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执天下- 第1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终究还是要正面做上一场。

第45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下)() 
之后还有。

    尤素普喀什葛里正用这两天才从马秦人的斥候手中缴获的千里镜望着天空。

    对面的敌人自称是宋人,来自于东方的马秦,也就是桃花石。几百年来,再没有听说过马秦人的大军能够再次统治回鹘,既然他们现在已经到了喀什葛尔的边境上,那么多年的死敌,也肯定已经不复存在了。

    这是在埃辛失败之前,就予以确认了的消息。加上这些天被赶出家园的教众,以及俘获的斥候口中,都确认了这个消息的正确xing。

    逃回去的埃辛在博格达汗面前痛哭流涕,说马秦人太多了。他只带了六千人出去,却撞上了整整五万马秦人和回鹘人,杀了他们大半之后,自己也是伤亡惨重,不得不逃回来。

    埃辛是个无能且满口谎言的小人,敌军的人数,还有他杀敌的数量,只是他掩盖自己无能的谎言。但逃回来的有不少人,马秦人是怎么击败的他,他也不敢胡言乱语。

    威力强大的十字弓,一人高的大刀,遇敌后下马步战,组成起来了马秦大军的模样。出现在喀什葛里面前的敌军也正是如此,以zhong yāng的步兵为核心。

    能出兵远征回鹘,看来马秦人不再担心党项和秦人了。

    喀什葛里懂得很多,因为他有一个做学者的堂兄弟,写了很多书,很受大汗,甚至巴格达的哈里发的看重。但家族中,在喀什葛尔疏勒,在八剌沙衮黑汗首都,更有威望的还是他。因为他手上有兵,更是博格达汗最为信重的将领。

    秦是契丹,马秦和桃花石是大宋,这是突厥人对东方两大国的称呼注1。而他的主君自称是东方与秦之主,自号桃花石汗——哈桑桃花石博格达汗,将由真主赐福的阳光洒遍东方的每一个角落,那是历代可汗的梦想。

    于阗已经征服了,接下来就是回鹘、党项,然后便是最终的目标契丹和桃花石——也就是秦与马秦。隔海相望的是查帕尔喀即ri本,那将留给后人去征服。不过秦人和马秦人肯定不喜欢这样的理想。

    映在千里镜中,圆滚滚的气囊上面的几张狰狞鬼脸,让喀什葛里觉得好笑。

    也许马秦人觉得可以用来吓唬敌人。可那样的东西,只能吓唬一下无知的异教徒。

    真主赐福之地的子民,被先知教诲过的头脑,怎么会被吓唬异教徒的玩具吓到。

    而且那些回鹘商人,早在两年前就将马秦人的飞船带到了八剌沙衮,献给了博格达汗。

    据那回鹘商人所说。马秦人的皇帝,为了对抗强大的秦人,让他朝中最聪明的大臣发明了飞船,买通了秦国中的jiān臣,献给了秦人的皇帝。秦人的皇帝不知其中有诈,在乘坐飞船的时候,从天上掉了下来摔死了。

    而那位聪明的大臣,还发明了根治天花的办法。就在去年,天花的痘苗被一名大食商人通过贿赂负责种痘的医生,偷偷带到了八剌沙衮,为可汗和他的王子们种下牛痘。

    回鹘商人每年都有假借可汗的名义去东方朝贡。愚蠢的汉人皇帝,将那些贪婪的商人视为正式的使节,将编造的国书当成真品,赏赐大量的丝绸、瓷器。让他们的骆驼都不堪重负。没人在乎那些商人到底做了什么,只要回来交税就行。而他们这两年带回来的新东西,更是让人惊喜。

    虽然是异教徒的东西,但先知也说过,要去东方求取知识。

    远处的战场,传来呜呜的号角声。

    喀什葛里调转视角望过去。

    方才的攻击失败了。那是马秦人在地上挖了陷阱。雪并不厚,可足以掩盖地面上的坑洞。但这一回攻击又失败了,似乎是被投石车给砸晕了脑袋,又是退了下来。

    不过那些由乌古斯蛮子,以及康里和基马克人所组成的军队,伤亡多少都不放在喀什葛里的心中。只要古拉姆和伊克塔两军无事就好。

    有着沉重坚实的铠甲,就能挡得住宋人的弓弩,有着同样沉重结实的铁锤,便能敲开宋人身上的盔甲。

    两个千人队的古拉姆近卫,还有近九千名伊克塔骑兵,足以将宋人和回鹘人一起送去为异教徒准备的火狱。

    喀什葛里放下千里镜,接连派出了十几个传令兵,让他们分赴各处。他现在越来越喜欢这件战利品,能让他更好的掌控战局。等下次有机会,可以再试一试飞船,不过,飞船气囊上,他只会让新月照耀四方。

    不过眼下,要开始行动了。

    尚未正面交战,便解决了黑汗人第一波的攻击。

    可那只是试探。只从装束上就能看得出来。连甲胄都没多少的轻骑兵,在战场上,只有sāo扰的作用,面对坚实的军阵,只会崩掉他们的牙齿。

    王舜臣正紧盯着对面主帅的反应。

    黑汗的轻骑兵正在试图攻击东西两门的营垒。他们在试探过后,发现通向营垒的道路上并没有陷阱。不过很快就被霹雳砲投出石子给驱散了,百多人受伤。只有正面一条路,霹雳砲瞄准之后,都不用怎么调整。

    但正面名为古拉姆的具装甲骑并没有继续前进。在军阵前方一百四五十步的地方停了下来。

    王舜臣重重的怒哼了一声。

    那是重骑兵最佳的冲刺距离。远了,马力下降,速度减慢。近了,又来不及将速度提到最高,阵型也不及调整,还会受到弓箭的sāo扰。这只会是多年上阵才有的经验。果然是难得的jing锐。

    从装束上看,对面的三万多人中,有三分之一能是jing锐。

    按王舜臣打听来的说法,一名古拉姆,一名伊克塔,都是重骑兵。

    全数制式装备,战甲整齐划一的是黑汗可汗的古拉姆亲卫队,而剩下的铁甲骑兵,甲胄的式样各不相同。显然是从各个部族征募来的伊克塔骑兵。也许战力上有所参差,战马也是有的有甲,有的无甲,但都是重骑兵。

    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撑场面的,跟自己麾下的回鹘军差不多,或许还不如。

    但那一万重骑兵,就已经很不得了了。在过去,就是大宋一时间都拿不出来几千上万的重骑兵——哪里有那么多好马?能载得动几百斤的铁甲和人,那样的骏马只有西域才有。只有灭了西夏,打开了西域通道,军中的好马才渐渐的多起来。王舜臣麾下的几千带甲骑兵,现在也才会都是身高腿长的西域良驹。

    也就是说,只要击败了这一万重骑兵,剩下的事就好解决了。

    兵是jing兵,就要看对方主帅的能力了。

    古拉姆近卫停下来的位置,犹在神臂弓的shè程之中。以他们身上的装备,神臂弓在那样的距离上,不会有任何威胁。而跟上来的伊克塔重骑兵,停在两翼的位置上,同样没有上来。

    亲兵送来飞船上的斥候新观察到的情报,看过之后,王舜臣再一次将纸条紧紧捏在手中。

    黑汗军已经在其后方开始修筑营地。拖延下去的结果,就是让他们顺利的将前进营地筑起。

    一旦在末蛮城近处有了黑汗军的营地,官军就难以绕过去攻击后方的大营,而黑汗军要攻城时就能从最近处出击,免去了数里的跋涉。

    那一座新营地远在一里半外,正是最佳的位置。这就是逼着王舜臣前去阻止,让出战的大军,远离背后的城寨守护。

    ‘为将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王舜臣轻声念道,将纸条交给亲兵收好,随手从鞍袋中抓了一把黄豆塞给他的老马。

    胡人当是不通孙子兵法,但没有蠢到仗着兵力上的优势大举压上,而是选择了以势压人,足见也是一员良将。

    不过天寒地冻,要想修好一个营地,至少两个时辰,自家还不用那么着急。

    从汉军两翼的骑兵中,出来了两队一手大斧一手神臂弓的士兵。都是下马后在雪地上小心的走着,以防脚下的坑洞。如果没有在两天前又下上一场雪,他们动作就还能快上一点。但足以让他们赶上那些还没有来得及逃回去、正在地上挣扎的黑汗人。

    先是神臂弓抵近shè击,然后追上去一斧头砍下头颅。不仅是正面的汉军大营,东西两侧的营垒,都开了小门,一群敢战的士兵出来收割首级。

    一枚枚人头悬在枪尖,树在两军军阵正中间。不仅是示威,同时也通知了黑汗人,军阵的正前方并没有设下陷阱。

    黑汗人的jing锐,如王舜臣所愿,果然出动了。不过不是最jing锐的古拉姆近卫,而是伊克塔重骑兵。

    一个千人队,装备着各式各样的铁甲,但无不是jing悍善战的伊克塔骑兵,缓缓的离开了之前位置。在千夫长和百夫长的号令中,一名名战士拉下了头盔面罩,开始了冲锋。

    铁蹄踢散了前方的积雪。转眼就拉成数道横排的伊克塔骑兵,长长的铁枪遥遥指向前方。雪片在他们身前身后飞散,就像泛着白花的海浪,向着汉军军阵扑来。

    大地颤动起来,就是之前那群人数远远胜出的轻骑兵的冲刺,也没有这样惊天撼地的声势。

    王舜臣眺望着一道道‘海浪’的后方,胯下的河西老马则嚼着黄豆,一人一马,都对猛攻而来敌军视若无睹。

    如果是那群古拉姆近卫,若非有了破甲弩和专用的破甲箭,否则真的是有些麻烦。不过现在的这队战马无甲的重骑兵,神臂弓就足以应对了。

    注1:桃花石为音译,是中世纪突厥和阿拉伯人对中国的称谓。有说法是从北魏拓跋氏而得名,另一个说法是唐时征服西域的汉人自称是唐家子。另外,在十一世纪问世的突厥人大辞典中,契丹和宋,又被称为秦和马秦。

    注2:,黑汗国也就是喀喇汗国的大汗,都是自称是东方与秦之主。至于宋史中,声称黑汗国曾经在元丰四年遣使中国,以‘于阗国喽啰有福力量和文法黑汗王’的名义,称神宗是‘东方ri出处大世界田地主汉家阿舅大官家’,以笔者猜测,当是大食商人伪造的国书。称中国皇帝为阿舅大官家,是因为于阗国王尉迟胜曾经娶了李唐宗女,所以他的后代可以自比外甥,用阿舅来称呼中国皇帝。喀喇汗的可汗是于阗国的征服者,又怎么可能自贬身份,借取于阗国王名义来崇礼宋神宗?

第45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四)() 
姆百热克在望楼上眺望着南方。

    全然无视了脚下正在紧张展开的战斗。

    南面又是一波敌军攻来,可能是因为离得太远的缘故,汉军大营中的投石车并没有发shè。

    这一回来袭的黑汗军,穿着在初阳下闪闪生辉的铁甲,千余人却让姆百热克完全忽略了脚下营垒之外,那数以千计的黑汗轻骑兵。

    是伊克塔!

    纵然从来没有真正见过父兄口中残暴无比的黑汗人。但他们的特点,从出生的那一天,就不断在长辈讲述的故事中被提起,被描述,然后深深的刻在记忆中。

    这是最狡猾,最凶狠,同时也是最难缠的死敌。

    古拉姆近卫很少穿过葱岭。绝大多数时候,他的父兄都是在与疏勒的伊克塔骑兵们交锋。

    七八十年前,当于阗陷落,黑汗人意图继续攻击龟兹、高昌,当时,焉耆城中家家出兵上阵,与黑汗人大小数十战,伤亡惨重。幸好北面的契丹人,还有另外一些回鹘部族,南下伊丽河伊犁河,牵制了黑汗军。而后黑汗内部也分裂成东西两部,年年大战小战不断,到如今,只有边境上时有战事。但那也让姆百热克失去了许多长辈和亲友。

    在这么多年的战争中,来自疏勒的伊克塔骑兵是其中的主力,尤其是没有大战的时间,黑汗人中全都是他们在作战。

    在长辈的描述中,伊克塔就是经文中的恶鬼,残暴无情,而又勇猛善战。如果能够砍下这样一名敌人的首级,就是可以向家人和亲友炫耀十年的战绩。

    但今天,这些恶鬼仿佛方才踏中陷阱的杂牌军,在汉军单薄的阵线前,人仰马翻。

    姆百热克惊讶的揉了揉眼睛。

    伊克塔都是披甲的jing兵,什么时候都成了乌古斯的那些穷光蛋一样没用?

    但就在他的眼前,汉军的弩弓手,迎着猛冲而来的伊克塔骑兵,不停的shè击着。

    他们手中的重弩一旦shè出去,从他们身后,就会递上一张新的上好弦的弩弓。阵列后方的士兵,他们的任务其实就是在为弩弓上弦。用着构造简单却能够充分省力的上弦器,给一张张击发后的弩弓上弦。

    在军中就是如此。就是姆百热克本人,也被强制联系过怎么给汉军的重弩上弦。在他所在的营地中,专门负责shè击的士兵,只有百人。但他们却能像一千人一样连续shè击,只要还有人能够上弦,他们的shè击就不会停止

    随着大军的西进,姆百热克亲眼看见跟随大军前进的有一五六十辆大车,上面满载着各sè军器和粮食。还有近百名随军的工匠。在抵达末蛮城后,负责打造投石车,修理盔甲、弓刀,制作箭矢。

    他们的成果让人惊讶,营地中高高立起的霹雳砲,就是汉人工匠的功劳,还有藏在城中的上弦机。不同于单人使用的上弦器,上弦机是用畜力拉动,可以用更快的速度给弓弩上弦。姆百热克没有亲眼见过,但他有一个一起长大的同伴,因为祖上是汉人,所以能够进入汉军之中做事。他亲口对姆百热克说起过上弦机的力量。

    但仅仅是单人使用的上弦器,就已经让汉军阵中的重弩没有一瞬停歇。

    弓弦嗡嗡作响。缠绵不绝的振弦声,在千百人的嚎叫和嘶鸣中,依然清晰的传遍战场。

    姆百热克依稀回忆起来,他幼时曾经听到过着这样的声音,那是最为暴烈的狂风卷着大漠中的沙砾,横扫过全城的呼啸。

    在汉军的阵地之前,仿佛被人划上了一条线。

    让姆百热克为之屏息和畏惧的死线!

    地上尽是以各种扭曲的姿势躺在地上的人和马。有的已经成了尸骸,有的还在痛苦的挣扎和呻吟。有一道无形的壁垒将他们拦在十步开外。那是他们能冲击到的最近的位置。狂猛的箭矢风暴中,他们再向前半步亦不可得。

    交接重弩,放置箭矢,瞄准敌人,扣下牙发。

    这是最前沿的弓弩手标准的shè击流程。一套流程下来,熟练的士兵只要三个呼吸,便能将不及一尺的短矢,送进眼前敌军的眼窝、喉间和心口。然后周而复始,再瞄准下一人开始shè击

    不论前方是党项、契丹,还是黑汗,谢迟的动作始终没有变过分毫。一名在军中混迹半生的队正,从横山开始,一路经历了河湟、兰州、甘凉等十年来的历次战事,如今又到了西域这里来。

    黑汗人的装备要胜过党项和契丹,但再结实的铁甲,也不可能在十步上抵挡住神臂弓的shè击,很多箭矢都是穿透了甲胄然后狠狠的扎进了心口,喉咙等要害。

    但大部分伊克塔骑兵,在还没到二十步的时候,便被shè中了坐骑,然后翻滚在地。聪明人躲在坐骑后,然后成了几名能与王钤辖相提并论的神shè手的目标。而胆大的就直冲过来,然后在狂暴的箭矢,被shè成了刺猬。无论贤与不肖,结果都是一样。

    渐渐的。来自黑汗骑兵的攻势减缓了,然后停了下来。还没有受到攻击的残兵只剩三四百,转回来的那一批人人人带伤,而没回来的占了三分之一。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还能保持之前的进攻节奏。

    他们更是吓怕了,害怕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