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晌椭兄睿饶孟虑嘀莼蛘吣孟略ブ葜螅焓庇罟樟冶嬉蛔⌒熘菁蛑比缤侥胰∥镆话闳菀琢恕5侥歉鍪焙颍罟樟遗叹豳鹬荨⒃ブ荨⑿熘莺颓嘀莅氩浚〉暮萌兆右簿偷酵妨恕

    管中窥豹即可预见宇宫照烈的雄才大略,泰河对宇宫照烈升起了由衷的敬佩,拉住郭嘉的手说道:“泰河能投效主公麾下,实乃生平大幸!请先生转告主公,不出半月,某必定率军攻克齐郡!”

第二百四十二章 看家护院() 
文丑带着小股骑兵突破宇宫仁的战阵之后,还没来得及回头观望,只听一阵梆子声响,无数的人影忽然从宇宫仁战阵之后涌现了出来,将文丑的小股部队包围了起来。文丑抽眼观察了一下,心里立刻一凉,来的又是宇宫军!而且还是镇守青州的泰河所部。

    宇宫照烈的两只精锐部队虎豹骑和虎卫军的兵员,全是出自青州军,青州军以骁勇善战著称,带兵者又是最擅长发挥青州兵优势的泰河,文丑意识到,形式似乎不太妙了。

    青州宇宫军分作两部,状似两条长龙,带起翻滚的尘土,向着文丑率领的小股部队杀来。宇宫仁之所以会故意放过文丑,是因为宇宫仁知道,在自己身后,还有泰河呢,泰河是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阵中,泰河排众而出,手持长枪立马在阵前,冷冷的看了一眼文丑之后,泰河不带丝毫感情的声音响起:“围攻文丑,死活不论!”泰河的部下得令之后,立刻又分出两队步卒,配合着先前杀向文丑的两支队伍,对文丑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猛攻。

    文丑只带着一千多人突破了宇宫仁的防线,现在前有泰河拦路,后有宇宫仁重兵防守,文丑已成瓮中之鳖,再也没有了退路。想要以一千之众,对抗泰河的两万步卒,简直是痴人说梦。不过文丑也不甘束手就擒,挥起大刀往来冲杀,每一次劈砍都会带走一名宇宫军军士的性命,惨叫之声在文丑的刀下不停的响起。文丑虽然勇猛,但人力有时而穷,文丑不是元起,没有元起那样的天生神力和神妙戟法,在冲杀了十几个来回之后,文丑坐下的战马已经出现了力竭的征兆,速度逐渐减慢了下来。在乱军之中。没有了速度的优势,被围在核心的文丑,其下场已经不言而喻了,败亡是早晚的事。

    悍勇的文丑也意识到了战马只会变成自己的累赘,当下不再犹豫,拧身跳下了战马,手持大刀只顾砍杀,似乎是要在死之前,多拉一些陪葬的。看到文丑悍勇,泰河悄无声息的拿出强弓。搭上一支利箭,稍作瞄准之后,猛一松手,利箭带起呼啸,向着文丑射去。

    这个时候,就看出文丑的武艺精熟来了,在嘈杂的战场上,文丑依然能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泰河的利箭刚一离弦。文丑就已经发觉了。一刀劈死了身前的两名宇宫军之后,猛然回转身体,同时左脚向前迈出一大步,给自己的大刀让出挥砍的空间。随后双手握刀,一刀把泰河射来的利箭劈作了两段。劈断了泰河的利箭之后。

    泰河脸上无悲无喜。再次抽出两根利箭搭在弓弦上,左手拉弓,右手控弦,两支利箭引而不发,他在寻找着文丑的破绽,或者说,他在等着文丑犯错。一旦文丑出现任何的失误,泰河的利箭就会适时而至,给予文丑致命一击。

    日至正午,文丑在一次挥刀劈砍之后,身体刚好转动过来,直面着灿烂的骄阳。刺眼的阳光,让文丑下意识的闭了一下眼睛。时机已到!泰河保持着控弦的姿势,一直在关注着文丑,就像是一只冷静的狼,此刻,在看到文丑眨眼之后,泰河身上气势顿时大涨,一股无形的杀机锁定在文丑身上,强弓上早已蓄势许久的两支利箭,一左一右分别射向文丑的双腿,在乱战之中,文丑若是被泰河射中了双腿,那离死也就不远了。

    这一次,泰河没有在失手,经过长久的蓄势,泰河已经把自己的精气神都调整到了最佳的状态,并且还用出了一箭双雕的射术,文丑在猝不及防之下,只来得及躲开了一支利箭,对第二支箭,却是无能为力了,他只能尽可能的调整脚下的步伐,尽量避免腿骨在利箭洞穿。

    噗嗤——利箭准确命中了文丑的左边大腿,带着一溜血珠,将文丑的大腿上洞穿出一个模糊的血窟窿。幸亏文丑即使调整了步伐,避免了利箭和腿骨的碰撞,没有让腿骨遭受重创,只是大腿上的肌肉被射穿了而已。不过就算是这样,一阵钻心的疼痛也让文丑浑身一阵抽搐,但是他强忍着没有痛呼出声,踉跄的倒退了几步,然后用刀柄杵在地上,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不让自己倒下去。

    在泰河的印象中,颜良、文丑虽然是袁丁麾下的名将,但是有勇无谋,根本就不堪大任,可是现在见到文丑痛的浑身战栗,却偏偏不肯发出痛呼,还用武器支撑着身体,不由得让泰河肃然起敬。招手叫过一队亲卫,泰河吩咐道:“将文丑擒下,交由司空发落。”泰河这样说,就等于是给文丑留了一条生路,至少,文丑不会立刻被宇宫军将士乱刀砍死。

    另一边,颜良和于禁、宇宫洪的对攻,也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于禁的长处是练兵,而非冲锋陷阵;宇宫洪虽然勇猛,可是年纪还轻,经验不足,无疑也还不够纯熟,因此,两人联手依旧不能战败颜良,反而被颜良打的险象环生,相信用不了多久,颜良就可以将二人斩落马下了。

    当然,宇宫仁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在他身后,亲卫们借着宇宫军骑兵的掩护,已经按照他的要求,布置好了三道绊马索,现在,该是绊马索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宇宫仁提刀冲进了战场,大声喝道:“子廉(宇宫洪的字)、文则(于禁的字)退后,待本将亲自来战颜良!”

    宇宫洪、于禁听到宇宫仁的大喝之后,双双虚晃一招,然后策马向本阵跑去。颜良是有机会追上去击败甚至斩杀其中一人的,但是颜良深知今日形势危急,即便是斩杀了宇宫洪、于禁中的一人,也起不到挽回危局的作用,反而不如擒下宇宫仁来得实在。宇宫仁可是目前宇宫军的最高统帅,若能擒下宇宫仁,足以让宇宫军投鼠忌器了。

    一念及此,颜良大吼一声。举刀向宇宫仁砍来。宇宫仁不甘示弱,挺起大刀和颜良硬碰硬的对攻了一招。伴随着两人兵器的碰撞之声,宇宫仁顿时感到双臂被震得有些轻微的发麻,颜良之悍勇,确实名不虚传。同时,颜良也是大感惊讶,他没想到宇宫仁的力量和武艺,竟然超出自己的想象甚多。自从宇宫照烈组军以来,宇宫仁一直担任着主将的位置,很少亲自出手。所以他留给世人的印象,是一员善于排兵布阵的智将,反而是他那一身不俗的武艺,却被人们无意间给忽略掉了。试想,夏侯惇、夏侯渊兄弟是何等的悍勇,两人中的任何一人,武艺绝不在颜良、文丑之下,可是对于宇宫仁担任中军主将之职,兄弟二人却从没有发表过任何的疑问。除了宗族兄弟的关系之外,宇宫仁的武艺想必也是让夏侯兄弟折服的一个原因,依次来推断,宇宫仁的武艺纵然不及夏侯兄弟。但也不会相差很远。

    和颜良大战了十几个回合之后,宇宫仁的刀法逐渐散乱,气息也是起伏不定,显得很是紊乱。显然,宇宫仁在颜良的猛攻之下,已经有些支持不住了,随即掉转马头,向着宇宫军的战阵跑出去十几步远了。

    颜良可不能让他跑了啊,今日形势险恶,若是擒得宇宫仁,或许还可脱身,若是放走了,自己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怒吼一声,颜良举起大刀,催动战马向着宇宫仁追去。

    袁军阵中,审配看到这一幕,心中顿时一惊,连忙大喊道:“颜将军,速速回归本阵!”现在文丑率军突破了宇宫仁的防线之后,却迟迟没有下一步动作,审配猜测文丑已经遭遇不测了,颜良若是再出什么意外的话,自己带来的这四万袁军真的就要客死他乡了。

    然而,对审配的呼唤,颜良是充耳不闻,仗着自己的武勇,他根本就没把宇宫军将士放在眼中。在他看来,只要能擒住宇宫仁,自己这一队人马就算是有了保命的本钱了,所以,颜良非但没有减速,反而更加用力的蹬踏着马腹,想让战马跑的再快一些。

    十步……五步……三步,眼看就要追上宇宫仁的时候,颜良忽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耳中听到自己的战马长声悲鸣,紧接着,颜良的身体和大地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摔得他七晕八素,茫然不知所措。

    等到颜良摆脱了迷茫状态之后,赫然发现自己的脖子上,已经架满了钢刀,宇宫军将士的钢刀!颜良抬眼看去,看到宇宫仁策马立在绊马索的旁边,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哪里有半分刚才气息紊乱、气力不济的模样?一瞬间,颜良明白了过来,自己中计了,本想擒下宇宫仁,却反被宇宫仁擒住了。

    失去了颜良和文丑的袁军,就像是没了牙的老虎,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就被宇宫军击溃了,四万袁军,只有几千人逃离了战场,其余的人,不是被斩杀,就是投降了宇宫军。这一战,宇宫仁生擒颜良,泰河捉住了文丑,宇宫军俘获了万余降卒,唯有审配下落不明,估计是趁乱逃走了。

    战后,泰河把文丑的表现告诉了宇宫仁,委婉的请求宇宫仁本着用人唯才的尺度,饶恕颜良、文丑二人。宇宫仁在稍作沉吟之后,痛快的答应了泰河的请求。颜良、文丑的武艺,宇宫仁也见识到了,如果这两人能真心投效到宇宫照烈麾下,那可是不小的助力。不过宇宫仁心中没有把握说服颜良、文丑二人,就下令把二人带回兖州,等待宇宫照烈亲自劝降,同时,宇宫仁还让随军医官给文丑治疗箭伤。安排好了战后事宜,宇宫仁向泰河道别,叮嘱泰河用心镇守青州,尽量保证前线的稳定之后,宇宫仁就班师回了兖州。

    数日之后,宇宫照烈自淮南回到兖州,听闻宇宫仁、泰河的战果之后,宇宫照烈大喜过望,立刻给二将以重赏。之后,宇宫照烈召见了颜良、文丑,经过一番的长谈,宇宫照烈认为这两人虽然缺乏智谋,不适合领兵打仗,但因武艺高强、不畏生死,又和宇宫照烈没有私怨,最适合亲卫军统领的职位,当即就封两人做了中坚将军和中行将军,让二人掌管虎卫军,侍卫在自己身侧。宇宫照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风格,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被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颜良、文丑以降将的身份,却得到宇宫照烈这样的礼遇,心中感动不已,当即表示愿意跟随在宇宫照烈鞍前马后,护卫宇宫照烈的安全。因两人武艺过人,又掌管着虎卫军,因此,宇宫军将士自此皆称呼二人为虎卫双雄。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变法() 
随着讨伐袁白的大潮落幕,元起率军沿海路返回了辽东,然后从辽东沿陆路回到燕京。因为江东的局势已经稳定了下来,孙策已经掌控了大局,因此,甘静和鲁肃率领的水军,也随同元起一起返回了幽州。

    刚刚到达燕京,李儒就拿着一张幽州出产的薄纸走了过来,上面写着潜龙成员传回来的两条消息。第一条,元协已经同意了元起的保奏,让孙策出任扬州牧之职,统领江东、淮南等地;第二条,则让元起有些吃惊,宇宫照烈部下的宇宫仁、泰河联手,在青、徐交界处,一战消灭了袁丁派往淮南的大军,审配仅仅率领着三四千残兵返回邺城,颜良、文丑都被宇宫照烈收降了,另有一万袁军,也一同投降了宇宫照烈。

    元起知道,宇宫照烈要对袁丁动手了,或者说,他是在为动手前,做着准备。不过,在联合宇宫照烈一起攻打袁丁之前,元起还有着一些问题必须要提前解决。北疆的鲜卑虽然已经臣服,并不是说自此以后,北疆就安稳如山了,西北还有辛蛮盘踞,和辛蛮比邻的,还有被元起打的元气大损的刺塔人。

    尽管辛蛮和刺塔因为元起的打压,实力大不如以前,但毕竟也是一个隐患,这个隐患不除,元起可没有办法安心攻打冀州。袁丁和刺塔的关系很好,如果在元起攻打冀州的时候,刺塔人受袁丁之托,在自己背后搞点什么小动作,那可是相当的麻烦。所以,元起当初和宇宫照烈争夺这场战役的主动权,把开战的时间和方式捏到自己手里,就是为了留出时间来,先把刺塔和辛蛮彻底铲平。

    当夜。元起找来诸葛亮、贾愿、荀略、李儒和徐庶几人,连夜商讨针对辛蛮和刺塔的方案。开始的时候,众人的思路在处在正确的道路上,可是商量来商量去,众人却先后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以至于征讨刺塔、辛蛮之事,竟然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幽、并二州在经过平定北疆的战役之后,士兵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这多出来的一部分人。大多都是汉化后的鲜卑族战士,虽然可战的军士增多是件值得高兴地事,但是各种问题却也相继暴露了出来。

    首先,就是军饷的发放,以及军粮的供给问题。鲜卑族人各个骁勇善战,凡是成年的男子,稍加训练,都是一名不错的骑兵,即使再怎么优中选优。以鲜卑人庞大的人口基数,最后被选到军中服役的,依然有五万之众,这五万军士的粮饷、装备、战马等等等等。都需要尽快筹措,以便把他们尽早训练成军。虽然在光州,也就是以前的鲜卑境内,元起得到了大量被冻死的牛羊。诸葛亮把这些牛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通过太始商会和上官氏商会变成了钱粮,但也仅仅是比较宽裕的完成鲜卑人内迁之后的问题而已。根本就没有多少多余的钱粮来供养这五万骑兵。

    其次,鲜卑人虽然在一系列比较平和的政策下,逐渐融入了汉人之中,但毕竟时日还短,还没有形成彻底的融合,如果在这个时候,元起率领大军离开的话,难免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借机挑起境内汉人和鲜卑人的矛盾,这对元起的统治,势必会造成影响,不利于日后的发展。

    再次,元起在一年之内连续平定高句丽、扶余和北疆,不少武将、能臣都被留在了当地,用以安抚当地民众的情绪和震慑宵小,像魏延、张龙、邓芝等人,分别留在扶余、高句丽等各地,出征刺塔和辛蛮,这些猛将和能臣是必不可少的,元起必需找到合适的替代者,来替代者接替魏延等人的工作。

    另外,元起还要留下足够多的将士,镇守燕京,对内可以安民,对外可以保境。尚未完全汉化的鲜卑人中,还存在着少数极端份子,如果他们和冀州的袁丁联合起来,那将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所以,这次征讨刺塔和辛蛮的人手,不能太多,最多只能抽调出全部军队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元起麾下虽然有二十四万大军,但最多,也只能动用六万人而已。想要以六万将士迅速平定辛蛮和刺塔,实在是有些困难。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元起等人的话题,逐渐转换到了政策改革上来了,随着光州并入元起的治下,原有的幽并都督令,显然已经有些不太适应了,现在的情形,亟待元起在原有的政策中保留精华,然后在加入一些新的政令进去,从而促进幽、并、光三州稳定的向前发展。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元起推迟了战前的准备,转而开始和麾下数十名文武官员,共同商讨新政的制定。在商讨的过程中,最为沉默寡言的,就是田丰了,可是一旦他开口提出意见,就一定是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要害,即使是面对元起的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