹赛克斯风的乐队头头当主持人,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这个九纯最好的乐队,然就就先来一曲《纤夫的爱》。

    锁啦打头,吹得还不错,杨景行看了过去。

    接下来,除了鼓是一成不变的节奏,其他乐器基本都是一模一样的歌曲旋律,彼此还配合得很不错。大功率音箱震天响,那氛围,一下子就上去了。

    杨景行就专心地做他该做的事去了。

    《纤夫的爱》之后,乐手们又同心同德齐头并进演奏了一曲《同一首歌》,还得到了一些掌声呢。吕老三的老母亲都被吸引出来了,看得高兴,皱纹都变成笑容了。

    不过客人越来越多了,杨景行他们也越来越忙。

    然后歌手就上去了,自然是先恭喜主人家了再唱歌。虽然是唱电脑伴奏,但是不用看电脑。唱得不烂,至少大部分人的表情还算满意。

    杨程义迎接来的越来越多的人,有公务员有生意人,有农民有工人,有老人有小孩,就都坐在大院子里,在乐队两首歌两段曲的交替中聊着天,打发着喜庆的时间。

    杨程义公司的安保经理是开着中巴车来的,带着十几号人,那阵势那气质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保安经理名叫莫兆杰,大部分人都叫他六哥。

    按老习俗,送新娘子得送出气势来,吕老三的那些工人,自然是不如莫兆杰带的这群人有气场,看个个黑衬衣黑体恤的,还有那凌厉的眼神。

    “义哥,辛苦。”莫兆杰这句话像口令,他身后那群人挺整齐地:“杨老板好。”

    杨程义提醒已经在行动的儿子:“给莫经理敬烟。”

    莫兆杰堆着笑摆着手接过,然后阻止了要继续的杨景行,从他那里掏了两包烟递给手下:“每人夹两根。”

    一群人每人每只耳朵上夹根烟,像是什么标志。

    莫兆杰挺惊喜地问杨景行:“你会干这个?”

    杨景行说:“还行,只要不都像六哥一下来一群。”

    两个倒茶的忙了,不过喝茶的人对她们也挺热情的。莫兆杰也属于吕老三的亲自出来问候一声的人了,不过莫兆杰也要吕老三去屋里,他就跟杨景行开开玩笑:“……音乐学院的女的是不是都好漂亮?”

    杨景行说:“没九纯的漂亮。”

    周亦玉笑了一下,发现盘中多了一杯茶,问杨景行:“你喝不喝?”

    杨景行摇头:“不渴。”

    这时候,歌手过来跟杨景行说话:“唱一首《霞光》,可以吧?”

    杨景行说:“我正准备去问你同样的问题。”

    歌手想了一下,嘿嘿笑:“就是可以?可以。”

    杨景行说:“谢谢。”

    歌手又谦虚:“网上下的伴奏,不是很好。”

    跟着歌手过来的萧舒夏命令儿子:“你去伴奏,那个琴都差不多吧?”

    杨程义也说:“吕伯伯嫁女儿,你没礼送,就送首歌。”

    杨景行丑话说在前头:“没伴好别怪我。”

    歌手骑虎难下了:“没关系,没问题。”

    杨景行去那几千块的消费级键盘前坐下后,歌手还介绍了下:“……大家欢迎杨老板的儿子。”

    谁欢迎啊?虽然整个场子上的人都看着杨景行,楼上窗户也伸出好些脑袋,但是可怜的几个巴掌声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歌手笑容依旧:“他写歌的名字叫四零二,是我们九纯音乐人的骄傲,写出了好几首非常流行的歌曲,好多人肯定听过,现在我就唱一首段丽颖唱过的《霞光》,由四零二亲自伴奏。”

    乐队的同行还是表现出了点兴趣,都站在杨景行身后等着看他的水平。

    杨景行就开始了,这个键盘功能可比不上他自己的双排键,只能纯钢琴音色了。歌手配合得不错,唱得非常认真。

    一曲结束后,任凭歌手谢谢再谢谢并带头鼓掌,那怕乐队几人夸奖连连,那怕莫兆杰那群人带头造势,可掌声是起不来的,更别说喝彩了。

    杨景行给歌手鼓掌几下后就起身回去忙自己的事,萧舒夏笑得很干,公然安慰儿子:“这里不是浦海不是音乐厅,不像那么有素质……给你吕伯伯送礼了。”

    杨程义笑得得意:“这里才代表更大部分人,别太自以为是。”

    杨景行也笑:“我知道你的意思。”

    萧舒夏还是要给别人说:“在浦海的时候,和纽约爱乐合作,那掌声……”

    十一点半就开席吃饭了,厨房例外忙得脚不沾地,场子上吃得热火朝天。乐队也吃饭了,萧舒夏也和一群熟识的女人凑了一桌,只有杨程义父子还是忙活。

    等大家都吃完后,十几个负责忙里忙外的人又凑了两桌赶快填下肚子。这时候也不分什么杨老板或者李师傅了,只分老的少的。

    周亦玉坐杨景行旁边,饭量和速度都完全被比了下去,她问杨景行:“菜还可以吧?你不吃螃蟹?”

    杨景行说:“那是骗人时间的,我吃蹄髈。”

    周亦玉哈哈笑一下:“你等会送新娘吗?”

    杨景行点头。

    周亦玉说:“我也回去……哎,留个电话吧,什么时候去浦海了找你玩。”

    杨景行苦笑:“别说玩,伤心,根本没时间。”

    周亦玉呵呵:“是不是啊?那么忙?”

    杨景行点头:“今天这算休息,太轻松了。”

    周亦玉不信:“你以为你是打工啊。”

    杨景行点头:“我就是打工。”

    周亦玉瞥嘴:“切,那我们都不活了。”

    吃着,电话响了,刘苗打来的:“新娘漂亮不?”

    杨景行说:“还没看见。”

    刘苗哈哈:“吓你一跳。”

    杨景行批评:“别乱讲话。”

    刘苗就说正经的:“我和雪雪把那张照片缩小了彩色打印了,效果不好,你回来我们去拍大头贴,贴钱包。”

    杨景行说:“大学生了还干这种事……”

    刘苗质问:“大学生了是不是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杨景行不顾周围的目光,说:“大学生了就不能随便和男生照大头贴。”

    刘苗哼:“你吃完再说,快点回来!”

第三百四十九章 习俗() 
一点左右,杨程义接到最新情报,新郎的迎娶车队距离这边只有两三公里了,新娘家该摆出场面来了。

    莫兆杰的手下们早已经一字长蛇阵排开,在马路上和场子边摆上了几百条长长的鞭炮以及烟花冲天炮什么的,而且每人身边还有一箱子后备弹药。莫兆杰不愧是负责安全的人,严防着有小孩路人靠近火力区。

    “点火!”随着杨程义拿着话筒高声令下,十几个点火手立刻行动。

    只用了几秒钟时间,场子上的乐队就可以休息了,大功率音响根本斗不过几百条鞭炮的同时爆响的力量。硝烟也顿时升起,弥漫笼罩了四周。

    这种场面难得一见,大家兴致盎然,点火手们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纷纷继续加大火力,把箱子里的鞭炮一股脑地甩出来点燃。

    吕老三一家人除了新娘都看热闹,杨程义也挺乐呵,还拿着话筒大声提醒节约弹药,免得等会对放输了气势。

    这也是习俗,新娘家和迎亲的队伍得对方鞭炮爆竹。一般来说是迎亲的队伍先放,新娘家听见了回房,越多越好。吕老三显然是不会在这方面输给亲家的,大家都说今天的新郎只是相貌人品不错,但谈不上门当户对。

    萧舒夏扯着嗓子让杨景行听清楚:“你看看,你不好好努力,以后都没脸娶媳妇。”笑得满脸桃花开。

    没一会,有人从硝烟中冲过来,说迎亲车队到了。杨程义又大声宣布,让一大群人立刻冲进硝烟里去马路上,看好戏。

    新郎家也有主管人,大腹便便地又小跑着上来,在硝烟中喘气咳嗽着,和熟识的杨程义接上头,两人大喊着互相通报情况。

    应该是按照约定,新郎家来了二十三辆车,四十三个人。杨程义就说等会回去的时候,新娘家会安排四十三辆车,五十七个人。讲的就是排场。

    不过目前的重点是对方鞭炮,虽然硝烟弥漫地看不清楚,但是听听远处几百米的势头,新郎家显然是不想火力输给新娘家。

    两边火力全开的过程持续了一刻多钟,杨程义终于松口了,新郎家的管事对他千恩万谢,有跑回去通报好消息。

    在莫兆杰的指挥下,新娘家附近慢慢消停下来,迎亲队伍则卯足了劲最后大放特放一阵,然后也偃旗息鼓。

    按照习俗,这时候应该是迎亲队伍里挑担子的人徒步独自先前往新娘家。

    西装革履皮靴闪亮的四十岁左右男人,明显不会干挑担子的活,好在漂亮的担子也不重。在左右数百人的夹道欢迎围观下,担子公尽量快步走,老远就朝杨程义作揖敬礼。

    担子里没装什么好东西或者现金,都是讨采头的传统要求。“早生贵子”,还有白糖、面条、万年青、松树枝……

    杨程义象征性地检查了一下担子后,就高声高兴地宣布可以让新郎来迎娶新娘子了。

    又放一阵鞭炮,但是时间挺短。

    迎亲队伍走过来了,虽然人也不少,但是和吕老三的亲朋好友大军比起来就太不成规模了,所以包括新郎在内的人似乎都有点忐忑不安的样子。

    莫兆杰在习俗的允许之下使坏,让自己的人拦住了队伍,只允许对方的管事通过。管事迅速地抱着红包和烟递给杨程义,杨程义则把那些东西挨个分给今天忙里忙外的人,包括杨景行。

    莫兆杰的那群人还在叫叫嚷嚷,说他们也是帮忙的,也要红包和烟,不然就不放行。迎亲管事就求杨程义两句,杨程义按照习俗刁难一下,然后挺开心地让莫兆杰放行。

    接下来就是新郎面对考验了,得在管事的陪同下挨个挨个不论男女老少地去向女方家的亲朋好友问候请安。

    新郎相貌堂堂,看样子也很懂礼貌很有诚心,最先给杨程义和萧舒夏敬烟。这个烟都得接着,不然就是不给面子了。

    管事给新郎介绍杨景行:“杨老板的公子,今天是舅佬!”

    萧舒夏得意得哈哈大笑,而新郎对杨景行的讨好简直无以复加,又是一个红包送上。

    一系列步骤之后,终于轮到萧舒夏上场了。她拖着杨景行和一堆妇女去了新娘闺房,杨景行也成了闺房里唯一的成年男性。

    新娘子穿着婚纱,打扮得挺漂亮的,不过可能是太累了,所以没什么特别的神色。新娘母亲给新娘介绍了杨景行,接过发现两人都还记得几年前见过两面。

    虽然吕老三没有亲生儿子,但是新娘子肯定是有堂兄弟表兄弟,不过不知道他和杨程义怎么商量的,就把等会背新娘出娘家的任务交给了杨景行。

    在出门之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吃饭。端进来的是一小碗米饭,一条红烧鱼,一个鸡蛋。

    新娘的母亲在床边坐下,新娘子再坐到母亲腿上,就像小时候那样。还得有一个人喂饭,习俗是要最女性长辈,的是非常有福气的那种。一般来说是奶奶或者外婆,不过今天这个任务又被萧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