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拒绝了阿康的阿泽随后真如同触犯了神灵一般遭遇了不幸:他们在销赃时被抓,阿彬被打成了重伤。
小桂去找阿康时故事达到了最高潮,而高潮并不是世界大同或者救世主的出现,而是小桂像个菩萨一般用拥抱治疗着阿彬的疼痛,在那刻之后,她与情人紧紧的搂抱在下水道涌出的污水中,像是灯红酒绿的不毛之地中最后一对天使,虽然仍是绝望的,虽然这以情侣逃跑都不知道该逃往何处,虽然〃冷血动作〃乐队唱道:〃什么地方都逃不出心里〃!但身体完成了对身体的治疗,哭泣完成了对哭泣的治疗,在那一刻,上帝都无法审判他们。
而阿康则干脆丢弃了上帝的拯救,他面对着铃声大作的电话只是呆滞的喝着饮料,他渴望交流,甚至到了与小桂一样电话交友的地步(角色在此时终于如阿康所愿达到了重复),但当电话铃真的响起,真的会有一个人与他交流孤独时他却离开了,阿康是胆怯吗?还是已经习惯了孤独?当摄影机在片尾摇曳至华丽的都市夜景,借此化解我们内心的悲哀时阿康会回家吗?会再次回到补习班吗?还是去一个同样危险的地方?
正如〃木马〃乐队所唱:〃所有的选择,由你自己决定。〃
这部影片如同一个巨大的矛盾:苦闷与放荡、被束缚与自由、压抑与疯狂,矛盾无处不在,并且时刻对比,在对比中产生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生存状态,但人物的心理却是惊人的相同:充满着迷茫、绝望与被伤害感,一个朋友说《毕业生》要远好于《青》,因为《毕》中爱与青春的勇气战胜了一切,但在我看来两者没有可比性,因为前者是好莱坞,在那里上帝都只是一个可以被人虚构的角色。而蔡明亮不是上帝,蔡甚至还在不断地往伤口上撒盐,一个优秀作者应该冷酷的制造痛苦,并且有人物自身必有其自身完整命运的自信,而这部影片最后出现的也不是上帝之手,真正说了算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链接:
《大象》:根据美国一起真实的校园枪击案改编的电影,当家庭、学校、社会、青少年文化,甚至青年少亚文化都无法排泄少年内心痛苦的时候,他们由压抑而产生的暴力情绪,导致了血腥惨剧的发生。
《麻将》:杨德昌继《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后的又一力作,里面的混混说这世上只能动脑子,不能动感情,他们做为局外人要比阿泽、阿斌高级,但冷酷无情真能使压抑生活获得幸福吗?影片最后的质问逼视心灵,让人垂泪。
《坏孩子的天空》:暴力美学大师北野武最不暴力的一部影片,两个坏孩子被学校遗弃,又不想像其它被放弃的孩子一样学讲相声,一个去学打拳当拳王然后被打败,一个混黑道当老大结果金盆洗手,两人回到了学校,重复着高中时代的游戏,但青春能被重复吗?
《死亡诗社》:或许所有残酷青春故事的主人公在压抑而苦闷的学生时代都曾渴望会有这么一位如诗般的老师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果这世界有两万位这样的老师,那它该变得有多美好啊!
片名:《蓝色大门》/《Blue Gate Crossing》
出品:中国台湾、法国
导演:易智言
主演:桂纶美
陈柏霖
类型:剧情/青春
格式:35mm胶片
片长:85分钟
制作:吉光电影公司Arc Light Film
上映日期:2002年9月28日(曾于戛纳国际电影节公映)
故事简介:
阿孟是十七岁的高中女生,她常感叹自己已不再是〃天空任鸟飞,海阔纵鱼跃〃的青少年了。一天,她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同样十七岁的小士。
小士与阿孟不同,无牵无挂无心机,整日泡在游泳池中,享受生活。他最大的心愿是获得游泳比赛冠军和做阿孟的男朋友……直到那天,他无意识地听着阿孟向他讲述她始终深埋在心底的秘密……
究竟是什么样的秘密,让阿孟和小士这两个十七岁的大孩子,一夜之间变成了大人?是什么样的秘密,使得他们年纪尚小,却不得不面对生命存在的课题。
于是,他们不再是朋友,他们成为一种若即若离的纠缠。纠缠久了,疲倦了……
他们预约将来,也许三年后,在一扇蓝色大门前再见。
青春在荡漾
文/钱其强
要从那个夏天说起,夏天,海滩,炎炎。回忆留给了那年夏天。
沙光滑的好像女孩子的长头发,一点点从脚指头的缝隙里溜过,时而沾着海水,湿成一粒一粒的,粘着,甩甩脚丫,掉了一地,如同某个晚上女生初恋的眼泪,那是个纯净的地方,远远望去的海滩上,一望就可以看见彻底海水,瓦蓝瓦蓝。那也是个闹腾的地方,沙滩如同我们的血液一样,时而也会沸腾起来,耀眼的海水,开始潮起,摇滚乐队在中央高高的站着,狂妄忘我的歌唱,扯着嗓子,青色的静脉从额头一直蔓延到脖子,甚至蔓延到了台下的人,台下的男孩子和女孩子一样在歌唱,一样有青筋在鼓动。
男孩和女孩里有你吗?
我知道里面有个男孩叫张士豪,女生叫孟克柔,他们穿着普通的衣服,跟着上面扭动他们的刚刚发育的身子,脸上是密桃色,头发在海风里跳舞,遮着脸,看见白齿在晃耀,笑,洋溢。那些青春的色彩全都写在脸上。
这是一个青春的爱情片子,但是我觉得还是无法定义,它如同照片本子,把很多人的爱情记录其中,你能看见自己的影子,毕竟,谁都年少过,都有过裙角飞扬。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它的一切会不动声色的从你的脑子里灌输,让你快乐,让你流泪,不论你的学历不论的家境,对谁而言,它都是客观存在又带着主观的因素。它脱离成人所规定的条框,你可以看见交头接耳的课堂,女孩子靠着字条说着心思,在白色的墙上写上自己的秘密,靠着叹气,在升旗的草场上走动,暗恋思慕的焦愁,很多是不被显示允许的,但是导演,让它活了下来,他要很多人一个礼物,那些在现实里压抑着不能说话的,现在已经成人的男人女人们,告诉他们,这里有你们的曾经,虽然他们那个时候的暧昧和不堪让他们想发笑,所以《蓝色大门》是一贴中药,熬完,治疗导演和观众。
蓝色大门,看的时候,也是在拍完后的好几年后,从满是灰的老片子里找出来,看到后,好是感叹了一下,因为三个主演都已经沦为了偶像明星,但是没有想过他们也拍过如此纯纯的片子。艺术味道浓重,虽然只是简单的故事,但是简单里透着丝丝如蔻丹般的艳惊。
萌芽的开始,是在一场幻想中,柔在和好友寻找各自的爱情幻想对象,好友的幻想和爱恋是一个叫张士豪的男生,柔的女友爱恋他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收集张士豪的球鞋,篮球,和带着张士豪面具的柔亲吻,拥抱,柔开始难过,或许是因为女生在那个时期的某种情素作祟,她不希望好友的离开,甚至认为自己是爱上她。
柔开始帮忙送情书,在游泳池里等那个男孩,男孩误打误撞,喜欢上了柔,是很简单的故事,好象就是在身边发生的爱情。
喜欢里面的三个人物,一个是柔的好友,一个对爱情没有勇气,用笨拙方式去找寻自己的爱情的女子,终究还是失败,这样的结局是她需要思考的,或许方式用对了,爱情有方向了,结局或许会不一样。喜欢柔,这个固执的女生,有点凶悍却不失可爱,却又迷茫的女生,她猛的对别人说,你愿意亲吻我吗?她的话只是为了证明她喜欢的是男生,她爱的是男生,她的惆怅,是青春里或深或浅的痕迹。喜欢那个傻气却又直率的张士豪,会对着柔说,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我觉得我不错啊。看了就想发笑,他不停的对柔说这样的话,和她街上追赶,甚至在背后跟着柔说,为什么你要牵我的手,为什么又要和我分手,不停的重复,像个孩子。喜欢这样的感觉,一个成人的身体里暴出来的天真的语言,没有枷锁。《蓝色大门》的情结是什么,是对纯真的向往和青春的迷茫。
虽然柔说她害小士不再是那个〃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孩子了,可是,他们的态度还没有让人感受不到成长后的复杂,而仍然像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蓝色大门》里,是个感觉没有成人世界里的童话,是有两个孩子的幻想,虽然里面穿插着柔的母亲对她的爱情的述说,体育老师的某种情素,其他的就只剩下拥挤的马路上在自行车群里轻巧的穿行了,他们很轻巧,没有阻碍,虽然自行车多而拥挤。
记得最后柔的对白,他看着此时已经不是自己男友的小士,还和自己在自行车群里前前后后的骑车追赶,画面干净,只有安静听他说,留下什么就成为什么样的大人。
柔开始脑子想着:小士,看着你的花衬衫飘远,我在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由于你善良开朗又自在,你因该更帅吧,于是我看见多年后,你站在一扇蓝色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有几颗青春豆,你笑着,我跑上去问你好不好,三年五年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大人呢,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虽然我闭着眼睛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可以看见你。
原谅我的直白诉说,那是青春坦白的语言,蓝色大门,我也真的希望它出现,虽然我一直都没有看见,希望柔和小士真的能在那遇见。
片 名:《风柜来的人》(1983)
导 演:侯孝贤
上 映:2002年04月19日 ( 阿根廷 )更多地区
地 区:中国台湾
时 长:101 分钟
类 型:剧情
剧情简介:
风柜是一个宁静的渔村,位于澎湖列岛。一群高中毕业后的男孩子等待着征兵。他们百无聊赖,看戏、赌博、逞强斗狠。
翁阿清的父亲曾是个棒球运动员,由于被球击中头部,变得痴呆。阿清负责给他喂饭,他一心想着外出去玩,使父亲呛住。他在外惹是生非,回到家又和姐姐斗嘴。正在切菜的母亲听见阿清骂人,气得将菜刀向他扔去,砍伤他的小腿。某天,阿清、阿荣、郭仔与人头斗殴,把对手打伤,受到警方惩罚。于是三人相约离开风柜,到南部城市高雄找朋友的姐姐帮忙找工作。
他们寄宿在一个阁楼上,认识了邻居锦和与锦和的女友小杏,并受到照料,他们得以进入加工出口工业区当小工。然而,这个五光十色的大都市,使他们感到陌生和焦虑,甚至不多的钱也被人骗走。阿清开始改变,工余进修日文,并劝郭仔离开流氓团伙。阿清对小杏也怀有一种难以开口的情愫。此时,父亲不去世。当阿清再回到小阁楼时,锦和由于窃取工厂零件被开除,而后出海;小杏去台北另谋出路;好友郭仔被杀……一系列变故使他感到茫然……
幸福在哪里
文/肖睿
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落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食指
路牌孤单的立在地上,立在昏黄的胶片上,立在观众的幻觉与回忆之中。故事的后半部份,是对在路上去远方的渴望与热情。而当梦想成真时,热情却被燃烧殆尽,站牌成为了每个浪子的乡愁与悲伤。或许,每个离开家的人都有一座精神站牌,在年轻的时候,是出发,在受到伤害的时候,是家园。围绕着这心灵的座标点,是一个巨大的圆圈,人在其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在这条事件与情感不断重复的路上,走向了命运的终点。
阿清是年轻的,他使他自己,进而使观众感觉到他总是在受伤害。被伤害的感觉并不光荣,青年的特权只是可以将这种痛苦无限的放大。因为他们够冲,也够无聊,那些长镜头的英雄们,面对这种无聊青年的苦难时的凝视角度也各是不同:杨德昌在用冷酷的现实主义面对疯狂,崩溃;蔡明亮则更黑暗,他不需要杨式的社会反思,他只叙述内心欲望被压抑的苦闷就够了。而贾樟柯以他〃我不修改〃的态度,对视听语言的敏感和理想主义,及时叙事的热情和对所叙之事的真挚感情使银幕上的汾阳县城爆发了反抗现实苦闷的美与诗意。在这个层面上侯孝贤与贾樟柯流淌着同一股电影血液。不同的是,侯孝贤还相信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时可以从故事节奏上缓解苦难的冲击,而贾樟柯胸中的黄土高原却是主人公最基本的生存困境。阿清可以听郑智化唱〃台北不是我的家〃,但对于在逃亡中摩托车都熄灭了的小济,家又在哪里?
同样是苦闷的,玩笑式的无聊,但与〃无聊军队〃那种大城市所特有的无所谓,热情,乐观的无聊不同,阿清无法与自己逗乐,因为他缺少与别人交流的途径,甚至连面对虚空渲泄都是不可能。他的生存环境是奔波于家务与生活之间的。与他无话可说的母亲,他那被棒球从英雄砸成痴呆的父亲则割裂了人回到过去,回到美丽家园,回到受保护的母亲子宫的可能性。他的外部大冒险只是在被斥骂中翻墙去偷看电影与血腥的报复和再报复。可那报复却只是因为一次与儿童的微不足道的赌博。他所面对的自身是无力照顾父亲的失败感(被世外桃源踢出门的挫折感)与被母亲痛骂的失败感(现实不带他玩的疏离感),除了给予自我的肉体和他人的肉体痛苦之外,似乎再没有其他的缓解焦虑与痛苦的方法。在那些由长镜头,远景,与固定机位创造的械斗空间中,时而是只有波涛拍岸声的空镜,时而又会出现几个无力的扭打在一起的年青人,然后再消失,只留下我们对其后细节的想像。通过暴力,暴力缺失后对暴力的想像及暴力的重新出现,补充达到了对少年之血的抒情。当镜头一次次地面对公路,天空,摩托,大海这些童真的浪漫意像时我们看到了侯孝贤的悲伤;在那一次次短暂而又光荣的浪漫之后,少年们又一次次地重回现实。青春期似乎是专门为了消失与被击败而制造出来的幻觉。命远的风暴把人卷入荒原之中,然后又离开了人,任其似浮萍般飘零。
歌中唱道:人总要自己学会长大,人生难免苦难与挣 扎。
阿清与同伴们为了躲避再一次的报复躲到了海边的一个小破屋里,在那里仿佛回到了童话时代:王子们在公主的门前跳着搞笑的舞蹈,后面是被击碎后溅起的浪花,明快的提琴重奏曲压过了单调的海浪声,形成了本片由人物构成的最美的一个画面,年轻的血取代了一切。
然而,年轻的一个显著标志便是渴望成为一人成年人,少年们开始要摆脱蒙昧的童贞状态了。他们坐在小屋前,面对着大海,说我们去高雄吧!自我意识中那个可以品尝漫长生活的英雄形像一下子变得清晰了,似乎立刻就能实现一样。但那只是自我意识,它对于一个社会中生存的成年人来说远没有生活经验重要。在生活中,这群少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