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起站起身来。走到孙策面前,伸手扶起了孙策,有些语重心长的说道:“伯符,你我既是师徒,也是亲家,从尚香那里论起,某还要叫你一声兄长。此番回到江东之后,切记不可一味好勇斗狠,仇恨往往会让人迷失了双眼,会让人丧失应有的理智。以后在做出决定之前。要多听取部下的意见,有什么犹豫不决的事情,多和公瑾商量,实在拿不定主意,可以派人给某捎信,某也会帮你斟酌一番。记住,刚过易折,凡是都要宽容一些。”

    元起说这番话,是有着深层意思的。现在孙坚已经像历史上一样,死于袁白和元表的暗算之下,也就是说,很多事情,是不会因为元起的到来而发生改变的。元起不希望有朝一日。看到孙策也像历史上那样,因为太过刚强的原因,死于宵小之手。无论于公于私,元起都不希望看到那一天的发生。

    孙策对元起的话,一直都是言听计从的,当即郑重表示:“师父放心,弟子记下了。”

    片刻之后,马越捧着寒月刃走回了大厅之中。这把短匕,是当初元起在秘宝中取出来的数十把神器之一。当初的数十把神器,元起已经把它们大部分都分配给了麾下的大将,现在只剩下十几件还保存在府库之中,这把寒月刃,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一直没有适合使用它的人,元起也就没把它分配出去。

    伸手从马越手里拿过寒月刃,元起顿时感到手臂一阵发寒,忍不住大声赞道:“寒月刃当真名不虚传!真是一把好刀!”随即,元起把寒月刃向孙策面前一递,接着说道:“这把寒月刃拿着,记住,只要外出,就必须把寒月刃带在身边!”在历史上,孙策在一次出猎时,被三名许贡家客围攻,因为当时孙策手里只有一把长弓,一身的本事发挥不出来,因此身受重伤,最后死于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之手。元起现在把寒月刃送给孙策,并叮嘱他外出时一定要带在身边,就是想让孙策多一件自保的利器。

    孙策自然也听说过寒月刃的威名,现在见到元起竟然把这样的神兵利器送给自己,孙策心中感动的无以复加,当即保证:“师父放心,今后外出之时,弟子一定将寒月刃带在身边!”

    元起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轻轻叹息了一声,拍着孙策的肩膀说道:“好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你还有重任在身,稍后点起了人马,就即刻返回江东去,仲谋年纪尚小,莫让他太过担心。”仲谋,就是孙策的二弟孙权,字仲谋,也就是历史上东吴帝国名义上的第一任帝王。孙权自幼便聪颖过人,善于处理各种矛盾纠纷,这也是他后来能让东吴帝国稳如磐石的重要原因。但是现在,孙策才刚满二十岁,孙权还不到十四岁,明显还不能担当起掌控全局的大任。

    孙策收好了寒月刃,然后郑重的再向着元起行了一礼,深深地看了元起一眼之后,这才大步向大厅之外走去。元起的恩情,孙策都已经记在了心里。

    见到孙策转身准备离开,周瑜立刻挪动脚步,跟在了孙策的身后。等他走到大厅门口的时候,却忽然停止住了脚步,然后回过身来看向元起,双手缓缓抬起,聚拢在一起,向着元起深深地行了一礼,礼毕,周瑜朗声说道:“君侯今日大恩,周瑜铭记在心。”

    如果周瑜这番话在别的诸侯面前说出来,说不定会惹来一阵哄堂大笑。周瑜算什么?现在只不过是丧家之犬孙策手下的一个副手罢了,但是在元起这里,没有人取笑周瑜,大厅中自元起以下,没有一个是平庸之辈,周瑜自身散发出来的气势,已经让众人感觉到,此人日后必定成就非凡!

    淡然一笑,元起挥挥手道:“公瑾勿要令某失望,好好辅佐伯符。”

    向着元起微一点头,然后周瑜就转身追孙策去了。

    燕京城内的大营中,元起下令召集起来的一万军士已经整备妥当了,排着整齐的队形,等待着孙策和周瑜的视察。这一万军士虽然都是一年前才征召进队伍中的新兵,但是经过这一年的艰苦训练,军事素质却一点也不差,而且装备精良,每个人都配发了一副铁甲和一把白蜡杆的铁枪。最为难得的是,元起心细如发,知道孙策现在处境艰难,粮饷必定紧缺的很,所以给这一万军士每个人都配发了一个月的粮饷。

    看到这一万军士之后,孙策心中又是一阵感动,回头对周瑜说道:“师傅真吾再生父母!”周瑜微笑着点了点头。

    孙策把目光转回了眼前的一万军士身上,拔出腰间的佩剑高喊:“目标辽东,出发!”

第二百七十二章 反贪() 
在马钧的陪伴下,元起视察了将作监最近半年的成果。除了那些早已定型的武器、铠甲以及供给光、明、通州的有关农具之外,新型战舰和天女散花的研制也已经初具规模,尤为让元起惊喜的是,新式战舰虽然还没有被制造出来,但是拍杆却已经被提前研制了出来。

    元起也得以有幸目睹了拍杆的威力。这种水上交战的大杀器,被王冶子和马钧完美的提前制造了出来,由两根长七丈的巨大圆木组合而成,一根圆木笔直的插在地上,起到固定性和支撑性的作用,另一个圆木则是和这根圆木之间存在着一个角度极小的锐角,两根圆木之间靠牛筋等不怕水的东西合编而成的绳索联系在一起。牛筋穿过第一根圆木上的滑轮,约束着第二根圆木悬空倾斜着。

    第一次试验,作为撞击的第二根圆木上,没有捆绑任何东西。当马钧松开第一根圆木底部的绳索,第二根负责撞击的圆木携带着巨大的惯性从高空落下,砸的大地一阵震颤。随后,马钧让几名工匠合力抬过来一个重达五十斤的大磨盘,把磨盘捆绑在第二根圆木顶端,然后众人合力把这根倒下的圆木,通过固定杆上的绳索,重新拉上了半空。准备进行第二次试验。

    这一次,因为在撞击杆的顶端捆绑上了五十斤重物的原因,撞击杆的下降速度变的更快了,所发出的的威力自然也就更大。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撞击杆重重的砸落在地上,其顶端捆绑的磨盘,在地上砸出一个五步见方的深坑。

    元起在两次试验之后,对马均等人的成果非常满意,这样的拍杆一旦装备的新式战船上。势必会让甘静的麒麟水军战力,再上一个新台阶。而且,拍杆的用法很简单,同时也非常容易保养,只要定期检查保证固定杆上和撞击杆的主体不会出现裂纹,上面的滑轮也没有损坏,就可以了。这对于麒麟精锐来说,简直就称不上是问题。

    按照马钧的说法,他们每制作一具拍杆,同时也会制造出相关的配件。提供给水军将士,让他们随时都可以进行更换。至于两根圆木的主体,都是采用坚固的木料制作的,最短也可以维持一年的使用寿命。

    又视察了其他的几项新技术之后。元起对天女散花和新型战舰的研制,做出了一些点评。以后世的经验和知识。帮助王冶子和马钧他们攻克了几个难题。之后,元起就走出了将作监,在回去的路上,那名官吏贪赃枉法的事情,始终萦绕在元起的脑海中,挥之不散。

    回到大都督府。元起立刻召集部下所有文武进行商讨,争取让贪污之类的事情,最大限度的被扼杀在萌芽中。当众人听到竟然有官吏贪赃枉法的时候,心中均是愤怒不已。这些人,大多和元起有着单独相处过的经历,或者是和元起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过,对元起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贪污的现象,自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于是纷纷发表看法,提出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经过一番讨论,元起最终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提高北方五州全部官吏的俸禄,按照以往的俸禄制度,在相应的官阶上,元起再给他们增加不等量的俸禄。即便是最低的官职,俸禄也得到了三十石的增加,像诸葛亮、齐天这样的文武之首,则是增加两百石的俸禄,按照职位的大小、贡献的多少,每一级的官员所增加的俸禄都是不等的。

    另一方面,就是成立监察处。顾名思义,监察处就是负责监督文武官员体系中,那些不法的事情。和潜龙的职责不同,监察处只是对贪污方面有监督权,而潜龙则是全方位的监督。监察处的具体职责,就是督查以往发生过的,或者正在发生的经济类案件,同时负责对每一笔钱粮运用的监督权和落实权,保证其间不会出现亏空,保证每一个铜板,都花到相应的地方去。

    对监察处的定义,元起是效仿后世的廉政公署来建立的,第一任出任监察处首席长官的人,元起也已经有了决断,他决定让耿直不阿的田丰来担当。以田丰的性格,就算有人哪怕只贪污了半个铜板,田丰也一定会把他给揪出来的。让财政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透明化,合理化,元起相信田丰是最适合的人选了。

    对于元起的任命,田丰一口答应了下来。他的本职工作是谏言,可是随着元起越来越成熟,很少会出现错误的决定,这让田丰一度认为自己已经沦落成了闲职,当然这是他希望看到的情况,主公不犯错或者少犯错,才是田丰当初投效元起的初衷。至于监察处长官的职位,让田丰再次感受到了元起对自己的重用,于是就这样不辞劳苦、身兼双职的担任了下来。

    任何一个机构,都不可能只有长官一个人存在,否则就是名符其实的光杆司令了。在监察处,元起还必需给田丰配备相当数量的人员,才能起到督查北方五州的作用。为此,元起和麾下众将再次进行了人选的讨论,除了四支精锐部队的统领没有被抽调人马之外,其余的各个将领纷纷向元起推荐麾下那些忠贞之士。最后,元起依照各个将领推举出来的名单,再从李儒负责的潜龙成员中,抽调两百人过来,进而拟定了一个监察处初期的司职人员名单,共计一千人零九人。这些人,以后都由田丰来领导了,他们将以燕京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散,先把幽州的一切钱粮运用,都控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然后在进行人员扩充,向整个北方五州扩散。

    监察处的成立,也算是解决了元起的一块心病。贪污的风气一旦形成,再想控制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趁着现在还只是极个别的官员贪赃枉法,监察处的成立正合时宜。其实元起不担心自己的这帮老部下、老兄弟们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甚至对麾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官员,元起都没有这种担心,因为这些人都是跟随元起一路一起走过来的,见证了北方五州兴起的前前后后,那种开疆扩土的成就感,是其他州郡的官员所无法比拟的,他们愿意把北方五州当做自己的家原来建设,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可是元起不敢保证每一个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都会约束住他们的私心,毕竟在大量的钱财面前,还是会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动心的。而且以后元起还要进军中原,横扫西凉,夺下川益州……随着地盘的扩大,麾下的官员只会越来越多,对于这些后来者,他们心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绝不可能像现在麾下官员这样强烈,越往南,人们对钱财越看重,长久以来的优渥生活,已经让他们习惯了每餐的大鱼大肉,而不像北方这样比较清苦。届时,难免会有人从中中饱私囊,出现吃亏空的现象。对于这样的蛀虫,元起是十分不想看到的,因此,监察处的成立是十分有必要的,无论是以现在为出发点,还是着眼于未来,都是保证政治清廉的重要机构。

    监察处刚刚成立,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先后有三名官员被田丰给揪了出来,被当成了反面的典型。这三个人中,贪污最多的一个人,在三年内贪污了二十万钱;而最少的一个,贪污的次数只有一次,数量也不过是区区的五十铜钱而已。可是无论数量多少,既然已经被揪了出来,就应当公事公办。按照燕京律中的规定,贪污数量最多的一人被当众执行死刑,而贪污最少的那人,只需补上贪墨的五十个铜钱,然后被解职而已。

    慑于元起一贯的威名和知遇之恩,以及监察处的雷厉风行,四名官员主动到监察处自首,坦白了自己贪墨的前后因果,并主动交出被贪的钱财。对于这四名官员,元起没有做出任何处罚,只是在谆谆教导一番之后,解除了他们的职务。

    前后七名官员落马,在这个过程中,元起和监察处恩威并施,对拒不认错的人处以极刑,对主动认错并交出贪墨的人施以仁政,对其他的官员产生了不小的震动,燕京的官员们均是引以为戒,一时之间,一股清廉之风悄然在燕京兴起。

第二百二十四章 小白当皇帝() 
孙策之所以会把出发的目标定在辽东,是因为在他出发之前,元起已经派人快马加鞭驰往辽东,送信给在那里训练水军的甘静,让甘静准备好楼船和艨艟战舰,随时待命,一等孙策到达辽东,即可载着孙策从水路返回江东。

    走水路,一来比较安全,不会出现被袁白拦截的情况;二来水路是沿着大海南下,比走陆路要快上许多。

    就在孙策赶往辽东的同时,在寿春,袁白的大本营之中,袁白正在召集麾下众人商量着一件大事。自从击杀了孙坚,夺下了江东四郡之后,袁白的地盘从荆州的南阳,一路向东延伸到了扬州,地跨荆、扬两州,占据了淮南的大部分地区。地盘的扩大,使得袁白的野心越发膨胀,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在袁白看来,元氏早已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现在自己拥有了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人口,手下又有着众多的武将、谋士,理应站出来,彻底推翻元氏的腐朽统治了。于是,他才把麾下众人全部召集起来,共同商讨一件大事:登临大宝,改朝换代!

    在乱世,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想要拥有更多的特权,最捷径的一条路,就是辅助君主成为帝王。那样的话,就会成为从龙之臣、开国元勋,日后的荣华富贵还少的了么?因此,当袁白提出要称帝的打算之后,他麾下的大部分官员都欢欣鼓舞,大表赞同。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目光短浅之辈,还是有少数的一些人,是能够看清局势的。比如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袁白称帝的阎象。阎象是袁白麾下的主簿,眼光比较长远,当即劝道:“主公家世名声虽盛,虽兵多将广,但仓促称帝,还不是时候。”

    袁白闻言大怒,近乎咆哮的斥责阎象:“一派胡言!吾姓出自陈姓,陈姓乃是大禹之后人也。更兼吾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乃是百姓众望所归的望族!现在元氏历经四百载,气数已尽。吾正应该登高一呼,开创出另一番天地才对!吾若不称帝,那才是有违天道的事情,我意已决,你就不要再说了。”阎象闻言,知道袁白决心已定。料到自己劝阻不住袁白,长叹着退出了大厅之中。

    袁白也是个猴急的性子,再加上当皇帝的心思怂恿,立刻就把登基称帝的事情提到议程上来了。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之后。在一众麾下文武的帮助下,袁白在寿春登基称帝,改元仲氏,效仿汉制。设立省台等官员,并广发布告,将自己称帝之事布告天下。自此以后。袁白出入都乘驾龙凤辇,做着皇帝的美梦,开始了荒淫无度的生活。

    当孙策赶回江东的时候,袁白称帝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天下。借着这个理由,孙策一改先前向袁白示弱的保全之策,立刻发布檄文,声成江东孙家是元氏之臣,只听从天子的号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